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八成中小学完成危改(论文文献综述)
易龙飞[1](2016)在《乡城移民社会网络关系演变的阶段性与社会支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城镇化的进程,大多数乡城移民群体无法在迁入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因而也就不能享受到城镇化和城市经济增长所带给他们的红利。这一状况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城乡之间的分割日益严重、城市中的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城市新移民与本地市民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等社会现实中,为乡城移民群体提供有效社会支持从而帮助其尽早融入城市社会就显得尤为迫切。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学术界以往多把乡城移民视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社会支持的建构方式,却很少关注于这一群体内部的异质性问题,而对于异质性问题的忽略就会导致社会支持的回应缺乏针对性和精准度。在此,本论文将从差异化的视角来探讨其社会支持问题,研究的重点议题包括如何界定乡城移民迁入城市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处于不同迁移阶段的移民群体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的需要和诉求有何差异,多元社会主体在社会支持体系建构中如何有效协调以回应处于不同迁移阶段中的差异化诉求,这些不同的建构模式是否具有实践运作上的可行性和理论上的依据,以及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应当如何设计才能够增强政策的包容性以减少对乡城移民群体所带来的社会排斥效应等。本论文按照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以文献回顾-方法论-迁移阶段的划分-不同迁移阶段的社会网络与诉求分析-社会支持模式的阶段化建构-阶段化模式建构的理论功用-政策分析与启示为研究主线,依托移民系统理论、移民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形成研究框架和和方法,具体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多元主体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于资料展开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本文依据我国现有的政策规定并结合卡方检验与Bonferroni校正法,将乡城移民群体以在城市生活半年和五年为界,分为迁移初始期、迁移发展期和迁移稳定期三个阶段,不同迁移阶段的群体在本地社交情况、子女教育、维权情况、政府公共服务认知等方面的差异较为显着。二是本文通过对于不同阶段乡城移民群体的社会网络分析,发现针对处于迁移初始期的移民群体来说,他们在城市的社会交际网络主要集中于基于乡土关系中的同乡、工作场所中的同事和居住场所中的室友和社区工作人员;针对处于迁移发展期的移民群体来说,他们与本地房东、本地社区、本地朋友之间互动的加强表明这一阶段中乡城移民的社会网络与前一阶段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更加需要在本地实现安居,更加期待与本地社区有更深的融入;针对那些处于迁移稳定期乡城移民群体来说,他们与本地政府、学校和一些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显得更为频繁,他们的社会网络大都与上述几个关键节点为中心呈现主动向外发散式的态势。三是本文通过对于社会网络特征的阐发归纳了不同迁移阶段中乡城移民群体的生活困难与核心诉求。在迁移初始期,他们要承受重构和适应城市生活的压力,求职艰辛、社交匮乏的现象较为突出;在迁移发展期,他们便开始寻求能够在城市站稳脚跟的可能,追求在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条件,但是城市中高昂房价所产生的驱离效应增加了他们被社会排斥的风险,而作为城中村实际承租人的他们,却往往在城市拆迁改造的利益博弈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在迁移稳定期,他们则对于改变目前公民身份差序格局的愿望更加强烈,因而享受与城市市民无差别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他们在城市生活中最大的利益诉求,具体体现在子女入学、户籍准入、住房保障享有等方面。四是基于上述社会网络特征和生活诉求的阶段性差异,笔者认为在初始期,以企业与社区为中心的协同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支持模式,前者能够缓解乡城移民群体的求职压力以及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后者能够提供基本的社区服务帮助他们增加对于城市社会的融入感;在迁移发展期,以政府与社区为中心的协同能够发挥积极的支持作用,前者主导了公租房的建设和审批,后者能够积极参与公租房社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输送;在迁移稳定期,以政府与社会组织为中心的协同是破除现有公民身份差序格局的主要模式,前者能够通过制度的优化为乡城移民群体平权,后者能够通过各种项目的开展为乡城移民群体赋权。最后,笔者认为要正在实现乡城移民群体的市民化,最终的途径还是要提升政府政策设计的包容性。因而文章建议,在政策设计上要注重前置需求评估并减少制度性排斥,在手段运用上要强化多元协同以提升社会支持有效性,在政策评估上要注重对于多元包容的社会风气的引领以促进移民群体心理融入。
黄世界[2](2013)在《乡镇民营企业的崛起与乡镇治理的转型 ——以福建省陈埭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这是一篇关注当代乡镇民营企业崛起与乡镇治理的实证研究作品。作者试图考察自1956年以来乡镇民营企业(特殊时期表现为零散的民营经济)与乡镇政府之间的互动、互构的行为逻辑,解释在乡镇民营企业崛起背景下乡镇治理变迁的路径与阶段性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新时期强镇扩权的改革方式与可能存在的突破点。本文的经验资料来源于作者在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的调研。对乡镇民营企业的梳理,特别是对乡镇治理特征的归纳,不仅仅是来自于作者的调研,更来自于作者的履职经验,来自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的学术传统。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作者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把研究视域从当下扩展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作者在归纳各历史阶段乡镇民营经济与乡镇政府互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乡镇政府各主体、村干部与乡镇民营企业家的实证分析,来把握乡镇民营经济与乡镇治理转型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在分析视角上,尝试了两种视角。第一个视角是借鉴费孝通先生对“晋江模式”的研究。费孝通主要是从晋江“侨”的特征出发,研究晋江侨乡的拓外传统和强烈要求改变贫穷现状的致富愿望,作者通过对陈埭镇宗族组织和行业协会的考察进行了重新论证,注重从陈埭镇发展的“自发性”和“乡土性”的考察。第二个方式是得益于徐勇先生对90年代以来对中国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研究,徐勇以现代国家建构为视角,分析和解释了乡土社会的改造和建设,认为传统乡土社会是自然成长的,而当代乡土社会则是国家建构的。在二者关系的处理上,作者更关注中国现代乡土政权建构与民营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与互构,从而丰富了现代国家构建在乡镇治理方面理论内涵与经验解释。本文的研究的主旨并不在于提升具体理论,而是通过对陈埭镇的研究,来把握当代乡镇治理转型的方式与路径,为现实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陈埭民营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中国乡镇经济变迁的一个缩影,由此带来的乡镇治理模式的转型及治理手段的变化,对将来中国乡镇建设有着典型意义。本文认为乡镇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进化空间和轨迹具有明显的政策路径依赖和政府行为的相关性。从“行政管理型治理”到“公共服务型治理”是乡镇治理体制转型的方向,强镇扩权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的建设是乡镇治理转型的具体路径,“吸纳—协商”的参与式治理成为乡镇治理的新特征。
