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文学的宗卷里,精神漂泊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高尔基提出文学即“人学”的理论观点,钱理群也曾说过,文学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研究。精神漂泊作为一个文学主题,不仅把文学的重心直接指向人,更指向人的精神层面,通过对人的精神律动的种种表现,进而引起人对自我的关注,对“人”的本质的思考。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作家以其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撷取不同的文学素材,选取不同的文学样式,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对这一主题给予了不同的诠释与演绎,使得精神漂泊主题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因此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些致力于表现这一主题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多种文学样式,我们统称其为精神漂泊主题文学。因此本文将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分三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概说。首先,对精神漂泊主题文学做出了界定,圈限了文章的研究范围。其次,追溯了中西方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文学传统。最后,提及了这一主题在20世纪的繁荣及其原因。第二章,就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共性展开研究,共分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探究了精神漂泊的根源,即自我身份的困惑、精神信仰的荒芜、价值观念的失衡。第二小节论述了“无根性”是精神漂泊者的特质,这种“无根性”又通过精神漂泊者内在的体验和外在的行为呈现出来。第三小节论述了精神漂泊者们西西弗斯式的反抗。第三章,就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差异性展开研究。分别从精神归宿的差异性、反抗程度的差异性、结局处理的差异性三个方面来论述,并从地域、历史、文化和文学传统等角度,探究了差异性得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第一章的界定与梳理,廓清了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范围,理顺了其发展的脉络,进而确定了文章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之上,文章的二、三两章分别就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共性和差异性展开了研究,这两章也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其中第三章融入了文化分析的部分,与前两章相比,更显深刻,是文章的重中之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渴求幸福[J]. 伴侣(A版) 2010(07)
- [2].做有“根”之人 塑有“魂”之声[J]. 记者摇篮 2018(04)
- [3].有关井上靖的《敦煌》中“失根汉人”的形象分析[J]. 青年文学家 2013(18)
- [4].国学赏析[J]. 侨园 2020(07)
- [5].失根的兰花[J]. 湖北招生考试 2009(23)
- [6].崩塌·失根·弥散——论乡土文明空心化的新世纪书写[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精神失根所引发的惶惑与找寻——解读鲁迅小说《白光》[J]. 名作欣赏 2009(04)
- [8].浅谈求解常微分方程中的增失根问题[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7)
- [9].党的根基论与“失根”危机——论“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点与现实形势[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5(02)
- [10].把大学的“根”留住——读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J]. 煤炭高等教育 2008(03)
- [11].休闲的哲学[J]. 群言 2009(12)
- [12].《白光》:精神失根所引发的惶惑与找寻[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05)
- [13].社会根在何处:失根的判断和扎根的思索[J]. 社会观察 2013(07)
- [14].中国的文化“失根”和文化自信力的缺失——以中国文学领域的表现为例[J]. 探索与争鸣 2013(10)
- [15].奔跑的猎狗[J]. 天津中学生 2013(09)
- [16].增根失根出在哪儿?[J].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11(02)
- [17].奔跑的猎狗[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3(Z4)
- [18].失根的兰花[J]. 中华活页文选(初二年级) 2010(04)
- [19].失根的兰花[J].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年级) 2010(04)
- [20].教师浮躁心理的“五大诱因”[J]. 生活教育 2008(08)
- [21].失根的兰花[J]. 美文(下半月) 2008(10)
- [22].失根的兰花[J]. 文苑(经典美文) 2011(11)
- [23].失根的兰花[J]. 视野 2008(24)
- [24].教师浮躁心理的“五大诱因”[J]. 教书育人 2008(25)
- [25].失根的兰花[J]. 课外阅读 2012(04)
- [26].三角方程的增根与失根[J].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11)
- [27].文学需要再“寻根”[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0(03)
- [28].语言与文化,温暖的精神家园[J]. 名作欣赏 2010(16)
- [29].浅析奥尔罕·帕慕克笔下土耳其文化的“失根”之忧[J]. 青年文学家 2012(27)
- [30].教师浮躁心理的“五大诱因”[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