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殊二极管的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高金建[1](2021)在《基于电感检测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已在电动汽车、航天、采煤、纺织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SRM传统的位置信号都是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但位置传感器对高温、粉尘等恶劣环境的适应性较低,这限制了SRM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增加了整个调速系统的成本和体积。本文以三相SRM为研究对象,对启动、低速、高速下的位置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电感阈值的获取方法、高低速位置检测方法的平滑切换算法、响应电流斜率的滤波方法等。静止启动阶段向SRM三相同时注入高频脉冲,低速阶段向前一导通相注入脉冲,对响应电流多次采样经线性回归方程滤波后获取电流斜率,因电流斜率和电感成反比,SRM静止时可通过电感分区确定初始启动相。SRM低转速时的单电感阈值法,已知电流斜率和母线电压可获取实时电感,前一相实时电感到达单电感阈值时,关断当前相,开通下一相,完成换相。为了发挥SRM起动转矩大的优点,使用电感关断阈值和开通阈值的双电感阈值算法。前一导通相的实时电感到达电感开通阈值时,开通下一相,此时SRM处于两相导通状态。前一导通相的实时电感达到电感关断阈值时,关断当前相。实现SRM静止和低速阶段的换相判断。高速算法采用电感线性上升区中点作为电感阈值,根据导通相实时电感到达电感阈值的时间来估算SRM转速,通过转速和特殊位置点推演转子全周期的位置信息。导通相电流较大时,磁路饱和,会产生电感曲线下移的现象。使用电流斩波控制方式读取导通相电流的上升下降斜率,得到不同电流区间的电感阈值,根据导通相电流所在区间选择电感阈值检测特殊点位置。在MATLAB/Simulink中对三种转速阶段的位置检测算法和高低速切换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检测精度较高、抗负载干扰能力强。设计了STM32F303为主控芯片的控制器,根据位置检测算法原理设计程序逻辑,使用额定功率1k W的SRM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证明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夏中金[2](2021)在《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煤矿井下环境参数监测研究》文中认为煤矿井下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现有的煤矿井下环境监测系统依赖传统的通信方式容易受电磁干扰,保密性弱。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可见光通信技术利用照明LED高频闪烁进行信息传输,不易受电磁干扰,保密性强,可使煤矿井下的LED在实现照明的同时具备通信功能。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可见光通信在煤矿井下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文针对煤矿井下复杂的通信环境,提出将可见光通信应用于煤矿井下环境监测系统中以拓展煤矿井下环境监测的手段,并且完成了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煤矿井下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首先在介绍可见光通信原理基础之上对煤矿井下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实现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重点研究了硬件电路的设计,主要包括发射端的传感器检测电路、LED驱动电路以及接收端的光电接收电路,为了达到煤矿井下环境监测指标,对传感器的型号进行严格的筛选,并详细阐述了各传感器相应的检测电路设计原理,为了降低LED熄灭时结电容上的载流子对LED调制速率的影响,设计出一种具有载流子清除电路的LED驱动电路,针对煤矿井下通信环境所产生的光衰减导致接收端检测到光信号的光强较弱问题,选用雪崩二极管并设计具有检测微弱光信号功能的接收电路。之后通过添加同步头脉冲的方式对PPM调制进行改进,在提高PPM调制带宽利用率的同时降低解调时对于时钟同步的严苛性,利用FPGA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接口模块、调制解调模块、CRC模块、CRC校验模块以及串口模块的设计,并对设计的各个模块进行功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各个模块功能正常。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硬件电路测试和数据通信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硬件电路功能正常,通过载流子清除电路可以有效降低LED熄灭时结电容上载流子对LED调制速率的影响,在接收端波形不失真条件下可将LED调制速率提升到3M,系统软件运行正常,整个系统可实现环境监测功能,通信距离可达到75cm,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3Mbps。图[79]表[9]参[71]
汪弈舟[3](2021)在《基于可见光的无线通信收发链路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发光二极管(LED)高能效、耐用性和低成本的优势在市场中被广泛应用,引发了对使用LED进行光调制数据通信应用的研究。同时,由于光信道具有提供几个THz带宽的能力,可见光通信(VLC)有望未来与传统射频(RF)通信共存,作为对高速无线通信需求的可靠解决方案。目前,VLC的研究重点在于短距离高数据速率传输,但缺乏对民用、工业级应用场景的实用性研究,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缺乏通用性与易升级可见光通信平台。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借鉴软件无线电(SDR)思想设计了一种可软件定义可见光通信(SDVLC)的收发链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研究大功率LED和PIN光电二极管的电气特性作为模拟收发功能模块设计依据;基于可见光视距信道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光路传输特性并以此作为光路设计依据。2.针对LED和PIN电气特性,设计实现了一种适合大功率、高带宽、可传输线性光信号的模拟收发链路。其中大功率LED线性驱动电路和线性光电接收电路完成光通信中基础的光收发功能;链路中LC滤波电路具有高滚降、低损耗特点,并实现了一种应用于滤波电路中n H级精密射频电感的手工制作与测量方法;链路中实现的桥T均衡和线性放大模块电路可用于模拟均衡,能有效补偿可见光模拟链路传输后的信道带宽与信号功率。3.设计了基于Zynq和高性能双通道14bit×250MSPS ADC、16bit×500MSPS DAC组成的数字平台,实现了可软件定义、灵活配置的数字化功能,并详述了高速数字链路设计的关键点、难点及优化方案。4.搭建了测试平台,对系统链路进行了有效测试,验证了各模块工作性能,实现了10m距离的稳定文件传输功能。本课题所设计实现的软件定义可见光收发链路具有成本可控、运行稳定、实用性强、易维护升级等优势,为可见光通信实用推广应用提供了有效参考方案。
