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外伤患者的护理

精神科外伤患者的护理

张凤芝姜敏(大庆市第三人民医院163712)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295-01

【摘要】目的讨论精神科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为防止撞击伤,应用保护带适当约束保护。当发生坠跌时应立即检查伤情,有无颅脑损伤、内出血、骨折等,若发生开放性骨折应用无菌敷料轻轻固定,若有脊椎骨折,搬运时保持脊柱稳定,仰卧于硬板床上,以免损伤脊髓造成残疾。

【关键词】精神科外伤护理

精神科临床较严重的外伤为撞击伤、坠伤和切刺伤。此种伤害可引起颅脑损伤、听及出血,应积极抢救处理。

一、撞击伤

1.当发现患者用头或其他部位撞击物时,应立即抱住患者或迅速用手保护患者,以阻止其行为或缓解撞击力度。为防止撞击伤,应用保护带适当约束保护。

2.一旦发生撞击,应立即检查伤情,如有无开放伤口、出血情况,有无颅骨骨折,根伤情给予相应的处理。重点检查有无急性内出血的征兆,若患者出现呼吸加深、脉搏巨、血压升高、瞳孔不等大、意识改变、偏瘫头痛、喷射性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转外科手术治疗。

二、坠跌伤

1.常见于有自杀企图的患者,也见于企图外走的患者。一旦患者攀登高处应耐心劝患者从原路返回或为患者搭放梯子,或组织人力从四面围拢患者,保护患者安全返回。注意不要恐吓、斥责患者,以免患者紧张、恐惧而急促坠跌。

2.当发生坠跌时应立即检查伤情,有无颅脑损伤、内出血、骨折等,若发生开放性骨折应用无菌敷料轻轻固定,若有脊椎骨折,搬运时保持脊柱稳定,仰卧于硬板床上,以免损伤脊髓造成残疾。转骨科做进一步处理。

3.有时患者利用刀片、玻璃片、剪刀等锐利器具切破血管引起出血,严重者可导致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应立即抢救止血,必要时转科处理。常见的止血方法有以下4种:

(1)一般止血法:如果患者是小的外伤、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流出的血液就容易凝结。可在伤口处应盖以消毒敷料,然后用绷带加压止血。

(2)指压止血法:如果患者为动脉出血,应用手指压迫出血血管的近心端,用力压向骨骼,阻断它的血液来源。压迫的方法及部位,因受伤的部位而不同。

①面部出血的止血方法。如果患者为面部出血应压迫下颌角前面半寸的凹陷,有时需要同时压迫两侧。

②面颊部及头部出血。如果患者面颊部及头部出血,压迫点为耳前部即正对下颌关节处,这个压迫点压迫的是颞动脉,但应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如果压迫一侧,时间也应短促。

③上肢出血。如患者为上肢臂部出血,应压迫锁骨下动脉,其压迫点在锁骨上陷窝内1/3处。扪及搏动后向第1肋骨上压迫。如果患者前臂及臂下部出血,应压迫肱动脉,压迫点在上臂中部肱二头肌内侧缘沟内,扪及搏动处压向肱骨。

④下肢出血。如果患者出现下肢出血,应压迫股动脉,压迫点在腹股沟韧带中点搏动处,压迫在耻骨平面上。

⑤指、趾出血。如果患者出现指趾出血,应压迫指趾动脉,其压迫点为指趾部两侧,用拇、食两指加压。

(3)加压包扎止血法:这种方法是在伤口上面直接加压止血。还可以在肢体弯曲处,如肘弯、腋窝处,屈肢加压的止血方法。

(4)止血带止血方法:用橡皮止血带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将伤肢扎紧,以达到止血目的。但要注意以纱布作垫,不能将止血带直接扎于皮肤上。在绑扎时,要松紧适当,每隔1小时松绑1次,松开时间以见到鲜血流出为止。同时应在护理记录上记录结扎止血带时间、方式。

4.对有自伤企图的患者应严加防范,应控制在护士的视野范围之内或控制在重症病室,必要时用保护带给予保护性约束。

5.护士坚守岗位,密切观察病情。如患者有某种可疑迹象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随时严加防范。

6.当患者发生严重的外伤时,按护理级别,做好护理工作,严密观察意识变化、及时测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以及伤口骨折的情况。发现病情变化,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适当处置。对于骨折患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1)骨折急救原则:首先应预防休克。如果患者有出血,则应先止血,如果患者为开放性骨折则应固定并用纱布覆盖伤口,然后用胶布固定,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骨折后固定的观察与护理:抬高肢体,注意肢体远端有无青紫、红肿。这种情况是石膏过紧,妨碍患肢血液循环的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加以处置。注意保持石膏创面干燥,勿受潮。如骨折患者兴奋、躁动,治疗不合作,应给予保护性约束,并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利于骨折愈合。注意患者有可能将石膏弄碎,用绷带自杀。

参考文献

[1]万洁,王昌秀.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攻击行为.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2):65.

标签:;  ;  ;  

精神科外伤患者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