导读:本文包含了德育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素质劳动者,大德育观,技术技能人才,育人模式
德育观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华[1](2019)在《大德育观下的“德润经贸,上善校园”育人模式构建与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决定》的要求与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更阐明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使命和职责。(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期刊2019年21期)
崔燕[2](2019)在《论交互主体性德育观视域下亲历性课程范式的建构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德育观而言,对"主体-客体论"理论预设、"双主体论"理论预设和"互为主客体论"理论预设进行学术反思,使得具有"理解网络"、"视界融合"和"共生意识"性质的交互主体性德育观成为可欲的课程范式。在交互主体性德育观的视域下,经由"对话"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视界融合"、知识探究者角色定位及其体验教学情境的创设、合作学习者角色叁种建构路径,亲历性课程范式得以确立。由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得以强化。(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9年10期)
谭小华[3](2019)在《德育的审美转向:基于美德伦理学的新德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德育是个永恒的话题。德育带给学生的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是与非、好与坏的判断。"道德教育的实质是使人认识到某种道德品质的绝对性,从而遵守它、学习它,它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这是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认知。但是,我们越来越发现,当基于强大的教师权威和严格的德育规训而开展的德育活动遭遇今天的青少年学生时,德育效果却黯然失色。面向未来,德育何去何从?恰在此时,一个新的学术流派——美德伦理学横空出世!美德伦理学认为,道德(或美德)的本质不是价值判断,而是一种审美判断!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有德性的人,不是因为他掌握了辨别行为对错的理性能力,而是因为他拥有了欣赏美好品质的审美能力,能够唤起自身的积极心理和积极情感,正如能唤起对美好色彩和美好声音的喜爱情感一样,人对美的事物和美的品质的向往是基于感性的。美德伦理学的观点可谓石破天惊、拨云见日。一条宽广的大道豁然铺展在眼前,德育拥有了新的路径和无限的可能。本期,编辑部为读者朋友隆重推出这篇详尽阐述美德伦理学的文章,我们希望此文能够引发老师们的深度思考,从而创造更多的德育样态。(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家》期刊2019年10期)
黎日明,古东燕[4](2019)在《习近平德育观内涵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围绕德育为先的根本德育理念、立德树人的根本德育任务和以德兴国的根本德育目标这叁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道德以及德育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丰富且时代特色鲜明的德育观,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思想保障,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卫平[5](2019)在《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建立学生德育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理想道德观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德育教育重要的学科,我们如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德。(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施袁辉[6](2019)在《德育观照与初中英语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生正处于道德信念日益坚定、学科知识逐渐提升的阶段,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显得尤其重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校本德育、时代特征、爱国情怀等德育元素需要讲究方法、关注实效,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求学》期刊2019年28期)
黄洪霖[7](2019)在《先秦儒家仁礼关系的嬗变与当代学校德育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提倡的"仁"与"礼"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关系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先秦时期已经呈现出关系变化的趋势:从"仁礼"的统一到"仁"与"礼"各自异军突起而造成分化。分化一方面适应时代理论发展和个体理论主张的需要而具有认知上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存在关系异化导致道德实践的风险。仁礼分化带来的学校德育问题表现为忽视道德现实而盲目追求道德境界和只守道德底线而缺乏超越和个体道德享用的道德庸俗主义。基于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追求,一种适应于时代道德发展要求的仁与礼的内涵及其关系的重构是当代学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道德基本范畴的仁与礼,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必须走向互补与整合,并形成一种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多向发展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期刊2019年03期)
庞锡兰[8](2019)在《“大德育观”下的学校德育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对"大德育观"的认识,提出要完善"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工作网络,从多个维度开展德育工作:在课程维度方面,构建1+X的德育课程网络;在个体成长维度方面,搭建多彩的德育平台;在部门职能维度方面,凝聚德育合力;在评价维度方面,建立德育工作激励机制。(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于潼[9](2019)在《习近平青少年德育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德育工作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德育工作。习近平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青少年德育观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中国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理念,形成了系统、鲜明的青少年德育观,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青少年德育理论。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分析了习近平青少年德育观形成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并探讨了习近平青少年德育观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分析习近平青少年德育观形成的基础,既要分析其思想基础,也不能忽视其实践基础。