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是未来的中国富人(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1](2020)在《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也被译为“环境正义”或者是“环境公平”,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颖命题。动词“environ(环绕)”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中的“环境”(environment)归词,指的是某个人、某群体、某物种或者普遍生命形式的周围事物。综合学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本文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术立场,它考察具有“自我”的主体与他者在各类环境中,公正地享用环境之利益与风险的分配、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在环境分配方案上获得个人和社会认可,以及维持生命发挥作用的能力。他者包括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而相区别的人,甚至其他物种。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环境公正对生态批评的大规模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批评本身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生态批评关注的中心是荒野、田园等自然场所。1997年美国学者T.V.里德(T.V.Reed)提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environmental justice ecocriticism)这个术语,使得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从此之后更加明确。环境公正促使生态批评从荒野回到城市,回到人与自然交汇的中间地带,从而使得生态批评不仅具有崇高的生态理想,同时也立足牢固的现实基础。环境公正是对之前生态批评所持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反拨,它关注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之环境权益和环境危害,扭转了对弱势群体环境状况的忽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为生态批评的自然底色添加了社会因素,注重弱势群体享受的公平正义。伦理关怀对象从边缘人群到非人物种的层层扩大,使它更具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并构成了连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纽带。环境公正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视角考察问题,为自我言说,为他者赋权。兼顾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三个维度。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领域内,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摆脱研究单一文学文本和单一生态批评家的局限,在历时性上追踪生态批评的历次发展浪潮,在共时性上考察同一时期内生态批评的理论趋向和典型特征,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展开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辨,力求细致、深入地论述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面貌及其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回应。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环境公正的重要文献,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进程,在微观层面上聚焦环境公正的演变及其对生态批评的构建作用,以“环境公正”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围绕1、2、4、5这四个数字展开研究:1即1种批评理论“生态批评”,2即生态批评的第2波“环境公正”,4即生态批评的4次转向,5即生态批评的5波浪潮。在综合分析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环境公正思想源流与生态批评的历次浪潮,梳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与发展过程,厘清环境公正的概念内涵,揭示环境公正在生态批评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脉络与深化趋势,回答环境公正如何与生态批评相互促进的问题,以提供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构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念厘定,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批评对环境公正的诉求日益强烈,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正引介到生态批评中,从而引发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环境公正不是对之前生态中心生态批评的简单抛弃,而是对生态批评进行修正、深化与拓展,增添了多个视野,是一种推陈出新。第一章对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进行总体论述。本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的划分,环境公正思想内涵,以及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几个方面。具体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比较、归纳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理论体系的构建,综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对生态批评前两次浪潮的划分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对生态批评后三次浪潮的划分,分析历次浪潮转向的原因与生态批评与时俱进的环境实践之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环境公正对自我/他者、男性/女性,白人/有色人种,富人/穷人,上流阶级/底层阶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人/非人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说明环境公正所具有的学理优势、伦理关怀和可操作性。根据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的环境公正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描绘环境公正的伦理关怀向度,说明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本文认为,环境公正按照同心圆模式,以共情(empathy,也被译为“移情”或“同理心”)贯通“自我”与“他者”的鸿沟,由己及彼,把伦理关怀对象扩展到包含其他具有性别、种族、阶级等差异的弱势人群,进而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每个物种。新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影响使得物质的能动性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更为环境公正伦理主体的层层扩大提供了学理依据。当这个同心圆层层扩大到每一个存在物、并将每个存在物都视为主体的时候,环境公正也就达到了它的终极状态,即万物齐一、众生平等的生态公正。虽然这种意义上的生态公正目前有乌托邦之嫌,人类之外的非人类物种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主体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生态公正作为一种生态理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环境公正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措施,它使公正不至于成为空谈,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桥梁。第二章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本章具体从初露端倪、全面兴起、蓬勃发展、持续深化和前沿问题五个部分,追溯与评议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主要是根据生态批评的五次发展浪潮为线索进行论述与探究,涉及到早期作品中环境公正思想的萌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正式提出,由荒野自然向城市自然的转变,风险社会、慢暴力、跨身体性、行动者网络理论、共情等理论和概念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拓展与深化。这些方面显示出环境公正与生态批评的五次浪潮互相促进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态批评诞生之前及第一波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浪潮中,自然书写中蕴含着环境公正诉求;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浪潮中,对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关注显现出环境公正考量;在第三波的跨文化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公正思想添加了跨文化维度,环境公正从地区走向了全球;在第四波的物质生态批评浪潮中,物质的能动性和叙事能力深化了环境公正思想;在第五波的心理与信息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叙事涉及的情感理论、心理概念和信息传播策略受到重视,这为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倾向走出文本、走向现实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伦理主体范围的一次次扩大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简单趋势,其错落交叠的轨迹显示出学者们为构建环境公正话语而付出的努力。第三章研究批评学者基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本章选取了针对四部经典小说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评析,体现学者们在文本解读中的环境公正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文本的环境公正分析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足。本章首先关注学者们对《布娃娃瘟疫》的批评,包括物质视角下的患病身体与跨身体性对环境非公正的揭示,以及社会视角下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对环境非公正的强化;其次,针对小说《死者年鉴》的批评实践,评析暴政迫害中体现出的“生态他者”形象,揭露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原因与表现,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分别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内在驱动与解决途径;再次,聚焦学者们对《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进行的环境(非)公正解读,从“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以及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三个部分来进行概括与延伸。