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体育考核设计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邓珩[1](2021)在《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乒乓球专业课程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
郑小凤[2](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彭雪梅[3](2021)在《建国七十年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及发展趋向 ——以“人教版”为线索》文中研究说明教科书乃课堂教学之依据,然现阶段高中体育教科书使用率不高甚至很低,这需要我们反思其编写范式是否存在问题。遂本文以库恩“范式”的3个维度(科学共同体、理念、方法)贯穿全文,探究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转换特征、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向,为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与启示。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4套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进行历史考察发现: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经历了“3次转换”,其编写范式在科学共同体上呈现出人教社专业编辑、专家教授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三结合”队伍特点;编写理念上呈现出“知识本位”向“育人本位”逐步推进的特点;方法上呈现出“单一”到“多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专家、教师及学生得出: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面临“两大现状”和“六大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教”与“学”的需求,编写范式出现危机。“两大现状”为师生使用率低和师生满意度低;“六大问题”为:作用与价值尚未显现;内容对学生吸引力低;内容较难且讲解浅泛,多数学生难以掌握;时代适应性差,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实际操作性不强;编写人员结构不合理。最后依据现存问题并结合以往的编写范式提出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发展趋向为:(1)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应规范编写人员领域,编写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科学共同体应为从事高中体育教育研究、教学的人员及管理人员等;同时应优化科学共同体的人员结构,缩小专家教授的比例,加大一线教师的比例,同一教学内容的编写应专家教授与一线优秀教师合作完成;此外还需优化科学共同体的地区分布,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应服务于全国各地的学校,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情况,各地专家教授、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共同组成共同体,有利于更好地把控各地教育教学实际情况。(2)理念上,凸显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作用与价值;增强教科书内容的趣味性和创新性;体现时代性,注重学生学习需求的实现;准确掌握学生实际水平,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不相符的情况;关注基层教育的实际情况,增强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实用性;落实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实行制度,注重体育教科书作用与价值的具体实现。(3)在内容编排上应注重知识结构的“螺旋式”上升,且应详细具体,便于理解;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不仅要文字与图表相结合,还应以便捷的方式加入视频教程;在考核评定方法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考评标准;学习评价方法上应具有多元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自评、他评和互评相结合等;学练方法上更具指导性和科学性,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刘志鹏[4](2021)在《分层教学法在跆拳道品势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学习观念不断革新,而在体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是保障学生高效学习并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家出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等文件指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既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又满足教学教育改革的分层教学法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在当前的体育运动技能中,跆拳道品势因其动作简单易学,对于学生增强运动自信、培养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有重要的价值,从而深受青少年的青睐。在跆拳道品势教学中,存在着运动能力的参差不齐等教学难题,学生的素质差异问题难以解决,而当前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不同层级和不同素质学生的需要。本文在参考分层教学法与其他体育项目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跆拳道品势进行了教学方面的实验研究,主要探究分层教学法在跆拳道品势教学中的可行性如何,以期为跆拳道品势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运用实验法、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爱尚跆拳道俱乐部中40名跆拳道学员为实验对象,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跆拳道的品势教学中,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对两组实验对象身体素质、品势准确度和表现力、成绩水平、学生动机、兴趣、态度和交往、合作、竞争意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分层教学法适用于跆拳道品势教学,可以提升跆拳道品势教学的准确度和表现力,能够有效提高跆拳道品势成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态度,提升学生的交往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且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秦勇[5](2021)在《教学比赛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遵守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每次课最后都会留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一些学生会利用活动时间在场边休息或者玩手机,这种现象“传染”性很强,不仅自己不能及时将课上所学熟练巩固,还会给其他学生的篮球活动带来消极影响。如何提高学生在最后半小时活动时间的参与积极性;如何将课上所学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如何更全面的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是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成绩是非常重视的环节,考核评价则是检验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步骤,如何充分利用好考核评价这一关键抓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找各种理由坐在场边休息的消极被动现象,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是本研究的落脚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体育学院2018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班与乒乓球班20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将活动时间的教学比赛结果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观察并分析两者挂钩过程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将教学比赛结果纳入平时成绩考核结构中,能够显着提高学生在课程活动时间内的参赛积极性。