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技术理论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研究

共性技术理论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的农业技术创新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政府如何组织农业技术的供给,公共科研机构如何提供农业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应当如何与基础研究衔接,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扩散如何管理,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本文运用共性技术理论,结合技术创新管理学、经济学和文献计量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农业共性技术的概念、特点、地位、功能、结构、发育、进化以及知识产权和政府组织,为下一步农业共性技术政策制订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所指的农业共性技术主要指在农业行业内,由农业(或涉农)研发部门产生的技术。 本文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次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研究: 1.提出了农业共性技术的概念、识别方法及选择指标体系,研究明确了农业共性技术的结构和功能。本文定义,农业共性技术包括基础性共性技术和应用性共性技术,是一类开放性、通用性、阶段性和非独占性技术。本课题把农业共性技术作为一个技术类别,对其概念、特点、结构、进化和发育等进行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这是第一次对农业等领域的公益性共性技术进行的学术探讨。本文还通过对国家科技成果库近5年农业成果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农业基础性共性技术和应用性共性技术的结构。 2.认识了农业共性技术的进化和发育过程。本文分析了生物种质、农艺、工具、工程设施、肥料/施肥、植保/农药等6个共性技术群在历史上发生及其出现高潮的时间,并通过4个案例,分析了农业共性技术的发育过程,总结出发现型、发明型、引进集成型和组装配套型四类农业共性技术的发育模式。 3.系统地分析了农业共性技术的知识产权及其转移。本文在分析世界各国政府提出“允许R&D主体拥有知识产权”的权益性质和农业技术的知识产权范围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业共性技术转移中的转移实体、转移机制、转移过程和转移障碍等问题。 4.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情况。本文回顾了我国农业研发机构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自1949年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机构角色变化和科研机构之间协作等问题,并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与农业科技有关的国家科技计划的技术供给,然后对我国农业技术供给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提出了我国农业共性技术和国外主要水平差距之所在。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课题的理论依据
  • 1.3.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共性技术的概念
  • 2.1 农业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 2.1.1 科学与技术
  • 2.1.2 农业科学与农业技术
  • 2.1.3 农业生产系统与农业技术的特点
  • 2.2 农业共性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 2.2.1 共性技术的背景及其定义
  • 2.2.2 农业共性技术的特点和定义
  • 2.2.3 农业共性技术的特征
  • 2.3 农业共性技术的识别
  • 2.3.1 从技术供给方面识别
  • 2.3.2 从技术需求方识别
  • 2.3.3 从技术关联性来识别
  • 2.3.3 从技术引证率来识别
  • 2.4 农业共性技术选择指标体系
  • 2.5 农业共性技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2.5.1 技术概念的体系划分
  • 2.5.2 相关概念
  • 2.6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共性技术的作用和政府的支持
  • 3.1 农业共性技术在国家科技活动中的地位
  • 3.2 农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作用
  • 3.2.1 创造外部效应
  • 3.2.2 减少技术创新风险
  • 3.2.3 优化R&D资源配置
  • 3.3 共性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持
  • 3.4 农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支持
  • 3.4.1 农业部集中管理方式
  • 3.4.2 多政府部门分散管理
  • 3.5 政府支持农业共性技术的原则
  • 3.6 小结和建议
  • 第四章 农业共性技术的结构
  • 4.1 概念和相关研究
  • 4.2 农业技术结构
  • 4.2.1 农业技术结构分析
  • 4.2.2 农业技术结构框架
  • 4.2.3 农业技术结构应用
  • 4.3 农业共性技术结构
  • 4.3.1 分析方法
  • 4.3.2 基础性共性技术结构
  • 4.3.3 应用性共性技术结构
  • 4.3.4 农业共性技术的领域组成及分布
  • 4.4 技术结构应用实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共性技术群的进化
  • 5.1 概念和相关研究
  • 5.2 农业共性技术事件的计量分析
  • 5.2.1 统计分析
  • 5.2.2 不同共性技术群发展分析
  • 5.3 农业共性技术群进化分析
  • 5.3.1 进化过程
  • 5.3.2 进化动力
  • 5.3.3 进化方向
  • 5.4 小结和建议
  • 第六章 农业共性技术的发育
  • 6.1 概念及相关研究
  • 6.1.1 技术发育的概念
  • 6.1.2 相关研究
  • 6.2 发育模型和发育类型
  • 6.2.1 发育模型
  • 6.2.2 发育类型
  • 6.3 发育过程
  • 6.3.1 发现型共性技术
  • 6.3.2 发明型共性技术
  • 6.3.3 引进集成型共性技术
  • 6.3.4 配套组装型共性技术
  • 6.4 支持要素
  • 6.4.1 资金要素
  • 6.4.2 政策要素
  • 6.4.3 组织要素
  • 6.5 技术孵化的作用
  • 6.6 小结和建议
  • 第七章 农业共性技术的知识产权及其转移
  • 7.1 概念和相关研究
  • 7.2 知识产权归属
