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问题研究

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河北省是我国粮食种植与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一。然而,河北省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损失程度较重,已成为影响粮食生产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河北省在粮食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将防灾减灾、灾害补偿与保证粮食安全的目标协调起来。但是,河北省现行的灾害补偿方式仍然很不完善,灾后不仅给政府财政、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使受灾粮农面临基本的生存问题,影响粮农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有必要系统地研究粮食生产中自然灾害的补偿问题,这对于提高粮农的损失补偿程度和完善灾害补偿的效率,保证粮食安全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灾害经济学、公共财政学、保险学及风险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借鉴国内外自然灾害补偿的实践经验,采用实地调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系统分析法和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问题进行研究,以期针对粮食生产形成了一个有效的自然灾害补偿运行机制。本文沿着河北省粮食生产自然灾害与补偿的现状——各种补偿方式的效果分析——补偿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补偿模式的选择与运行机制的构建——完善补偿的制度创新的逻辑思维展开,研究成果如下:第一,在研究的过程中,分析了建国以来河北省自然灾害的历史变化,搜集了近年来河北省在粮食生产中的灾害损失数据,进一步分析了粮食生产中自然灾害与粮食减产的关系,发现河北省粮食产量减少与自然灾害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然后采用三年时滞变异系数计算了粮食产量风险的动态变化,发现近年来河北省粮食产量风险波动较大;另外,对河北省自然灾害补偿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河北省粮食生产中自然灾害补偿的现状,并从中找到了存在的问题。第二,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对财政补偿、粮食作物保险补偿、自我储蓄补偿、民间非正规金融、农村金融机构间接支农等各种补偿方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政府财政补偿过程中自然灾害资金的投入力度满意度、资金到位速度满意度、资金用途满意度对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财政支出补偿与救助领域中的“预防与预防”功能、“恢复原状”功能的发挥影响显著,但各自变量对其“生产发展”功能均没有显著影响,反映了河北省财政补偿的现状。从粮食作物保险的经营来看,河北省开办粮食作物保险的主体较少,开展的范围也不是很广泛,业务种类偏少,在对粮农购买粮食作物保险的需求与消费的调研中,找到了影响粮农购买粮食作物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粮农购买粮食作物保险的满意度,发现粮食作物保险的服务水平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针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对粮农的资金支持与补偿方面进行调研与分析,虽然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补偿只是通过资金借贷恢复粮农的生产,这一补偿效果是间接的,但是由于还款期限较长、贷款规模有限,利息较低的特征,可以帮助粮农较好地应对风险。粮农的自我储蓄以及亲友之间的互助,在规避自然灾害风险中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其他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融资方式虽然能够解决受灾粮农临时性的生活困难,但是存在借贷利率较高等问题,不能够作为主要的补偿方式进行推广,只能作为财政补偿、粮食作物保险补偿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借贷等方式的补充并加以规范。第三,分析了影响河北省粮食生产自然灾害补偿中的问题,并从补偿主体与环境约束两方面的因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来看主要有:财政对灾害的补偿程度低;粮农自身存在侥幸心理,对财政救助的依赖思维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灾害风险意识薄弱;政府职能缺位造成有关灾害救助与补偿的法律建设滞后;市场制度缺失;政策性粮食作物保险、再保业及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其他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导致其在补偿灾害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第四,对自然灾害补偿模式进行了梳理,并基于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的非替代关系的认识,本文认为构建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模式——基于政府财政投入的市场补偿为主,兼顾各种社会组织补偿的协同补偿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并不断完善各种主体在协同模式中的补偿作用,以形成完善的灾害补偿体系与运行机制。同时分析了协同补偿模式下自然灾害补偿机制的理念,提出了协同补偿模式下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机制的具体目标,以及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分析了协同补偿模式下自然灾害补偿机制应该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协同补偿模式下补偿机制的思路与重点,并从主体结构和框架结构分析了协同运行机制的可行性问题,达到充分整合系统中各种有效资源、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共同应对自然灾害损失的目的,使社会中应对自然灾害的各种主体以损失补偿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方式联结起来,形成应对自然灾害损失的系统整体力量,实现最大限度的损失补偿,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连锁性冲击。