王友林[4](2021)在《光纤时间同步系统中接收和中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双向卫星时间传输(TWSTT)和卫星共视法已经无法满足精密时间同步需求,基于光纤的时间同步系统由于成本低,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和高稳定性,已 经成为构建地面时钟基准网的研究热点。但光纤通信系统中激光器、脉冲发生器、电光调制器和光接收器等器件以及光纤链路的噪声和非线性等都成为制约系统性能提升的首要因素。其中,光纤时间同步系统中的光接收和中继模块用于光信号正常接收和转发,无疑对系统性能指标具有显着影响。保证接收端适应输入信号动态范围的变化,实现时间同步信号的“无失真”放大并引入较小的噪声,同时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将是设计光接收和中继的关键技术难题。由于单频正弦信号存在周期性相位模糊的问题且基于高精度锁频求频差的定时技术尚在研究论证阶段,光纤时间同步系统通常以脉冲作为承载,以强度调制或相位调制等方式,将电同步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送入光纤链路中。之后通常采用环回法(Round-Trip)或双向比对法,依托脉冲上升沿,在系统发送端将环回的接收信号和原始发送信号进行时间比对,从而完成验证和反馈以实时调整时间同步特性,实现时间粗同步。可见脉冲边沿的优化和接收放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系统同步水准,是关注的焦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低噪宽带平衡光电探测器时间同步信号常选用2~5 V纳秒级上升沿的秒脉冲,涵盖DC至射频等宽带频率成分,宽带探测下低噪设计保证接收脉冲时引入较小干扰是一大挑战。而长距离传输后光信号大幅衰减要求探测器提供较高灵敏度。此外接收后中继回传时要匹配中继模块的触发电平。最后为兼容相干解调系统,需要设计平衡探测。为此本文探讨并自研了多种结构光电探测器,其中基于跨阻放大(TIA)的高增益、宽动态和高速特性,选用低噪声电流的光电探测专用芯片并使用低噪设计以限制宽带高频噪声;选用大压摆率芯片产生大幅度快速上升沿响应;引入Bias-Tee低高频分离规避直流耦合对运放线性工作的影响并单独进行低频精密放大;最终设计并实现了双路放大低噪(平衡)光电探测器。该探测器高频通频带为10 kHz~360 MHz,跨阻增益10.8 kΩ,本底噪声13 mVpp;低频通路为电光调制器提供了底噪小于6 mVpp的DC~4 kHz低噪反馈控制信号。达到和商用探测器同等水平。平衡探测器两臂共模抑制比(CMRR)在高频段达11 dB以上。经实验测试验证,在使用该探测器的实验室1400 km光纤时间同步时间双向比对系统中测得时间同步抖动标准差即STD等于29.77 ps@27 hour。背靠背情况下STD=13.18 ps@45 hour。满足实验室系统基本要求。(2)宽带功分器进行时间比对时,需要使用宽带功分器以保证两路比对信号的高度一致性(同源性),从而提高时间同步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因而设计一分二甚至一分N等分功分器是必要的,其中二、三端口间要具备尽可能高的隔离度以削弱端口间信号的相互影响。以威尔金森功分器为理论基础,基于多节λ/4阶梯阻抗变换和阻抗变换低通原型滤波器,设计完成了 DC~400 MHz微带线和集总LC型宽带二等分功分器。两种功分器分配损耗小于3.7 dB,二、三端口隔离度13 dB以上。测得系统方波发生器同一端口功分出的两路信号时间比对稳定性STD<1.4 ps,明显优于方波发生器两不同端口测得的约7 ps的STD指标。(3)亚纳秒级脉冲发生器同时为改善光纤链路中的脉冲特性,可在发送端或接收中继处引入脉冲发生器,通过原脉冲信号触发,重新产生更高质量的脉冲信号。基于射频晶体管(RF BJT)的雪崩效应,设计实现了亚纳秒级脉冲发生器。测得输出脉冲下降沿达600ps以内,接入系统后显着缩短了同步脉冲的边沿上升时间。下降沿时间抖动STD<8ps,没有明显降低源脉冲的稳定性。
杨可[5](2021)在《基于原边反馈的无线充电装置设计》文中认为中小无线电能传输因便携、安全可靠及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在消费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电动汽车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受传输功率的限制,在油井开采等地下作业领域中未能得到有效应用,为此论文对基于原边反馈技术的近距离无线电能充电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完成了无线充电装置功率电路设计与仿真验证。在分析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基础上,完成了参数计算和元件选型;在精确计算装置输入和输出电流波形的基础上,计算原副边分离变压器的原边电感量和变比等参数,根据面积乘积法(Area Product Method,APM)完成了磁芯选型,最终确定了绕制方式;为了降低漏感对变换器影响,设计了RCD箝位网络,重要的是使用PSIM软件对设计的功率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然后,完成了无线充电装置控制电路设计。控制回路设计可以分为两部分,根据原边反馈技术特点,为充电装置设计了固定点采样法,以便对输出电压精确采样;使用开关流图法推导了反激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PSIM交流分析功能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完成了峰值电流模式PWM控制补偿网络设计。对设计的补偿网络使用PSIM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研制了峰值功率150W、效率75%的近距离无线充电样机,对样机的输出电压、输出纹波、反馈电压和效率等进行了测试,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论文的结果对较大功率近距离无线充电装置的研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诚皓[6](2021)在《多参数可调单光子计数系统设计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光子探测技术在需要高灵敏度的弱光传感应用,例如3D激光雷达成像技术,量子密钥分发,光感测距技术和医用成像技术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这些应用中最基础核心的器件则是单光子雪崩探测器(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etector,SPAD),由于在进行单光子探测时可获得的光信号非常微弱,所以要实现检测微弱的光子信号就必须有相应的信号放大处理并同时保持极低的噪声。