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论文以上海市常用绿化树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var. atropurea)、乌桕(Sapium sebiferum)、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海桐(Pittosporum tobira)、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椤木石楠(Photinia davidsoniae)、溲疏(Deutzia scabra Thunb)为研究对象,从叶片水平和单株水平两个方面,对树木固碳量、蒸腾耗水量、降温增湿效应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为筛选高固碳低耗水型绿化树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叶片水平固碳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乌桕为高固碳高耗水中水分利用效率树种;溲疏、香樟为低固碳低耗水低水分利用效率树种;落羽杉为高固碳低耗水高水分利用效率树种;侧柏为中固碳低耗水高水分利用效率树种;臭椿为中固碳高耗水中水分利用效率树种;紫叶李为低固碳高耗水低水分利用效率树种;石楠、椤木石楠为低固碳中耗水中水分利用效率树种;海桐为中固碳中耗水低水分利用效率树种。(2)单株水平固碳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臭椿为中固碳高耗水中水分利用效率树种;落羽杉为中固碳中耗水高水分利用效率树种;香樟、溲疏为低固碳低耗水中水分利用效率树种;侧柏为高固碳中耗水中水分利用效率树种;乌桕、石楠、海桐为中固碳中耗水中水分利用效率树种;椤木石楠为低固碳中耗水中水分利用效率树种;紫叶李为低固碳中耗水低水分利用效率树种。(3)臭椿降温增湿效应最明显,香樟和溲疏降温增湿效应较小。各树种单位叶面积日吸热量在1790.70~4519.43kJ.m·2.d-1之间,单位土地面积日吸热量在3713.03~18188.03kJ.m-2.d-1之间;单位叶面积日降温度数在0.05~0.2℃之间,单位土地面积日降温度数在0.296~1.448℃之间。(4)对影响树种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t)与相关环境因子和生理因子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WUEt的主要因子是叶片温度,其次是光合有效辐射、大气相对湿度。WUEt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气孔导度和土壤含水量对WUEt的影响较小,光合有效辐射通过影响叶片温度的变化对WUEt有较大的正向间接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物固碳途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 2020(02)
- [2].种植固碳森林 守护多彩地球[J]. 浙江林业 2018(06)
- [3].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过程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J]. 辽宁林业科技 2017(01)
- [4].固碳方法比较研究及利弊分析[J]. 北方农业学报 2017(03)
- [5].林分结构与固碳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17(03)
- [6].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生物固碳领域研发态势分析[J]. 中国科学基金 2015(06)
- [7].集三域生物之力,合成一条高效的固碳通路[J]. 中国科技教育 2017(04)
- [8].2008-2018年广州市人民公园植被变化及固碳价值核算[J]. 南方林业科学 2020(02)
- [9].化学吸收剂强化微藻固碳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20(S2)
- [10].褐腐对白杨木材固碳量的影响规律及机理[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11)
- [11].设施农业固碳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2)
- [12].基于单木模型对温州常见城市绿化树种固碳增湿能力的比较[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07)
- [13].森林固碳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定位及增加固碳的途径[J]. 农业与技术 2015(17)
- [14].采伐对豫西退耕还林工程固碳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6(05)
- [15].基于碳循环的黄淮海平原耕地固碳功能研究[J]. 资源科学 2016(06)
- [16].辽宁省新造林固碳价值估算[J]. 中国集体经济 2013(32)
- [17].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量对气温升高的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2)
- [18].生态系统固碳特征及其研究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07)
- [19].园林植物固碳功能景观构建[J]. 科技创业家 2013(20)
- [20].绿色住宅的固碳技术与应用[J]. 华中建筑 2011(06)
- [21].我国开展生物固碳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科学基金 2008(05)
- [22].京津冀地区林木固碳价值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7(14)
- [23].体外苏氨酸循环固碳途径的构建[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06)
- [24].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杉木人工林固碳量的长期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6)
- [25].不同造林方式小黑杨生产力及固碳量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03)
- [26].荒漠地区土壤表层固碳作用研究进展[J]. 科技导报 2014(19)
- [27].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固碳功能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2(01)
- [28].喀斯特适生植物固碳增汇策略[J]. 中国岩溶 2011(04)
- [29].生物固碳途径及其进化[J]. 广东化工 2010(10)
- [30].森林经营与管理下的温室气体排放、碳泄漏和净固碳量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