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地区杂交中粳盘育摆栽高产特点与密度研究

里下河地区杂交中粳盘育摆栽高产特点与密度研究

论文摘要

2005-2006年,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兴化市,以杂交中粳九优418和徐优201为材料,以旱育手插、盘育抛栽为对照,研究了盘育摆栽生产潜力与高产生育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盘育播种密度(每孔苗数)和摆栽密度(大田每亩穴数)对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产量形成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里下河地区,杂交中粳塑盘育秧摆栽与旱育秧手插相比,能进一步挖掘个体生产潜力,呈现出一定的增产优势。在产量上,两杂粳组合盘育摆栽平均产量为684.6公斤,比旱育手插平均产量增15.2公斤,但这种增产效应又与杂粳组合有关,徐优201显著增产,而九优418有所增产。在产量形成上,塑盘摆栽呈现出分蘖优势强,低位分蘖多,茎蘖数量大,成穗数多,且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对稳定,总颖花量大,同时抽穗后物质积累多,经济系数略高的特征。因此,杂交中粳塑盘苗摆栽集省种、高效、高产等于一体,可作成里下河地区一种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方式。2、杂交中粳盘育摆栽与抛栽相比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盘育摆栽平均产量为695.9公斤,比抛栽处理增34.6公斤。表明摆栽相对可降低播种密度(每孔苗数),抛栽相对要增加播种密度,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在产量结构上,盘育摆栽呈现出每亩穗数、结实率显著增加,每穗粒数、千粒重下降,亩颖花量增多的特点。在稻米品质上,盘育摆栽多数稻米品质指标与抛栽相似,但有改善的趋势,特别是可显著提高整精米率,此外,摆栽能提高RVA谱的各项指标效应。在产量形成上,摆栽呈现出分蘖势强,发生分蘖多,高峰苗数量大,亩穗数多;各生育期LAI高,物质积累多,氮素积累多等特点。因此,里下河地区杂交中粳盘育摆栽是传统抛栽的一项重要改革技术。3、播种密度和摆栽密度极显著影响产量,播种1粒(苗)/孔和摆栽1.5万穴/亩为最高产量的密度组合。该播种密度与摆栽密度的组合具有的穗数、粒数相对偏多,结实率与粒重相对稳定的产量构成特点,并在茎蘖动态、LAI、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上具有高产形成的优势。稻米品质指标主要受杂交组合的影响,但摆栽密度对蛋白质含量、胶稠度有显著影响,提高摆栽密度有降低蛋白质含量与胶稠度长度作用。此外,摆栽密度对淀粉RVA谱的热浆粘度、最终粘度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提高摆栽密度有提高热浆粘度、最终粘度的作用。综合分析表明,“播种1粒(苗)/孔和摆栽1.5万穴/亩”也是高产与优质相对协调的密度组合。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地力
  • 1.2 试验设计
  • 1.2.1 不同栽培方式生产力比较试验
  • 1.2.2 盘育秧摆栽和抛栽对比试验
  • 1.2.3 盘育秧播种密度和摆栽密度组合试验
  • 1.3 育秧方法和大田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中粳盘育摆栽高产特性及其形成机理
  • 2.1.1 杂交中粳盘育摆栽高产特征
  • 2.1.2 杂交中粳盘育摆栽产量形成特点
  • 2.1.2.1 杂交中粳盘育摆栽的茎蘖动态特点
  • 2.1.2.2 杂交中粳盘育摆栽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特点
  • 2.1.3 小结
  • 2.2 水稻盘育摆栽与抛栽产量及生长特性比较
  • 2.2.1 水稻盘育摆栽与抛栽的产量及其结构
  • 2.2.2 盘育摆栽与抛栽对品质影响特点
  • 2.2.3 摆栽与抛栽的产量形成特点
  • 2.2.3.1 不同密度摆栽与抛栽处理下的茎蘖动态特点
  • 2.2.3.2 不同密度处理下摆栽与抛栽LAI 的特点
  • 2.2.3.3 摆栽和抛栽处理干物质积累动态的特点
  • 2.2.4 小结
  • 2.3 杂交中粳盘育摆栽高产密度技术
  • 2.3.1 播种密度和摆栽密度对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2.3.2 播种密度和摆栽密度对品质的影响
  • 2.3.3 播种密度和摆栽密度对产量形成的调节作用
  • 2.3.3.1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3.3.2 播种密度和摆栽密度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2.3.3.3 播种密度和摆栽密度对LAI 动态的影响
  • 2.3.3.4 播种密度和摆栽密度对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2.3.3.5 播种密度和摆栽密度对株型的影响
  • 2.3.3.6 播种密度和摆栽密度对氮素积累的影响
  • 2.3.4 小结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里下河地区杂交中粳盘育摆栽高产特点与密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