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外保温挂墙面砖的技术

外墙外保温挂墙面砖的技术

身份证号:23100219871128xxxx

【摘要】外墙保温系统分为多种技术,其中外保温挂墙面砖是一项受到居民欢迎的一项技术,因为其保温的技术效果好,同时对建筑的美观性也有保障,是近年来逐渐被重视的一项保温层施工技术,本文详细的阐述了这项技术的技术要点,希望有关施工人员可以借鉴参考。

【关键词】外墙保温系统;挂墙面砖,施工流程

挂墙面砖的外保温技术效果好而且对建筑物有美化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尤其在一些温度差较大的地区,挂墙面砖经常造成脱落现象,导致建筑下人员以及财产损失。所以为了提高施工的质量,减少墙体的脱落现象,本文针对外保温墙体挂墙面砖的施工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1、面砖的施工

1.1面砖的施工重点

挂面墙砖的施工重点在粘贴墙砖的工作,但是粘贴墙砖有着需要做好一系列前提工作,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粘贴材料的可靠性。其次对于粘贴面也有着很多要求,同时墙砖的质量也是这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为了保证良好的施工就必须保证在施工中最好建筑外墙的整理工作,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人员的保护也是极其重要的方面。

1.2施工的总流程

建筑外墙体装饰面或保温层的施工技术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在我国有关的外墙体施工以及验收标准中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建筑的外墙体装饰面施工中主要分为七个步骤:第一步,将外墙体的施工基面处理干净,铲除水泥块等突出物。第二步,利用泥浆把基面抹平,完成基面的基础处理。第三步,粘贴结合层,结合层主要是由砂浆组成。第四步,对施工面进行划线处理,计算施工所用墙砖数量,以及边角的处理方法。第五步、粘贴挂墙面砖。第六步,对墙砖间的缝隙灌注泥浆。第七步,清理面砖表面。具体的施工流程如下:

(1)在正式施工前,应制作样板件:通过样板件的施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方法,并按标准要求进行饰面砖粘贴结度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确认后方可施工,以此来避免饰面砖工程出现返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2)基层处理:基层处理的主要内容是清除表面浮渣、尘土及污垢等,保温基面不平整的部分,应进行找平。然后对基层刷界面剂,进行拉毛处理。由于外墙外保温系统饰面砖的基层是保温系统面层的抗裂砂浆,砂浆有一个干燥收缩的过程,所以面层抗裂砂浆施工完后,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然后才再进行粘贴面砖的基层处理。

(3)排砖、分格、弹线:在基层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样板进行排砖,并确定接缝宽度、分格,排砖宜使用整砖。对必须使用非整砖的部位,非整砖宽度不宜小于整砖宽度的1/3。施工前应在基层上先弹出垂直、水平控制线,再根据面砖的规格尺寸、排列图,弹出面砖控制线。

(4)粘贴面砖:在粘贴前应对面砖进行挑选,浸水2h以上并清洗干净,待表面晾干后方可粘贴。面砖粘贴采用“自上而下”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粘结层厚度应控制在4~8mm左右。面砖粘贴应一次到位,如确需调整位置,可在粘贴材料初凝时间范围内调动砖块位置和接缝宽度,并使之附线敲实,初凝后,严禁振动或移动面砖。要注意门窗洞口等节点部位的处理,做好砖缝的防水。面砖粘贴时砂浆应饱满,中间不留空隙,否则空隙会造成凝露,导致面砖脱落。

(5)勾缝:面砖粘贴后应及时勾缝。勾缝应按设计要求的材料和深度进行。勾缝应连续、平直、光滑、无裂纹、无空鼓,否则不仅影响到面砖的美观,也易造成水分从缝隙进入粘结层内部,引起面砖的脱落。

(6)清理表面:面砖粘贴后应用棉纱或软毛巾及时将表面清理干净,保证面砖的清洁与美观。

(7)检查、修补:面砖粘贴后,在拆施工脚手架之前,应对面砖进行检查,如发现空鼓等毛病时,应及时进行返工维修处理。

2.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

在施工完成后,最重要的就是墙体面砖的验收工作,验收工作必须要严格,因为墙体面砖的脱落会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严格的检查面砖的施工质量。因此要制定专业的验收监测标准。