第五,本文针对协同补偿问题,从加大政府投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灾害基金,并加强粮食作物保险、再保险、资本市场转移灾害风险的功能,大力推动政策性粮食作物保险、再保险、资本市场以及社会机构的共同发展。并从政府要注重粮食生产的环境补偿、区域补偿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进行巨灾风险证券化以及发展粮食作物指数保险等方式来规避巨灾损失等问题,并基于社会保障的角度提出了多支柱多层次的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体系。当然,在灾害补偿机制的构建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比如灾害基金的筹集,粮食作物风险区划,粮食作物保险费率的厘定,财政补贴粮食作物保险的最优规模,巨灾债券发行与监管等等问题都需要深入的研讨。随着河北省在灾害补偿方面的重视和粮食作物灾害损失资料的积累与完善,粮食生产中多层次的灾害补偿机制必将建立,并造福于广大粮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主要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4.1 主要概念
  • 1.4.2 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6 主要研究方法
  • 1.7 主要研究创新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自然灾害补偿的保险理论
  • 2.1.1 保险在自然灾害管理中的职能定位
  • 2.1.2 农业保险的自然灾害补偿问题
  • 2.2 自然灾害的政府财政补偿理论
  • 2.2.1 政府承担自然灾害管理的理论依据
  • 2.2.2 自然灾害补偿的公共财政理论
  • 2.3 灾害经济学理论
  • 3 河北省粮食生产自然灾害与损失补偿的现状
  • 3.1 河北省粮食生产自然灾害与损失补偿的历史回顾
  • 3.1.1 河北省粮食生产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 3.1.2 河北省自然灾害损失的历史概况
  • 3.1.3 计划经济时期单一的财政补偿与发展变迁
  • 3.1.4 农业保险自然灾害补偿的历史回顾
  • 3.2 河北省粮食生产自然灾害的特征
  • 3.2.1 河北省粮食生产中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 3.2.2 河北省粮食生产中自然灾害的比较特征
  • 3.3 河北省粮食灾情损失分析
  • 3.3.1 河北省主要粮食生产灾情概况
  • 3.3.2 河北省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的相关性分析
  • 3.3.3 河北省粮食产量灾害水平的变化分析
  • 3.4 河北省粮食生产自然灾害补偿的现状
  • 3.4.1 粮农选择自然灾害风险自留
  • 3.4.2 民间借贷补偿方式比较流行
  • 3.4.3 政府财政救助与补偿是最主要的补偿方式
  • 3.4.4 农业保险补偿尚处于起步阶段
  • 3.4.5 社会组织补偿功能没有完全发挥
  • 3.4.6 农村金融机构惜贷
  • 3.5 小结
  • 4 自然灾害补偿方式的效果分析
  • 4.1 政府财政自然灾害补偿效果分析
  • 4.1.1 政府财政自然灾害补偿的PEST 分析
  • 4.1.2 自然灾害政府财政补偿支出水平分析
  • 4.1.3 河北省政府财政自然灾害补偿的调研与实证分析
  • 4.2 粮食作物保险补偿的效果分析
  • 4.2.1 粮食作物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 4.2.2 粮食作物保险的运行效果分析
  • 4.2.3 河北省粮食作物保险补偿的调研与实证分析
  • 4.3 农村金融支农的间接补偿效果分析
  • 4.3.1 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与粮农的借贷行为分析
  • 4.3.2 河北省农村金融间接补偿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分析
  • 4.4 自我储蓄与互助补偿效果分析
  • 4.4.1 自我储蓄与互助补偿的经济学分析
  • 4.4.2 河北省粮农自我储蓄与互助方式在自然灾害中发挥的效果分析
  • 4.5 其他非正规借贷的补偿效果分析
  • 4.5.1 非正规借贷补偿的经济学分析
  • 4.5.2 河北省粮农非正规借贷方式在自然灾害中发挥的效果分析
  • 4.6 小结
  • 5 河北省粮食生产自然灾害补偿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5.1 河北省粮食生产中自然灾害补偿的问题
  • 5.1.1 补偿的资金数量少
  • 5.1.2 补偿的时效性差
  • 5.1.3 补偿的结构不合理
  • 5.1.4 市场补偿的产品少
  • 5.1.5 补偿的运行机制不完善
  • 5.2 自然灾害补偿问题中的主体因素分析
  • 5.2.1 从灾害心理效应看粮农的决策
  • 5.2.2 从经营状况看市场主体的决策
  • 5.2.3 从财政职能看政府的决策
  • 5.2.4 自然灾害补偿主体行为与粮农的博弈分析
  • 5.2.5 主体动力不足——补偿存在问题的内因
  • 5.3 自然灾害补偿问题中的制度约束分析
  • 5.3.1 自然灾害补偿的法律制度缺失
  • 5.3.2 自然灾害补偿中规范化的市场制度缺失
  • 5.3.3 自然灾害补偿管理的外部风险再补偿机制缺失
  • 5.3.4 土地制度变化与制度缺失
  • 5.3.5 制度缺失——补偿存在问题的外因
  • 5.4 小结
  • 6 河北省粮食生产自然灾害补偿的模式选择与运行机制设计
  • 6.1 对现行自然灾害补偿模式的一般性描述
  • 6.1.1 粮食生产自然灾害补偿模式的构成系统
  • 6.1.2 自然灾害补偿模式的发展演变
  • 6.1.3 各种自然灾害补偿模式分析
  • 6.2 现阶段自然灾害补偿模式的选择
  • 6.3 构建协同补偿模式下运行机制的目标
  • 6.3.1 具体目标
  • 6.3.2 动态目标
  • 6.4 构建协同补偿模式下运行机制的原则
  • 6.5 构建协同补偿模式下运行机制的思路与核心
  • 6.5.1 构建协同补偿模式下运行机制的思路
  • 6.5.2 构建协同补偿模式下运行机制的核心
  • 6.6 构建协同补偿模式下运行机制的主要框架
  • 6.6.1 补偿主体的结构框架
  • 6.6.2 多层次补偿机制的结构框架
  • 6.7 协同补偿模式下运行机制的补偿能力探讨
  • 6.8 小结
  • 7 完善粮食生产自然灾害补偿的制度创新
