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电力市场及其制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作者: 朱治中
导师: 于尔铿,刘亚芳,周京阳
关键词: 科学方法论,新制度经济学,产权,交易费用,分散决策,集中优化
文献来源: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为了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本文立足于当前的理论与改革现状,对电力市场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在丰富其内涵的同时拓展了它的外延,力图呈现出一幅更加完整的电力市场新画卷。研究了电力市场的方法论内涵。阐述了世界的变化性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提出理论只是对现实的一种近似,不存在规定了现实发展方向的绝对真理。提出市场是科学方法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体现,它是一种非常好的快速纠错机制,市场成员能够证伪与检验经济决策,通过帕累托改进提高经济效率;计划体制则直接规定所谓的最优资源配置方法,它往往不能通过经济个体的实践进行证伪与调整。提出市场机制的建成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作为指导。研究了电力市场的经济学内涵。提出市场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有效手段,同时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目标。从经济学角度对市场与计划进行了对比,提出市场的长处在于提高长期投资效率与创新效率,而计划体制在短期的静态优化效率并不一定低于市场。提出现阶段的电力市场设计严重偏离了创新效率与投资效率方向,在短期效率上花了太多的功夫。从新制度经济学出发,扩充了电力市场的外延。提出制度既是规定市场成员竞争行为的规则,又是影响市场竞争效率的重要因素。制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市场的纠错机制,然后才是寻找更好的优化方向。依据对市场失灵与电力市场特性的分析,提出了电力市场制度组成框架,即产权制度、交易费用与风险约束机制、集中优化办法。研究了电力市场的产权制度。提出产权是帮助市场成员对经济决策进行检验的关键制度,它也是形成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强调了产权的经济意义,指出电力市场需要进行产权改革,而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改革;将电力市场产权制度建设分为两个部分,即产权重组与产权交易规则,分别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若建立产权所带来的效率提高不足以抵消增加的交易费用,则应当引入其它解决办法。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本源问题是关键
1.1.2 中西差别的产生
1.2 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1.2.1 休谟的哲学思想
1.2.2 康德的哲学思想
1.2.3 波普尔的哲学思想
1.3 经济理论的演变
1.3.1 经济理论得发展阶段
1.3.2 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扩充
1.4 电力市场的发展
1.4.1 电力体制的变迁
1.4.2 电力市场的理论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1.5.1 研究思路
1.5.2 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电力市场的方法论内涵
2.1 方法论分析的意义
2.1.1 电力市场与方法论存在联系
2.1.2 电力市场建设需要方法论的指导
2.2 变化的世界
2.2.1 变化的自然界
2.2.2 变化的社会
2.2.3 本质,还是分类
2.3 感知与认识
2.3.1 有限的认识能力
2.3.2 经验与知识
2.4 科学方法论
2.4.1 认识的方法论
2.4.2 科学的方法论
2.4.3 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2.5 市场与计划的方法论内涵
2.5.1 计划体制的方法论解释
2.5.2 市场机制的方法论内涵
2.5.3 电力市场研究中的方法论
2.5.4 电力市场实践中的方法论
2.6 小结
第三章 电力市场的经济学解释
3.1 经济活动的本质
3.1.1 经济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有机组成
3.1.2 人类活动的最终目标
3.1.3 最终目标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
3.2 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3.2.1 经济活动的内容:分工与交易
3.2.2 经济效率
3.2.3 经济活动的组织
3.3 市场与计划的比较
3.3.1 经济自由度
3.3.2 权责对应性
3.3.3 经济效率分析
3.4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实施
3.4.1 放松管制
3.4.2 电力重组
3.4.3 公平开放
3.4.4 监管改革
3.5 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问题
3.5.1 不注重产权界定与交易
3.5.2 忽视市场的投资效率
3.5.3 忽视公平开放
3.5.4 过分注重短期效率
3.6 小结
第四章 电力市场制度组成
4.1 制度分析的意义
4.1.1 制度规定了电力市场的竞争规则
4.1.2 制度影响着电力市场竞争的效率
4.2 经济制度组成框架
4.2.1 产权安排
4.2.2 交易促进
4.2.3 风险约束
4.2.4 集中优化
4.3 经济制度与市场失灵
4.3.1 市场失灵
4.3.2 市场失灵与制度建设
4.4 电力市场特性
4.4.1 电力市场不能自由进出
4.4.2 电网具有自然垄断性
4.4.3 电力投资具有团性
4.4.4 电力网络存在相互作用
4.4.5 电力安全是共用品
4.4.6 电力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
4.5 电力市场制度组成
4.5.1 产权安排
4.5.2 交易促进
4.5.3 风险配置
4.5.4 集中优化
4.6 小结
第五章 产权制度
5.1 产权的基本概念
5.1.1 产权结构
5.1.2 产权与外部性
5.1.3 产权与其它权利的简单对比
5.2 电力市场的产权初始安排
5.2.1 产权重组
5.2.2 产权安排的改变
5.3 电力市场交易中的产权
5.3.1 排他的使用权与灵活的转让权
5.3.2 完整的收益权
5.3.3 产权初始分配与交易
5.4 其它问题
5.5 小结
第六章 交易费用分析
6.1 交易费用的产生及其影响
6.1.1 产生原因
6.1.2 交易费用的影响
6.2 市场机制下的交易费用
6.2.1 竞争有助于抑制交易费用
6.2.2 市场竞争的价格准则
6.3 电力市场中的交易费用抑制机制
6.3.1 交易费用抑制机制分类
6.3.2 实现原理分析
6.4 交易费用的影响分析
6.4.1 交易费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6.4.2 交易费用对电力行业结构的影响
6.4.3 制度选择
6.5 小结
第七章 风险及其对策
7.1 风险的产生
7.1.1 市场风险的产生
7.1.2 风险管理机制
7.2 有限理性及其对策
7.2.1 空间信息的集中
7.2.2 时间信息的集中
7.3 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
7.4 风险配置与安排
7.4.1 专门市场
7.4.2 与风险相关的监管制度
7.4.3 保险机制
7.5 小结
第八章 集中优化
8.1 集中优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8.1.1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8.1.2 分散决策与集中优化
8.1.3 可能的误解
8.2 电力市场需要集中优化
8.2.1 电力系统存在网络相互作用
8.2.2 电力系统存在可靠性约束
8.2.3 计量结算与控制手段约束
8.2.4 电力网络具有自然垄断性
8.3 电力市场集中优化的范围
8.3.1 集中优化的边界
8.3.2 集中优化的具体对象
8.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与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5-09-21
参考文献
-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力市场长期动态均衡决策模型研究[D]. 刘道新.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 [2].基于电力需求分析和结构调整的京津冀地区能源调控策略[D]. 汪斌.北京科技大学2018
- [3].电力市场短期运行优化问题研究[D]. 汪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3
- [4].抽水蓄能电厂在电力市场中的购电策略研究[D]. 齐志刚.华中科技大学2004
- [5].电力市场中的可靠性理论研究[D]. 赵儆.清华大学2005
- [6].电力市场中的输电能力和主辅市场交易问题研究[D]. 潘雄.重庆大学2005
- [7].电力市场中发电企业的报价策略及相关问题研究[D]. 曾次玲.华中科技大学2005
- [8].配电市场管制及供电公司风险规避的定价研究[D]. 段登伟.四川大学2005
- [9].应用非线性互补方法的电力市场均衡分析[D]. 王晛.上海大学2006
- [10].电力市场定价机制及其博弈均衡市场特性研究[D]. 邹斌.上海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