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论文文献综述)
李美琳[1](2021)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文中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如果没有了自然界这个对象,人就成了无。而人必然与其发生本质关系的自然界,无非是人的固有而又客观的本质。换言之,自然界乃是人的客观本质,人就是人自身的自然界。“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始至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人类日益增长的逐利本性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人们把大自然看作是征服和掠夺的对象,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肆意侵占和攫取大自然给人类提供的丰富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发展困境。在人类进入21世纪20年代的历史端口,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观念已经不断得到广泛理解和认同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共荣,推动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是现代人类面临的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和崇高的历史责任。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本质旨在扭转工业文明时期所呈现出“天人对立”的局面,驱除“祛魅”自然观,形成“天人和谐”的生态格局。有鉴于此,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从理念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两方面探究:其一,理论之新。这一理念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智慧,突破西方社会发展话语权,破除人类生态发展的困境,突破发展瓶颈期的中国话语体系,对传统生态自然发展论断的颠覆和超越,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延伸至对自然环境的道德关怀,在“真、善、美”的美好愿景中兼顾生态文明理论与现代化进程的融合性,从而确立一种整体全面协调的人与自然生命互补和相互共生的新型生命观,以此来唤醒人类的生态良知,实现人与自然自由和解,回归本真状态。其二,实践之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尊崇自然规律为发展准则,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发展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在相互协调与融合中共进共荣。站在人类生态福祉的视角之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推动着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的认知关系跨越性变化,为新时代人类纠正资本主义现代化之下人与自然偏离关系和为化解全球性生态危机与人类自身生存危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的完美蜕变,推进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美好”的愿景。
毕然[2](2021)在《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形态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技术创新性革命供给了空前动力,也为生态危机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它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内蕴的张力不断强化了生态环境治理意识提升、治理内容丰富、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技术能力进步,而且其中的伦理反思或批判实际地担负着这种强化的内在理想尺度的功能。于是,生态伦理的思维逻辑和行动规程就在新的时代变革发展中具备了社会价值寻索的本体论意蕴,而现代管理所应呈现的生态伦理价值自是其题中之义。众所周知,工业文明以来的西方生态伦理始终存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纷争,如何化解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思维定势下的全球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的尊重并保护、开发和利用显然是决定人类生存发展的限度与进度的本质性议题。现代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理应坚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对其进行批判性校正,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引,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将生态伦理的公正、平等、有序、绿色、和谐等价值理念合理地嵌入现代管理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整体主义治理框架中。这喻示着,现代社会发展不仅要促成人们生态认知的格式塔转换,以共生同在、互惠并联、深层融合的生态思维范式重新检视人与自然之间所应建构的和谐共生模式;同时,应契合生态理性内核来赋予现代社会法治建设的生态伦理关切,使其在公共决策、协调、合作、监督等管理职能中统筹运用生态自然观、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和技术引领观,以生态正义的价值追求维护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基于管理价值视域下对生态伦理理论进行审视来解读人与自然关系实质,通过现代管理思想史的简要回顾以透视生态伦理理念的演进变化、逻辑关联及其现实需求所呈示的价值偏好,力图揭示生态伦理的理论困境并形成具有实践影响的价值规约和导向,为现代管理的价值选择提供生态整体主义的公正、平等、自由、和谐的伦理发展路向设计依据,进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韩悦[3](2021)在《帕森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尽最大可能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极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20世纪中期陆续浮现的“八大公害事件”,直到近年爆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都体现出日益危机的生态问题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正是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霍华德·帕森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中汲取了其生态学思想,并对其生态学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分析。在其代表作《马克思斯恩格斯论生态学》一书中,全面总结了马克思对生态、人性和自然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从未声明过自己是否有生态学思想,但是,在帕森斯看来,其观点表明了鲜明的生态学观念,并且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学观念是以批判的角度呈现出来的。论文通过梳理和阐述帕森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独特内涵,来关照人类所面临的生态与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并且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构建一种重要的理论资源。帕森斯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思考,同样为我国生态问题的解决打开了一个关键的理论视域。
宋玉兰[4](2020)在《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文本,从关系理性的视角审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审视是建立在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前提性反思的基础上,其目的是为了探究生态危机的人类理性根源。关系理性视域,既突破了“客观理性”视域下自然对人的压制,又突破了“主观理性”视域下人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它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存在根据和整体意义上来理解生态问题的人类理性形式。本文通过对关系理性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研读,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关系理性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置于关系理性视域下展开研究。虽然,关系理性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是比较晚的,但其渊源日久,不论西方当代哲学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典哲学,都可窥视到关系理性的影子。目前,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但将其置于关系理性视域之下展开研究,则少有涉猎。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注重从其与关系理性的契合点出发来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拓宽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视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为解决现实的生态危机提供了可操作性路径。本文除了绪论之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关系理性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概述。