冯斐菲[3](2011)在《让旧城的魅力再现 ——关于北京旧城保护及特色彰显的思考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因其悠久的历史、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于1982年被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但本应受到严格保护的城市,却在历次的政治运动、经济改革大潮中受到冲击被不断损毁,大量的文化遗产消失,城市面貌也在失去特色。随着这种现象的日趋严重,人们开始反思,并逐渐意识到祖先遗产、民族文化的良好保存与有效传承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竞争力增强的最佳动力,是赢得尊重立于世界的根本。现在的北京城是以明清旧城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作为北京的核心,旧城保护与发展必然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重点,是北京实现其“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手段与步骤。目前,旧城保护已在社会上达成共识,无需争论。但如何将理念予以有效的落实,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本人多年在旧城的工作实践,将其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对保护与发展的理解不同,导致方法各异、效果不一,引发争议;其二,对保护与发展缺乏政策、机制、技术的有效支持,工作难以推进。本文首先依据政治思潮、社会改革、经济发展、重大事件等,将1949年至今分为若干阶段,分析了在不同阶段旧城演变的内在动因,以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理论体系的演变和具体的实践过程;进而从理念、政策、体制、技术四个方面对目前制约旧城有效保护与特色彰显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论述;之后,针对当前北京提出的向世界城市迈进的目标,对广泛公认的世界城市的目标体系和具体实践进行了研究,特别关注了这些城市积极发挥老城作用,在保护中求发展的成效以供借鉴,并据此确定旧城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最后,针对梳理的核心问题和旧城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以“保护为要、文化引领”及“加强保障、整体提升”为重点的六个策略,其中更加关注的是当前掣肘与紧迫的难题。文中所述的经验教训和理念、建议不仅直接运用于正在进行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规划研究,也给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或可供参考的资料。同时在总结、建议的过程中,也使自己在认识上有所反思和提升,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喻叶[4](2008)在《中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准和质量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自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义务教育作为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要求摆在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鉴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施行之前,我国城市“普九”工作已经基本实现的事实,所以,基础教育的主要矛盾还集中在西部落后地区。本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为题,在对西部除西藏外的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实地调研,搜集大量的原始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旨在找出西部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造成我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全面实施西部义务教育的必要措施。对实地调研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实施过程和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作了宏观的把握。重点从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中的入学率、巩固率、辍学率、以及“两基”人口覆盖率、文盲率这几个维度对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透过我国西部义务教育的现状,本研究找出了中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落后、发展不稳定、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执行、监管力度不够: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管理不善;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中师资问题突出;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中女童问题严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问题显着。这些问题都在数据的论证下显而易见。本研究还对造成我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自然环境恶劣、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落后、按地区分步骤”的普九政策等都是造成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不能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本报告提出以下战略思考:明确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促进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观念的更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地区之间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强依法治教,将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加大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建立长效的义务教育经费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尽快建立覆盖西部地区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提高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师资水平;建立健全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