学生参赛时间、参赛人数大幅增长,休息人数、休息时间和玩手机人数、时间、现象明显减少,教学氛围明显改善,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2)教学比赛纳入到平时成绩考核结构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以及在比赛过程中应用的熟练程度,有效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实战经历增多,对抗强度增强,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3)大量的教学比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荀丽娟[6](2021)在《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实践性强,不仅要承担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行为的责任。在全员育人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体育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需深挖公共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寻公共体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两门课程同向同行,更好的发挥育人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三种研究方法,在认真阅读和梳理了大量有关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文献后,总结现下已有的经验,以大理大学为调查个案,重点对公共体育课教师、体育学院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同时选取不同学科类别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653份,通过对访谈材料、问卷数据的分析,旨在了解目前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现状,为文章提供现实写作基础。高校公共体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有效的将两者结合,实现“课程育人”,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有利于更好的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撰写过程中以理论的概述——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对策的探析为主线,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以理论概述为主,分析了高校公共体育课及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第二章以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发展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一是分析了教师、学生对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二是总结了教师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具体形式;三是对目前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实效进行提炼;四是结合现实生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第三章结合大理大学目前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正确认识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制度规范、加强对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监督管理和评价、经常性开展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经验交流、公共体育课教师如何增强课程思政能力五个大的方面分析了大理大学如何继续有效推进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建设。
叶俊[7](2020)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强身健体的素质作用,融入德育、价值观、道德理想信念的元素,在体育教育时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它主要是指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精神与其他课程和教学相结合。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等精神,再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应作为学校教育根本任务,构建学校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在课程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各类课程同向同行,落实立德树人。因此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同时,如何深入挖掘学校体育课程教育、体育专项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体育课程教学协同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体育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教育意义,能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通过体育教学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经过研究目前许多体育专家提出“课程思政”理念与体育教育都是通过相互支持实现课程情感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目的之一,后者是前者的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都会有意识在课程设计和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部分教师处于被动状态,为了完成目标而去做,缺乏主动意识。体育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缺少主动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无法体现体育教学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探讨了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和内容,能够起到育人的目的。本文着重对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与实现途径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广西高校体育教育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协同育人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课程思想”的理念让体育教育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逐渐从对象、目的、内容融合起来,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有助于学生更直观、生动的去体验到内化为精神品质、人生价值观。通过加强体育教师政治素养、做好教学大纲、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途径将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相融合。
陈钰天[8](2020)在《新课改背景下郑州市高中“四有”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育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国情,结合社会、时代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生长规律和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设计,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真正明确和培养出学生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要求每个学科根据自身学科的价值和特性出发,构建具有学科特性的核心素养体系。2018年,河南省发起“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题教研和实践活动。为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之间搭建桥梁。自“四有”体育课堂推出以来,河南省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比赛、学术交流等活动,产生了大量优秀且新颖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等理论成果和可实际操作的经验,同时将体育深度学习与“四有”体育课堂相结合,形成河南省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策略和有效途径,为河南省体育教师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郑州市高中体育教学实践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郑州市高中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的掌握呈现较好的现象,教师们都能明确当下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但也有少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的形成方面存在差异性,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认知不完整。