通过关系理性在西方当代哲学领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和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表征,指出关系理性是把“关系”作为衡量人类行为和价值标准的前提,具有属人性、类特性、“个人主体性中的他者融入”和“互存互依性关系”等特征,对于确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属人生态”维度、构筑限度性生存整体原则和实现“类人格”的自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主要从生态统一论、生态认识论、生态关系论、生态危机论和生态和谐论五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内涵,并且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具有辩证统一性、系统整体性和历史互联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对关系理性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内在逻辑分析,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关系理性自觉以及通过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和人类发展方式的变革来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关系理性诉求。第二部分,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重维度。从关系理性视角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发展的历史维度、现实维度、理论维度及实践维度进行研究,明确关系理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的理论自觉和历史发展必然。其中,从人类存在状态的发展历史来探究关系理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发展的历史必然;从现实生态危机的人类理性根源来呼唤关系理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现实映照;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真正的共同体”、“一种‘类特性的间接伦理’”来阐述关系理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维度;从“人与自然的和解”、“人与人的和解”、“人与社会的和解”来阐述关系理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实践维度。第三部分,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从在西方的传承与发展看,本文主要集中于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潮。马尔库塞提出通过“自然的解放”来实现人的解放;威廉·莱斯通过对“控制自然”的崭新诠释,指出现代科学对自然的控制不但没有削弱对人的控制,反而加强了对人的控制,为人类解决生态问题敲响了警钟;佩珀、福斯特和奥康纳等新一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试图通过道德的革命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看,本文主要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确立“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西方和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我们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问题,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第四部分,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从理论价值看,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拓宽了理论视域,即新时代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拓宽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自然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拓宽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思想拓宽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生产力观;为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理论资源,即丰富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哲学内涵、奠定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基础、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即主要从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前提、理论依据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实践价值看,有助于建设美丽中国,有助于促进绿色发展,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胡盾[5](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矿产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建设,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引领、示范作用。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做了总结,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措施和对策。本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思路、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内容。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同时探讨了其整体原则与实施路径。本论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方面有所创新,在研究视角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宏观审视。在研究思路方面,本论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原则及“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本论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资源借鉴。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概括了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等经验;指出了生态承载力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等方面问题。造成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保护法律不完善、急功近利的追赶发展模式、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等方面进行阐发。矿产资源的生态利益是一种间接利益和公共利益,在追求经济和物质利益过程中,生态利益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生态利益与其他诸利益产生了冲突,这是利益分化产生的深层生态矛盾。基于以上原因,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守以下原则与路径。首先,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其次,要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以科技创新维护其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制度完善保障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以观念更新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以利益整合守护其生态体系的和谐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和经验,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疫情后绿色复苏,构建“尊崇自然、清洁美丽”的“生态文明共同体”。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追求崇尚自然、天人和谐、健康科学、丰富自我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张贝丽[6](2020)在《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岩佐茂是日本当代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他结合日本现实环境问题,通过对西方主流环境伦理思想的反思与批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审视。他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体现为人的经济活动方式问题。为此,他主张探寻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构建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环境伦理学。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的提出,充分揭示了岩佐茂环境思想中蕴含的深厚的伦理意蕴。因此,深入研究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有助于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构筑环境伦理维度,进而对探析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及解决途径有所裨益。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文本解读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阐释和评析。基本内容由绪论、七章系统性论述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及目的和意义。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一方面,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以及日本国内高速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严重产业公害等现实问题,为岩佐茂关注环境问题及其中涉及的社会性因素提供了社会历史背景。