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大鼠边缘性体积供肝肝移植模型的建立目的本部分实验通过建立不同体积供肝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摸索出边缘性体积供肝大小的范围,探讨大鼠边缘性体积供肝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方法,为研究小肝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提供一个较为理想易于复制的小动物模型。材料和方法选用健康、9~12周龄、体重190~250g的雄性SD大鼠192只作为实验动物,取周龄相差1~3周,体重相差20~30克的大鼠,以小体重大鼠作为供体,采用离体减体积方式切除不同肝叶设计出不同体积供肝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本部分实验设立4个实验组:A组,全肝移植组(n=24);B组,50%部分肝移植组(切除肝左叶、双乳突叶,保留肝中叶、右后叶和右前叶作为供肝,使供肝与受体肝比值控制在50%左右,n=24);C组,30%部分肝移植组(除保留肝中叶外,其余四叶均予以切除,使供肝与受体肝比值控制在30~35%之间,n=24);D组:小于30%部分肝移植组(保留右前叶、右后叶和双乳突叶,切除肝中叶和左叶,使供肝与受体肝比值杏?0%,n=24)。供、受体均使用乙醚持续开放式吸入麻醉,大鼠原位肝脏移植模型建立采用的双袖套法,不进行肝动脉血管重建。观察各组术后肝功能ALT水平、门静脉压力和存活率,比较分析各组间ALT、门静脉压力及累积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全肝移植组(A组)7天累积存活率为100%,50%部分肝移植组(B组)7天累积存活率为83.3%,30%部分肝移植组(C组)7天累积存活率为16.7%,小于30%部分肝移植组(D组)受体均于术后48小时内死亡。各组组间存活率经log rank(mantel-cox)方法比较,A组与B组累积存活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C组与A组累积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C组与B组累积存活率比较,P<0.001,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两组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受体移植前基础门静脉压力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开放门静脉后1小时内门静脉压力稳定,B组开放门静脉后门脉压力虽有小幅上升,但门脉压力仍保持相对稳定,而C组和D组开放门静脉后门脉压力显著升高,15分钟达到峰值,两组门脉压力峰值分别较基础门脉压力升高65%和82%。两组门静脉压力30分钟后开始回落,至45分钟到60分钟逐渐稳定,但仍维持于一高位。将供肝体积大小与各时间点的门静脉压力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后发现,供肝体积的大小与基础门静脉压力无相关性,相关系数r=0.249,P=0.241;而供肝体积的大小与开放门静脉后5、15、30、45和60分钟门静脉压力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6,r=-0.936,r=-0.904,r=-0.903,r=-0.902,P<0.001)。肝移植术后24小时各组ALT水平明显升高,四组中以D组水平最高,C组次之,B组和A组最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供肝体积大小与各组移植术后24小时ALT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后,结果显示供肝体积的大小与移植术后24小时ALT水平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704,P<0.001。结论1、大鼠减体积供肝肝移植模型供肝体积大小的安全界限为50%标准体积;体积介于30~35%标准体积的供肝应视为边缘性体积移植物,小于30%标准体积的供肝可视为超小体积移植物。上述标准可作为大鼠减体积供肝肝移植模型小体积移植物选择的参考标准。2、大鼠边缘性体积供肝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可选取周龄相差1~3周,体重相差20~30克的大鼠,以小体重的大鼠作为供体,除保留肝中叶外,其余四叶均予以切除,可以使供肝与受体肝湿重比值控制在30~35%之间。3、大鼠小体积供肝肝移植模型中,供肝体积大小与开放门静脉后的门脉压力升高幅度及术后24小时ALT水平呈负相关性,小体积供肝肝移植术中开放门静脉后急剧升高的门静脉压力对供肝造成的应力性的损伤,是导致肝移植术后小体积移植物功能损害、受体存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暂时性控制门脉压力对大鼠边缘性体积移植物保护作用的研究目的本部分实验拟对大鼠边缘性体积供肝肝移植术后小体积移植物早期损伤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在大鼠边缘性体积供肝肝移植术中使用三甘氨酸-赖氨酸-加压素,降低再灌注期间门静脉压力对边缘性体积供肝早期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选用健康、体重相差20~30克的雄性SD大鼠120只,以小体重大鼠为供体,按第一部分介绍的方法建立大鼠边缘性体积供肝肝移植模型,设立三甘氨酸-赖氨酸-加压素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实验组的用药方案为:受体于肝脏切除前10分钟和供肝恢复门静脉灌注后立刻经股静脉缓慢推注三甘氨酸—赖氨酸—加压素50ug/kg/份0.5mL,对照组按同样的时间和径路注射生理盐水0.5mL。