沈海虹[5](2006)在《“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我国转型期背景下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推行所面临的重重障碍,通过建立“关联人群”的分类,借助“集体选择理论”视野,借鉴欧美国家二战后城市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系统地疏理了遗产保护得以顺利推行的主体力量建构与社会机制建设,有针对性地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实践的建议。从强制向诱致的迈进,是本文提议的方向。 论文上篇分析研究了城市遗产保护的“集体选择”主体,对这些主体力量所应赋予的权力、责任以及他们参与“选择”的方式,进行了制度建设的总结和建议,这些内容包括建构遗产官方“核心管理人”、培育民间保护力量以及“公众参与”、“社区营造”等途径。 论文下篇借助“集体选择理论”推行公共政策时所关注的“效率”、“公平”和“激励”三个标准,就城市遗产的权属建构、私人权益保障和经济激励制度,对西方国家的城市遗产保护政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藉此提出了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制度建设方向。
杜德印,李强[6](2005)在《市场经济下社会管理体制研究——对北京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社会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几大变化:变化之一是随着多元经济结构的形成,社会阶层分化扩大,阶层结构趋于“定型化”;变化之二是随着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城市社区成为我国城市最重要的社会组织方式而倍受重视;变化之三是随着城市房地产业的兴起和住房商品化的进程,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别是居住空间结构变化急剧。变化之四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以及城市内部的人口流动也日益增强。所有这些变化汇集到一起的结果,是使城市社会管理的难度、广度、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大。而这些变化最终的归结点都集中在城市社会组织管理在空间上的最小单元——社区。
窦鹏辉[7](2005)在《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5—35 岁年龄段的农村青年,是农村人口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本研究的目标在于,理清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所面临的形势、背景及客观需求,认识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揭示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最终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各个层面,提出其开发的方向、重点、途径和模式,然后进一步提出与这种开发方略最适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与这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长效保障机制。作为一项管理学领域的战略研究,基于围绕本研究所做的社会问卷调查,本着针对性、可操作性、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本研究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明理分析,从应用的角度大胆破旧创新,提出一些可供各界决策、研究所需要的思路、判断和结论。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社会调查方法,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个案研究和共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辨证地参考同行专家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大胆地进行模式设计和理论创新。在研究过程中,大量运用经济学(包括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学、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与知识,立足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农业研究资源配置理论、投入产出比理论等等,通过与历史比较、与现状比较、与国外比较,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其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同时,结合“外地进京务工青年状况调查”(2004 年3 月)和“中国农村青年状况调查(2004)”两次社会问卷调查,同时亲赴陕西铜川、甘肃定西、北京昌平、陕西咸阳等四地进行实地调研,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并运用SPSS 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上述结论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支撑。 本研究通过分析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形势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背景下、加入WTO 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农村青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这种大背景、新形势对农村青年的客观需求,进而提出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涵义、特点与开发的现状和内容。结合问卷调查和官方统计数据,通过对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化、处世心态与置身状态、对待生活、家庭及亲友的态度、对待事关“三农”大事的态度及其生命与健康状况的分析,提出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在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组织农村青年在职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二、海南八成中小学完成危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八成中小学完成危改(论文提纲范文)
(1)乡城移民社会网络关系演变的阶段性与社会支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设计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理论基础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伦理 |
1.4 研究创新与局限 |
1.5 章节安排与研究流程图 |
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乡城移民问题的相关研究 |
2.2 社会支持问题的相关研究 |
2.2.1 社会支持研究的一般对象 |
2.2.2 乡城移民社会支持的研究 |
2.3 述评与启示 |
3 乡城移民政策的回顾与梳理 |
3.1 控制为主逐步放松(1978-1989年) |
3.2 规范流动加强管理(1990-2000年) |
3.3 公平流动强化服务(2001-2010年) |
3.4 转变身份促进融入(2011年以后) |
3.5 总结与述评 |
4 乡城移民迁移阶段的划分 |
4.1 阶段划分的政策依据 |
4.2 阶段划分合理性的验证 |
小结 |
5 乡城移民迁移三阶段的社会网络分析 |
5.1 初始期: 业缘驱动型的被动链条式社会网络分析 |
5.2 发展期: 居所驱动型的内生扩展式社会网络分析 |
5.3 稳定期: 权利驱动型的主动发散式社会网络分析 |
小结 |
6 社会网络特征的阐发与多元支持主体讨论 |
6.1 初来乍到: 场域的转换与生活的重构 |
6.1.1 工作场所转换与求职艰辛 |
6.1.2 社交空间重构与交往危机 |
6.1.3 制度体系变迁与社保转接 |
6.2 站稳脚跟: 游离于憧憬与现实的边缘 |
6.2.1 住房驱离与隔陀形成 |
6.2.2 城中村改造的局外人 |
6.3 籍权统一: 制度的约束与赋权的缺乏 |
6.3.1 公民身份生成差序格局 |
6.3.2 龙门一跃囿于制度脱嵌 |
6.4 社会网络特征与多元支持主体 |
6.4.1 政府的支持 |
6.4.2 社区的支持 |
6.4.3 社会组织的支持 |
6.4.4 用人单位的支持 |
小结 |
7 基于迁移阶段划分的社会支持模式建构 |