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世界范围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的批判以及日本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立场等,为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明确指出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岩佐茂通过对学界关于自然道德地位论证的辩证思考,确立了超越中心之争的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立场。在这一逻辑前提下,他展开了对环境问题中存在的价值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经济活动等的思考,形成了岩佐茂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构建合理的实践方式以及达成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向的环境伦理思想。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岩佐茂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中建立起人与自然共生的研究视角。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主义实质,不仅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纷争,合理地将人的道德关怀扩展至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选择,而且凸显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试图通过纠正人对待自然的方式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共生。第四章全面考察了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岩佐茂通过对现存的环境不公正问题的分析,深入挖掘出环境不公正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明确环境责任、抑制资本逻辑、构建生态社会主义来实现环境正义,展现出他将分配性正义和生产性正义、制度变革和价值批判相统一的环境正义向度。第五章合理诠释了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是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核心概念。岩佐茂通过辨析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实质,进一步明确了资本逻辑、生活逻辑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进而提出其超越资本逻辑、遵循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第六章深刻论证了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岩佐茂主张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的诠释,论述了以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脱离异化的工业化以及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等现实路径。第七章简要评析了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并指出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深化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加强了环境伦理的实践指向,对现实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阶段,通过汲取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先进性观念,进而对我国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以及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等,具有一定的启示。结语部分总结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整体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特质,并指明论文回应了一些学界对岩佐茂的误解,为今后的岩佐茂人物思想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进而提出今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日本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以及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的对比研究。
刘娜[7](2020)在《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也被译为“环境正义”或者是“环境公平”,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颖命题。动词“environ(环绕)”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中的“环境”(environment)归词,指的是某个人、某群体、某物种或者普遍生命形式的周围事物。综合学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本文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术立场,它考察具有“自我”的主体与他者在各类环境中,公正地享用环境之利益与风险的分配、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在环境分配方案上获得个人和社会认可,以及维持生命发挥作用的能力。他者包括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而相区别的人,甚至其他物种。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环境公正对生态批评的大规模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批评本身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生态批评关注的中心是荒野、田园等自然场所。1997年美国学者T.V.里德(T.V.Reed)提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environmental justice ecocriticism)这个术语,使得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从此之后更加明确。环境公正促使生态批评从荒野回到城市,回到人与自然交汇的中间地带,从而使得生态批评不仅具有崇高的生态理想,同时也立足牢固的现实基础。环境公正是对之前生态批评所持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反拨,它关注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之环境权益和环境危害,扭转了对弱势群体环境状况的忽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为生态批评的自然底色添加了社会因素,注重弱势群体享受的公平正义。伦理关怀对象从边缘人群到非人物种的层层扩大,使它更具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并构成了连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纽带。环境公正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视角考察问题,为自我言说,为他者赋权。兼顾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三个维度。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领域内,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摆脱研究单一文学文本和单一生态批评家的局限,在历时性上追踪生态批评的历次发展浪潮,在共时性上考察同一时期内生态批评的理论趋向和典型特征,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展开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辨,力求细致、深入地论述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面貌及其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回应。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环境公正的重要文献,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进程,在微观层面上聚焦环境公正的演变及其对生态批评的构建作用,以“环境公正”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围绕1、2、4、5这四个数字展开研究:1即1种批评理论“生态批评”,2即生态批评的第2波“环境公正”,4即生态批评的4次转向,5即生态批评的5波浪潮。在综合分析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环境公正思想源流与生态批评的历次浪潮,梳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与发展过程,厘清环境公正的概念内涵,揭示环境公正在生态批评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脉络与深化趋势,回答环境公正如何与生态批评相互促进的问题,以提供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构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念厘定,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批评对环境公正的诉求日益强烈,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正引介到生态批评中,从而引发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环境公正不是对之前生态中心生态批评的简单抛弃,而是对生态批评进行修正、深化与拓展,增添了多个视野,是一种推陈出新。第一章对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进行总体论述。本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的划分,环境公正思想内涵,以及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几个方面。