最后,审视学者们在分析《食肉之年》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环境公正立场,即霸权挟裹带来的食品公正问题,“肉是信息”连接的毒性身体,以及全球贸易导致的多元贱斥。本章对于上述文本的批评进行分析与补充评论,目的是发掘被忽视或被误读的环境公正思想,揭示和肯定环境公正视角对激发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凸显在文学这个想象世界中,环境公正对于拓展伦理关怀范围的积极意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对象并非仅是生态文学,但是文学情节相较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辽阔的空间,如果只把公正的施与对象界定在人类范围内,未免抹杀了文学世界较于现实世界的优势,当前出于种种现实原因尚且无法考量的伦理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反而容易推行,文学的理想性对人类的启蒙、教化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点。环境公正不仅促进了文学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跨界联合,而且也实现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多个流派的交融。这种跨文化和跨文明的宏大视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空间,并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围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展开研究。本章指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通过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参与现实的环境实践,因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双重叠加而为文学、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域。此外,本章聚焦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它在人类世中的全球视野以及它在中国生态文明时代中的在地立场。如果说,全球在地化是在空间上对批评跨越中西的展望,那么本章结尾部分,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则在时间上融通古今,观照从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的探析到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的呈现。本文在此考察了中西方生命/生物共同体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需要立足于它同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契合点,借助生命共同体思想深化自身,并推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落实,塑造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己建构了较为完善而又开放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实践;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氛围,理论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强调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对于人与万物价值的肯定,确立发展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体系,并最终将生命共同体思想付诸环保行动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只有符合国情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指导环境实践,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研究将推动中西生态话语的深入对话与交流。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充分肯定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分析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存有的不足。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三个核心观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与实践性参与话语建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成为连接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桥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伦理趋向为实现伦理共同体涵盖生态系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指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目前的缺失和不足,认为需要在跨学科借鉴中避免生搬硬套而导致误解,在多元扩展的同时防止边界过于模糊,并且需要完善解构之后的建构问题。最后提倡中国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甚至文化批评对西方的环境公正研究进行批判的借鉴,在理论上自主创新,进而结合中国文学资源,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当今时代中,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复杂的环境运动作出回应,是生态批评面临的中心任务。环境公正具有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这使它能从多重维度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动力。环境公正的人文关切在生态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批评中添加对“人”的重视,肯定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各种群体的价值与权利;环境公正的伦理关切既含有社会公正因素,又涉及生态立场,它审视弱势群体遭受的非公正生存境遇,致力于公正地处理环境利益与环境危害问题,消除因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物质环境不平等现象;环境公正的生态关切源自生态批评一贯的生态立场,通过探究文化载体中的“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万物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存在。人文关切的以人为本,有利于消除社会非公正,而社会公正与物质环境的叠加则构成伦理关切,环境伦理有助于生态关切的实现并推动生态关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而生态关切对生命共同体的维护又反过来对人文关切与伦理关切有所助益。所以,这三种关切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观照环境来推动生态批评发展,通过绿色理论引发绿色行动实践。环境公正必将有助于生态批评实现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的交融,也就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傅安国[2](2020)在《脱贫内生动力的结构、机制与治理 ——基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扶贫工作是一项涉及内外资源配备的系统性工程,除了关注外部资源外,还要在心理资源上下功夫。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脱贫攻坚这一大背景下,脱贫内生动力这一关键心理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扶贫相关议题亦备受关注。心理精准扶贫的本质是,针对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有的放矢地激发其积极主动的内生动力,构建从下到上的长效脱贫动力机制,以打牢乡村振兴的基础。本文以脱贫内生动力这一中国化的心理学概念为切入点,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提出并廓清了脱贫内生动力“三因素洋葱模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心理测量学的原则,编制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脱贫内生动力量表》。同时,基于内生和外生融合的视角,建立一个整体分析框架,建构出“世代贫困家庭的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并按照“探究脱贫内生动力机制——探明个人动力核心要素——厘清主要社会心理动力因素——廓清关键家庭心理动力因素——提出基于心理扶贫的治理建议”的逻辑开展研究,当整体内生动力资源(个人心理动力、社会心理动力、家庭心理动力)与外在扶持资源形成合力,才能使家庭跳出世代贫困的陷阱。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方法,考察了脱贫内生动力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肇因,为后续开展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量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框架。研究发现,以消极的价值观、消极的自我观和被动脱贫的行为倾向为主体的个体心理动力“三因素洋葱模型”是世代贫困个体的消极内在驱动力,这一结构机制在编制量表的过程中亦得到验证;作为社会心理动力的控制感缺失是引致世代贫困个体内生动力匮乏的重要诱因,缺少市场理性及扶贫的运动式治理是造成贫困个体控制感缺失的外部肇因;家长亲职能力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培植子代内生动力的过程中起着中间作用。(2)核心内因影响脱贫内生动力的研究。在实验中,采用自编短文激活被试的补偿性刻板印象,发现系统公正动机引发的补偿性刻板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个体的社会公平感。大众传媒可能在下意识的营造一种补偿性刻板印象,即“穷人是好的,富人是坏的”,这抑制了个体的脱贫内生动力。(3)重要社会心理动力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研究。以农村扶贫团队(国企+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层次阶层线性模型对领导-部属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扶贫干部的时间紧迫感、LMX均对脱贫内生动力产生正向影响,扶贫干部的时间紧迫感亦会增强LMX对内生动力的正向影响。(4)关键家庭心理动力对脱贫内生动力的作用机制研究。以贫困县的大样本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探明,家长亲职能力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和子女脱贫内生动力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家长亲职能力的两个维度,即家长实质陪伴的中介作用大于家长给予关注的中介作用。(5)脱贫内生动力的多维治理启示。心理精准扶贫是构建长效脱贫动力机制的关键路径。本文提出心理扶贫的政策设计和队伍建设等治理策略,这是政府层面的着力点;建议从现代性的视角出发,培育贫困人口的现代性心理及市场理性,这是社会层面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针对贫困个体的内生动力匮乏,进行教育干预、完善家庭功能是培育脱贫内生动力并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对策。