体育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的环节上也能紧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能够包含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的内容,但也出现了目标设置不具体,导致教学评价时可依据的指标不精确的现象。(2)郑州市高中体育教师在选定教学内容时,能够有意识地将体能练习加入课程内容中,显示了“四有”体育课堂强调体能发展要有实效性的良好效果,体育教师回归体育学科的本质,将体能练习的重要性输送给学生,也让学生明白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魅力所在。良好的体能练习安排可贯穿整节课的内容,但有部分教师在安排体能练习时没有将其与本节课的技能学习相结合,虽然发展了学生体能,但对于技能学习没有起到助推作用。(3)郑州市高中体育教师在竞赛活动安排方面基本都能落实到位,在竞赛活动中对于学生胜负意识、规则意识、角色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效果较好,但在竞赛活动与技能练习的衔接上还出现略有偏差的现象。(4)郑州市高中体育教师基本教学方法的掌握整体较好,能够应对正常教学任务,但部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容易忽略有效性原则,存在重方法、不重效果的现象,教师会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但未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郑州市高中部分体育教师整体上在形成教学评价时,能够依据科学性原则,但部分教师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学业质量水平模块的关联较少,仍采用之前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进行评价,就导致了能够感受到教学效果一般但无法找出真正原因的现象。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赵虹[10](2020)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对提高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认为啦啦操运动的迅速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其作为学生的体育选项课,但啦啦操项目作为体育选项课教学内容进入我国高职院校的时间较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创新对于啦啦操教师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在我国高职院校以往及现存的体育选项课程教学模式中,传统教学为一直以来是主流,伴随着高职院校在场地设施完善、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及师资力量不断壮大,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也不断在被暴露。为了响应国家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改革要求,更好的推行啦啦操项目,广大的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师需要在啦啦操教学模式方面不断创新和改进。本文主要以文献资料、实验研究、问卷调查为主,以专家访谈、数据分析、逻辑分析为辅,从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年限、教学环境资源等方面出发,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提高高职院校啦啦操课程教学效果为目的,使教师在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缺陷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构建“以赛促学”教学模式。通过文献搜索有关“赛”的教学模式内容,从中总结和学习相应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构建“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并据此提出实验假设,在充分做好前测后测的准备工作下,将设计的“以赛促学”教学模式运用在高职院校花球啦啦操的选项课堂中。实验前通过专家访谈检验有效度和可行性,而学生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和随堂观察,最后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在高职院校采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主要呈现在以几个维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生对啦啦操的持久性;期末动作技能考核;教学的反馈等方面进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高职院校中实施“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啦啦操教师不断丰富教学的方式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发挥其创新性能力;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中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动机及提高学生对啦啦操的学习兴趣;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应用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表现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赛中玩、赛中学、赛中掌握发展技能和体能,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学制短,学业重的现状有着很好互补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适应这个竞争激励的社会。“以赛促学”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锻炼的习惯,奠定了终身体育基础。
二、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体育考核设计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体育考核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建国七十年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及发展趋向 ——以“人教版”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对教科书建设与改革的高度重视 |
1.1.2 教科书的作用与价值 |
1.1.3 现阶段高中体育教科书的使用情况 |
1.1.4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研究尚未涉及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与教材 |
2.1.2 教科书与教师教学用书 |
2.1.3 编写范式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演变研究 |
2.2.2 体育教科书内容研究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研究 |
2.2.4 体育教科书使用情况研究 |
2.2.5 研究评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文本分析法 |
3.2.5 德尔菲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范式理论概述 |
4.1.1 范式理论产生的背景 |
4.1.2 范式理论内容梳理 |
4.1.3 “范式”维度的确立 |
4.2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历史考察 |
4.2.1 “统编教材”阶段(1949年-1985年) |
4.2.2 “一纲多本”阶段(1986年-1999年) |
4.2.3 “体育与健康”阶段(2000年至今) |
4.3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特征 |
4.3.1 第一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总结(1997年) |
4.3.2 第二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2001年) |
4.3.3 第三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2004年) |
4.3.4 第四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2019年) |
4.3.5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特征 |
4.4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危机 |
4.4.1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师生使用率低 |
4.4.2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师生满意度低 |
4.4.3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作用与价值尚未显现 |
4.4.4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内容对学生吸引力低 |
4.4.5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内容较难且讲解浅泛,多数学生难以掌握 |