具体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比较、归纳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理论体系的构建,综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对生态批评前两次浪潮的划分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对生态批评后三次浪潮的划分,分析历次浪潮转向的原因与生态批评与时俱进的环境实践之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环境公正对自我/他者、男性/女性,白人/有色人种,富人/穷人,上流阶级/底层阶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人/非人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说明环境公正所具有的学理优势、伦理关怀和可操作性。根据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的环境公正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描绘环境公正的伦理关怀向度,说明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本文认为,环境公正按照同心圆模式,以共情(empathy,也被译为“移情”或“同理心”)贯通“自我”与“他者”的鸿沟,由己及彼,把伦理关怀对象扩展到包含其他具有性别、种族、阶级等差异的弱势人群,进而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每个物种。新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影响使得物质的能动性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更为环境公正伦理主体的层层扩大提供了学理依据。当这个同心圆层层扩大到每一个存在物、并将每个存在物都视为主体的时候,环境公正也就达到了它的终极状态,即万物齐一、众生平等的生态公正。虽然这种意义上的生态公正目前有乌托邦之嫌,人类之外的非人类物种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主体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生态公正作为一种生态理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环境公正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措施,它使公正不至于成为空谈,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桥梁。第二章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本章具体从初露端倪、全面兴起、蓬勃发展、持续深化和前沿问题五个部分,追溯与评议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主要是根据生态批评的五次发展浪潮为线索进行论述与探究,涉及到早期作品中环境公正思想的萌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正式提出,由荒野自然向城市自然的转变,风险社会、慢暴力、跨身体性、行动者网络理论、共情等理论和概念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拓展与深化。这些方面显示出环境公正与生态批评的五次浪潮互相促进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态批评诞生之前及第一波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浪潮中,自然书写中蕴含着环境公正诉求;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浪潮中,对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关注显现出环境公正考量;在第三波的跨文化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公正思想添加了跨文化维度,环境公正从地区走向了全球;在第四波的物质生态批评浪潮中,物质的能动性和叙事能力深化了环境公正思想;在第五波的心理与信息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叙事涉及的情感理论、心理概念和信息传播策略受到重视,这为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倾向走出文本、走向现实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伦理主体范围的一次次扩大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简单趋势,其错落交叠的轨迹显示出学者们为构建环境公正话语而付出的努力。第三章研究批评学者基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本章选取了针对四部经典小说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评析,体现学者们在文本解读中的环境公正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文本的环境公正分析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足。本章首先关注学者们对《布娃娃瘟疫》的批评,包括物质视角下的患病身体与跨身体性对环境非公正的揭示,以及社会视角下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对环境非公正的强化;其次,针对小说《死者年鉴》的批评实践,评析暴政迫害中体现出的“生态他者”形象,揭露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原因与表现,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分别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内在驱动与解决途径;再次,聚焦学者们对《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进行的环境(非)公正解读,从“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以及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三个部分来进行概括与延伸。最后,审视学者们在分析《食肉之年》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环境公正立场,即霸权挟裹带来的食品公正问题,“肉是信息”连接的毒性身体,以及全球贸易导致的多元贱斥。本章对于上述文本的批评进行分析与补充评论,目的是发掘被忽视或被误读的环境公正思想,揭示和肯定环境公正视角对激发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凸显在文学这个想象世界中,环境公正对于拓展伦理关怀范围的积极意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对象并非仅是生态文学,但是文学情节相较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辽阔的空间,如果只把公正的施与对象界定在人类范围内,未免抹杀了文学世界较于现实世界的优势,当前出于种种现实原因尚且无法考量的伦理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反而容易推行,文学的理想性对人类的启蒙、教化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点。环境公正不仅促进了文学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跨界联合,而且也实现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多个流派的交融。这种跨文化和跨文明的宏大视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空间,并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围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展开研究。本章指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通过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参与现实的环境实践,因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双重叠加而为文学、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域。此外,本章聚焦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它在人类世中的全球视野以及它在中国生态文明时代中的在地立场。如果说,全球在地化是在空间上对批评跨越中西的展望,那么本章结尾部分,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则在时间上融通古今,观照从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的探析到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的呈现。本文在此考察了中西方生命/生物共同体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需要立足于它同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契合点,借助生命共同体思想深化自身,并推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落实,塑造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己建构了较为完善而又开放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实践;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氛围,理论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强调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对于人与万物价值的肯定,确立发展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体系,并最终将生命共同体思想付诸环保行动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只有符合国情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指导环境实践,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研究将推动中西生态话语的深入对话与交流。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充分肯定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分析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存有的不足。