  • 7.1.1 公共科研成果管理改革
  • 7.1.2 知识产权归属分析
  • 7.2 产权范围
  • 7.2.1 生物种质和育种方法
  • 7.2.1 人工发明
  • 7.3 转移过程和途径
  • 7.3.1 转移实体
  • 7.3.2 技术形态
  • 7.3.3 转移过程
  • 7.3.4 转移途径
  • 7.4 转移机制
  • 7.4.1 体制机制
  • 7.4.1 动力机制
  • 7.5 转移障碍
  • 7.5.1 排他性差异
  • 7.5.2 上游转化
  • 7.5.3 高技术垄断
  • 7.6 小结和建议
  • 第八章 我国农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 8.1 农业科研机构的组织管理
  • 8.1.1 农业科研角色的变化
  • 8.1.2 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协作
  • 8.2 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的组织
  • 8.2.1 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的定位和目标
  • 8.2.2 国家科技计划的农业共性技术供给
  • 8.3 我国农业技术供给水平的国际比较
  • 8.3.1 我国农业共性技术供给总体估测
  • 8.3.2 我国农业共性技术水平和国外主要差距
  • 8.4 小结和建议
  • 第九章 结论与创新点
  • 9.1 全文总结
  • 9.1.1 农业共性技术的概念和指标选择体系
  • 9.1.2 农业共性技术的功能和政府的支持
  • 9.1.3 农业共性技术的结构
  • 9.1.4 农业共性技术群的进化
  • 9.1.5 农业共性技术的发育
  • 9.1.6 农业共性技术的知识产权及其转移
  • 9.1.7 我国农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 9.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小企业共性技术供给的“盲点”困境及破解:一项案例研究[J]. 科研管理 2019(08)
    • [2].克服“技术-市场”双重未知风险的新路径:共性技术设计——一个文献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15)
    • [3].信息不对称下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利益分配合同[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01)
    • [4].从铁科院改革看我国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J]. 中国发展观察 2016(04)
    • [5].不同运动技能的共性技术及其意义[J]. 中国学校体育 2013(02)
    • [6].山东扎实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J]. 农业知识 2016(29)
    • [7].多企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行为的演化动态[J]. 系统工程 2018(02)
    • [8].共性技术创新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述评[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7)
    • [9].科研院校创新平台开发共享的实践研究——以连云港市药物研发共性技术中心为例[J]. 职业技术 2018(12)
    • [10].绿色钢铁的协同创新梦 三部曲详解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前世今生[J]. 金属世界 2015(01)
    • [11].全国炼铁共性技术研讨会在江苏镇江召开[J]. 山东冶金 2015(02)
    • [12].政府购买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决策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22)
    • [13].“校企政”合作建设药物研发共性技术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药房 2014(29)
    • [14].共性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3(07)
    • [15].发达国家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机制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启示[J]. 纺织导报 2012(07)
    • [16].竹材加工共性技术设备发展及研究[J]. 木材加工机械 2012(03)
    • [17].江苏省纺织行业共性技术发展对策——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 知识经济 2011(19)
    • [18].共性技术的内涵[J]. 中国粉体技术 2011(02)
    • [19].共性技术的特征[J]. 中国粉体技术 2011(02)
    • [20].与依托单位共享共性技术[J]. 创新科技 2008(11)
    • [21].中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04)
    • [22].基于共性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的研究[J]. 时代汽车 2019(02)
    • [23].考虑产业共性技术市场化的政府研发支持合同[J]. 科学学研究 2017(10)
    • [24].政府购买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服务选择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14)
    • [25].共性技术平台——转型升级之基础[J]. 装备制造 2012(05)
    • [26].共性技术联盟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2(12)
    • [27].台湾工研院模式及其对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的启示[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08)
    • [28].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政府支持合同[J]. 技术经济 2016(11)
    • [29].医药职业院校药物研发共性技术中心建设研究[J]. 职教通讯 2015(02)
    • [30].中国产业共性技术挖掘、测度与识别研究综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04)

    标签:;  ;  ;  ;  ;  ;  ;  

    共性技术理论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