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周吉*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陪护人员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一2015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患者62例。依据患者陪护人员不同分为家属(配偶或子女)陪护组和护工陪护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在进行同样康复训练1个月的基础上,Fugl-Meyer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家属陪护组运动评分明显优于护工陪护组(P<0.05)。结论:家属陪护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陪护人员;急性脑卒中;Fugl-Meyer评定法;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5-183-02
脑卒中患者的及时早期康复对预后有很大的帮助,而我们注意到在早期的康复训练中,不同的陪护人员对患者康复有不同的影响。我们对62例家属陪护组和护工陪护组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患者62例,全部病例均经临床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1]。患者排除标准如下:①病变部位位于小脑或脑干,为多发性病灶;②感觉性失语;③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17分;④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评分<7分;⑤上下肢有严重痉挛或疼痛;⑥伴骨关节或肌肉疾患,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功能障碍;⑦陪伴者不固定者。纳入研究范围的患者包括其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45~88岁,平均64.5岁。根据发病后陪护人员不同,分为家属陪护组和护工陪护组。家属陪护组34例,其中包括脑梗死24例,脑出血10例;护工陪护组28例,其中包括脑梗死17例,脑出血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构成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家属陪护组和护工陪护组急性期的抢救和药物治疗相同,两组患者入院即对患者进行Fugl-Meyer标准化评估,两组康复训练全部由同一组的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松弛性瘫痪期的患者早期采用床上良肢位的正确摆放和各关节各个方向的被动运动,诱发正常运动模式出现的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关节粘连以及挛缩等失用综合征;对于痉挛期的患者采用抑制痉挛、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和促进分离运动模式出现的训练;对于恢复期患者采用加强正确步态、精细运动及协调运动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采用脑的可塑性及功能重组原理,神经生理、神经发育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并辅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中医针灸等治疗方法。每次康复治疗2小时,每日1次,每周5次。每次康复治疗结束后,由康复医师向患者家属或护工交代平时各项注意事项,如良肢位如何摆放、近期在病房可以多练习哪种动作等。
1.3功能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评价法对瘫肢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3级评测。0分:不能做某一动作;1分:部分能做;2分:能充分完成。上肢9项,总积分66分;下肢6项,总积分34分[2]。评定固定由一位医师完成,该医生并不知道患者的分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数据以X±s表示,应用t检验。
2结果
1个月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家属组肢体运动能力与护工组比较有明显提高,t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情况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已有显著下降,如何减少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已经达成共识的是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能加速了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了病灶组织或健侧脑组织的重组或代偿,极大的发挥了脑的“可塑性”,是减少功能障碍的很重要的治疗过程[3]。而在早期的康复训练治疗中不同陪护是否能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正是根据这一原则,我们设计了以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有家属陪护较护工陪护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效果。
两者出现较明显的差异,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因:
①大部分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不明白也不能接受突然肢体就不能随意运动,也就是对患病处于否认期,心理上受到很大的打击,更多时表现出是忧郁和烦躁[4]。而此时患者需要家属的开导,在肢体活动不利的情况下,患者更渴望熟悉的亲人在生活上能帮助他,家属的帮助能减轻患者因疾病而导致的身体和心理创伤,增强康复信心,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由于现在社会种种原因,即使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仍是护工陪护,这时期护工不能成为开导和被倾述的对象,这就增加的患者抑郁,消极对待康复治疗,甚至抵触康复治疗。邓秋兰[5]的研究也表明配偶的陪护较保姆更有助于病人的康复,能够让患者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
②不管在饮食还生活习惯等方面,家属都比护工更了解患者,而脑卒中的早期生活起居是至关重要的,如有没有帮助患者摆放好良肢位;伴有吞咽障碍的病人,需要防止吸入性肺炎;肢体感觉不好的患者需要防止肢体挤压伤、烫伤等。从临床的观察来看,护工护理的患者时有发生以上意外,而这些的预防不仅能不耽误康复的进程也能增加患者的康复的信息。
③我科的康复训练过程是允许陪护人员在场观摩的,从平时训练来看,家属总是认真观看,并配合治疗师不断鼓励患者,回到病房家属常常学着治疗师的方法督促患者继续训练,现在研究也表明适当增加康复训练量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除了规定的康复时间,很少看到护工督促患者增加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早期肢体活动障碍时,患者康复训练是非常累的,主动要求加练的患者不多,而又缺少他人督促,就形成了除了规定康复的时间,其他时间患者更多的是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这样也更容易心情抑郁。所以陪护人员对患者康复的态度能极大的影响患者的预后。韩永丹[6]研究也表明陪护对康复训练的支持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康复训练的效果。
也有学者提出对非亲属陪护的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对在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具有积极意义[7]。但家属陪护在很多方面是护工陪护是替代的,所以有条件尽量有家属陪护。另外医务人员、护工对患者需要多一份关爱,对患者缓解抑郁的心情、增加康复的信心是有帮助的。
本研究提示,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亲情陪护有重要作用,能够让患者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从而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得更加迅速和明显。而我们也发现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陪护人员的参与是不可忽视的,要促使陪护人员参与脑卒中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对其进行康复知识和技能的宣教和指导,这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279.
[2]Fugl-MeyerAR.Poststrokehemipleassessmentofphysicalproperties.[J]RehabMed,1980,7:85
[3]TraverR,CicineliP,BassiA,etal.Mappingofmortorcontricalreorganizationafterstroke.[J].stroke,1997,28:110-117
[4]高政,刘启贵,姜潮.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障碍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2,13:1890-1893
[5]邓秋兰,潘素兰,农兰欣。配偶陪护与保姆陪护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92
[6]韩永丹。陪护能力干预对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29:7060-7061
[7]陈燕,李向荣,林巧梅。非亲属陪护健康教育对促进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8,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