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体系统和复杂微器件的光驱动研究

多体系统和复杂微器件的光驱动研究

论文摘要

光镊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微操作手段,已经由于其无接触、无摩擦和无需导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微量化学和微机电系统等多个研究领域。本论文结合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No.50335050)和863项目(No.2006AA042311)的主要研究内容,对于单光束光镊操纵多目标和复杂形貌微转子的光驱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同时还进行了新型的光纤光镊操作系统的初步试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多个对象系统和微转子的复杂性,基于光的电磁理论给出了矩量模型和时域有限差分模型,并且总结了一整套分析计算步骤。2.利用矩量模型和时域有限差分模型,结合高斯激光束的传输特性,对万字形微转子在光阱中所受光学力和光学力矩进行理论建模,并利用Matlab进行计算仿真。计算结果和实验符合较好,为微型转子的设计和光学驱动实验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3.自行搭建了一套光纤光镊系统,并利用这套系统成功进行了单个微球的捕获实验研究。多目标复杂系统的光操纵为光镊自动操控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涉及微粒移动路径的宽度的控制,而微转子的光驱动为MEMS领域中无损伤驱动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本文研究成果为光镊技术和该领域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机电系统与光学微机电系统
  • 1.1.1 微机电系统(MEMS)的研究背景
  • 1.1.2 微机电系统的研究现状
  • 1.1.3 光学微机电系统(MOEMS)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 常用的MEMS微驱动技术
  • 1.2.1 静电力驱动
  • 1.2.2 压电驱动
  • 1.2.3 电磁力驱动
  • 1.2.4 形状记忆合金驱动
  • 1.2.5 热驱动
  • 1.2.6 其他驱动方式
  • 1.3 光驱动技术
  • 1.3.1 光辐射压力
  • 1.3.2 光镊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1.3.3 光镊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1 常规光镊
  • 1.3.3.2 光纤光镊
  • 1.3.3.3 全息光镊
  • 1.3.3.4 纳米光镊
  • 1.3.4 光驱动理论发展和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镊的理论原理
  • 2.1 光镊的几何光学模型
  • 2.1.1 光镊的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 2.1.2 不同形式的光束对光镊工作效果的影响
  • 2.1.3 不同聚焦点对光镊的影响
  • 2.1.4 几何光学模型下光压的分析
  • 2.1.5 光镊的几何光学计算模型
  • 2.2 光镊的电磁波模型
  • 2.2.1 基于时域有限差法(FDTD)的光镊电磁波模型
  • 2.2.1.1 FDTD的电磁场的时间推进计算公式
  • 2.2.1.2 FDTD的吸收边界条件
  • 2.2.1.3 FDTD的数值稳定性要求
  • 2.2.1.3.1 时间离散间隔的稳定性要求
  • 2.2.1.3.2 Courant稳定性条件
  • 2.2.1.4 运用FDTD电磁波模型对光镊力进行分析的主要步骤
  • 2.2.2 基于矩量法(MoM)的光镊电磁波模型
  • 2.2.2.1 MoM的均匀介质体散射问题积分方程的建立
  • 2.2.2.2 MoM的离散化模式
  • 2.2.2.3 MoM的基函数和试函数的选取
  • 2.2.2.4 MoM的均匀介质体散射场的离散积分方程
  • 2.2.3 运用MoM电磁波模型对光镊力进行分析的主要步骤
  • 第三章 光镊的实验研究和分析
  • 3.1 光捕获微球的试验系统
  • 3.2 光捕获微球试验
  • 3.3 光驱动微转子的试验系统搭建
  • 3.3.1 光镊系统总体结构
  • 3.3.2 光镊系统部分部件的选择
  • 3.4 用于光驱动的微器件的设计加工和实验过程
  • 3.4.1 微器件材料的选择
  • 3.4.2 微器件的设计
  • 3.4.3 微器件的加工和光驱动实验过程
  • 3.5 光驱动微转子的实验结果
  • 3.6 光驱动微转子的理论分析
  • 3.6.1 万字型转子的光力矩分析
  • 3.6.2 基于万字型转子的改进型转子光力矩分析
  • 第四章 光纤光镊系统的搭建和试验研究
  • 4.1 光纤原理
  • 4.1.1 光纤类型
  • 4.1.2 光纤的数值孔径
  • 4.2 光纤光镊系统的搭建
  • 4.3 光纤光镊捕获微球试验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5.2 研究工作的创新之处
  • 5.3 论文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椭圆弧凸转子的型线构造及进一步高形技术[J]. 机械传动 2020(01)
    • [2].压力筛新型高浓度双区转子[J]. 中华纸业 2020(02)
    • [3].双跨转子平行不对中故障研究[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4].基于啮合理论的双螺旋转子接触线计算研究[J]. 时代农机 2019(11)
    • [5].密炼机转子系统流场特性研究[J]. 中国塑料 2020(04)
    • [6].单齿转子式压缩机的转子设计与性能分析[J]. 制冷与空调 2020(04)
    • [7].风扇转子动特性试验与分析[J]. 航空发动机 2020(02)
    • [8].小麦脱皮机转子预弯工艺及优化设计[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03)
    • [9].带有波转子的水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性能分析[J]. 低温与超导 2020(05)
    • [10].摆动转子油桶泵的结构特点及流量分析[J]. 大众科技 2020(03)
    • [11].基于全频谱技术的油膜诱发转子失稳的故障诊断[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12].煤粉转子秤下煤不稳的处理措施[J]. 新世纪水泥导报 2020(05)
    • [13].低压力脉动罗茨真空泵转子的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0(10)
    • [14].菲斯特煤粉转子秤的使用实践[J]. 水泥 2020(09)
    • [15].老挝南湃水电站事故转子现场检测及分析[J].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8(11)
    • [16].重型离心机组焊式转子头的设计与制造[J]. 机械工程师 2014(11)
    • [17].气波引射前向流道波转子设计及性能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20(06)
    • [18].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裂纹非对称转子振动及裂纹扩展控制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9(23)
    • [19].分块转子磁通切换电机绕组理论及谐波特性的研究[J]. 电工技术学报 2020(S1)
    • [20].轴承摩擦磨损对柔性支承转子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04)
    • [21].罗茨泵用高能渐开线新型转子的型线研究[J]. 机床与液压 2020(04)
    • [22].多跨转子系统联轴器偏角不对中试验研究[J]. 动力工程学报 2020(04)
    • [23].双跨转子联轴器偏角不对中试验测量与分析[J]. 热能动力工程 2020(04)
    • [24].基于不抽转子的发电机大修状态评估测试方法及装置[J]. 电工电气 2020(06)
    • [25].一种适用于农业多足机器人的螺旋转子泵转子加工及测试[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09)
    • [26].大型汽轮机振动转子弯曲原因分析及处理[J]. 大氮肥 2018(05)
    • [27].周向布局对串列转子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J]. 风机技术 2016(02)
    • [28].转子振动对直通式迷宫密封性能的影响[J]. 推进技术 2016(08)
    • [29].定-转子反应器内液体停留时间的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 2016(18)
    • [30].高负荷跨音转子复合掠优化设计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12)

    标签:;  ;  ;  ;  ;  

    多体系统和复杂微器件的光驱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