何宇白[3](2020)在《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辩护 ——科恩平等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展开道德辩护既是科恩平等思想的重要维度,也是他为当代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研究所做的重要理论贡献。通过他的辩护,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维度得到凸显,彰显出它特有的理论生命力。为展现科恩平等思想的重要贡献和真实意蕴,本文试图以道德辩护为视角探索科恩的平等主义思想,力图完整呈现他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反思”、“重释”与“辩护”。基于科恩辩护的逻辑进程,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明科恩道德辩护的逻辑起点,即他对传统阐释内在困境及其根本原因的批判性反思。第二章阐述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的规范性重释,这一重释是科恩从道德维度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进行辩护的核心,也是科恩诉诸道德辩护的维度扞卫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体现。第三章论述科恩对诺奇克平等观的反驳,并在该反驳的基础上呈现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优越性。第四章阐释科恩对罗尔斯平等观的批判,通过该批判进一步展现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合理性。第五章探讨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辩护的超越与局限。第一章反思传统阐释的内在困境: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辩护的逻辑起点。本章集中论述如下观点:当代西方社会“无产阶级解体”的现实导致传统阐释的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面临挑战。这种挑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现实与传统阐释经典主张的冲突,即“无产阶级解体”和“生态危机”带来的挑战;二是在现代哲学语境中,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亟需道德维度和道德论证,但道德维度却被传统阐释所遮蔽。科恩分析认为,其中的根源在于传统阐释的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以“分娩式”主旨为核心原则,理解分析社会的变革。“分娩式”主旨传统发端于黑格尔辩证法,它一方面主张现实自身的发展,为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认为解决方案产生于现实内部。受其主导,传统阐释的马克思哲学平等观将平等视为社会历史发展和经济富裕的必然结果,从而反对道德论证。最终科恩得出结论,传统阐释的内在困境意味着“分娩式”主旨传统必然由道德维度的规范性阐释取代。第二章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的规范性重释。科恩的创造性重释,使得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意蕴得到凸显,并为他实现与西方政治哲学平等观的批判性对话打下理论基础。科恩从平等的内涵,平等的分配原则与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意蕴诠释方面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提出规范性阐释。他指出,在马克思哲学平等观视域中,平等是人们同等的相互尊重与关爱的社会关系;维护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分配原则是能够“纠正一切非选择不利”的分配原则。最终,科恩通过重估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中的“自我所有”原则,为当代政治哲学平等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配理念“可得利益”,彰显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层面的优越性,完成将马克思哲学平等观转变为规范性理论的工作,实现他道德辩护的目标。第三章诺奇克平等观的反驳与道德辩护的优越性。通过对诺奇克式平等观的批判,科恩揭示出诺奇克式平等观最终将导致真正的自由与平等的双重丧失。科恩对诺奇克式平等观的批判策略是首先批判其公正性证明“张伯伦论证”过于武断且不严谨,因而无法证明其公正性。然后他由外而内,进一步驳倒诺奇克平等观的理论前提“持有正义”原则。最后通过分析诺奇克平等观的核心原则,科恩指出其根本问题在于它以“自我所有”原则规定自由,混淆了自由概念,最终不仅未能维护自由,反而会导致自由与平等的双双沦陷。通过向诺奇克平等观提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科恩最终展现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优越性,即对诺奇克式平等观的自主性和平等性的超越。第四章罗尔斯平等观的批判与道德辩护的合理性。在科恩看来,由于罗尔斯以人与社会二元分离观念为基础构建平等观,因此这种平等观形成了有违其平等诉求的“激励论”解释,它主张如果高额报酬能够激励有才能者努力工作,那么这种不平等分配就是正当的。科恩批评“激励论”不仅造成罗尔斯式平等观理论上的混乱,而且把正义原则贬低为向不平等妥协的策略,最终导致了其平等观所自称的正义性的缺陷和平等性的不足。科恩通过对罗尔斯平等观的批判,不仅揭示出该平等观正义性的缺陷和平等性的不足,而且还展现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合理性。第五章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道德辩护的超越与局限。科恩道德辩护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明确的道德价值、道德取向上形成对遮蔽道德维度的传统阐释的超越;二是在平等、自由、公正等道德价值上形成对西方哲学平等观的超越。不容否认,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辩护也存在着局限,这种局限表现在对经典马克思哲学理论的一些重要观点偏离,例如阶级观念等等。总体上,通过“反思”、“重释”与“辩护”,科恩不仅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提供系统清晰的阐释,而且扩大了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影响力。
梁志宇[4](2020)在《云浮市吸纳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研究》文中认为当代中国乡村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引发“空心化”的系列问题。在长期的乡村治理实践中,乡村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落后,年轻劳动力出逃情况严重,国家法律难以触及基层农村,传统的村规民约不足以限制、约束、规范群众的行为以及部分地区党委政府治理策略失效导致与群众矛盾剧烈等情况,是当前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的主要困境,与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求的乡村善治格格不入。自2011年起,广东省云浮市运用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通过建立“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三级乡贤理事会的模式,新乡贤作为乡村治理和发展的补充力量,填补了法律和政府在基层农村的治理空白,在乡村发展的多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认为,吸纳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本文将此概念简称为“乡贤治理”)这一方式,用现在的眼光看,是当地充分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情况提出的前瞻性较强的治理办法,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一要求。本文的研究基于云浮市吸纳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试图解答当前乡村治理为什么需要乡贤、乡贤在乡村治理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乡贤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以及云浮的探索是否具有普适性意义等问题。本研究以全市5个县(市、区)共选取100个自然村(村小组)为调查对象,对当地各级党政官员、乡贤以及乡民进行访谈,并以当地乡贤治理近年来的案例为切入点,综合运用统计与具体案例分析的办法,对当地乡贤治理积极作用和动因进行归纳,剖析当前面临的困境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乡贤治理机制有效解决了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资金困难、基层政府与乡民矛盾、乡村内部矛盾激烈等问题,这一机制同时得到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政府与社会合作共治的有效探索,在欠发达地区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但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地仍存在着诸如部分新乡贤追名逐利、新乡贤培育、发展以及保障机制缺失、乡贤组织空壳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梁洁[5](2020)在《“富人治村”困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北Y村为例》文中提出本世纪初,我国政府提出将“带领致富”的经济精英纳入到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政策。在“双强双带”政策背景下,乡村富人群体逐渐成长为村治主体,这既是受到了复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是国家政策引导的结果。随着乡村中的富人逐渐转变为村庄的治理主体,先富能人参与村庄治理也展现出一些问题。文章从精英治理的理论视角出发,从政府、富人群体、普通村民三方面分析富人治村现象产生的原因,以Y村为例分析富人治村的实践现状,以及着重对其发展所陷入的困境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文章以此为基础,尝试从监督机制建立,规范治理方式等角度提出促使富人治村摆脱治理困境的可实施措施。文章整体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这章主要内容为对富人治村研究背景的介绍,以及对其他学者在相关方面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第二章,这一部分从微观视角切入,分析富人治村现象产生的原因。文章以调研地Y村为切入点,对Y村村庄治理主体从政治精英向经济精英变迁的历史进行思考,重点从政府引导、富人自身的理性选择以及村民的利益权衡三方面对富人治村现象的产生进行探究。第三章,主要从政治生活、经济生产、文化生活对富人治村的治理实践进行分析,探究富人治村现象的出现对基层民主自治产生了何种影响。文章从治理主体变革与治理方式变革两个角度出发,探究经济精英作为村庄治理主体对基层民主治理产生的双重影响。第四章,主要从富人村干部个人需求与公共权力的冲突以及村级分利秩序出现两个方面思考富人治村在实践过程中陷入的困境,并从监督机制的缺失;富人村干部村治方式培训机制的缺位;民主选举过程中存在隐性非公平现象三个方面分析富人治村陷入困境的原因。第五章,通过以上部分对富人治村现象的剖析,主要对如何使富人治村摆脱困境的对策进行深入思考。文章主要围绕乡镇政府、村干部、村民三个主体进行思考,探索从乡镇政府建立对村治工作的监督机制,完善对村干部的审查与培训机制以及提升村民与富人村干部之间的制衡能力来探索富人治村摆脱困境的途径。
