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化瘀通络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以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和高尿酸血症模型动物为研究对象,以中医针灸理论为指导,运用针灸化瘀通络法治疗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初步揭示针灸化瘀通络法的疗效和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向大鼠踝关节腔注入尿酸钠溶液形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为模型动物,分别采用酵母膏和氧嗪酸钾盐对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形成高尿酸血症模型动物,将针灸化瘀通络法分别用于两种模型的治疗,并与抗炎药(消炎痛)和降尿酸药(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作组间对照,观察其对疼痛、炎症相关指标和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结果:1、通过鼠耳肿胀法以及扭体法、热板法的实验,证明了针灸化瘀通络法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效果(p<0.05)。2、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动物中,分别通过对局部组织细胞因子、疼痛介质水平的测定,证明了针灸化瘀通络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动物细胞因子和疼痛介质具有抑制作用(p<0.05);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病理组织,从病理形态学角度来证明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成功和针灸化瘀通络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确切作用。3、针灸化瘀通络法能明显降低异常升高的血尿酸和尿素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抑制影响(p<0.05)。 结论:1、针灸化瘀通络法抗炎镇痛效果明显,抗炎作用可能主要与抑制细胞因子释放有关,而镇痛作用可能主要与抑制外周K+、NE、DA和5-HT释放有关。2、针灸化瘀通络法有抑制XOD的活性,减少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论文目录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针灸化瘀通络法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及造模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
  • 2.1.1 动物分组
  • 2.1.2 治疗
  • 2.1.3 模型制作
  • 2.2 热板镇痛实验方法
  • 2.2.1 动物分组
  • 2.2.2 治疗
  • 2.2.3 模型制作
  • 2.3 化学刺激镇痛实验方法
  • 2.3.1 动物分组
  • 2.3.2 治疗
  • 2.3.3 模型制作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4.2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小鼠扭体法镇痛实验的影响
  • 4.3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小鼠热板法镇痛实验的影响
  • 第二部分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及造模剂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制作
  • 2.3 治疗
  •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4.1 大鼠的一般状况
  • 2.4.2 测大鼠足跖肿胀度
  • 2的含量'>2.4.3 测踝关节关节液中IL-1β、IL-6、IL8、TNF-α、PGE2的含量
  • +的含量'>2.4.4 测踝关节关节液K+的含量
  • 2.4.5 测踝关节关节液DA、NE、5-HT的含量
  • 2.4.6 踝关节标本光镜下观察处理方法
  • 2.4.7 踝关节标本电镜下观察处理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大鼠一般状况
  • 3.2 对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足跖肿胀的影响
  • 2含量的影响'>3.3 对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局部IL-1β、IL-6、IL-8、TNF-α、PGE2含量的影响
  • +含量的影响'>3.4 对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局部K+含量的影响
  • 3.5 对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局部NE、DA、5-HT含量的影响
  • 3.6 对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局部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3.6.1 光镜下观察针灸化瘀通络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影响
  • 3.6.2 电镜下观察针灸化瘀通络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影响
  • 第三部分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及造模剂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制作
  • 2.2.1 实验性小鼠因酵母膏致高尿酸血症模型塑造
  • 2.2.2 实验性小鼠因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模型塑造
  • 2.3 治疗
  •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4.1 测血清中血尿酸(UA)、尿素氮(BUN)的含量
  • 2.4.2 测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活性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因酵母致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UA、BUN的影响
  • 3.2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因酵母致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XOD的影响
  • 3.3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因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UA、BUN的影响
  • 3.4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因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XOD的影响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 1.1 对痛风的认识
  • 1.2 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 1.3 针灸治疗痛风及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 1.3.1 针刺疗法
  • 1.3.2 针刺加药物
  • 1.3.3 刺血疗法
  • 1.3.4 温灸疗法
  • 1.3.5 其它疗法
  • 2 针灸化瘀通络法依据
  • 3 现代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 3.1 现代医学对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 3.1.1 高尿酸血症与嘌呤代谢的关系
  • 3.1.2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 3.2 现代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 3.2.1 发病机制的认识
  • 3.2.2 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
  • 3.3 现代医学治疗痛风现状
  • 3.3.1 预防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 3.3.2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治疗
  • 3.3.3 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期的治疗
  • 3.3.4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期的治疗
  • 4 模型选择的依据
  • 4.1 实验性炎症模型的选择
  • 4.2 实验性痛症模型的选择
  • 4.3 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选择
  • 4.4 实验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选择
  • 5 阳性对照药选择的依据
  • 6 机制探讨
  • 6.1 针灸化瘀通络法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探讨
  • 6.2 针灸化瘀通络法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探讨
  • 6.3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动物局部组织炎症因子影响的机制探讨
  • 6.4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动物局部组织致痛因子影响的机制探讨
  • 6.5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动物局部组织病理形态学影响的机制探讨
  • 6.6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影响的机制探讨
  • 6.6.1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酵母致高尿酸血症大鼠UA、BUN、XOD功能影响的机制探讨
  • 6.6.2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大鼠UA、BUN、XOD功能影响的机制探讨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件一: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附件二:申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针灸防治鼻咽癌放化疗后不良反应综述[J]. 大众科技 2019(10)
    • [2].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现状[J]. 甘肃科技 2019(21)
    • [3].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研究进展[J]. 大众科技 2019(10)
    • [4].针灸结合传统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体会[J]. 智慧健康 2019(34)
    • [5].针灸人文研究路径与当代著述概况初探[J]. 中医杂志 2019(24)
    • [6].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性卒中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34)
    • [7].脑电图技术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19(11)
    • [8].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2)
    • [9].针灸治疗急性脑血管病致中枢性呃逆的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29)
    • [10].穴位埋线配合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11].针灸联合常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29)
    • [12].微创手术联合早期针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19)
    • [13].《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原发性痛经》的研制及其特点[J]. 中国针灸 2019(12)
    • [14].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可实施性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 中国针灸 2019(12)
    • [15].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疗效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90)
    • [16].中药加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4)
    • [17].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21)
    • [18].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概述[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7)
    • [19].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J]. 新疆中医药 2019(06)
    • [20].针灸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应用[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5)
    • [21].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3)
    • [22].探究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3)
    • [23].针灸治疗运动医学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9(04)
    • [24].针灸治疗肾虚型胎动不安临床研究[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12)
    • [25].近20年来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 2019(06)
    • [26].天麻钩藤饮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研究[J]. 心理月刊 2020(01)
    • [27].神经性耳鸣采用针灸结合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03)
    • [28].遵循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针灸为健康中国做出更大贡献[J]. 中国针灸 2020(01)
    • [29].针灸结合旋覆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01)
    • [30].分析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91)

    标签:;  ;  ;  ;  

    针灸化瘀通络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