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探测器是工作在盖革模式下,有光子入射时会引发二极管产生持续的雪崩电流,然后用二极管的外围电路对其进行淬灭,最终达到检测单个光子并计数的目的。近年来单光子探测技术由于其较低的成本,较低的工作电压和较高的灵敏度以及更小的尺寸等优点而变得更受科研人员青睐。然而,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兴起与发展,人们对单光子探测器的探测效率、测量精度等性能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单光子探测技术中,SPAD的偏压和淬灭芯片的延迟时间等参数能极大的影响探测器的工作性能。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也要求单光子雪崩探测器与其外围电路实现高度集成,这些因素都对单光子计数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出了挑战,现有的结构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SPAD的原理及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基于单片机设计出了一种高度集成的多参数可调的单光子计数系统模块,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设计了以单片机控制为核心的单光子计数系统模块,该系统模块可以通过USB与上位机通信,用户可以通过上位机软件直接实现对偏压、延迟时间参数的控制。同时该系统模块可提供反向14V~40V可调节的偏压,调节精度在0.4V;延迟时间实现几纳秒到1.6μs可控,调节间隔为6.3ns。所有元件都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整个系统模块结构紧凑所占体积较小。然后,使用所设计的单光子计数系统模块进行各类单光子探测技术中关键参数的实验检测,当延迟时间在28.5ns左右时,计数系统达到饱和,光子计数率达到3.5×107计数每秒。当偏压控制在26.8V时,系统的暗计数约为200次每秒,同时时间抖动值约为158ps。光子探测效率检测实验结果还表明该模块适用于检测450nm至700nm的短波长光,并且光子探测效率在600nm入射光波长附近最高可达到40%。实验表明系统在长时间工作后温度无明显变化。之后引入品质因数,结合所有实验数据,推出了最适合单光子探测器工作的条件。
师俊杰[7](2021)在《光纤频率传输系统中信号检测处理单元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频率标准的日新月异,高稳定度的频率传输技术广泛应用于空间观测、定位导航、移动通信等领域,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光纤通信飞速发展,由于光纤信道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度高等特点,基于光纤的频率传输技术与基于卫星链路的传统同步方式相比优势明显,具有十分重大的研究价值。在光纤频率传输系统中,发送端通过光载射频方式将高稳时基信号传递到远端,同时接收端需要检测经过链路传输的光信号,提取出所需射频信号并做后续处理。由于这个过程会涉及到多种射频电路器件,因此这些器件的性能对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商用射频器件由于其带宽大、噪声高而且尺寸大不便于集成等缺点,并不适用于高精度频率传输。因此,根据光纤频率传输系统对射频器件的特殊需求来设计信号检测处理单元电路,进而提升系统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本论文主要完成了光纤射频传输系统中接收端信号检测处理单元相关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并对实物电路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测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光纤射频传输系统信号检测处理单元基础理论研究。本论文研究了光纤射频传输系统中频率标准及主要衡量指标,阐述了频率稳定度的时域表征——阿伦方差与其测量方法,表明针对特定频率进行电路设计对获得良好的频率稳定度至关重要。同时介绍了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不同光电二极管前置放大工作模式的特点及其对电路设计带来的影响,并阐明了射频电路设计的基本理论。以上研究为接下来的电路设计和测试提供了理论支持。2.光纤射频传输系统信号检测处理单元相关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本论文围绕着2.4GHz频段,分析了检测处理单元相关电路的设计需求,并通过器件选型、电路结构及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及绘制、实物焊接等步骤完成了射频光电探测电路、滤波电路和功率分配电路等的设计与实现。在设计过程中,本论文不仅对于必要部分进行了 ADS仿真设计与电路参数优化,也重点强调了需注意的问题。3.光纤射频传输系统信号检测处理单元相关电路的实板测试及方案改进。本论文进行了电路的测试方案设计,对制作完成的电路进行了逐步调试和测试。结果表明,射频光电探测电路具有较为理想的增益与线性度,能够输出频谱纯净的频率信号。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也针对射频光电探测电路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在背靠背传输系统中测试,其整体短期稳定度达到了 1.5×10-15/s,而长期稳定度为5.6×10-18/104s;射频滤波电路以2.4GHz为中心的3dB带宽为66MHz,且带内纹波较小,与仿真结果较为吻合;射频功率分配电路的两路输出信号仅有7-8ps的相位相对抖动,且具有良好的幅度平衡。除此之外,滤波电路与光电探测电路在背靠背射频传输系统中的整体性能表现较好。综上所述,本论文对高精度频率传输系统的信号检测处理单元相关电路进行了设计实现并完成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电路在频率稳定度、带宽以及板载集成度等方面均优于商用产品,研究成果对提升频率传输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马骞[8](2021)在《多功能数字编码超表面及其智能感知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超材料是一种亚波长尺度下可人为设计的电磁结构,通常具有周期或非周期的排列形式。