观察两组术后一般情况、门静脉压力和存活率,两组分别于术后6小时和24小时各取6只受体在无菌条件下采取下腔静脉血标本和肝组织标本。测定血清中ALT、AST水平、血浆中内毒素浓度、肝细胞匀浆内SOD活力和MDA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TNF-a mRNA表达情况及光镜下和电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1、实验组7天累积存活率为66.7%,对照组7天累积存活率为25.0%,经统计学log rank(mantel-cox)方法比较,P=0.044,两组累积存活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受体移植前基础门脉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0 vs 10.12,P=0.565)。实验组开放门静脉后门静脉压力维持相对稳定,波动于13.52~11.20cmH2O之间,而对照组恢复门静脉灌注后门静脉压力显著升高,波动于16.07~11.85 cmH2O之间。两组开放门静脉后门静脉压力的峰值出现在开放门静脉后15分钟,但实验组门脉压力峰值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3.52 vs16.07,P=0.003),峰值较基础门脉压力升高幅度分别为33%和59%。开放门静脉30分钟之后两组门脉压力逐渐回落。实验组在开放门静脉后的5、15、30和45分钟各时间点门脉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于60分钟两组门脉压力无统计学差异。3、两组肝移植术后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实验组ALT和AST水平在肝移植术后6小时和24小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再灌注期间降低门脉压力可减轻小体积移植物肝实质细胞损伤的程度。4、实验组和对照组肝组织中SOD活性和MDA水平在移植术后6小时和24小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和对照组肝移植术后供肝均遭受相同程度的缺血再灌注损伤。5、实验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术后6小时和24小时均低于对照组,各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再灌注期间降低门脉压力可降低肝移植术后内毒素水平,减轻内毒素血症所引发的继发性供肝损伤。6、实验组术后6小时和24小时TNF-α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再灌注期间降低门脉压力可降低供肝炎症反应的程度,减轻小体积移植物肝移植术后早期的损伤。7、光镜下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窦充血、局部肝窦扩张、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受损、肝板结构改变及肝细胞空泡变性等形态学异常的表现,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在术后6小时和24小时形态学异常的表现均较为明显且程度严重。8、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窦内皮细胞线性结构完整性破坏、线粒体肿胀等的形态学异常。实验组在采取降低再灌注期间门静脉压力的保护措施之后,肝细胞的超显微结构保持得相对完整。结论1、大鼠边缘性体积供肝肝移植术中开放门静脉后瞬间急剧升高的门静脉压力对肝窦内皮细胞造成不可逆的应力性损伤是导致肝移植术后移植物丧失的主要原因。2、大鼠边缘性体积供肝肝移植术中使用三甘氨酸-赖氨酸-加压素降低再灌注期间门静脉压力,可明显的减轻边缘性体积供肝早期损伤的程度。第三部分暂时性控制门脉压力对大鼠边缘性体积移植物再生影响的研究目的本部分实验通过在大鼠边缘性体积供肝肝移植术中使用三甘氨酸-赖氨酸-加压素降低再灌注期间门静脉压力,减轻小体积移植物早期损伤的程度,初步探讨三甘氨酸-赖氨酸-加压素对大鼠边缘性体积供肝肝移植术后小体积供肝再生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用健康、体重相差20~30克的雄性SD大鼠240只,以小体重大鼠为供体,按第一部分介绍的方法建立大鼠边缘性体积肝移植模型。设立三甘氨酸-赖氨酸-加压素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三甘氨酸-赖氨酸-加压素用药方案同第二部分。两组于术后1、2、4和7天各随机抽取6只存活受体在乙醚麻醉下取肝组织标本。分别测定供肝湿重、供肝细胞增殖指数和肝组织免疫组化ki-67标记指数,了解大鼠边缘性体积供肝肝移植术后供肝再生的初步情况。结果1、实验组肝移植术后供肝湿重(D1)、肝移植术后大鼠供肝湿重与受体原肝脏湿重之比(D1/R)和供肝再生率(D1/R—D0/R)在第1天和第2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第4天和第7天两组各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供肝细胞增殖指数(PI)结果显示,两组供肝细胞增殖指数的高峰均出现在术后的第2天。