彭玲[6](2020)在《本·奥克瑞《饥饿的路》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文中认为尼日利亚作家本·奥克瑞(1959—)是新时期最受瞩目的非洲后殖民地作家之一,1991年凭借长篇小说《饥饿的路》(The Famished Road)获布克奖。《饥饿的路》以一个虚构的非洲现代城市贫民窟为背景,以第一人称“我”(即小说主人公阿扎罗)展示叙述,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民族的历史文明、家国的命运浮沉紧紧相连,在非洲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主要从“作品的魔幻叙事”和“魔幻现实主义在非洲的变形”两方面切入,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全面地总结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和深刻地把握作者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手法。在此过程中,既坚持以文本分析为准绳,把批评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到具体的作品内部,又立足于魔幻现实主义在非洲语境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力争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控的辩证统一。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经由作家及作品简介提出了本·奥克瑞文学创作观的形成,并总结、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对《饥饿的路》的研究成果,在肯定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然后对本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大致介绍,并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通过对小说魔幻意象的阐释把握《饥饿的路》的魔幻色彩,选取小说中的核心性魔幻意象、辅助性魔幻意象和烘托性魔幻意象等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阿彼库”“路”“护符”“烟”“月”“动物”等魔幻意象的分析,探讨小说在象征符号的运用上对魔幻现实主义的传承及其非洲本土特色的凸显。第二章对小说叙事策略的魔幻性进行梳理,深入挖掘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方式的处理方式上所体现的魔幻特征。作者关注到奥克瑞在叙事时,在叙事时间上存在着“非线性叙事”和“时间循环”的特征,在叙事空间上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意志,例如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空间“幽灵界”、社会空间“酒馆”和自然空间“森林”,而叙事方式则呈现出“神话叙事”“梦幻叙事”“镜像叙事”的特点。基于这些特征,本论文对叙事策略进行横向分析,试图发现创作者倾注其中的纵向的内在逻辑。第三章提出了小说魔幻性外壳下裹藏的现实内核,即意象阐释和叙事策略中淋漓尽致的魔幻性实质上服务于作品传达的政治、自我探寻及死亡和苦难等主题。深受西方文明和现代文学影响,奥克瑞在作品中表现出深厚的后殖民文学特性,又因深受民族文明传统影响和对非洲社会现实的关注,致使其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深深扎根于非洲文明内部。结语部分指出了本·奥克瑞在小说《饥饿的路》中展现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观是对传统文学观念的承袭和颠覆,深刻改变了世界尤其是非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扩宽了非洲现代文学创作的视野,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饥饿的路》和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陈迹[7](2020)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种族政治研究》文中认为自美国建国起,种族问题便一直伴随着美国的历史而不断演进。近年来与政治极化一起出现的还有美国政治的“种族化”现象。关于美国种族关系的研究和理论可谓汗牛充栋,但是理解种族冲突与合作的理论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种方法将种族间的敌对态度视为个体持有的态度的产物,可称为个人导向的族际关系理论。第二种方法将群体类别、群体利益和身份视为态度和行为的强大决定因素,可称为群体导向的族际关系理论。这些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它们都将美国白人对黑人等少数族裔的态度看作是静态的自变量,认为个人态度与社会认同一旦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便会保持相对的稳定,并与社会与政治过程中的其他变量发生自然的反应。因此,这些研究忽略了种族政治造成的不确定性,即作为普通选民,白人的种族怨恨与身份认同在美国政治进程中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塑造。本文依据三种理论假设,提出应该对民权运动爆发以来的美国种族政治进行实证研究,考察政治参与者是如何主动激活和利用选民的种族态度和政策偏好,以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笔者将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种族政治的发展粗略分为三个时期——从民权运动开始至1980年的形成期、从1980年至2000年的成熟期以及2000年以后的兴盛期。三个时期的划分基本上是历时性的。笔者对每一时期的重点人物与案例进行论述,注意对种族政治中施动者的动机和行为进行分析,以证明政治人物通过主动采取迎合、煽动或回避策略来激活和控制选民的种族偏好,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政治结果。具体地说,保守派通过“狗哨”政治策略激起白人选民对自由主义政府和政策的强烈反对,以掩盖和实现自身有利于大公司和富人的政治议程;而自由派或是选择模仿保守派的种族“狗哨”策略以争取选票,或是尽力回避种族问题,以免激起白人更大的反对。美国白人对少数族裔的态度会受到美国政治的参与者的利用和控制,并在特定的时间被激发和引导至特定的议题领域,从而施加被放大的影响力。美国的保守派无法轻易地放弃种族“狗哨”政治,是因为种族已经成为现代保守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保守派的不懈努力下,共和党终于成为了“白人的政党”。保守主义的这种白人身份从根本上塑造了保守派透过种族问题看待世界和美国社会的方式。自由派人士和组织则必须直面种族问题,并清楚地向选民解释,是保守派一直在煽动种族怨恨,转嫁保守主义政策造成的后果的责任,危害中产阶级和穷人的利益;保守主义的种族政治才是现代自由主义政策节节败退、美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罪魁祸首。
杨伟荣[8](2020)在《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根本成功、国家现代化发展能否获得顺利实现。不可否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村和农民“更好”发展的政策性安排的确是党和国家对西式城市化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时代成果,但当下各地方振兴战略的规划方向和实施重点仍延续了发展主义话语下乡村经济如何实现快速发展的老问题。鉴于以往乡村发展被发展主义裹挟的客观结果是乡村更加边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果不转变思路,很可能会再次遭遇过去那些乡村建设运动所面临的发展主义困境。为此,本文以发展伦理学为学理依据,从“发展”的流动性特点切入,通过系统梳理“发展”意蕴的伦理呈现和乡村发展概念的价值彰显过程,分析了国际发展伦理的建构瓶颈以及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语境和当代使命,并以乡村振兴的发展主义遭遇为突破口,对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化”表现进行深层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提出了应对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以及城市中心主义的伦理策略,确立了乡村“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取向,力求在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语境下建构符合中国乡村发展实际的发展伦理体系。首先,就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而言,经济增长至上的乡村增长主义给农民带来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使乡村面临“负增长”困境、农民陷入无意义的价值危机。为此,必须以乡村“美好发展”对乡村发展目标进行伦理定位,明确农民美好生活作为乡村发展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并在推动农民劳动休闲化和休闲劳动化融合统一的过程中落实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其次,在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其较高的经济贡献率主导了乡村发展,并对分散小农群体产生“排斥”,导致了不同阶层之间发展权益的不平等。为此,必须以乡村“整体发展”对乡村发展主体进行伦理审视,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共享乡村发展成果的伦理要求,发挥“中坚农民”的主体联结功能以克服弱势小农群体“被组织”、“被合作”的主体建构困境。再次,在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方面,刺激农民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被人为建构并无限扩张,最终出现了资本逻辑宰制的、不可持续的乡村发展动力谱系。为此,必须以乡村“可持续发展”对乡村发展动力进行伦理整合,明确资本逻辑在乡村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并以“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总体逻辑”整合多元化的乡村发展动力要素,实现内、外源动力之间的互动转换和有效聚合。最后,在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方面,以城市(镇)化为核心的乡村发展方式使我国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一种非均衡、不协调的状态,乡村难以享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权益。为此,必须以城乡“共生发展”对乡村发展方式进行伦理调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属人性、平等性和多样性价值,并通过践行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及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当然,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化”表现并非仅有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四种形式,发展伦理对社会发展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也不止是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四个方面。只有在更深层发掘“问题域”和更广泛拓展“价值面”的基础上推动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农民“更好”的发展。