7.1 初入城市期: 以企业-社区协同为中心的社会支持模式建构 |
7.1.1 模式建构的讨论 |
7.1.2 个案分析: L社区的社-企共治型支持模式的运作研究 |
7.2 迁移发展期: 以政府-社区协同为中心的社会支持模式建构 |
7.2.1 模式建构的讨论 |
7.2.2 个案分析: X社区的公租房管理和服务模式研究 |
7.3 迁移稳定期: 以政府-社会组织协同为中心的社会支持模式建构 |
7.3.1 模式建构的讨论 |
7.3.2 个案分析: 杭网义工分会Y项目对随迁子女的赋权模式研究 |
小结 |
8 社会支持阶段化建构的理论功用分析 |
8.1 迁移阶段划分的理论意义阐释 |
8.2 社区-企业协同对于提升社会资本的功用分析 |
8.3 政府-社区协同对于减少社会排斥的功用分析 |
8.4 政府-社会组织协同对于破除公民身份差序的功用分析 |
小结 |
9 政策讨论与研究总结 |
9.1 政策倡导与建议 |
9.2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摘编) |
附录3: 征求访谈参与者意见书 |
附录4: 访谈人员记录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2)乡镇民营企业的崛起与乡镇治理的转型 ——以福建省陈埭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与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 |
一、两个立足点 |
二、多学科视野下的民营企业与乡镇治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资料来源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及基本概念 |
一、论文的研究框架 |
二、本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 |
第一章 :海洋性商工文化的社会底色 |
第一节 历史地理视野下的陈埭 |
一、自然环境 |
二、行政区划 |
三、民族交融 |
四、宗教信仰 |
五、地方风俗 |
六、陈埭地方对民间活动的引导与规定 |
第二节 宗族组织与侨乡社会 |
一、宗族组织 |
二、族源意识与侨乡社会 |
三、商工文化与陈埭精神 |
第二章 统制治理与“夹缝中”的私营经济萌芽(1949-1978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陈埭的私营经济 |
一、合作化改造与统购统销政策 |
二、陈埭农民的反制度行为及地方政府的打击 |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公社企业”与“社队企业” |
一、从“公社企业”到“社队企业” |
二、陈埭的人民公社大食堂 |
三、部分干部群众的反思 |
四、陈埭的“地下黑工厂”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陈埭的乡镇经济 |
第四节 国家权力下沉与私营经济地下化 |
一、统制型地方国家体系的建立 |
二、乡镇干部对国家控制的有限消解 |
第三章 从统制到管理:民营企业的转型与乡镇治理的适应性变革(1978-1992) |
第一节 国家政策变化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 |
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为乡镇企业正名 |
二、晋江与陈埭政府的政策创新 |
第二节 陈埭乡镇企业的发展 |
一、“三闲起步”:四轮驱动下的陈埭联户企业 |
二、“三来一补”:侨资对陈埭乡镇企业发展的作用 |
三、“五小”:改革开放初期陈埭乡镇企业的特点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对陈埭乡镇企业的“政治庇护” |
一、“乡镇一枝花”:陈埭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
二、庇护外的打击:陈埭的走私与缉私 |
三、打击外的庇护:“晋江假药案”与地方政府的危机公关 |
四、“定性”与“换证”风波:戴红帽子运动 |
第四节 第一次创业时期乡镇治理模式的转变(1992年之后的大发展) |
一、从“政府统制”到“政府管理” |
二、地方精英的“三重角色” |
第四章 从管理到服务:乡镇民营企业的崛起与政府的主动性变革(1992—) |
第一节 陈埭民营乡镇企业崛起的政策背景 |
第二节 “中国鞋都”与产业集群的形成 |
一、陈埭鞋业集群形成的过程 |
二、从“五小”企业到陈埭产业集群 |
第三节 “大脚穿小鞋”:陈埭镇面临的问题 |
一、外来人口:人才难进与劳动力成本过高 |
二、资源紧张:“浅盆效应” |
三、教育资源:“7万人的饼,40万人啃” |
四、社会保障:“根不在陈埭” |
五、自然环境:“健康没有保障” |
六、乡镇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陈埭地方政府的的职能转型 |
一、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引进职能的转型 |
二、环境污染与环保职能的增强 |
三、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型 |
四、软环境建设等其他服务职能的增强 |
第五节 乡镇治理的制度化与理性化 |
一、晋江的历次乡镇机构改革 |
二、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与陈埭镇的强镇扩权 |
第五章 民营企业阶层的嬗变、特点与政治参与 |
第一节 陈埭的乡镇企业家:新精英群体的崛起 |
一、熟人社会与社交网络 |
二、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 |
第二节 商会与协会:乡镇企业精英团体化 |
一、组织结构与活动类型 |
二、民营企业协会与地方治理 |
第三节 政治参与:国家体制对乡镇企业精英的吸纳 |
一、从“红帽子企业”到“红帽子企业家” |
二、体制内通道:经济诉求的政治表达 |
结论与讨论 |
一、从“行政管理型治理”到“公共服务型治理”是乡镇治理体制转型的方向 |
二、“吸纳—协商”的参与式治理成为乡镇治理新特征 |
三、强镇扩权——乡镇治理转型的具体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让旧城的魅力再现 ——关于北京旧城保护及特色彰显的思考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引发的城市特征趋势——千城一面 |
1.1.2 北京特色化发展的要素——旧城魅力的再现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探索 |
1.2.2 基于跨越提升的方法实践 |
1.3 研究方法——源于实践,突出核心难点,注重实际操作 |
1.4 研究架构 |
第1章:绪论 |
第2章:北京的历史变迁与旧城特征的演变 |
第3章:旧城演变的若干阶段与内在动因 |
第4章:旧城保护工作体系和实践演进的四个阶段——文物保护、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整体保护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
第5章:制约旧城有效保护与特色彰显的核心问题综述 |
第6章:历史名城的经验启示和旧城保护发展的目标及战略构想 |
第7章:促进旧城有效保护和特色彰显的主要策略 |
第8章:结语——扩展保护理念,让旧城的人文精神向全市扩展 |
第2章 北京的历史变迁与旧城特征的演变 |
2.1 北京的历史变迁 |
2.2 明清旧城的传统特征——规整的城市格局与多彩的城市风貌 |
2.2.1 层次分明、等级明确、边界清晰的城廓及规模宏大的宫殿群 |
2.2.2 严谨有序、对称布局、贯穿南北的中轴线 |
2.2.3 功能完整、有机活泼的城市水系 |
2.2.4 平直整齐、方向明确、宽窄有序的街巷与胡同路网 |
2.2.5 独特的"胡同-四合院"居住形态 |
2.2.6 平缓开阔的整体空间形态、起伏有致的城市天际线 |
2.2.7 丰富的街道对景和视线走廊 |
2.2.8 主次分明、对比强烈的城市色彩 |
2.2.9 特色鲜明的京城传统文化 |
2.3 近现代旧城空间形态的演变 |
2.3.1 现代交通需求带来了宽阔马路在旧城内的贯通穿行 |
2.3.2 滋润城市的河湖水道在建设中逐渐消失 |
2.3.3 人口增加使规制严整的四合院成为了无序的大杂院 |
2.3.4 功能的变化、道路的拓宽使得体量高大、形态及色彩各异的建筑在旧城无序浸入 |
2.3.5 统领旧城的传统中轴线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
第3章 旧城演变的若干阶段与内在动因 |
3.1 1949年至1958年——阶级感情与保护理念之争导致丧失了整体保护旧城的机会 |
3.1.1 "梁陈方案"的败退 |
3.1.2 1953年《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确定了旧城的命运 |
3.2 1958年至1978年——文化大革命给历史文化资源与民俗传统带来毁灭性打击 |
3.2.1 精神文明伴随着物质文明而消失 |
