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测量系统误差标定及分离技术研究

惯性测量系统误差标定及分离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论文以提高惯性测量系统使用精度为目的,从惯性测量系统高精度标定与飞行试验误差分离两个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得到许多有意义的结果。对于惯性测量系统地面标定试验,分析了惯性系统特别是平台式惯性系统的标定方法。对于多位置标定试验,深入讨论了平台框架轴误差与角度传感器误差对误差系数标定精度的影响,这两项误差主要影响陀螺仪安装误差以及所有加速度计误差系数的估计。提出了平台式系统连续翻滚自标定方法,详细分析了其物理机理并推导了数学模型,并对模型的可观测性、滤波方法、参数敏感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为工程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方法标定时间短,估计精度高。针对惯性测量器件误差系数随温度变化发生漂移的情况,将交叉验证技术引入到误差系数温度漂移建模中,详细推导了基于交叉验证的温度漂移建模的准则,与传统的AIC准则、MDL准则相比,交叉验证技术建模的准确度更高,而且更适合小样本下的模型选择。无陀螺惯性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惯性测量系统,其使用精度受构型安装误差影响较大。论文给出了六加速度计与九加速度计两种构型下构型安装误差的定义,同时提出了一种构型安装误差的标定方案与补偿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方向安装误差标定相对误差优于3%,位置安装误差虽然受标定中转台角速度影响较大,但在较大的角速度下相对误差可小于8%。补偿方案计算过程简单,可以补偿85%以上的安装误差。空间陀螺仪系统是空间飞行器一种重要的姿态测量敏感器,论文研究了空间陀螺仪误差漂移模型的在轨标定方法,对比分析了显式标定方法与隐式标定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二者的精度基本相当,但显式标定方法受航天器姿态动力学建模精度的影响比较明显。针对常见的空间陀螺仪冗余配置,利用模型置换技术应用隐式标定方法分析了陀螺仪冗余配置情况下的标定方法,提高了标定精度。弹道导弹制导工具误差分离模型是实现工具误差分离的基础。讨论了平台式系统环境函数矩阵的精确计算问题,提出了利用外测数据与应用迭代技术精确计算环境函数矩阵的方法,仿真计算表明,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环境函数的计算精度。针对捷联惯性系统工具误差分离问题,建立了基于环境函数矩阵的捷联系统工具误差分离模型,并利用六自由度弹道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初始发射参数误差分离是机动发射导弹工具误差分离中出现的新问题。论文深入分析了初始发射参数误差对弹道遥测、外测数据的影响,推导了初始发射参数误差分离模型,结果表明,除少部分误差系数无法分离外,大部分工具误差系数与初始发射参数误差是可分离的,且分离模型是线性的。六自由度弹道仿真软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制导工具误差分离中,由于环境函数矩阵存在严重的复共线性,该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分析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衍生特征根方法、偏最小二乘方法以及支持向量机方法,衍生特征根方法是对传统主成份方法的改进,偏最小二乘方法与支持向量机方法则完全避免了病态矩阵的求逆问题。仿真算例和工程应用表明,这三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环境函数矩阵严重复共线性所造成的估值偏差较大的问题。论文的工作对于提高惯性测量系统使用精度、提高导弹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惯性技术的发展
  • 1.2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3 相关技术研究综述
  • 1.3.1 惯性系统地面测试与标定方法
  • 1.3.2 无陀螺惯性系统的发展
  • 1.3.3 空间陀螺仪标定方法
  • 1.3.4 远程弹道导弹惯性制导系统误差分离技术
  • 1.3.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4.1 论文研究思路
  • 1.4.2 内容安排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惯性测量系统地面标定方法
  • 2.1 多位置标定方法
  • 2.1.1 坐标系定义
  • 2.1.2 坐标系转换
  • 2.1.3 平台系统多位置标定方法
  • 2.1.4 仿真算例
  • 2.1.5 框架轴安装误差与角度传感器误差的进一步分析
  • 2.2 惯性系统的连续自标定方法
  • 2.2.1 误差模型及坐标系
  • 2.2.2 姿态误差方程
  • 2.2.3 动力学方程
  • 2.2.4 测量方程
  • 2.3 连续翻滚自标定方案状态参数估计
  • 2.3.1 可观测性分析
  • 2.3.2 扩展Kalman滤波
  • 2.3.3 仿真算例
  • 2.4 误差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 2.4.1 误差源分析
  • 2.4.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2.4.3 连续自标定与多位置翻滚标定的比较
  • 2.5 基于交叉验证的误差系数温度漂移建模方法
  • 2.5.1 陀螺仪误差系数温度漂移建模
  • 2.5.2 模型选择准则
  • 2.5.3 数值例子
  • 2.6 小结
  • 第三章 无陀螺惯性系统标定方法
  • 3.1 加速度计输出与载体运动的关系
  • 3.2 六加速度计立方构型无陀螺惯性系统的标定
  • 3.2.1 立方体构型敏感性分析
  • 3.2.2 无陀螺仪惯性系统安装误差标定方法
  • 3.2.3 标定方法敏感性分析
  • 3.3 补偿方法分析
  • 3.4 九加速度计构型误差标定及补偿方法分析
  • 3.4.1 标定方法
  • 3.4.2 补偿方法
  • 3.5 无陀螺仪惯性系统构型评价
  • 3.6 小结
  • 第四章 空间陀螺仪在轨标定方法
  • 4.1 空间陀螺仪漂移误差模型
  • 4.1.1 坐标系
  • 4.1.2 误差模型
  • 4.2 空间陀螺仪在轨标定方法
  • 4.2.1 显式标定算法
  • 4.2.2 隐式标定算法
  • 4.2.3 仿真算例
  • 4.2.4 两种方法的进一步分析
  • 4.3 冗余陀螺仪标定方法
  • 4.3.1 标定模型
  • 4.3.2 仿真算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弹道导弹制导工具误差分离建模研究
  • 5.1 平台式系统工具误差分离建模
  • 5.1.1 分离模型
  • 5.1.2 模型验证
  • 5.2 捷联式系统工具误差分离建模
  • 5.2.1 分离模型
  • 5.2.2 模型验证
  • 5.3 机动发射导弹初始误差分离建模
  • 5.3.1 初始误差的影响机理
  • 5.3.2 初始定位、定向误差的引入
  • 5.3.3 初始定向误差与平台调平、对准误差的关系
  • 5.3.4 外测信息初步分析
  • 5.3.5 初始误差分离模型
  • 5.3.6 初始误差分离模型的验证
  • 5.3.7 工具误差与初始误差的联合分离模型
  • 5.4 小结
  • 第六章 制导工具误差分离方法研究
  • 6.1 工具误差分离的常用方法
  • 6.1.1 最小二乘方法
  • 6.1.2 主成份方法
  • 6.1.3 约束主成份方法
  • 6.1.4 几种方法的总结
  • 6.2 工具误差分离的改进方法
  • 6.2.1 衍生特征根主成份方法
  • 6.2.2 偏最小二乘方法
  • 6.2.3 几种方法的比较
  • 6.3 工具误差分离与折合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 6.4 关于工具误差分离的一些其它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  

    惯性测量系统误差标定及分离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