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研究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科一种病因未明的婴幼儿多发的血管炎综合症。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且发病亦逐年增加,冠状动脉损害是最严重的并发症。20%~25%可形成冠状动脉瘤(CAA),亦可发生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及粥样硬化、甚至血栓栓塞。目前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可能是成年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1] 。因此,早期了解川崎病病情及预后、预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阻止成人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很大意义。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川崎病发生发展与血液呈高凝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机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系统)是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和促凝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液的纤溶能力主要取决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活性[1,2]。本文通过对川崎病患者t-PA 与PAI-1 水平的检测试图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功能在川崎病发展过程中的机制以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并为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4年6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川崎病住院病例35 例,男21 例,女14 例。年龄9 个月~8 岁,平均年龄2.4±0.6 岁,完全符合1984 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第4 次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均采用单剂量、高丙种球蛋白静脉治疗及常规阿司匹林口服。其中根据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损害(扩张或冠状动脉瘤)12 例,非冠状动脉损害23 例。12 例冠状动脉损害病人中轻度冠状动脉扩张(内径﹤4 ㎜)9 例,2 例为中度(4~7 ㎜),1 例为巨瘤14.2 ㎜。健康对照组为本院体检门诊的20 名健康儿童,男12 例,女8 例,平均年龄2.3±0.8 岁。均排除了心、肺、肝、肾等疾病。年龄及性别与川崎病组无显著差异。分别于治疗前的急性期以及恢复期选择大动脉短轴切面探测左、右冠状动脉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枝内径,剑下四腔心探测左冠状动脉回旋枝及右冠状动脉末端内径。冠状动脉损害诊断标准按照~3 岁﹥2.5 ㎜,~9 岁﹥3 ㎜,~14 岁﹥3.5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5 例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20 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t-PA、PAI-1。采用全

论文目录

  • 论文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冠状动脉疾病易感基因及突变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23)
    •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06)
    • [3].急性心肌梗死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术前开展促适应训练的效果分析[J]. 全科护理 2020(01)
    • [4].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与发热持续时间的相关性[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02)
    • [5].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的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A1)
    • [6].冠状动脉微循环与慢性肾脏病[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6)
    • [7].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07)
    • [8].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再通价值及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 2020(08)
    • [9].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病变的治疗策略及展望[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08)
    • [10].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原位冠状动脉通畅率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研究[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02)
    • [11].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 微循环学杂志 2019(04)
    • [12].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9(32)
    • [13].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评价技术现状与未来[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03)
    • [14].逆转冠状动脉疾病有可能吗?[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9(03)
    • [15].冠状动脉微循环及评估方法简介[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05)
    • [16].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06)
    • [17].微粒与冠状动脉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11)
    • [18].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67)
    • [19].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08)
    • [20].急性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7(05)
    • [2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33)
    • [2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 疑难病杂志 2017(07)
    • [23].超声心动图检测不同年龄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研究[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07)
    • [24].加强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17(05)
    • [25].不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间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18)
    • [26].白塞氏病累及冠状动脉患者六例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循环杂志 2017(05)
    • [27].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30)
    • [28].婴幼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危险因素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06)
    • [29].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07)
    • [30].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7)

    标签:;  ;  ;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