4.4.6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时代适应差,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
4.4.7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实际操作性不强 |
4.4.8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人员结构不合理 |
4.5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发展趋向 |
4.5.1 科学共同体 |
4.5.2 理念 |
4.5.3 方法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特征 |
5.1.2 师生从不使用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原因 |
5.1.3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危机 |
5.2 建议 |
5.2.1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建议 |
5.2.2 其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使用情况与满意度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使用情况与满意度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五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六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发展趋向专家评判表(第一轮) |
附录七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发展趋向专家评判表(第二轮) |
附录八 问卷效度调查表 |
附录九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 |
致谢 |
(4)分层教学法在跆拳道品势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分层教学法概念 |
2.1.2 跆拳道品势概念 |
2.2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2.2.1 因材施教理论 |
2.2.2 掌握学习理论 |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5 建构主义理论 |
2.3 分层教学法教学的原则 |
2.3.1 区别对待原则 |
2.3.2 个体差异原则 |
2.3.3 全面统筹原则 |
2.3.4 动机激励原则 |
2.4 国内外分层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分层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
2.4.2 国内分层教学法的现状 |
2.4.3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第四章 实验设计 |
4.1 实验对象 |
4.2 教学实验的时间与地点 |
4.3 实验测试内容 |
4.3.1 实验前测 |
4.3.2 实验后测 |
4.4 实验变量与控制 |
4.4.1 自变量 |
4.4.2 因变量 |
4.4.3 实验的控制 |
4.5 传统教学法与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
4.5.1 传统教学法的实施 |
4.5.2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
4.5.3 教学评价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情况对比分析 |
5.2 跆拳道品势演练动作准确度得分对比分析 |
5.3 跆拳道品势演练动作表现力得分对比分析 |
5.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跆拳道品势成绩情况对比分析 |
5.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况对比分析 |
5.6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交往、合作、竞争意识情况对比分析 |
5.7 教学效果认可度反馈情况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分层教学法适用跆拳道品势教学 |
6.1.2 分层教学法可以提升跆拳道品势动作的准确度和表现力 |
6.1.3 分层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跆拳道品势成绩 |
6.1.4 分层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态度 |
6.1.5 分层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交往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
6.1.6 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得到认可 |
6.2 建议 |
6.2.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
6.2.2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
6.2.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6.2.4 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附录A 跆拳道学员学习动机、兴趣、态度问卷表 |
附录B 跆拳道学员学习交往、合作竞争意识、问卷表 |
附录C 教学效果认可度评价问卷 |
附录D 分层教学法在跆拳道品势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
附录E 分层教学法测试指标与教学考核指标问卷调查表 |
附录F 《分层教学法在跆拳道品势教学中的实验研究》第一轮 |
附录G 《分层教学法在跆拳道品势教学中的实验研究》第二轮 |
附录H 传统教学法教案 |
附录J 分层教学法教案 |
致谢 |
(5)教学比赛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前高校篮球普修或者选修课学生的上课现状 |
1.1.2 考试内容引导学习内容,学生主动性不足 |
1.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关于体育课堂积极性的研究 |
1.3.3 关于体育课堂比赛教学的研究(比赛对教学的影响) |
1.3.4 关于篮球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的研究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研究结果分析 |
3.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数据对比分析 |
3.1.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战能力水平对比分析 |
3.1.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参赛积极性对比分析 |
3.1.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时课堂表现对比分析 |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组内对比分析 |
3.2.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战能力水平组内对比分析 |
3.2.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参赛积极性组内对比分析 |
3.2.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时表现组内对比分析 |
3.3 讨论 |
3.3.1 课上典型情况的案例分析 |
3.3.2 对个人比赛总结的案例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参考文献 |
6.致谢 |
附录1 活动时间内学生表现数据 |
附录2 课堂表现评分标准 |
附录3 教学实践评分标准 |
附件4:罚球、半场运球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
附录5 大学生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
附录6 大学生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量表 |
附录7 学生信息 |
附件8 上海体育学院术科教案模版 |
(6)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调查法 |
五、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一章 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概述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一)公共体育 |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 |
(三)课程思政 |
(四)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 |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特点 |
(一)健身性 |
(二)普及性 |
(三)实践性 |
(四)基础性 |
(五)灵活性 |
(六)主体性 |
三、课程思政的特点 |
(一)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 |
(二)协同育人的核心理念 |
(三)立体多元的教育结构 |
(四)显隐结合的教育方法 |
(五)严谨的方向性导向 |
(六)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形式 |
(七)强烈的教师个人育人意识 |
四、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意义 |
