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闻失实成因防范对策
一、新闻失实的表现
1、追求轰动,登“假”上报。受市场利益驱使,把明知是假的,但却能吸引读者的“新闻”登上报纸。例如2002年1月,某刊物刊载了一篇名为《女记者与狼共穴61天》的新闻,报道的是山西某地的一名记者因为写批评报道而遭报复,被人贩子拐卖到一个山沟里呆了61天,最后获救的离奇经历。全国数十家媒体都转载了这条新闻,该新闻后来证明是条假新闻,这件事对媒体的信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缺乏鉴别,以点带面。目前记者大多较年轻,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但却缺乏对新闻事件、信息的敏感和鉴别的经验,他们往往爱当仲裁者、执法者、某一方面的代言人,但由于知识面、社会历练等因素,不能把报道客体置于全局考虑,看问题失之辩证,失之全面。
3、知识欠缺,不懂装懂。由于记者对所报道的东西了解甚少,不懂相关知识,使新闻报道中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上海某报曾刊登过一篇通讯员采写的赞扬武警部队训犬员事迹的通讯。文中有这样的表述:“时值盛夏,上海的气温连续高达35度以上,但每天训犬结束后,他总顾不上自己,而是一遍又一遍地给警犬冲刷身上的汗水”。可狗是不出汗的,也就没有冲刷汗水之说。
4、凭空捏造,谋取私利。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宣传任务,任意虚构情节,添枝加叶,夸大细节,添油加醋。尤其为了塑造典型人物的光辉形象,强调“宣传点”,可以把典型没有说的话硬塞进典型的嘴里,把别人做的事移植到典型身上,记者的笔成了医生的手术刀和雕塑家的雕刻刀。有时由于地方利益的驱使或为了报答某人的恩惠,记者和新闻单位把明知是假的新闻也登到报纸上去。
5、假象当前,无力看穿。假如记者认识能力低,不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就会上当。如某市原市委书记,上任后以索贿、受贿甚至行骗等手段敛取了一千多万元。老百姓送他雅号“某百万”。当该书记到某县视察时,中午装模作样一番,不吃生猛海鲜,而是和大家一起吃了碗阳春面。这种高超演技,居然把记者感动得又是拍照又是写消息,见报后自然招来了老百姓的一片骂声。
二、新闻失实的成因
1、从历史上看,重大的失实报道大都有其政治背景和政治原因。而“左”的思想路线往是新闻造假的理论依据,也是产生虚假新闻的重要原因。林彪、“四人帮”一伙在文化大革命中鼓吹什么“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提出“事实要为政治服务”,而且主张“只要是政治需要,事实没有的可以加上去”,等等。这些谬论成了文化大革命中新闻造假的“理论依据”。在我国的新闻队伍中,现在仍有一些人依然习惯于过去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方式,以“政治需要”为借口,不讲客观事实,不计传播效果,任意地制造典型,编造新闻,搞虚假报道。这种情况虽不多见,但在群众中却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2、记者本身职业素质不高和职业道德缺失是新闻失实的重要因素。素质是德和才在新闻工作者身上的体现和统一。它包括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优良的道德品质,以及出众的才华、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业务能力。用“德、识、才、学”四个字来概括对新闻工作者素质的要求是再好不过的了。职业素养是对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新闻人在这方面存在不足,极可能导致新闻失实。其次,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应该有新闻道德。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新闻道德还要求坚持真理,不当“墙头草”,不畏强权,不怕打击报复,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对人民负责。如果一个新闻工作者在职业道德方面对自己要求不严,只是为了猎取个人名利,将很可能导致新闻失实。
三、防范对策
作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只有如实客观地报道事实,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充分地满足人民大众获取各种真实新闻信息的需要,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欢迎,才能体现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假新闻的层出不穷,不仅误导受众,而且直接可能因新闻侵权而引发新闻官司。它不仅损害了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形象,降低了媒体的威信,而且间接导致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威信的下降。如何防止新闻失实现象出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职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教育,使新闻工作者认识到,自己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引导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者、示范者。藉此,使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牢固构筑起防止新闻失实的坚强防线,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其次,要建立防范虚假、失实新闻的长效机制,健全新闻法规,依法惩治新闻领域的腐败现象,从根本上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提高新闻队伍修养,弘扬职业道德,教育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加强自律,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冷静的头脑,严守规章制度、堵塞失实漏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再次,无沦是什么媒体,无沦是正式或聘用人员,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要盯住一线记者的关键环节,依靠一线记者的规范采访行为,保证新闻来源准确和内容真实、客观;强化编辑责任,对内容进行核实、求证,编排和标题要符合总体真实,建立严密的业务流程制度。
参考文献:
[1]候春翔.还新闻事实以本来面目[J].新闻传播,2002,(1).
[2]王亚光.失实报道的潜在因素及对策[J].新闻传播,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