欧阳德君[9](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世界难题,复杂而且十分重要。反贫困关系到人心向背、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固,在全世界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的理论,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和借鉴西方反贫困思想的有益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在反贫困理念、反贫困方法等方面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渊源;西方的反贫困思想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及综合性等多种理论视角来分析,其有益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借鉴。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主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是对其进行理论总结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大规模缓解贫困。这一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全国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大规模地缓解。二是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这一时期确立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反贫困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实施各种专项反贫困政策,取得了显着成效。三是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反贫困。这一时期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社会救助和开发扶贫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四是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这一时期通过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性成就,我国即将实现从整体上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是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理论提升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发展过程。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迄今为止,经历了初步形成、扩展丰富、深化完善、创新发展等发展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从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入手,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的长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通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贫困的成功探索,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扩展丰富。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深化完善。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的新篇章,在反贫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新时代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从横向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强调的是整体视角,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注重一般性的理论反思。其主要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必须坚持党对反贫困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即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国家、社会和个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承担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短期目标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期目标则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是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改革的直接动力、政府主导力、社会的参与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等多种力量形成的反贫困强大动力共同作用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反贫困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是反贫困的制度保障;中国的反贫困是世界反贫困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的反贫困也离不开世界,我们的反贫困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必然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人民性、开放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等鲜明的特征以及重要的中国价值和世界价值。在中国价值方面,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当代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指南,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在世界价值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为世界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这一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总结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马志强[10](2019)在《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 ——以吴村回族寺坊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社会有其固有的乡土本色,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社会又有其个性化的特点。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具有多元复杂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地方社会秩序,“寺坊”这一民族民间生活组织形式在西北乡村社会的回族历史发展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通过对西北乡村社会一个回汉共居的民族村落的田野调查,以回族寺坊场域内的民间权威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地方社会历史变迁的宏观背景下,从微观上洞察寺坊内各类权威人物的行为实践和行动策略是如何影响寺坊的运行秩序及村落的发展。从而描绘自吴村回族寺坊建立以来,尤其在近些年“村转居”的进程中寺坊进行整合与重构的过程特征,并挖掘这一变迁轨迹背后的权威结构、乡土秩序及整合机制。笔者主要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对吴村寺坊权威与秩序的变迁进行了民族志书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对吴村及其寺坊的时空坐落进行素描。了解吴村及其寺坊的基本历史与地理、居住格局与生计方式等内容;对吴村的村庄权力与文化的演变进行梳理;扼要介绍寺坊的历史与现状。第二,通过对寺坊坊民的口述史访谈,总结和梳理寺坊在第一阶段(1929—1959)中的传统权威结构与寺坊秩序。第三,继续通过口述史的访谈和实地调研,描述寺坊在第二阶段(1980—2010)的恢复重建及其在发展中的变革特点。围绕寺坊中的权威人物,寺坊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变革,寺坊秩序发生了变化,寺坊传统权威发生了转换。第四,在第三阶段(2010—2015),城市化和“村转居”的到来,为村落和寺坊均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坊民出现了“分家”与“离坊”现象,而寺坊权威则在清真寺的拆迁重建过程中发生了权力博弈,“寺管会”发生了重组。第五,在寺坊发展的第四阶段(2015—2018),主要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描述了坊民在“上楼”以后,寺坊从短暂“聚合”到坊民“离散”的过程。在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人们的“个体化倾向”正在逐渐加强,寺坊权威的权威性逐渐弱化。在“国家在场”的作用力下,人们更多地参与到了社区的社会生活之中,社区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仪式逐渐增强。笔者认为,通过对寺坊历史发展过程中民间权威的实践与秩序变迁的总结与讨论,社会变迁中地方社会与社区的发展,首先是以国家力量作为主导和制度支撑的,同时民间力量在乡土秩序的发展演变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传统的民间权威呈现出了逐渐衰落的趋势,民间权威在地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逐渐减弱,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存续越来越依赖正式的制度权威,这种正式的官方力量,体现在“国家在场”或“国家隐形在场”之中。对多民族村落社区中的回族寺坊进行微观阐释,考察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民间权威的行为实践与基本样貌,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回族乡村社会的关系网络、权力结构及运行秩序,从而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及社会和谐、稳定有序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现实材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谁是未来的中国富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谁是未来的中国富人(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概要 |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总论 |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和任务 |
第二节 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羊皮纸上的重写 |
一、劳伦斯·布伊尔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
二、斯科特·斯洛维克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
三、对五次浪潮的总结评述:回顾与反思 |
第三节 环境公正思想探析 |
一、环境公正理论的历史渊源 |
二、环境公正运动的原则 |
三、多元化公正概念与实现方案 |
第四节 环境公正与生态整体 |
一、环境公正解构二元对立 |
二、环境公正连接“自我”与“他者” |
三、环境公正建构生态整体主义 |
第二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初露端倪 |
一、亨利·戴维·梭罗的环境公正先声 |
二、蕾切尔·卡森的环境公正忧思 |
三、巴里·康芒纳的环境公正诉求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全面兴起 |
一、T.V.里德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宣言 |
二、从蛮荒之野、田园之境到城市自然 |
三、环境公正与毒性话语的交汇 |
四、环境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 |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蓬勃发展 |