早期超材料研究的广泛流行起源于其带来的新奇电磁特性,如零折射率、负折射率、负的相对磁导率等。这些自然材料不具备的特殊特性引发了国际上关于超材料众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如吸波器、隐身与幻觉设备、异常反射及异常折射等新颖电磁现象与装置。不同于早期复杂的三维结构,超表面作为超材料的二维形式,凭借其低剖面、低损耗、易加工等优势及优异的电磁调控性能进一步引领了研究热潮。为了实现数字信息与传统超材料的深度融合,2014年崔铁军院士等首次提出了数字编码超材料和可编程超材料的理念,将数字编码引入超材料设计,进而开拓了数字化设计及可编程调控超材料的全新视角。数字编码的设计理念一方面催生出大量数字编码化的超材料与超表面设计,例如相位、幅度、频率、极化、涡旋波、非互易性等多种多样的编码形式;另一方面也借助超材料平台,开辟了电磁物理与数字信息化相结合的新研究方向,进而产生了卷积编码定理、超材料信息熵、加法与乘法定理等信息超材料理论雏形。除了无源编码超材料,结合有源器件的现场可编程超材料将编码超材料的设计自由度扩展至时空维,以时空编码、自适应智能感知为代表的可编程多功能超材料将推动信息超材料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和可认知方向发展。本文系统研究了数字编码和可编程超材料的多种编码及可编程信息调控形式,涵盖了相位、幅度、极化、增益、以及非互易性的编码可编程形式,并基于可编程设计提出了具有自适应调控能力的智能超材料、智能感知超表面和人工智能物理学习机。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概括如下:1)提出了结合馈源联合设计渐变折射率透镜的方法,基于此设计验证了两种具有特殊波束的透镜天线,分别实现了幅相均匀分布的理想平面波透镜和扇形波束透镜。引入馈源优化为透镜的光路设计和口面幅度相位分布设计提供了新的自由度,基于介质打孔结构的设计也为透镜提供了宽带工作特性。2)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与轨道角动量模式联合编码的信息超表面。通过将正交的线极化与轨道角动量模式这两种电磁参量引入数字编码超表面的设计,可提升主波束携带信息的容量和可靠性。相比于单纯依靠相位映射远场的信息编码,采用极化与轨道角动量联合正交编码的方式可显着降低波束传输中的信息损失。设计并验证了两个正交线极化与五种正交轨道角动量模式之间的独立编码,提升了信息超表面表征和传输信息的能力。3)提出了一种极化可编程的信息编码超表面。基于PIN二极管,设计了独立可编程的极化转化调控单元,可对特定频点和特定极化上反射幅度的可编程调控,进而实现对超表面整体散射场x极化分量和y极化分量的自定义调控。通过不同的数字编码序列设计,在超表面散射波束上可产生多种线极化偏转角度。设计并验证了6组不同编码序列下散射场合成极化的偏转角度,为极化信息编码和传输奠定了基础。4)提出了一种具有可编程非互易性的信息超表面。通过以特定方向在传输式超表面结构上双向集成放大器晶体管,实现了具有非互易特性的传输式超材料结构。设计了由两个相反非互易性单元构成的超级子单元,通过控制放大器工作状态,实现了非互易可编程调控,可产生前向和后向非互易传输、双向互易传输和截止四种状态。基于该传输式超表面结构,进一步研究了放大器晶体管的增益调控特性,以比拟神经网络中的节点权重调控。通过构建多层可编程增益调控超表面,实现了具有神经网络运算和训练功能的智能物理学习机。5)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调控功能的智能超表面。基于传统2比特可编程超表面的硬件架构,嵌入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智能反馈算法,构建了一套可自主决策的闭环控制系统。智能超表面能主动感知姿态变化来实时调控自身波束,以实现波束凝视、波束扫描和多功能波束调控等。智能反馈算法可根据感知数据实时计算出调控波束角度和所需的编码图样。该智能平台还具备高度扩展性,可集成光、声、热等传感器,以进一步提升感知维度和调控功能。6)提出了一种具有智能感知功能的双极化调控超表面。基于双极化1比特编码超表面的调控结构,进一步集成了针对入射电磁波强度和极化方向的感知结构,形成感知和调控一体化的结构设计。针对不同强度和极化的电磁波,该超表面可实现自定义的波束调控功能。设计并实验验证了三组包括双波束、四波束和随机散射等不同功能及不同极化的组合应用。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9](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李光辉[10](2020)在《光伏阵列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提高光伏阵列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需要对光伏阵列进行故障检测与分类,传统的故障保护方法通常在光伏支路中串联熔断器或断路器。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由于光伏阵列的非线性输出特性,光伏阵列中的某些故障无法通过熔断器或断路器清除。为了克服传统故障保护装置的缺陷,本文利用半监督机器学习(semi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SSML)算法进行光伏阵列的故障诊断。该算法能识别传统保护装置无法检测的光伏阵列故障并判断出故障类型,提高光伏系统运行可靠性,与其他故障诊断方法相比,SSML算法的优势在于仅使用少量难以获得的标记数据。本文详细研究内容如下所示。首先,搭建并网光伏系统模型。基于光伏组件的单二极管模型搭建了光伏组件仿真模型,引入用于光伏组件特性分析的重要参数,分析了辐照度和温度对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基于扰动观察法实现了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的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基于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算法实现了光伏逆变器的并网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实现有功无功的分离控制和光伏阵列并网。其次,基于开发的并网光伏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电压点发生接地故障时传统保护装置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接地故障电流和故障支路电流因故障发生在光伏阵列中位置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且在高电压点发生接地故障时,会有较大的反馈电流进入故障光伏支路,这大大降低了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但是无论任何位置发生的接地故障都能被接地故障保护装置有效检测和中断。