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胰腺癌组织中Annexin 1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肿瘤学
作者: 白晓枫
导师: 赵平,赵晓航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组织芯片,双相,电泳
文献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胰腺癌组织中Annexin 1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发病隐匿,预后不良。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手术切除率很低,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标记物和新的治疗标靶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方法。三组基因芯片研究数据显示Annexin 1 mRN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Annexin 1可能是胰腺癌的一个候选标志物。本研究使用Western blot、组织芯片免疫组化、2-DE以及RT-PCR方法分析Annexin 1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而探讨Annexin 1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 我们使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Annexin 1蛋白在11例胰腺导管腺癌及其配对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发现Annexin 1在正常胰腺组织中有微弱或没有表达,在73%(8/11)胰腺癌组织发现Annexin 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在胰腺癌细胞系中Annexin 1也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在胰腺癌组织阵列中分析Annexin 1的表达。在正常胰腺组织中,Annexin 1表达的阳性率为18.4%(7/38)。大多数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未见有Annexin 1蛋白的表达,少数散在的腺泡细胞的胞浆中可见Annexin 1的表达,这些细胞主要位于腺泡腔的的外面。在胰腺癌中Annexin 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01)。71.4%(30/42)的胰腺癌Annexin 1表达阳性。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胰腺癌组织中Annexin 1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胰腺癌中Annexin 1蛋白的表达与PCNA、Ki-67及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活动
发布时间: 2006-10-13
参考文献
- [1].内镜超声引导下胰腺癌组织间放射治疗的初步研究[D]. 孙思予.中国医科大学2006
- [2].胰腺癌组织DNA异常甲基化与肿瘤细胞去甲基化的研究[D]. 郑本波.四川大学2004
- [3].人腺上皮肿瘤患者术期化疗后肿瘤组织中Syk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 史健.河北医科大学2007
- [4].人胰腺癌组织块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构建及生物学行为的观察[D]. 肖俊.华中科技大学2014
- [5].microRNA-935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及对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 王萃玥.山东大学2017
- [6].HIF-1α对人胰腺癌细胞TLR4表达影响的体外体内研究[D]. 范平.华中科技大学2012
- [7].胰腺癌组织VEGF-C、VEGFR-3的表达及siRNA抑制胰腺癌细胞VEGF-C表达的研究[D]. 刘安安.第二军医大学2008
- [8].CacyBP/SIP在胰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与机制[D]. 陈雄.第四军医大学2011
- [9].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在胰腺癌发生与发展中的机制研究及临床预后分析[D]. 徐永.南京医科大学2017
- [10].RNAi抑制HIF-1α表达对肿瘤糖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D]. 何国栋.复旦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Annexin 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妍.中国医科大学2007
- [2].重组人Canstatin蛋白及溶瘤腺病毒He-Cans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D]. 何小平.第二军医大学2006
- [3].胰腺癌靶向治疗新靶位的研究[D]. 孙跃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 [4].COX-2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与胰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D]. 许东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 [5].胰腺导管腺癌分子标志的分离、鉴定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D]. 倪晓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6].Annexin Ⅰ在胰腺癌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 刘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7].抑癌基因ARHI/NOEY2及其甲基化在胰腺癌发病与治疗机制的研究[D]. 杨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8].Annexin Ⅰ和CASK在食管鳞癌中的功能研究及重要功能蛋白的筛选[D]. 刘煜.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
- [9].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D]. 陈晓星.南京医科大学2006
- [10].胰腺癌相关SELDI-TOF-MS血清蛋白谱型的研究[D]. 郑朝旭.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