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亦庄供电公司北京100176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有较高要求。但是,就目前而言,仍有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仍固守着传统管理思维,没有积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造成这些企业管理模式跟不上现代,市场竞争力不强,极大的影响了企业长期的发展。因此,高层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应该积极发挥创新能力,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以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基于此,以下对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分析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筑工程;创新思维
中国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如今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多个领域的经济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中经济发展较好的就包括建筑工程业。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作业越来越多,所以对建筑工程方面的管理需要越加的重视。好的管理才能带领建筑工程企业走的更远,所以对于管理创新方面的需求非常高。
1当前创新思维的概况
要想认识创新思维,就要理解创新思维、创新之间的关系。创新是我国乃至世界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名词,而且创新这个词十分古老,其英文为innovation,这个单词最早源自拉丁语,原意共有三层,一是改变,二是新东西的创造,三是更新。正式将创新当成一个理论来看待是在二十世纪以后,美国著名管理学、经济学学者熊彼特于1912在经济领域引入创新的概念,随后,创新开始得到建筑、医疗、生产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创新思维指的是用独创、新颖的方式将问题解决的一种思维过程,这样的思维往往能够把常规思维枷锁打破,用反常规、超常规视角与方式对问题进行有效思考,并给出独特的问题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独到的、新颖的思维成果。
2建筑工程管理缺乏创新的原因
2.1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模式陈旧
管理理念落后是建筑工程管理当前面临的又一大难题,管理模式创新基础就是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可以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进步,有利于建筑工程的发展。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理念没有与时俱进,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陈旧的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技术之间存在错位现象,导致建筑工程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的发展。
2.2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在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认真对待,工程安全管理的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无法实施工程管理。第二,安全管理人员和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在施工过程中造成许多不规范的施工问题,这在建筑工程中创造了很多安全性。此外,许多隐藏的危险也会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2.3建筑工程管理重视度不够
现实中,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综合分析主要有3个影响因素:第一,基层管理人员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全面;第二,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条件不健全,不能保障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实施;第三,建筑行业管理的氛围比较淡薄,没有将管理引导的作用发挥出来。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不够重视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2.4施工质量意识不足
因为建筑工程所涵盖的专业面较广,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往往因特殊原因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重视,造成了追赶工期的现象。各监理机构不能够按照法律法规执行标准,甚至对规范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使得施工单位钻空子,偷奸耍滑。还有施工单位自身,对于道路、排水中的安全问题,往往报以坏了再修的态度,故意降低工程质量。这些现象都是造成上报材料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根源。
3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思维运用策略
3.1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进步的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进步更离不开管理者思想观念的创新,因为企业管理者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管理者没有注重创新,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只是因循守旧,一味地照搬之前的管理方式,那么这个企业终将会被市场淘汰,因此说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创新管理技术
正式实施建筑工程以后,工程技术的作用便凸显出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同时,管理技术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具有工序繁琐、人数众多的基本特点,且施工项目质量与进度和科学技术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筑工程管理需要依赖技术创新,通过创新来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技术水平。现阶段,管理信息化是热门管理技术之一,同时也是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关键点。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是伴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技术,对各行各业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是时代发展的动力之一。信息技术与过去的计算机技术存在一定差异,包含动态管理与资源共享等多种新型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各个方面渗透信息技术以后,能够极大地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当前与未来的发展,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与便捷性。
3.3管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
管理人员有着创新意识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来管理企业。但是在目前,仍有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这就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企业也应该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有能力的人才,更好的培养管理者的创新意识,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3.4组织机构创新,明确管理人员权利义务
创新管理制度建立的同时,需要配套的组织机构进行辅助,以此弥补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建筑企业的管理组织机构变革必须以工程管理目标为指导,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安排,必须做到分工明确、科学合理,切实保证管理人员能根据工程目标各司其职,不会因为界限模糊而互相推脱责任,为共同协力实现目标而尽心尽力,企业还可以建立问责制度,确保每一位工程管理人员都要对负责的工程部分负责,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并惩处相关管理人员,同时对于管理考核成绩优异的管理人员,可以进行一定的奖励,以便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管理组织机构成员之间也是互相制约的,重大决策事项要采用民主的方式进行表决,以此确保决策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此外,要注意,组织机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管理工作也是逐步落实到位,企业不可操之过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有着一定的重视程度,但是创新思维不足。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结合实际发展,采用适合的手段继续在创新管理的实施上做出努力。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思维可以支持建筑工程健康向上的发展,所以加强创新思维建设,可以确保建筑管理的落实,使其迈出新的台阶,并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严惠娜.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OL].河南建材,2019(04):141-142[2019-08-10].
[2]郑战.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143.
[3]李建沛.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09):201.
[4]俞梦龙.探究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08):112.
[5]刘力溏.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0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