进一步的,讨论了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两种特定类型老化失配故障,一个是在标况条件下(太阳辐照度为1000 W/m2,温度为25 o C)发生的“光伏支路低程度老化失配”故障。另一个是“低辐照度下的光伏支路老化失配”故障。并基于理论分析,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得到以下结论:“低辐照度”和“低老化失配程度”下的老化失配故障不能被传统故障保护装置检测到,这些故障保护的盲点需要特别考虑,否则可能对光伏系统造成严重危害。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SML算法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模型,用于检测和识别传统保护装置检测不到的故障,该算法能识别过电流保护设备(over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s,OCPD)无法检测到的光伏阵列故障并判断出故障类型。算法克服了OCPD及接地故障检测装置(Ground Fault Detection Interruption,GFDI)无法检测低电流故障的缺陷,并能够进行故障类别的鉴定。同时该算法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标记数据,这使其实用性大大提高。最后基于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证明了该算法的诊断有效性。
二、特殊二极管的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殊二极管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电感检测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SRM无位置传感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导通相注入法 |
1.2.2 导通相检测法 |
1.2.3 智能控制检测法 |
1.2.4 外加元件检测法 |
1.3 研究技术难点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SRM理论基础 |
2.1 SRM基础知识 |
2.1.1 SRM机械结构 |
2.1.2 SRM基本原理 |
2.2 SRM数学基础 |
2.2.1 SRM电压平衡方程 |
2.2.2 SRM机械运动方程 |
2.2.3 SRM能量转换方程 |
2.3 SRM建模 |
2.3.1 线性模型 |
2.3.2 分段线性模型 |
2.3.3 非线性模型 |
2.4 SRM控制方式 |
2.4.1 电流斩波控制 |
2.4.2 角度位置控制 |
2.4.3 脉冲宽度调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RM无位置传感器的全转速算法 |
3.1 脉冲注入法的原理及参数选择 |
3.1.1 脉冲注入法基本原理 |
3.1.2 脉冲注入法频率选择 |
3.1.3 脉冲注入法占空比选择 |
3.1.4 响应电流斜率滤波算法 |
3.2 SRM静止启动算法 |
3.3 SRM低速运行算法 |
3.3.1 单电感阈值算法 |
3.3.2 双电感阈值算法 |
3.3.3 电感阈值获取方法 |
3.4 SRM高速运行算法 |
3.4.1 电感阈值的选取 |
3.4.2 增量电感的获取 |
3.4.3 转子任意角度获取 |
3.4.4 切换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RM无位置传感器的Simulink仿真验证 |
4.1 电机仿真模型基本模块的介绍 |
4.1.1 电机本体模块 |
4.1.2 功率变换器模块 |
4.1.3 电流内环转速外环模块 |
4.2 启动和低速的位置检测模块 |
4.2.1 注入脉冲模块 |
4.2.2 低速算法模块 |
4.2.3 低速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4.3 高速算法的位置检测模块 |
4.3.1 高速算法模块 |
4.3.2 切换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4.3.3 高速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R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 |
5.1 控制器硬件设计 |
5.1.1 电源模块设计 |
5.1.2 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设计 |
5.1.3 参数存储器模块设计 |
5.1.4 功率电路和驱动电路设计 |
5.1.5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5.1.6 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
5.1.7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5.2 软件程序的设计 |
5.2.1 主程序的设计 |
5.2.2 定时器程序的设计 |
5.2.3 ADC电流采样程序的设计 |
5.2.4 DMA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 |
5.3 实验平台搭建及实验分析 |
5.3.1 实验平台搭建 |
5.3.2 基本设备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低速算法的波形结果分析 |
5.4.2 切换算法的波形结果分析 |
5.4.3 高速算法的波形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煤矿井下环境参数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可见光通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煤矿井下可见光通信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煤矿井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基本原理 |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 |
2.2 LED光源 |
2.2.1 LED发光原理 |
2.2.2 LED特性分析 |
2.2.3 LED调制原理 |
2.3 煤矿井下可见光通信信道特性分析 |
2.3.1 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分析 |
2.3.2 煤矿井下可见光通信信道分析 |
2.4 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 |
2.4.1 OOK调制技术 |
2.4.2 PPM调制技术 |