3.2.2 给旧城保护带来后患的经租房政策 |
3.3 1978年至1990年——保护意识的复苏直面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 |
3.3.1 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保护意识复苏 |
3.3.2 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启动了旧城危旧房改造 |
3.4 1990年至2003年——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与加快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凸显 |
3.4.1 理念认识的提升使保护工作全面推进 |
3.4.2 加快经济建设的需求给旧城保护带来巨大冲击 |
3.5 2003年至2009年——奥运的筹备与举办极大地促进了旧城整体保护 |
3.5.1 认识水平显着提升,规划体系更趋完善 |
3.5.2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继续进行摸索实践 |
3.6 2010-2011——向世界城市迈进的目标确立提升了旧城整体保护的力度,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传承与弘扬 |
3.6.1 东西崇宣四区行政区划调整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成立 |
3.6.2 迈向"世界城市"的目标愿景与"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第4章 旧城保护工作体系和实践演进的四个阶段——文物保护、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整体保护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
4.1 文物保护——从本体保护到环境保护,从单纯保护到合理利用 |
4.1.1 旧城内丰富的文物数量与类型:文物本体保护 |
4.1.2 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文物环境保护 |
4.1.3 扩展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优秀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的保护 |
4.1.4 开展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历史文脉的重要印记 |
4.1.5 抢救性修缮文物,加强文物腾退,促进文物合理利用 |
4.2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从只关注文物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到关注承载居民生活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
4.2.1 抢救性地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地产开发争夺地盘 |
4.2.2 编制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从见物不见人,到关注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再到关注地区活力促进 |
4.3 旧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从空间格局要素的保护与重构到促进旧城健康发展策略的制定 |
4.3.1 保护与重新构建旧城整体空间格局的要素 |
4.3.2 提出促进旧城健康发展的策略措施 |
4.4 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内涵的进一步深化 |
4.5 以前门大栅栏地区为例看规划思路与方法的演变 |
4.5.1 前门大栅栏地区概况 |
4.5.2 文物保护概念阶段 |
4.5.3 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念阶段 |
4.5.4 整体保护与文化遗产概念阶段 |
第5章 现阶段制约旧城保护与特色彰显的核心问题综述 |
5.1 在保护理念和保护方法上尚未达成共识 |
5.1.1 历史文化街区必须是原貌保护吗? |
5.1.2 要真实的生活还是光鲜亮丽的布景? |
5.1.3 传统平房区的人口应该置换吗? |
5.1.4 文化(创意)产业与保护不相容吗? |
5.1.5 拓宽马路就能解决旧城交通吗? |
5.1.6 旧城地下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吗? |
5.2 政策缺失、乏力、多变并导向不明 |
5.2.1 功能过度集聚,疏解乏力,导致建设强度不断增加,给保护带来极大的空间压力 |
5.2.2 交通政策不明,整合力度差,导致交通拥堵、车满为患 |
5.2.3 产业发展缺乏与旧城特征的衔接,让保护与发展脱节 |
5.2.4 传统平房区产权及人口政策模糊,导致整治措施不力,环境质量欠佳,风貌难以维护 |
5.2.5 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针对性的保护与扶持政策 |
5.3 法律法规与实施保障机制不健全 |
5.3.1 相关法律法规及导则不健全 |
5.3.2 城区缺乏协作,部门缺乏统筹 |
5.3.3 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
5.3.4 缺乏良好的投融资机制和平台 |
5.4 规划设计缺失及法律法规支撑不足 |
5.4.1 针对旧城特征的规划指标缺失或小适当 |
5.4.2 规划编制层级死板及缺失导致实施工作缺乏指导 |
5.4.3 对历史资源的内涵挖掘不足,面对破坏的力量缺乏有力的保护依据 |
5.5 粗放的设计与管理给城市品质造成缺憾 |
5.5.1 旧城内建筑与景观的设计、施工水平较低 |
5.5.2 管理粗放,对环境治理缺乏力度与细心思考 |
第6章 历史名城的经验启示和旧城保护发展的目标及战略构想 |
6.1 历史名城的经验启示 |
6.1.1 "顶级、楷模"是各个名城共同追求的目标 |
6.1.2 日标制定的出发点以人为本,注重文化引领,强调科技创新 |
6.1.3 目标的内容注重解决具体问题,注重特色营造和精细化以及机制建设 |
6.1.4 目标的形式指标化、生动化,易于被市民理解和接受 |
6.1.5 强化新城和副都心的作用与特色,有效缓解中心区的压力 |
6.1.6 发挥老城的作用,在保护中求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以金融、商业服务、旅游、创意为主导产业 |
6.2 旧城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构想 |
6.2.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展现的愿望与追求 |
6.2.2 北京目前面临的整体环境 |
6.2.3 中央对北京提出的新要求 |
6.2.4 旧城的职能定位及保护与发展的目标 |
第7章 促进旧城有效保护和特色彰显并实现职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主要策略 |
7.1 策略一——加强旧城整体保护与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促进文化民族性的传承与弘扬,展现古都魅力 |
7.1.1 加强旧城重要文化遗产骨架的保护、完善和提升,展示城市历史之魂 |
7.1.3 积极推进文物及有价值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深化优秀近现代建筑和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 |
7.1.4 继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文化内涵,积极建立其与物质遗产有机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
7.2 策略二——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旧城融合吸收多元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能力,增强首都文化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
7.2.1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
7.2.2 繁荣与创新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链条,使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促进旧城活力 |