(一)有助于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工作 |
(二)有助于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育质量 |
(三)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
(四)有助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 |
第二章 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调查及其分析 |
一、调查开展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过程 |
二、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现状 |
(一)师生对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认知 |
(二)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具体形式 |
(三)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取得的实效 |
三、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思政建设力度不够 |
(二)课堂教学尚存在不足 |
四、影响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因素 |
(一)制度因素 |
(二)教师因素 |
(三)学生因素 |
第三章 大理大学推进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发展的思考 |
一、加强学习,正确认识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
(一)学习文件精神,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本质 |
(二)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具有其独特性和一定优越性 |
(三)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工作覆盖面广,影响重大 |
(四)防止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出现片面错误做法 |
二、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制度规范 |
(一)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责任人制度 |
(二)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教师培训制度 |
(三)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 |
(四)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激励机制 |
三、加强对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监督管理和评价 |
(一)公共体育课教师选聘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作为考核要素 |
(二)要按相关制度要求加强对课程思政工作的监管考核 |
(三)要把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作为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
(四)将课程思政列为公共体育课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 |
(五)树立典型,宣传表彰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优秀教师 |
四、经常性开展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经验交流 |
(一)建立校内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交流平台 |
(二)建立校外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交流平台 |
(三)公共体育课教师有意识主动开展非正式的交流 |
五、公共体育课教师增强课程思政能力的有效途径 |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热爱学生的能力 |
(二)扩充知识和视野,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
(三)参加培训研修,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能力 |
(四)加强与学生交流,提高课程思政的针对性 |
(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
(六)挖掘鲜活题材,增强课程思政工作的感染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关于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途径研究 |
2.2.3 关于体育教育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 |
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对象 |
3.3 主要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案例分析法 |
3.3.3 问卷调查研究法 |
3.3.4 访谈法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要求 |
4.1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价值 |
4.1.1 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育人的理想信念融合 |
4.1.2 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更具创新性 |
4.2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因素 |
4.2.1 体育价值观中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 |
4.2.2 体育教学中的育人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 |
4.2.3 “课程思政”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形式 |
5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
5.1 “课程思政”指导理念在体育教育育人的意义 |
5.1.1 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5.1.2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需要 |
5.2 “课程思政”理念对广西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分析 |
5.2.1 遵守道德规范价值 |
5.2.2 心理调节价值 |
5.2.3 核心凝聚价值 |
5.2.4 广西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培养 |
6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
6.1 “课程思政”是体育教育协同育人的升华 |
6.1.1 体育教学模式更具多样性 |
6.1.2 体育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 |
6.1.3 体育课堂组织形式多样性 |
6.2 体育教育可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
6.2.1 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
6.2.2 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 |
6.2.3 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
6.3 体育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角色的体验 |
7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 |
7.1 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 |
7.1.1 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了解情况 |
7.1.2 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 |
7.1.3 体育教学目标加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可行性 |
7.1.4 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表现情况 |
7.1.5 体育教学评价中“课程思政”教育因素价值 |
7.2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 |
7.2.1 爱国主义教育 |
7.2.2 合作精神教育 |
7.2.3 竞争意识教育 |
7.2.4 规则意识教育 |
7.2.5 意志品质塑造 |
7.3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7.3.1 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渗透意识不强 |
7.3.2 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效性不高 |
7.3.3 体育教学中融合方法过于单一 |
7.3.4 体育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有待提高 |