2.4.3 DPPM调制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可见光通信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
3.2 发送端电路设计 |
3.2.1 传感器选型 |
3.2.2 LED选型 |
3.2.3 LED驱动电路 |
3.3 接收端电路设计 |
3.3.1 光电探测器 |
3.3.2 光电接收电路 |
3.4 FPGA选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可见光通信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总体软件设计 |
4.2 改进PPM调制技术 |
4.3 发送端软件设计 |
4.3.1 接口模块 |
4.3.2 CRC模块 |
4.3.3 调制模块 |
4.4 接收端软件设计 |
4.4.1 解调模块 |
4.4.2 CRC校验模块 |
4.4.3 串口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性能测试 |
5.1 测试环境和测试内容 |
5.2 LED驱动电路和光电接收电路性能测试 |
5.2.1 测试平台 |
5.2.2 LED端电压 |
5.2.3 LED调制信号 |
5.2.4 接收端输出信号 |
5.2.5 LED调制速率 |
5.3 系统通信性能测试 |
5.3.1 测试平台 |
5.3.2 串口数据传输测试 |
5.3.3 传感器数据采集性能测试 |
5.3.4 系统误码率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基于可见光的无线通信收发链路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见光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可见光通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白光LED的 VLC实用设计挑战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链路整体方案设计 |
2.1 链路方案设计思想 |
2.2 链路总体方案设计 |
第三章 可见光通信光路研究 |
3.1 LED器件选型与特性实测研究 |
3.1.1 发光LED选型 |
3.1.2 LED特性及实测研究 |
3.2 光电二极管器件选型与特性研究 |
3.2.1 光电二极管选型 |
3.2.2 PIN光电二极管特性研究 |
3.3 视距传输信道特性与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性模拟收发链路设计与实现 |
4.1 模拟链路方案设计 |
4.2 LED线性驱动电路 |
4.2.1 LED线性驱动电路设计 |
4.2.2 LED线性驱动电路测试 |
4.3 光电接收电路 |
4.3.1 光电接收电路参数设计 |
4.3.2 光电接收电路仿真 |
4.3.3 PCB设计 |
4.4 LC低通滤波电路 |
4.4.1 滤波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
4.4.2 nH级线绕电感制作与实测 |
4.4.3 滤波电路测试 |
4.5 桥T均衡电路 |
4.6 线性放大电路 |
4.7 电源模块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定义数字链路设计与实现 |
5.1 数字链路实现平台与方案设计 |
5.1.1 数字链路实现平台 |
5.1.2 数字链路方案设计与实现 |
5.2 关键技术实现 |
5.2.1 系统时钟设计 |
5.2.2 SPI功能配置 |
5.3 高速ADC和 DAC设计与实现 |
5.3.1 高速DAC设计 |
5.3.2 高速ADC设计 |
5.4 链路优化设计 |
5.4.1 跨时钟域处理 |
5.4.2 时序约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收发链路测试 |
6.1 模拟链路测试 |
6.1.1 光传输信道测试 |
6.1.2 补偿后模拟链路测试 |
6.2 数字链路测试 |
6.2.1 数字接收链路测试 |
6.2.2 数字发射链路测试 |
6.2.3 自回环测试 |
6.2.4 测试小结 |
6.3 系统测试 |
6.3.1 应用场景背景光噪声测试方法 |
6.3.2 系统传输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下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光纤时间同步系统中接收和中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光纤时间同步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
1.3 光纤通信系统与光接收模块 |
1.3.1 光接收机 |
1.3.2 低噪宽带光电探测器 |
1.3.3 宽带功分器和窄脉冲发生器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光电探测器基础 |
2.1 光电二极管 |
2.2 运算放大器基础 |
2.2.1 运放基础知识 |
2.2.2 性能参数 |
2.3 运放类型 |
2.3.1 几种运放类型 |
2.3.2 电流反馈型运放 |
2.4 前置放大电路 |
2.4.1 HIA高阻放大 |
2.4.2 LIA低阻放大 |
2.4.3 TIA跨阻放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噪光电探测器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基本结构和噪声分析 |
3.2.1 前置放大噪声分析 |
3.2.2 跨阻前置放大稳定性 |
3.3 技术路线 |
3.4 电路设计与仿真 |
3.4.1 光电二极管选型 |
3.4.2 跨阻单端结构 |
3.4.3 跨阻低高频分离结构 |
3.4.4 跨阻单端转差分结构 |
3.4.5 低阻单端转差分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电探测器电路实现与实验 |
4.1 稳压芯片与直流供电 |
4.2 物料选取 |
4.2.1 阻容感元件 |
4.2.2 其他 |
4.3 PCB设计和器件封装 |
4.3.1 板材选取 |
4.3.2 PCB设计与布局布线 |
4.3.3 电路封装 |
4.4 电路测试与结果分析 |
4.4.1 探测器概览 |
4.4.2 测试系统搭建 |
4.4.3 跨阻放大结构 |
4.4.4 低阻放大结构 |
4.4.5 探测器时间稳定度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纤时间同步系统接收和中继模块优化 |
5.1 超窄脉冲发生器 |
5.1.1 电路结构与原理 |
5.1.2 电路设计与仿真 |
5.1.3 性能测试 |
5.2 宽带功分器 |
5.2.1 功分器基础 |
5.2.2 微带线宽带功分器 |
5.2.3 集总宽带功分器 |
5.2.4 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基于原边反馈的无线充电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