7.2.3 以文化探访路的形式,全面促进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使其成为树立旧城文化品牌的最佳途径 |
7.3 策略三——推进旧城特殊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形成全方位的支撑体系 |
7.3.1 研究制定综合配套实施政策,逐步实现功能与人口的有效疏解和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 |
7.3.2 创新传统平房区土地出让、四合院交易的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给保护注入能量 |
7.3.3 研究文物及有价值建筑产权人和使用人的责任义务,探索多种保护与利用途径 |
7.3.4 研究制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扶持鼓励政策,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得以和城市的发展有机结合 |
7.3.5 研究促进旧城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 |
7.4 策略四——健全法规条例,完善体制机制,为旧城的严格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7.4.1 完善法规条例,结合认识的提升,加大违法的处罚力度 |
7.4.2 充分发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 |
7.4.3 形成制度化的公众参与机制,将保护与居民自治有机结合 |
7.4.4 建立稳定的规划、设计、施工队伍,以适应旧城的特殊需要 |
7.4.5 研究建立多元化筹措旧城保护资金的融资平台 |
7.5 策略五——针对旧城特征,创新技术方法,细化规划设计及各项规范指标 |
7.5.1 修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办法,促进保护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
7.5.2 创新适应旧城特点的规划编制与管理审批,加强各层次规划有效衔接、切实指导实施 |
7.5.3 加强旧城整体性城市设计,使传统风貌特征得到全面系统的推广 |
7.5.4 制定适合旧城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标准及规划控制指标,加强新技术的辅助应用 |
7.5.5 加强市政设施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保障地区安全和居民需求 |
7.5.6 完善适应旧城特点的综合交通系统,为城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
7.6 策略六——将公共空间环境的精细化设计与管理作为提升宜居水平、展现旧城魅力的重要手段 |
7.6.1 结合旧城尺度推进小型公共活动空间和绿化建设,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便于居民享用 |
7.6.2 从重要文物及公共建筑入手,营造适于停留和交流的氛围 |
7.6.3 加强日常管理,提升街区环境卫生水平和公共秩序 |
第8章 结语——扩展保护理念,让旧城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 |
8.1 拓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及内涵,实施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
8.1.1 延续传统城市中轴线,贯穿城市发展文脉 |
8.1.2 加强北京皇家风景园林体系的保护与研究 |
8.1.3 加强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与研究 |
8.1.4 开展新城和古村镇的保护及文化特色挖掘工作 |
8.2 加强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之都"的建立 |
感受及声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背景和意义 |
二、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三、国内外对此课题研究状况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二部分 中国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 |
一、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实施过程 |
二、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 |
第三部分 中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落后 |
二、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稳定 |
三、西部地区内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
四、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执行、监管力度不够 |
五、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管理不善 |
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中师资问题突出 |
七、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中女童问题严重 |
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问题显着 |
第四部分 影响中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
一、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是影响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原因 |
二、自然环境恶劣是影响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
三、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落后是影响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
四、“按地区分步骤”的普九政策不利于我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第五部分 中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
一、明确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确保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巩固 |
二、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促进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观念的更新 |
三、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地区之间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 |
四、加强依法治教,将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 |
五、加大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建立长效的义务教育经费监督和管理机制 |
六、加强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 |
七、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尽快建立覆盖西部地区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 |
八、提高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师资水平 |
九、建立健全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转型期的城市遗产保护 |
1.2 相关概念和辨析 |
1.2.1 城市遗产 |
1.2.2 历史保护 |
1.3 我国遗产保护现状与背景 |
1.3.1 单体对象多元化 |
1.3.2 多层次的整体保护体系建立 |