  • 7.1 建立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 7.1.1 建立粮食生产生态环境政府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 7.1.2 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 7.1.3 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体系
  • 7.2 完善促进公平的补偿政策
  • 7.3 建立财政对市场行为的补贴制度
  • 7.3.1 科学合理的粮食作物保险补偿制度
  • 7.3.2 加强对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
  • 7.4 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 7.4.1 巨灾风险证券化
  • 7.4.2 发展粮食作物的指数保险
  • 7.4.3 加强农村信贷与农业类保险的银保互动
  • 7.5 形成多层次的补偿体系
  • 7.6 小结
  • 8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业信息服务的信息补偿模式探究——基于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均衡状况的调查[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24)
    • [2].农民分化对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省的农户调查数据[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06)
    • [3].公共财政中的生态补偿模式比较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4(02)
    • [4].移民长期补偿模式及其风险分析[J]. 人民长江 2011(17)
    • [5].三江源地区资源开发与利益补偿模式研究[J].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0(06)
    •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补偿模式的补偿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 2009(02)
    •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几种补偿模式的比较及建议[J]. 中国药业 2008(10)
    • [8].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模式问题研究——基于农村居民微观选择行为的角度[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05)
    • [9].失地农民补偿模式的探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3(05)
    • [10].生计资产差异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渝西方山丘陵不同地带样点村的实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2(04)
    • [11].基本药物制度下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模式探讨[J]. 医学与社会 2012(08)
    • [12].生物科技研究中人体组织提供者补偿模式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1)
    • [13].药学服务补偿模式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10(19)
    • [1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J]. 环境与生活 2014(14)
    • [15].防沙治沙生态补偿模式创新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2(06)
    • [16].贫困地区新型农合医疗门诊补偿模式优化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12)
    • [17].山西省综改区建设中的生态补偿模式研究[J]. 经济问题 2013(12)
    • [18].三江源地区资源开发与利益补偿模式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0(33)
    • [19].国外药物不良反应补偿模式对我国补偿模式的启示[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34)
    • [20].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新探索[J]. 生态经济 2018(01)
    • [21].完善大病保险筹资补偿模式[J]. 中国金融 2014(02)
    • [22].京津冀流域区际生态补偿模式检讨与优化[J]. 河北学刊 2019(06)
    • [23].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政策思考[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4(10)
    • [24].水源地生态补偿模式及其适用性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25].宁波市公立医院补偿模式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04)
    • [2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次补偿模式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 2008(07)
    • [27].新疆现行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30)
    • [28].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原理及其补偿模式研究[J]. 电气开关 2012(01)
    • [29].论生态补偿模式的合理选择——以美国土地休耕计划的经验为视角[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30].PPP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浅析[J]. 商 2012(20)

    标签:;  ;  ;  ;  ;  

    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