1.2.2 原边反馈技术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 |
2.1 反激变换器拓扑结构 |
2.2 反激变换器工作模式 |
2.2.1 断续导电模式分析 |
2.2.2 连续导电模式分析 |
2.3 反激变换器控制方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无线充电装置功率电路设计 |
3.1 无线充电装置技术指标 |
3.2 功率器件选择 |
3.2.1 功率开关管的选取 |
3.2.2 整流二极管的选取 |
3.3 变压器优化设计 |
3.3.1 电流及原边电感量计算 |
3.3.2 基于AP法的磁芯选型 |
3.3.3 变压器绕制方式设计 |
3.4 RCD箝位电路设计 |
3.5 功率电路仿真与分析 |
3.5.1 构建电路仿真模型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无线充电装置控制回路设计 |
4.1 采样电路 |
4.1.1 固定点采样 |
4.1.2 固定点采样误差分析 |
4.1.3 采样电路设计 |
4.2 反激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
4.2.1 开关变换器建模方法 |
4.2.2 开关流图建模法 |
4.2.3 变换器大信号模型 |
4.2.4 变换器稳态模型 |
4.2.5 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
4.2.6 小信号模型仿真与分析 |
4.3 控制回路设计与验证 |
4.3.1 峰值电流控制内环设计 |
4.3.2 电压外环设计 |
4.3.3 控制回路仿真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样机研制与实验测试 |
5.1 原副边分离变压器测试 |
5.2 样机研制 |
5.2.1 整体电路设计 |
5.2.2 PCB设计 |
5.3 样机实验测试 |
5.3.1 输出电压、反馈电压及输出纹波 |
5.3.2 效率与负载调整率 |
5.3.3 开关管和整流二极管的电压应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考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多参数可调单光子计数系统设计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单光子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
§1.3 雪崩淬灭电路的研究进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
第二章 单光子探测技术理论基础 |
§2.1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的基本原理 |
§2.1.1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的结构 |
§2.1.2 光生伏特效应 |
§2.1.3 雪崩击穿效应 |
§2.2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的主要性能参数 |
§2.2.1 雪崩倍增因子 |
§2.2.2 光子探测效率 |
§2.2.3 暗计数 |
§2.2.4 后脉冲 |
§2.2.5 时间抖动 |
§2.3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淬灭电路 |
§2.3.1 被动式淬灭电路 |
§2.3.2 主动式淬灭电路 |
§2.3.3 门控式淬灭电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单片机的单光子计数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3.1 引言 |
§3.2 多参数可调的单光子计数系统结构 |
§3.3 单光子计数系统电路设计 |
§3.3.1 单片机主控制模块 |
§3.3.2 负压升压电路模块 |
§3.3.3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探测器和主动雪崩淬灭-复位电路模块 |
§3.4 多参数可调的单光子计数系统性能测试实验 |
§3.4.1 偏置电压参数输出检测实验 |
§3.4.2 延迟时间参数控制检测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单光子计数系统的关键参数实验检测 |
§4.1 引言 |
§4.2 单光子探测技术关键参数实验检测 |
§4.2.1 实验环境 |
§4.2.2 暗计数检测实验 |
§4.2.3 光子探测效率检测实验 |
§4.2.4 时间抖动检测实验 |
§4.2.5 后脉冲检测实验 |
§4.3 系统对温度的敏感程度检测实验 |
§4.4 单光子探测器的品质因数 |
§4.4.1 品质因数概述 |
§4.4.2 计数相关品质因数 |
§4.4.3 时间相关品质因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工作 |
§5.2 未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7)光纤频率传输系统中信号检测处理单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光纤射频传输系统中检测及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纤射频传输系统信号检测及处理技术基本理论 |
2.1 基于光纤的频率传输技术基本理论 |
2.1.1 频率信号标准及频率稳定度 |
2.1.2 阿伦方差及其测量 |
2.2 光电二极管基础理论 |
2.2.1 光电二极管原理 |
2.2.2 光电二极管前置放大工作模式 |
2.3 射频电路基础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纤射频传输系统检测及处理电路设计与实现 |
3.1 射频光电探测电路设计与实现 |
3.1.1 射频光电探测电路需求分析 |
3.1.2 射频光电探测电路器件选型 |
3.1.3 射频光电探测电路设计 |
3.1.4 射频光电探测电路PCB及实物生成 |
3.2 射频滤波电路设计与实现 |
3.2.1 射频滤波电路需求分析 |
3.2.2 射频滤波电路器件选型 |
3.2.3 射频滤波电路设计 |
3.2.4 射频滤波电路PCB及实物生成 |
3.3 射频功率分配电路设计与实现 |
3.3.1 射频功率分配电路需求分析 |
3.3.2 射频功率分配电路器件选型 |
3.3.3 射频功率分配电路设计 |
3.3.4 射频功率分配电路PCB及实物生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纤射频传输系统检测及处理电路实板测试 |
4.1 射频光电探测电路测试 |
4.1.1 输出信号频谱测试 |
4.1.2 电路增益测试 |
4.1.3 线性度测试 |
4.2 射频滤波电路测试 |
4.2.1 通带带宽测试 |
4.2.2 带内纹波测试 |
4.2.3 插入损耗测试 |
4.2.4 与探测器级联的整体测试 |
4.3 射频功率分配器测试 |
4.3.1 工作频率与幅度平衡测试 |