1.3.2.1 “点—线—面”多层次保护 |
1.3.2.2 区域化网络化的遗产廊道和文化路径 |
1.3.2.3 结合城市更新 |
1.3.3 适应性再利用的兴起 |
1.3.4 整体性保护 |
1.4 文献综述 |
1.5 论文视点的建立 |
1.5.1 现状的困扰与遗产保护的关联人群分类 |
1.5.2 遗产保护的集体选择 |
1.6 论文框架、研究过程与方法 |
1.6.1 论文框架 |
1.6.2 研究过程 |
1.6.3 研究方法 |
上篇: “选择主体与方式” |
第二章 官方“核心管理人” |
2.1 西方国家的遗产“核心管理人” |
2.1.1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 |
2.1.2 英格兰遗产—— EH |
2.1.3 法国“文化遗产司”及“国家建筑师”AUE |
2.1.4 合作与放权 |
2.1.5 总结 |
2.2 我国城市文化遗产“核心管理人”建构 |
第三章 自下而上的保护力量 |
3.1 公众参与 |
3.1.1 公众参与 |
3.1.2 参与梯级与形式 |
3.1.3 我国的现状与展望 |
3.2 公益组织 |
3.2.1 信托组织 |
3.2.2 公益法人团体 |
3.2.2.1 财团法人 |
3.2.2.2 社团法人 |
3.2.3 我国公益保护组织建构 |
3.2.3.1 现状 |
3.2.3.2 建构方向 |
3.3 社区营造 |
3.3.1 社区营造及其模式 |
3.3.2 遗产保护的社区营造运动 |
3.3.2.1 日本的社区营造运动 |
3.3.2.2 美国的社区营造运动 |
3.3.2.3 台湾的社区营造运动 |
3.3.3 社区建筑师和社区组织 |
3.3.3.1 社区建筑师 |
3.3.3.2 社区组织 |
3.3.4 我国的社区营造与展望 |
3.4 附录 |
1. 美国早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个人力量 |
2. 日本各地城市社区营造案例 |
3. 美国“公共土地信托”2004年度财务报表 |
4. 英国“维多利亚协会”2004年度财务状况表 |
5. 台湾“财团法人芦洲李宅古迹维护文教基金会”捐助及组织章程 |
下篇: “选择效率与标准” |
第四章 选择效率:权属建构 |
4.1 遗产产权 |
4.2 权属状况 |
4.3 权属建构 |
4.3.1 产权私有化 |
4.3.2 产权“有限”国有化 |
4.3.3 产权分离 |
4.3.3.1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
4.3.3.2 所有权与用益权分离 |
4.3.3.3 我国的展望 |
4.3.4 结语 |
第五章 选择标准一:私权保障 |
5.1 财产权保障 |
5.1.1 侵害方式:征收与限制 |
5.1.1.1 征收 |
5.1.1.2 限制 |
5.1.2 补偿方式 |
5.1.2.1 征收补偿 |
5.1.2.2 限制补偿 |
5.2 生存权保障 |
5.2.1 遗产保护下的弱势群体 |
5.2.2 “缙绅化”现象 |
5.2.3 解决方式 |
5.2.3.1 可支付住宅的外部援助 |
5.2.3.2 弹性灵活的保护计划 |
5.2.3.3 腾迁安置环节 |
5.3 结语 |
5.4 附录(案例研究) |
1. 巴尔迪摩市“屠夫山”社区营造:维系多收入阶层混合居住的传统 |
第六章 选择标准二:激励机制 |
6.1 税费制度 |
6.1.1 美国政府的税费政策 |
6.1.2 我国的展望 |
6.2 资金补助 |
6.2.1 各国政府补助的主要特点 |
6.2.2 美国的政府补助 |
6.2.3 英国的政府补助 |
6.2.4 我国城市遗产保护的政府补助 |
6.3 地役权制度 |
6.4 发展权转移 |
6.5 其它激励方式 |
6.6 结语 |
6.7 附录 |
1. 美国各州遗产保护税收优惠政策 |
2. 美国接收“保护地役权”的民间组织(联邦和州一级) |
3. “拯救美国文化珍宝”SAT计划2005年(部分)援助项目 |
4. 台湾古迹土地容积转移办法-1999年 |
5. 面向私人的保护补助(以伦敦为例) |
6. 面向公益保护组织的补助(以伦敦为例) |
7. 杭州市2004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项目安排明细表 |
8. W市XX街历史街区保护修建工程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一览表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历程 |
2.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历程 |
3. 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历程 |
4. 英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历程 |
5. 法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历程 |
6. 日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历程 |
7. 国际性组织和宪章、公约 |
8. 插图索引 |
9. 表格索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设想与创新之处 |
1.5 研究基础与已取得的研究成绩 |
1.5.1 研究的自身基础及有利条件 |
1.5.2 已经取得的研究成绩 |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形势背景及客观需求 |
2.1 我国“三农”新形势的特征和要求 |
2.1.1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和要求 |
2.1.2 我国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特征和人力资源的要求 |
2.1.2.1 历代关于“小康”社会的描述 |
2.1.2.2 新中国对“小康社会”的描述 |
2.1.2.3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意义和目标 |
2.1.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及要求 |
2.1.3 我国加入WTO后农村人力资源的特征及其要求 |
2.1.3.1 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差距 |
2.1.3.2 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双重影响 |
2.1.3.3 “入世”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2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以及政治、经济政策和社会背景 |
2.2.1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背景下农村青年的角色重置 |
2.2.1.1 传统农民的角色定位 |
2.2.1.2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中的农民角色重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2.2.2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形势下农村青年的角色定位 |
2.2.3 入世后农村青年面临的挑战 |
2.2.4 非公经济对当代农村青年带来的诱惑与困惑 |
2.2.4.1 国家关于农村非公经济的有关政策 |
2.2.4.2 发展农村公有制经济的成功实践 |
2.2.4.3 农村青年面对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诱惑与困惑 |
2.2.5 新文化对传统农村青年的冲击和影响 |
2.3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和有益借鉴 |
2.3.1 欧洲青年中心在青年发展和发挥非政府青年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和对我国的启示 |
2.3.2 美国19世纪的“赠地学院”和“新经济”形势下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
2.3.3 法国通过发展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做法及其借鉴 |
2.3.4 印度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 |
3.1 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概念辨析 |
3.1.2 农村人力资源的涵义及其现状 |
3.2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涵义及其特点 |
