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用早灿糯的品质分析和改良

酒用早灿糯的品质分析和改良

论文摘要

开展酒用早籼糯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有利于提高稻米及其产品附加值,稳定早稻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的种粮效益,同时也可拓宽酿酒原料米的来源,降低酿酒成本,保证黄酒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分析绍兴市选育的一些早籼糯品种在品质、酿酒试验等方面的特性,筛选优良酒用早籼糯品种。同时,结合糯稻育种特点,提出可行的品质改良和产业化开发途径和方法。主要结果如下: 1.整精米率、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品质性状均达到三级指标(NY/T593-2002)的早籼糯稻品种较少。主要问题是整精米率低、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偏高等,其中糊化温度、整精米率的问题尤为严重。 2.酿酒工艺改良使目前的早籼糯品种达到了酿制加饭酒要求,其主要酿酒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风味与晚粳糯接近。酿酒试验的结果表明早籼糯米质与酿造品质密切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低(1.0~1.5%)、米粒坚硬、整精米率高(60%左右)、碱消值6.0级、胶稠度95~100mm、蛋白质含量中等的早籼糯品种,其酿酒性能较好,表现出酿酒吸水良好、酶易渗透、发酵一致、充分、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但早籼糯原料米对精白度的要求不高。总的来看,粒型椭圆形、综合米质达到或接近中籼糯水平的优质早籼糯米更适合于酿制加饭酒。 3.目前早籼糯品质育种应针对酿酒品质的特点,根据绍兴市等地早籼糯主要产区的农业生态条件、耕作栽培制度和加工生产需要,把优质放在第一位,同时兼顾高产和多抗。在早籼糯品质改良过程中应明确育种目标,注意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利用,采用远缘杂交和饱和、非饱和回交方法选育糯性品种,加强低世代单株的糯性鉴定,做好后期糯米品质的选择等工作。 4.通过分析当前形势下继续发展早籼糯生产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新问题,提出发展稻米专业经济合作细织等四方面的措施。

论文目录

  • 1.引言
  • 1.1 绍兴黄酒的发展历史
  • 1.2 绍兴黄酒的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早籼糯酿酒研究工作基础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文献综述
  • 2.1 我国糯稻品质研究概况
  • 2.1.1 优质糯米品质研究的概念
  • 2.1.1.1 优质稻米品质概念
  • 2.1.1.2 优质糯稻米的国家标准
  • 2.1.2 糯稻与粘稻品质性状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差别
  • 2.1.2.1 胚乳淀粉及其结构
  • 2.1.2.2 蛋白质
  • 2.1.2.3 脂类及其作用
  • 2.1.3 我国优质米研究情况
  • 2.2 糯稻品质形成影响因素研究
  • 2.2.1 遗传因素影响研究
  • 2.2.2 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糯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 2.2.3 环境因子对糯米品质的影响
  • 2.3 优质早籼糯品种育种概况
  • 2.4 酿酒原料米的研究与酿制工艺概述
  • 2.4.1 传统酿酒对原料米的要求
  • 2.4.2 籼米酿酒工艺概况
  • 2.4.3 早籼糯酿造绍兴黄酒的特牲研究
  • 3.材料与方法
  • 3.1 参加酿酒试验和品质分析的早籼糯品种系表现
  • 3.2 早籼糯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 3.3 早籼糯酿酒试验设计
  • 3.4 早籼糯酿酒试验方法
  • 3.4.1 不同早籼糯品种酿酒对比试验
  • 3.4.2 不同精白度早籼糯酿酒试验
  • 3.4.3 越糯1号中试、大试
  • 4.结果与分析
  • 4.1 参试早籼糯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 4.1.1 碾米外观品质
  • 4.1.2 蒸煮品质
  • 4.2 早籼糯酿酒试验分析
  • 4.2.1 不同早籼糯品种酿酒对比试验
  • 4.2.2 不同精白度早籼糯酿酒试验
  • 4.2.3 越糯1号中试、大试
  • 4.2.4 早籼糯米质对酿酒的影响分析
  • 4.2.5 酿酒早籼糯米质标准
  • 5 讨论
  • 5.1 早籼糯品质育种途径与方法
  • 5.1.1 加强前期基础工作
  • 5.1.2 加强低世代糯性鉴定
  • 5.1.3 应用杂交方法选育糯性品种
  • 5.1.4 加强后期糯米品质的选择
  • 5.1.5 应用辐射方法选育糯性品种
  • 5.2 早籼糯产业化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 5.2.1 早籼糯产业化开发的实践
  • 5.2.2 新时期发展粮酒产业化体系面临的问题
  • 5.2.3 加大早籼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意义
  • 5.2.4 早籼糯产业化开发的对策措施
  • 5.2.4.1 发展稻米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 5.2.4.2 加强优质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繁育体系建设
  • 5.2.4.3 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发展订单生产
  • 5.2.4.4 加强对农户的技术辅导,降低生产成本
  • 6.参考文献
  • 7.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早籼902示范种植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04)
    • [2].早籼61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5)
    • [3].早籼78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4)
    • [4].早籼杂交品种(组合)的引种与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0)
    • [5].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水稻育种动态[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03)
    • [6].栽插密度对早籼杂交稻“蓉优3号”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 2008(03)
    • [7].杂交早籼稻株两优609[J]. 浙江农业科学 2011(02)
    • [8].早籼品种嘉育25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2)
    • [9].高产抗病早籼中早39的示范及推广[J]. 新农村 2012(06)
    • [10].杂交早籼T优15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09(04)
    • [11].早籼杂交稻全优1093的选育[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06)
    • [12].普洱市“早籼改早粳”示范种植成效显著[J]. 云南农业 2015(06)
    • [13].浙江省常规早籼品种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10)
    • [14].三系早籼不育系林丰A的选育过程及繁制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1)
    • [15].优质早籼杂交稻作晚稻直播高产栽培初探[J]. 湖南农业科学 2012(08)
    • [16].高产抗病早籼品种辐501的选育[J]. 核农学报 2012(06)
    • [17].早籼饲料稻综合技术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02)
    • [18].早籼新品种甬籼15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 宁波农业科技 2009(01)
    • [19].漳州市早籼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福建稻麦科技 2015(01)
    • [20].高产优质早籼糯稻品种越糯6号的选育及利用[J]. 农业科技通讯 2014(07)
    • [21].早熟早籼甬籼15的特性分析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 2009(11)
    • [22].2016年安徽省审定水稻品种[J]. 农业科技通讯 2017(02)
    • [23].常规早籼水稻新品种中早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9)
    • [24].优质早籼糯品种越糯0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 中国稻米 2008(05)
    • [25].早籼杂交稻恒丰优342的选育[J]. 福建稻麦科技 2019(04)
    • [26].常规早籼稻金早239的选育与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01)
    • [27].早籼品种中嘉早17在东阳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J]. 种子世界 2016(01)
    • [28].三系早籼杂交水稻全优2689在福建上杭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4(04)
    • [29].早籼新品种温718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 种子 2012(08)
    • [30].早籼温22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 种子 2009(08)

    标签:;  ;  ;  ;  ;  ;  

    酒用早灿糯的品质分析和改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