实验组肝移植术后的第1天和第2天供肝细胞增殖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肝移植术后第4天和第7天的供肝细胞增殖指数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3、免疫组化ki-67标记指数结果显示,两组Ki-67标记指数的高峰均出现在术后第2天。实验组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Ki-67标记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移植术后第4天和第7天两组各亚组间Ki-67标记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甘氨酸-赖氨酸-加压素对大鼠边缘性体积移植物术后肝细胞的再生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其只是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边缘性体积供肝的损伤程度,间接的维护供肝细胞再生的顺利进行。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谈博物馆展示设计中互动性体验[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04)
- [2].基于遥感影像线性体特征提取研究[J]. 化工管理 2016(29)
- [3].炎性体[J]. 中国动物保健 2016(10)
- [4].能创新,任性又何妨[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5(01)
- [5].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基于城乡差异的实证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2)
- [6].整形性体积易位技术提升乳腺癌保乳患者乳房美容效果的价值探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03)
- [7].炎性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作用机制[J]. 解剖科学进展 2016(04)
- [8].造口患者性体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4(11)
- [9].炎性体及其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J]. 免疫学杂志 2010(10)
- [10].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过程中炎性体激活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16(03)
- [11].炎性体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12)
- [12].炎性体在炎症反应中的调节作用[J]. 生理学报 2012(06)
- [13].缺乏交叉性体征的急性脑干梗死70例临床分析[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02)
- [14].弥漫性体部血管角皮瘤一例[J]. 华西医学 2017(06)
- [15].生命的诗性体验——从爱伦·坡的作品看其生命观[J]. 作家 2015(08)
- [16].炎性体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2(03)
- [17].岩性体边界与断裂异常信息识别研究及应用[J]. 断块油气田 2010(03)
- [18].家庭环境影响初次性体验年龄[J]. 医药与保健 2008(12)
- [19].炎性体与肿瘤[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2(01)
- [20].炎性体与动脉粥样硬化[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05)
- [21].炎性体在脓毒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5)
- [22].整形性体积易位技术在160例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03)
- [23].对“教育无小事”的批判性体认[J]. 教书育人 2010(22)
- [24].水疗对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2)
- [25].虚拟环境下变形线性体实时建模算法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12(09)
- [26].热疗术中发生非预计性体温急性升高1例[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1(06)
- [27].线性体合成氨基硅油[J]. 合成化学 2008(03)
- [28].从形上性体到本源情感——孔子之“仁”的存在论阐释[J]. 理论月刊 2012(02)
- [29].成都市青年男性精神病性体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3)
- [30].实施动态教学 实现诗性体验[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Z2)
标签:肝移植论文; 大鼠论文; 边缘性体积供肝论文; 动物模型论文; 早期损伤论文; 加压素论文; 门脉压力论文; 再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