3.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3.3.1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3.3.2 国内外关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进展 |
3.4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学认识 |
3.4.1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过程和研究成果 |
3.4.2 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关于教育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作用 |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分析 |
4.1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人口统计情况 |
4.2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受教育情况 |
4.2.1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但依然偏低 |
4.2.2 农村教育结构虽日趋合理,但农民素质教育和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仍然滞后 |
4.2.3 教育经费虽有明显增加,但投入仍严重不足;教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但教学设施及条件仍然较差 |
4.2.4 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式过于统一,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节 |
4.2.5 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 |
4.2.6 农村教育体制日臻健全,但实施中仍存在供需不对称、机制无保障等问题 |
4.3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职业分化情况 |
4.4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收入与消费情况 |
4.5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处世心态与置身状态 |
4.5.1 农村青年对待生活、家庭与事业的态度 |
4.5.2 农村青年对待自己与亲友的态度 |
4.5.3 农村青年对待事关“三农”大事的态度 |
4.6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生命与健康状况 |
第五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
5.1 提高农村青年初中进入高中的入学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
5.2 组织农村青年在职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
5.3 通过各种途径,有组织地引导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 |
5.4 鼓励进城青年返乡参加务农和创业 |
5.5 丰富并提高农村青年文化素质,深化农村青年的时代责任感、自强观念和守法意识 |
5.6 增强农村青年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提高其避免和抵御自然灾害和人身灾难的能力 |
第六章 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其机制 |
6.1 农村青年教育的体系分化与制度重建 |
6.1.1 教育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与效用 |
6.1.2 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农村青年中等教育的体制架构 |
6.1.3 建立新的农村青年中等教育的保障机制及体系 |
6.2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机制与特征 |
6.2.1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必要性、迫切性及特殊性 |
6.2.2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重点和方向 |
6.2.3 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6.3 社团组织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途径及其作用机制 |
6.3.1 共青团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6.3.2 农村青年中心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6.3.3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
6.4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引导、保障及回流机制 |
6.4.1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
6.4.2 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6.4.3 建立疏导和保障农村转移青年劳动力回流的机制 |
6.5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模式选择与保障机制 |
6.5.1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的经济理论基础概述 |
6.5.2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则与目标 |
6.5.3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三种模式选择 |
6.5.4 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 |
7.1 我国现行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体制及相关机制 |
7.2 关于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
7.2.1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组织保障 |
7.2.2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管理 |
7.2.3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平衡机制 |
7.2.4 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持续机制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海南八成中小学完成危改(论文参考文献)
- [1]乡城移民社会网络关系演变的阶段性与社会支持分析[D]. 易龙飞. 浙江大学, 2016(11)
- [2]乡镇民营企业的崛起与乡镇治理的转型 ——以福建省陈埭镇为例[D]. 黄世界.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 [3]让旧城的魅力再现 ——关于北京旧城保护及特色彰显的思考与研究[D]. 冯斐菲. 中央美术学院, 2011(12)
- [4]中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喻叶. 兰州大学, 2008(12)
- [5]“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D]. 沈海虹. 同济大学, 2006(09)
- [6]市场经济下社会管理体制研究——对北京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A]. 杜德印,李强. 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 2005
- [7]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窦鹏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