一、后殖民主义视野与环境公正的交集 |
二、从“地方”视野到“星球”视野的拓展 |
三、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
第四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持续深化 |
一、环境公正与暴力形式 |
二、能动性与跨身体性 |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五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前沿问题 |
一、情感的环境公正力量 |
二、共情的环境公正倾向 |
第三章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
第一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灾难肆虐:《布娃娃瘟疫》之物质流转 |
一、物质渗透与跨身体性 |
二、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 |
第二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暴政迫害:《死者年鉴》之生态他者 |
一、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 |
二、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 |
第三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气候危机:《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 |
一、“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 |
二、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 |
三、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 |
第四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生存困境:《食肉之年》之多元贱斥 |
一、霸权挟裹与食品公正 |
二、“肉是信息”与毒性身体 |
三、全球贸易与多元贱斥 |
第四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 |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 |
一、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对现实的影响和参与 |
二、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兼收并蓄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
一、全球视野:人类世时代背景 |
二、在地立场:生态文明的呼声 |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 |
一、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之探析 |
二、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之呈现 |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生命共同体思想之契合 |
四、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话语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脱贫内生动力的结构、机制与治理 ——基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及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需要视角的动机理论 |
2.1.2 认知视角的动机理论 |
2.1.3 进取人格视角的动机理论 |
2.2 文献综述与探讨 |
2.2.1 文化致贫的研究 |
2.2.2 结构致贫的研究 |
2.2.3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 |
2.2.4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
2.2.5 研究评述及整合视角 |
第3章 脱贫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探究 |
3.1 质性探究的目的 |
3.2 质性研究的方法 |
3.2.1 研究取样 |
3.2.2 资料搜集 |
3.2.3 资料分析 |
3.2.4 理论模型构建 |
3.2.5 信度和效度检验 |
3.3 研究结果 |
3.3.1 内生动力及其关键外因的构成 |
3.3.2 世代贫困个体内生动力匮乏的心理机制:“三因素洋葱模型” |
3.3.3 世代贫困家庭的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 |
3.4 脱贫内生动力的心理机制及其关键外因 |
3.4.1 个体内生动力的心理机制:“三因素洋葱模型” |
3.4.2 影响个体内生动力的外部肇因及其心理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脱贫内生动力的量表开发与测度 |
4.1 脱贫内生动力初始量表的题项确定 |
4.2 脱贫内生动力结构的探索 |
4.2.1 样本与方法 |
4.2.2 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过程 |
4.2.3 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 |
4.3 脱贫内生动力结构模型的验证 |
4.3.1 验证性因素分析实施方法 |
4.3.2 构想模型的检验 |
4.3.3 竞争模型的比较 |
4.4 脱贫内生动力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1 样本与方法 |
4.4.2 分析与结果 |
4.5 脱贫内生动力量表开发的意义探讨 |
4.5.1 三因素洋葱模型的确证 |
4.5.2 脱贫内生动力的理论内涵 |
4.5.3 脱贫内生动力与相关理论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补偿性刻板印象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5.1 价值观是脱贫内生动力的核心要素 |
5.2 补偿性刻板印象与公平价值观及社会公平感 |
5.3 补偿性刻板印象对公平感的影响 |
5.4 研究方法 |
5.4.1 研究被试 |
5.4.2 研究材料 |
5.4.3 研究程序 |
5.5 研究结果 |
5.5.1 变量的操纵效果检验 |
5.5.2 激活补偿性刻板印象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 |
5.6 激活补偿性刻板印象影响个体的社会公平感 |
5.7 补偿性刻板印象对脱贫的影响及其干预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心理动力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6.1 扶贫干部时间紧迫感与LMX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动力因素 |
6.2 时间紧迫感、LMX与脱贫内生动力 |
6.2.1 作为领导特质的时间紧迫感 |
6.2.2 时间紧迫感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6.2.3 LMX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6.2.4 扶贫干部时间紧迫感的调节效果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被试 |
6.3.2 变量测量 |
6.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4 研究结果 |
6.4.1 共同方法偏差评估 |
6.4.2 变量相关分析 |
6.4.3 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
6.5 扶贫干部时间紧迫感、LMX对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6.5.1 扶贫干部时间紧迫感正向影响脱贫内生动力 |
6.5.2 LMX正向影响脱贫内生动力 |
6.5.3 高时间紧迫感增强LMX对脱贫内生动力的正向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家庭心理动力对子女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7.1 家庭建设能力与家长亲职能力是关键的家庭心理动力因素 |
7.2 家庭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与子女脱贫内生动力 |
7.3 研究方法 |
7.3.1 研究被试 |
7.3.2 研究工具 |
7.3.3 共同方法偏差评估 |
7.3.4 研究程序与统计方法 |
7.4 家庭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对子女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 |
7.4.1 学生脱贫内生动力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
7.4.2 家庭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与子女脱贫内生动力的关系 |
7.4.3 家长给予关注与家长实质陪伴的中介效应检验及比较 |
7.5 家长实质陪伴是子女脱贫的关键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心理扶贫的脱贫内生动力治理建议 |
8.1 基于心理扶贫的贫困治理 |
8.2 心理精准扶贫的政策设计 |
8.3 心理精准扶贫的队伍建设 |
8.4 企业帮扶培育现代性心理 |
8.5 使家庭完善催生内生动力 |
8.6 用教育扶贫培植内生动力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开放式访谈提纲 |
附录2:脱贫内生动力、幸福倾向及悦纳进取量表(用于计算效标关联效度) |
附录3:激发补偿性刻板印象的文字脚本 |
附录4:时间紧迫感、扶贫干部-贫困户主交换(LMX)及脱贫行为倾向问卷 |
附录5: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家长亲职能力及贫困家庭子女脱贫内生动力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辩护 ——科恩平等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关于科恩平等思想的研究 |
2. 国内关于科恩平等思想的研究 |
三、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章 反思传统阐释的内在困境: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辩护的逻辑起点 |
1.1 科恩的政治哲学转向:反思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传统阐释的个人学术背景 |
1.2 反思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传统阐释的深层理论前提和根据:“分娩式”主旨的局限 |
1.3 “无产阶级解体”与“生态危机”:传统阐释与现代社会发展现实的内在冲突 |
1.3.1 “无产阶级解体”的现实与传统阐释的冲突 |
1.3.2 “生态危机”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理论阐释的冲突 |
1.4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的缺失:传统阐释的根本缺失 |
1.5 小结 |
第2章 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的规范性重释 |
2.1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需要道德辩护 |
2.2 科恩的道德辩护理路:构建规范性马克思哲学平等观 |
2.3 科恩道德辩护的核心内容 |
2.3.1 对平等内涵的阐明:相互关心与尊重的社会关系 |
2.3.2 对分配原则的明晰:纠正所有非选择的不利 |
2.3.3 诠释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意蕴 |
2.4 科恩道德辩护的实质 |
2.4.1 重估自我所有原则 |
2.4.2 可得利益平等 |
2.4.3 从事实到规范 |
2.5 小结 |
第3章 反驳诺奇克式的平等观与道德辩护的优越性 |
3.1 诺奇克的“占有式”平等观:平等是“自由”的束缚 |