习近平青少年德育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青少年德育观的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特征和青少年特点的基础上,并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科学认识和根本看法。习近平青少年德育观也来源于习近平本人丰富的实践经历,知青岁月的经历为习近平“扣子论”奠定了基础,担任地方领导期间习近平开始强调重视青年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赋予了青少年德育新时代的内涵。习近平青少年德育观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习近平认为青少年德育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和战略工程,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习近平提出要优化青少年德育的内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立德修身和挫折教育;第叁,习近平指出要创新和改进青少年德育的方式方法;提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融入生活,潜移默化,注重实践,知行合一,分层实施,因材施教,网络育人,拓宽阵地;第四,习近平强调要完善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运行机制,以学校作为青少年德育的主阵地,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协同育人机制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育人机制。习近平青少年德育观为正确认识新时代青少年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新时代青少年德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对于新时代青少年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习近平青少年德育观指导新时代的青少年德育工作应该从以下两点入手:第—,营造全社会重视青少年德育的社会环境,明确党组织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教师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加强网络媒体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的导向功能。第二,德育工作者要以习近平青少年德育观为指导推进德育工作改革,明确新时代青少年德育的目标和基本任务,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少年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赋予青少年德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内容,探索适应新时代青少年特征的德育方式。(本文来源于《南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施扬[10](2019)在《列宁德育观及其对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方面与核心构成,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道德水准。思想道德建设是解决当下社会发展中各种道德问题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的问题,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道德教育方面的相关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在指导俄国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当今的中国与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有着相似的基本国情,列宁德育观在新时代背景下仍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总结梳理列宁德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以及主要内容,并立足于列宁德育观的主要内容,深入挖掘其对于新时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启示。除引言与结语之外,正文主要从叁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列宁德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结合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青年、理论灌输、实践教育等有关思想中,探寻列宁德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和阐述列宁德育观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列宁各时期着作、讲话、通信等文献资料的总结梳理,阐述了列宁德育观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是德育基本目标、青年是德育重点对象、理论灌输是德育的重要方法、实践教育是德育的主要途径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叁部分论述列宁德育观对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结合列宁德育观的主要内容,认为列宁德育观为新时代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提供了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重视当代青年道德教育、注重德育工作方法运用、强化道德实践教育环节四个方面的当代启示。(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德育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就德育观而言,对"主体-客体论"理论预设、"双主体论"理论预设和"互为主客体论"理论预设进行学术反思,使得具有"理解网络"、"视界融合"和"共生意识"性质的交互主体性德育观成为可欲的课程范式。在交互主体性德育观的视域下,经由"对话"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视界融合"、知识探究者角色定位及其体验教学情境的创设、合作学习者角色叁种建构路径,亲历性课程范式得以确立。由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得以强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育观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华.大德育观下的“德润经贸,上善校园”育人模式构建与实施[J].今日财富.2019
[2].崔燕.论交互主体性德育观视域下亲历性课程范式的建构路径[J].社科纵横.2019
[3].谭小华.德育的审美转向:基于美德伦理学的新德育观[J].当代教育家.2019
[4].黎日明,古东燕.习近平德育观内涵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
[5].李卫平.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建立学生德育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
[6].施袁辉.德育观照与初中英语教学[J].求学.2019
[7].黄洪霖.先秦儒家仁礼关系的嬗变与当代学校德育观照[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
[8].庞锡兰.“大德育观”下的学校德育工作[J].广西教育.2019
[9].于潼.习近平青少年德育观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
[10].施扬.列宁德育观及其对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