4.3.2 电路整体损耗测试 |
4.3.3 电路输出信号相位稳定情况测试 |
4.4 射频光电探测电路改进方案 |
4.4.1 改进版射频光电探测电路方案设计 |
4.4.2 改进版射频光电探测电路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多功能数字编码超表面及其智能感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材料发展概述 |
1.2 电磁超表面发展概述 |
1.3 数字编码超材料、可编程超材料与信息超材料 |
1.3.1 数字编码超材料的提出与发展 |
1.3.2 现场可编程超材料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 |
2.1 引言 |
2.2 具有特殊波束的渐变折射率透镜设计原理 |
2.3 结合馈源的透镜设计优化原理 |
2.3.1 基于光线追踪的原理分析 |
2.3.2 单元结构设计 |
2.3.3 联合优化设计过程 |
2.4 数值仿真与实验验证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正交极化和轨道角动量模式编码的信息超材料 |
3.1 引言 |
3.2 极化与相位独立调控的单元设计 |
3.3 极化与轨道角动量模式联合编码的方案设计 |
3.4 近远场仿真与实验加工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极化可编程的信息超表面 |
4.1 引言 |
4.2 极化编码原理 |
4.3 极化可编程单元设计 |
4.4 不同极化编码序列仿真结果 |
4.5 极化可编程超表面实验验证 |
4.6 小结 |
第五章 非互易性可编程的超表面及其智能设计 |
5.1 引言 |
5.2 非互易控制原理与方案设计 |
5.3 单元设计与仿真 |
5.4 实验测试验证 |
5.5 基于可编程增益超表面的人工智能学习机 |
5.5.1 多层超表面人工智能学习原理 |
5.5.2 单元结构设计与测试 |
5.5.3 人工智能学习机系统架构设计 |
5.6 小结 |
第六章 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超表面 |
6.1 引言 |
6.2 智能超材料控制架构与单元设计 |
6.3 智能超表面功能设计 |
6.4 智能反馈算法设计 |
6.5 仿真与实验验证 |
6.6 小结 |
第七章 具有双极化智能感知的信息超表面 |
7.1 引言 |
7.2 超表面智能感知与调控原理 |
7.3 智能感知超表面单元设计 |
7.4 仿真与实验测试验证 |
7.5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10)光伏阵列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
1.2 光伏阵列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诊断法 |
1.2.2 智能检测法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工作安排 |
第二章 并网光伏系统建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光伏组件建模 |
2.2.1 光伏组件数学模型 |
2.2.2 光伏组件理论模型 |
2.2.3 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分析 |
2.2.4 光伏阵列 |
2.3 最大功率点控制 |
2.3.1 最大功率点控制原理 |
2.3.2 最大功率点控制算法 |
2.4 光伏逆变器控制 |
2.4.1 光伏逆变器控制原理 |
2.4.2 光伏并网系统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伏阵列接地故障分析 |
3.1 引言 |
3.2 低电压点光伏阵列接地故障分析 |
3.3 高电压点光伏阵列接地故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伏阵列特殊故障对保护装置的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光伏系统建模与故障理论分析 |
4.2.1 光伏系统建模 |
4.2.2 老化失配故障理论分析 |
4.3 老化失配故障仿真 |
4.3.1 不同老化失配程度故障 |
4.3.2 低辐照度下老化失配故障 |
4.3.3 考虑阻断二极管的老化失配故障 |
4.4 老化失配故障实验 |
4.4.1 低辐照度下老化失配故障实验 |
4.4.2 老化失配故障演变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半监督学习法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 |
5.1 引言 |
5.2 光伏系统故障诊断模型 |
5.2.1 故障诊断模型 |
5.2.2 数据标准化 |
5.2.3 SSML算法 |
5.3 光伏阵列故障诊断仿真 |
5.3.1 光伏系统模型 |
5.3.2 仿真 |
5.4 光伏阵列故障诊断实验 |
5.4.1 并网光伏系统 |
5.4.2 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特殊二极管的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电感检测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设计[D]. 高金建.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煤矿井下环境参数监测研究[D]. 夏中金.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基于可见光的无线通信收发链路设计与实现[D]. 汪弈舟.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9)
- [4]光纤时间同步系统中接收和中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 王友林.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基于原边反馈的无线充电装置设计[D]. 杨可.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6]多参数可调单光子计数系统设计和研究[D]. 李诚皓.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7]光纤频率传输系统中信号检测处理单元的设计与实现[D]. 师俊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多功能数字编码超表面及其智能感知应用[D]. 马骞. 东南大学, 2021(02)
-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10]光伏阵列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研究[D]. 李光辉.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