3.1.1 维护私有财产式自由:诺奇克平等观的核心理念 |
3.1.2 否定社会主义平等价值原则:诺奇克平等观的最终目的 |
3.2 诺奇克式平等观的平等之丧失 |
3.2.1 诺奇克式平等观丧失平等的症结:自由的权利定义 |
3.2.2 诺奇克式平等观的局限:反驳“张伯伦论证” |
3.2.3 诺奇克式平等观论证的困境:批判“持有正义” |
3.3 诺奇克式平等观的真实自由之丧失 |
3.3.1 诺奇克式平等观中的真实自由的丧失 |
3.3.2 真实自由丧失的原因:“自我所有原则”与抽象自由的局限 |
3.3.3 超越“自我所有原则”与真实的平等 |
3.4 道德辩护的优越性 |
3.4.1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优越于“占有式”平等观 |
3.4.2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分配原则优越于“持有正义” |
3.4.3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意蕴超越抽象自由 |
3.5 小结 |
第4章 批判罗尔斯式的平等观与道德辩护的合理性 |
4.1 罗尔斯的“妥协式”平等观 |
4.1.1 “妥协式”平等观的理论前提:总体的平等与社会制度 |
4.1.2 “妥协式”平等观的核心原则 |
4.1.3 “妥协式”平等观的理论诠释:“激励论”和“帕累托论证” |
4.2 罗尔斯式平等观的平等之不足 |
4.2.1 “帕累托更优”的局限:违背平等对福利的优先性原则 |
4.2.2 平等不足的根源:罗尔斯式平等观前提与结论的矛盾 |
4.2.3 差别原则双重解释的混淆:严格解释和松散解释的混用 |
4.3 罗尔斯式平等观的正义之缺陷 |
4.3.1 罗尔斯式平等观正义缺陷的实质:个人与社会的二元分离 |
4.3.2 “激励论”的困境:无法回应“人际检验”的诘难 |
4.4 道德辩护的合理性 |
4.4.1 道德辩护批判罗尔斯式平等观的前提:回应基本结构异议 |
4.4.2 道德辩护对个人与社会断层线的批判:融合个人与社会的必要性 |
4.4.3 道德辩护维度的平等:个人的亦是社会的 |
4.5 小结 |
第5章 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辩护的超越与局限 |
5.1 马克思哲学中的平等价值观 |
5.2 反思科恩的道德辩护 |
5.3 科恩道德辩护的超越与局限 |
5.3.1 科恩道德辩护的超越 |
5.3.2 科恩道德辩护的局限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云浮市吸纳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的意义与创新点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3)创新之处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1)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
(2)传统乡贤、新乡贤的概念与出身研究 |
(3)乡贤权威来源研究 |
(4)乡贤作用途径研究 |
2、国外文献综述 |
(1)国外学者对近代中国乡村治理的研究 |
(2)国外乡村治理方式的研究 |
(三)论文结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论文内容 |
2、研究路线 |
3、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新乡贤 |
2、乡贤理事会 |
3、乡村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1、乡村治理理论 |
2、精英循环理论 |
3、多中心治理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三、云浮市乡贤治理现状及动因分析 |
(一)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分析 |
(二)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作用分析 |
1、参与农业发展谈判 |
2、调解乡村社会矛盾 |
3、助力乡村精准扶贫 |
4、引领乡村精神文明 |
5、引导美丽乡村建设 |
(三)新乡贤参与乡贤治理的动因分析 |
1、血脉亲情的紧密连接 |
2、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
3、乡贤光环与潜藏利益 |
(四)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效应 |
1、填补乡村治理主体缺失 |
2、重建乡村治理体系 |
(五)本章小结 |
四、云浮市乡贤治理的问题探讨 |
(一)富人乡贤的潜在风险 |
(二)德治代替法治的风险 |
(三)乡贤治理各项机制欠缺 |
1、摘牌机制缺失 |
2、监督机制覆盖不全 |
3、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完善 |
(1)“以奖代补”力度不足 |
(2)住房保障制度缺失 |
(四)新乡贤与自治机构存在张力 |
(五)本章小结 |
五、云浮市乡贤治理问题的解决思路 |
(一)建立完善的新乡贤吸纳、培育和发展机制 |
1、创新新乡贤吸纳方式 |
2、扩展新乡贤概念范围 |
3、探索乡贤培育和壮大机制 |
(二)合理安排乡贤理事会人员构成 |
(三)健全新乡贤与自治机构互信机制 |
(四)完善新乡贤保障和激励制度 |
1、加快户籍相关制度改革 |
2、完善临时住房保障机制 |
3、完善激励奖励制度 |
4、建立健全乡贤监督机制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云浮市乡贤治理作用研究调查问卷(乡贤) |
附录2 :云浮市乡贤治理作用研究调查问卷(乡民) |
附录3 :访谈提纲 |
附录4 :访谈编码(部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富人治村”困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北Y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共同富裕理论下的“先富带动后富” |
1.1.2 村民自治的发展 |
1.1.3 富人参与村民自治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2 理论依据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富人治村现象的出现 |
2.1 Y村的概况阐述 |
2.1.1 Y村地理与经济概况 |
2.1.2 Y村治理主体变迁史 |
2.2 富人治村现象产生原因分析 |
2.2.1 政府的引导 |
2.2.2 富人群体的理性选择 |
2.2.3 普通村民的利益权衡 |
第三章 精英治理视角下富人治村实践呈现 |
3.1 富人治村对村庄发展的影响 |
3.1.1 政治生活——新党员组成结构转变 |
3.1.2 经济生产——协调作用向带领作用转变 |
3.1.3 文化生活——单调向丰富转变 |
3.2 富人治村对基层民主治理的影响 |
3.2.1 治理主体变革的双重影响 |
3.2.2 治理方式变革的双重影响 |
第四章 富人治村的困境问题分析 |
4.1 富人治村困境问题展现 |
4.1.1 富人个人需求与公共权力的冲突 |
4.1.2 村级分利秩序的出现 |
4.2 富人治村困境问题的成因 |
4.2.1 针对富人村干部治理行为缺少监督 |
4.2.2 针对精英角色转换缺少培训机制 |
4.2.3 针对选举中隐性非公平缺少应对 |
第五章 思考与对策 |
5.1 建立多方位监督机制 |
5.1.1 乡镇政府——加强监督力度 |
5.1.2 普通村民——提升监督能力 |
5.2 完善选前审查与岗前培训机制 |
5.3 提升普通村民的制衡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本·奥克瑞《饥饿的路》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作家与作品简介 |
1. 作家简介 |
2. 作品简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
2. 国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饥饿的路》中的魔幻意象阐释 |
第一节 核心性魔幻意象阐释 |
一、鬼孩:双重诞生的超自然物 |
二、“孤儿”与自我身份的隐匿 |
第二节 辅助性魔幻意象阐释 |
一、路:两极的桥梁 |
二、护符:人鬼世界的双重屏障 |
第三节 烘托性魔幻意象阐释 |
一、烟:父权与神权的表征 |
二、月:阴性意志的标帜 |
三、动物:原始思维的残痕 |
第二章 《饥饿的路》中的魔幻叙事策略 |
第一节 《饥饿的路》叙事时间的解读 |
一、时间的循环 |
二、虚实相融的非线性时间 |
第二节 《饥饿的路》叙事空间的解读 |
一、幽灵界:幽深玄奥的文化空间 |
二、酒铺:神秘莫测的社会空间 |
三、森林:云迷雾锁的自然空间 |
第三节 《饥饿的路》叙事方式的解读 |
一、神话叙事 |
二、镜像叙事 |
第三章 《饥饿的路》:现实观照与非洲魔幻现实主义创作 |
第一节 《饥饿的路》中现实主题的书写 |
一、政治主题:非洲政治生活的真实映射 |
二、苦难与死亡主题:平民生存处境的现实重构 |
三、成长主题:儿童自我探寻与救赎的实现途径 |
第二节 魔幻现实主义在非洲文学中的变形 |
一、变形的基础:从拉美到非洲的魔幻现实式流浪 |
二、变形的表现:西方影响下的非洲魔幻现实主义 |
三、变形的意义:非洲对西方文化阴影的积极回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种族政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与检讨 |
一、个人导向的族际关系理论 |
二、群体导向的族际关系理论 |
第三节 主要观点、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阐述 |
第一节 种族主义 |
一、老式种族主义与现代种族主义 |
二、测量种族主义的方法 |
第二节 种族中立原则 |
第三节 政党选择 |
第四节 政党重组 |
第五节 白人身份政治 |
第三章 当代美国种族政治的形成期 |
第一节 民主党的分裂与民权运动 |
一、民主党的分裂 |
二、民权运动 |
第二节 华莱士与种族隐语 |
一、华莱士的崛起 |
二、种族隐语的出现 |
第三节 戈德华特与1964年大选 |
一、戈德华特的保守主义 |
二、1964年大选的种族政治 |
第四节 尼克松与南部战略 |
一、尼克松的种族“狗哨”政治 |
二、南部战略 |
第四章 当代美国种族政治的成熟期 |
第一节 里根时期的种族政治 |
一、里根对种族政治的发展 |
二、里根对福利国家的攻击 |
三、里根对肯定性行动的攻击 |
第二节 1988年大选的种族政治 |
一、共和党的“狗哨”策略 |
二、民主党的回应 |
第三节 克林顿时期的“狗哨”政治 |
一、克林顿对共和党的效仿 |
二、克林顿政府的遗产 |
第五章 当代美国种族政治的兴盛期 |
第一节 小布什时期的种族政治 |
一、小布什的保守主义 |
二、小布什政府对种族政治的拓展 |
第二节 奥巴马时期的种族政治 |
一、奥巴马对保守主义的妥协 |
二、奥巴马的“后种族主义” |
第三节 2012年大选的种族政治 |
一、罗姆尼对“狗哨”策略的运用 |
二、保罗·莱恩的保守主义 |
第四节 2016年大选至今的种族政治 |
一、2016年大选的种族政治 |
二、特朗普上任后的美国种族政治 |
第六章 结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8)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考察与分析 |
一、国内外的发展伦理研究及其“地方性”取向 |
二、国内外的乡村伦理研究及其“发展性”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的个案选择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乡村发展:一种伦理性发展 |
第一节 “发展”意蕴的流变 |
一、客观存在状态的描述 |
二、规范性意义的嵌入 |
三、自反性品质的呈现 |
第二节 乡村发展概念的演进 |
一、模糊的文化概念 |
二、突出的经济概念 |
三、复合的社会概念 |
第三节 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 |
一、国际发展伦理研究的“进入”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发展转型 |
三、“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确立 |
第二章 发展至上?——被发展主义遮蔽的乡村伦理视界 |
第一节 增长主义: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 |
一、增长主义的“增长”逻辑及其“乡村化” |
二、乡村增长主义驱动下的增长困境与价值危机 |
三、“去增长”的解构与“美好生活”的定义 |
第二节 精英主义: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 |
一、农民阶层分化: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 |
二、“富人治村”:乡村精英概念的普遍化 |
三、“扶贫内卷化”:乡村精英俘获的消极后果 |
第三节 消费主义: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 |