2.1制定延后检定方案

在施工验收检定方案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抽样调查的方式,因为整体的调查工作的可行性很低,同时在抽样中最好拥有随机性,同时应该尽量选取不显眼的位置的建筑墙砖,对于主要的监测手段就是抗拉力、抗压力、抗温度变化的等方案。在对抽样的参考墙体有着一个比较系统的检验之后,墙体的抗拉力在标准范围内,验收就为合格。

2.2验收选定部位的方法

在建筑的墙体的位置选择上,一般采用均匀的方式,用时抽样的数量是有面砖的数量以及建筑外墙施工的总面积决定的,在检定够应该对检定位置的面砖进行加固,用时在检定较高位置的面砖时需要疏散周围的无关人士,同时施工人员的必须佩戴安全帽。因为面砖如果质量不合格就要重新施工,所以很多施工单位选择一边施工一边监测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施工的速度,但是在多次验收不合格时,就要更换新的粘粘材料或者施工方式,确保施工的质量。

2.3验收的具体参数标准

在墙砖的验收中有着具体的参数标准,一般的面砖验收有着两个重要的指标,只有两个指标都合格的才能验证为面砖施工合格,在这两个指标分别为平均粘结轻度,以及拉拔强度。在每组是样品种粘结度的参数应该大于0.4mpa,在样本中可以允许某一样本低于0.4mpa,但是不能低于0.3mpa,同时这些面砖的数量不能超过总数的1/3。

3、检查结果处理

3.1制取试样:检测部位确定后,按照饰面砖规格选择标准块的尺寸切割试样。首先断缝只能切割至加强抹面层表面,绝对不能损坏抹面层里的保温增强网(镀锌电焊网或耐碱网格布),试样切割长度和宽度宜与标准块相同,其中有两道相邻切割线应沿饰面砖边缝切割。其次是切割过程中应尽量小心操作,避免因为切割操作使面砖破坏或松动等,致使检测结果偏小。

3.2粘贴标准块:应针对不同的面砖尺寸,选择合适的标准块进行拉拔试验。胶粘剂的粘结强度宜大于3.0MPa,确保检测过程中不会因为胶粘剂破坏而使检测失效。胶粘剂不应粘连相邻饰面砖,否则会影响到检测结果。胶粘好标准块后,应等胶粘剂达到足够粘结强度后才能进行检测。

3.3检测操作:在安装仪器的过程中,要使拉力杆与标准块垂直,确保饰面砖检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剪切作用,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拉拔过程中要速摇操作,直至试样断开,记录粘结强度检测仪的数字显示器峰值,该值即是粘结力值。检测过程中要始终掌握好检测设备,不要因为检测设备的移位而影响到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处理:饰面砖粘结力检测完毕后,应按受力断开的性质判定断开状态,测量试样断开面每对切割边的中部长度作为试样断面边长,并应按要求进行记录与计算,而不能直接以标准块的尺寸作为试样的尺寸,从而影响到检测结果。如果检测结果无效时,应分析原因并重新选点检测。

4、总结

在建筑外墙体面砖施工的过程中,面砖有着比保温板更美观的外观,但是如果施工不恰当,就会造成墙体脱落,对建筑下人员和物品造成损害,同时也会严重影响美观性。所以要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七个步骤来施工,不可忽视任一环节。在施工验收阶段,可以采用边施工边验收方式,如果发现施工存在问题,为面砖造成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相应问题,或者采取返工的手段。在验收中应该合理选取抽样密度,控制质量,同时按照我国相应的技术标准,对于不合格现象绝不放过。

参考文献:

[1]何增仕,张书昌.外墙外保温体系对建筑使用寿命的影响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02).

[2]赵守佳.外墙外保温体系的防水[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4(07).

[3]杨扬.StoThermClassic外墙外保温体系[J].新型建筑材料.2002(04).

[4]朱晋萍.外墙外保温体系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控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5(02).

标签:;  ;  ;  

外墙外保温挂墙面砖的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