8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 |
8.1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 |
8.1.1 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
8.1.2 做好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顶层设计 |
8.1.3 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
8.1.4 建立高校体育思政教育评价体系 |
8.2 发挥课余体育活动对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作用 |
8.2.1 加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中的自我教育 |
8.2.2 提高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
8.2.3 课余体育能够使大学生更明确地认识自我 |
8.3 在体育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
8.3.1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节的建设 |
8.3.2 发掘体育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
8.3.3 教师以身示范,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
8.3.4 通过组织体育比赛进行“课程思政”的教育 |
8.3.5 运用榜样效应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 |
8.3.6 拓宽学校体育文化宣传途径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2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3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新课改背景下郑州市高中“四有”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时代需求: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需求 |
1.1.2 现实需要:理论进步与教学实践的矛盾 |
1.1.3 职业责任:社会价值和个人追求的实现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与关系梳理 |
2.1.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2.1.2 学科核心素养 |
2.1.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2.1.4 “四有”体育课堂 |
2.1.5 教学实践 |
2.2 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学科教学实践的研究 |
2.2.1 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与教学实践融合的研究 |
2.2.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的研究 |
2.3 河南省“四有”体育课堂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成果 |
2.3.1 理论方面的研究 |
2.3.2 实践方面的推进 |
2.4 核心素养背景下其他学科教学实践的研究 |
2.5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体育教学实践的硏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郑州市体育教学实践现状分析 |
4.1.1 教学理念 |
4.1.2 教学目标 |
4.1.3 教学内容 |
4.1.4 教学方法 |
4.1.5 教学评价 |
4.1.6 教学效果 |
4.2 .基于“四有”体育课堂评析现状 |
4.2.1 指导思想 |
4.2.2 学情分析 |
4.2.3 教材分析 |
4.2.4 教学步骤 |
4.2.5 本课点评(自评) |
4.3 发展对策思考 |
4.3.1 注重培训质量、完善教学理念 |
4.3.2 教学目标设置具体化 |
4.3.3 体能练习和竞赛活动常态化 |
4.3.4 教学方法多元化 |
4.3.5 教学评价科学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加强体育教师理论学习 |
5.2.2 围绕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设置教学目标 |
5.2.3 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2017版)》精准选定教学内容 |
5.2.4 因材施教,有效选择教学方法 |
5.2.5 科学评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新课改背景下郑州市高中“四有”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师问卷) |
附录B 新课改背景下郑州市高中“四有”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学生问卷) |
附录C 访谈提纲 |
附录D 调查问卷专家效度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对提高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啦啦操的起源、概念、发展 |
2.1.2 教学模式 |
2.1.3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 |
2.2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2.2.1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2.2.2 国内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
2.2.3 国外主要体育教学模式 |
2.3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支撑条件 |
2.3.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
2.3.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
2.3.3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
2.4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与比赛训练法的联系与区别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教学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高职院校啦啦操课程中以“赛”促学习兴趣结果分析 |
4.1.1 实验前学生对啦啦操基本情况了解 |
4.1.2 实验前两个班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分析 |
4.1.3 实验后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横向分析 |
4.1.4 实验后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纵向分析 |
4.1.5 实验后两班学生对啦啦操学习兴趣分析 |
4.2 高职院校啦啦操课程中以“赛”促身体素质结果分析 |
4.2.1 实验前学生身体素质分析 |
4.2.2 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的结果分析 |
4.3 高职院校啦啦操课程中以“赛”促心理品质分析 |
4.4 高职院校啦啦操课程中以“赛”促考核成绩结果分析 |
4.5 高职院校啦啦操课程中以“赛”促学习持久性反馈分析 |
4.6 高职院校啦啦操课程中以“赛”促教学反馈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之处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体育考核设计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乒乓球专业课程的实验研究[D]. 邓珩.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建国七十年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及发展趋向 ——以“人教版”为线索[D]. 彭雪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分层教学法在跆拳道品势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刘志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5]教学比赛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秦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6]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研究[D]. 荀丽娟. 大理大学, 2021(10)
- [7]“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D]. 叶俊.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新课改背景下郑州市高中“四有”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 陈钰天. 河南大学, 2020(02)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对提高高职院校啦啦操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赵虹.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