一、消费力:扩大乡村消费需求的动力表现 |
二、由“消费积极分子”到乡村消费主义 |
三、资本逻辑:构成乡村消费主义的深层根源 |
第四节 城市中心主义: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 |
一、乡村发展的城市化“偏好” |
二、“城市信仰”与“永恒正义” |
三、“乡村复兴”与“尺蠖效应” |
第三章 为何发展:乡村发展目标的伦理定位 |
第一节 以农民美好生活定位乡村发展:历史沿循与现实审思 |
一、现代乡村发展目标的迷失及缘由 |
二、农民美好生活:新时代乡村发展目标的价值确认 |
三、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伦理消解 |
第二节 在“富”与“安”之间理解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 |
一、农业匮乏经济基础上的“小富即安”生成 |
二、乡村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小富即安”批判 |
三、乡村发展伦理建构中的“且富且安”实践 |
第三节 以“美好发展”重塑农民生活的“劳—闲”之维 |
一、新乡村增长主义与农民“劳动—休闲”异化 |
二、休闲本原化:农民美好生活的“低人本”设计 |
三、“美好发展”:一种合乎人性的“劳闲融合”策略 |
第四章 谁主发展:乡村发展主体的伦理审视 |
第一节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发展的伦理要求 |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发展理念 |
二、重视“竞争”发展对新型主体的责任引导 |
三、推动“道义”发展对弱势小农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乡村“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及其主体困境 |
一、“发展型”小农经济:“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 |
二、“弱势”组织合作:“发展型”小农经济的主体建构 |
三、“被组织”情形下“弱势”主体建构的实践困境 |
第三节 “中坚农民联结”:新“道义”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
一、中坚农民:支撑乡村“道义”发展的新主体 |
二、主体联结:中坚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伦理功能 |
三、基于“中坚农民联结”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
第五章 凭何发展:乡村发展动力的伦理整合 |
第一节 应对乡村资本逻辑的发展伦理思路 |
一、建构与破坏:资本逻辑对乡村发展的双重作用 |
二、既有乡村资本批判的逻辑主题及其伦理向度 |
三、发展总体逻辑: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资本之外”:乡村发展动力体系的伦理考察 |
一、乡村发展的技术支持与“技治主义”的伦理规制 |
二、乡村发展的组织基础与“共同体”的伦理培育 |
三、乡村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府权责的伦理重构 |
第三节 乡村发展“合力论”及其伦理意义 |
一、外源动力扩张与乡村自主性的式微 |
二、内生动力开发与乡村价值性的单一 |
三、“内外聚合”:乡村可持续真正发展的关键 |
第六章 如何发展:乡村发展方式的伦理调适 |
第一节 发展伦理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导向 |
一、发展的属人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理念 |
二、发展的平等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核心 |
三、发展的多样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标识 |
第二节 从分离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单向逻辑及其局限 |
一、“以乡促城”中的“牺牲型发展”及其“正义性搁置” |
二、“以城带乡”中的“追赶型发展”及其“人本性缺失” |
三、“城乡协调”中的“统筹型发展”及其“地方性消解” |
第三节 “城乡互融共生”:实践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
一、遵循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 |
二、践行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 |
三、建构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 |
结语 探索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 |
一、乡村发展“问题域”的发掘 |
二、发展伦理“价值面”的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分析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 |
二、理论渊源: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 |
三、理论借鉴:借鉴西方反贫困思想的有益内容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历程 |
一、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大规模缓解贫困(1978-1986 年) |
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2007 年) |
三、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反贫困(2007-2012 年) |
四、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2012 年- )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初步形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扩展丰富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深化完善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主要框架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基本方略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道路选择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承担主体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发展目标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动力 |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可靠保障 |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国际参与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特征与价值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特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 ——以吴村回族寺坊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回顾及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内容、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吴村及寺坊概况 |
第一节 吴村的时空坐落 |
一、历史与地理 |
二、居住与生计 |
第二节 村庄权力与文化的演变 |
一、家族与村政 |
二、从生产大队到村委会 |
三、祠堂、村庙、清真寺 |
第三节 村落中的寺坊:历史与现状 |
一、清真寺简史 |
二、寺坊现状及其与村落社区的关系 |
第二章 传统民间权威与寺坊秩序(1929—1959) |
第一节 家族:权威的成长空间 |
一、“五大家族” |
二、家族权威与家族关系 |
第二节 清真寺:寺坊权威的生成场域 |
一、“选址盖寺” |
二、“搬请阿訇” |
三、学董乡老会 |
四、“夏爷”办学 |
第三节 寺坊结构与秩序的形成 |
一、实体性结构 |
二、文化—观念结构 |
三、寺坊秩序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寺坊重建与民间权威的再生产(1980—2010) |
第一节 寺坊重建:传统权威与秩序的延续 |
一、重建清真寺:寺坊权威的复出 |
二、“老学董”聘请“老阿訇” |
三、“没有前途的经堂” |
四、“老学董”培养“接班人” |
第二节 传统秩序的变革:寺坊权威的转换 |
一、“富学董”上任 |
二、看脸色行事的“年轻阿訇” |
三、从“经堂”到“学校” |
四、“阿訇校长”与坊民的疏离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村转居”进程中的寺坊权威与秩序(2010—2015) |
第一节 坊民的遭遇:“征地拆迁风波” |
一、“土地丈量不公”引发的抗议 |
二、“村支书下台” |
第二节 家庭权威的终结:“分家”与“离坊” |
一、“分家” |
二、“离坊” |
第三节 寺坊权威的更迭 |
一、“学董”之争 |
二、“听话”的寺管会成员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国家在场”下的寺坊重构(2015—2018) |
第一节 坊民“上楼”:“新”的社区生活 |
一、邻里关系的重组 |
二、新的生计 |
第二节 “扩大的寺坊”:寺坊权威的衰落 |
一、“三村一坊的大寺” |
二、两位学董的“夸富宴” |
三、“新”“老”之争 |
第三节 坊民的“离散”:寺坊权威与秩序的分化 |
一、起因:“不听学董的话” |
二、事件发展:跟着“老实人”离开 |
第四节 “国家在场”:寺坊秩序的整合 |
一、“四进”清真寺 |
二、寺坊秩序的内外整合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结语与讨论 |
一、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秩序:吴村寺坊的经验 |
二、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的关系:回顾与思考 |
三、当代社区与社会秩序构建中“国家在场”与“民间力量”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谁是未来的中国富人(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D]. 刘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2]脱贫内生动力的结构、机制与治理 ——基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D]. 傅安国. 天津大学, 2020
- [3]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辩护 ——科恩平等主义思想研究[D]. 何宇白. 吉林大学, 2020(08)
- [4]云浮市吸纳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研究[D]. 梁志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富人治村”困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北Y村为例[D]. 梁洁. 河北大学, 2020(08)
- [6]本·奥克瑞《饥饿的路》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D]. 彭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种族政治研究[D]. 陈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D]. 杨伟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D]. 欧阳德君.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10]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 ——以吴村回族寺坊为个案[D]. 马志强. 兰州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