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三个核心观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与实践性参与话语建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成为连接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桥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伦理趋向为实现伦理共同体涵盖生态系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指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目前的缺失和不足,认为需要在跨学科借鉴中避免生搬硬套而导致误解,在多元扩展的同时防止边界过于模糊,并且需要完善解构之后的建构问题。最后提倡中国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甚至文化批评对西方的环境公正研究进行批判的借鉴,在理论上自主创新,进而结合中国文学资源,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当今时代中,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复杂的环境运动作出回应,是生态批评面临的中心任务。环境公正具有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这使它能从多重维度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动力。环境公正的人文关切在生态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批评中添加对“人”的重视,肯定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各种群体的价值与权利;环境公正的伦理关切既含有社会公正因素,又涉及生态立场,它审视弱势群体遭受的非公正生存境遇,致力于公正地处理环境利益与环境危害问题,消除因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物质环境不平等现象;环境公正的生态关切源自生态批评一贯的生态立场,通过探究文化载体中的“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万物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存在。人文关切的以人为本,有利于消除社会非公正,而社会公正与物质环境的叠加则构成伦理关切,环境伦理有助于生态关切的实现并推动生态关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而生态关切对生命共同体的维护又反过来对人文关切与伦理关切有所助益。所以,这三种关切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观照环境来推动生态批评发展,通过绿色理论引发绿色行动实践。环境公正必将有助于生态批评实现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的交融,也就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夏承伯[8](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康玲玲[9](2020)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生命教育主要从人类生命角度出发,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缺乏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重新确立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生命教育的主旨与目标,打造关爱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行动,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是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西方生态文化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在课程教材、高校师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方式中普遍缺乏生命共同体意识,需要结合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特点,通过将生命关怀的对象和范围拓展到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其他个体以及自然界的非人类生命,促进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个体生命与他者生命的相互关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思路、目标和行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梳理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主要理论基础,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批判性地借鉴了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第二,运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理论基础,分析并确立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目标、意义、原则和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他者生命和非人类生命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价值,让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浸润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益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性和感染力的应然之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以建立生命共同体思想、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关爱生命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容,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更加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努力在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对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正确把握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人类生命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相互关系,塑造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生命观和价值观。第三,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以生命体验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以艺术熏陶提升大学生生命感受力,运用对话、交谈强化大学生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关怀,并从校园生态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韩幸[10](2020)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指出当今社会正值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依次开展,社会中日益凸显的贫富差距、生态环境破坏、金融危机、网络安全、极端恐怖和局部战争等现实问题,对人类社会有机体带来了挑战。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重要时期,人们开始探讨世界未来发展之路,基于此,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该思想揭示出社会是由各种要素和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和结构之间发生着各种联系,并由于相互之间作用而引起社会的运行发展,展现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整体图景,能够为社会的全面共同发展提供借鉴。从这一点来讲,深入研究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正当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分析与综合研究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进行研究,不仅在原着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也通过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期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本结构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包含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等。第二章,从背景和过程两个方面入手,着重突出相关的历史脉络,梳理马克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溯源,从历史实践角度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展开了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三章,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有机体是包括“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一切关系是囊括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在哪的总体性范畴”。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主体、政治、经济、文化等诸要素共同构成不断自我更新的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有机体。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主体构成入手,总结分析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五类十项特点从而认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系统,深刻领会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所坚持的“现实的人”这一出发点。第四章,社会有机体具有典型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总体性实践推动社会有机体的运行。辩证统一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方法。从社会有机体的形成机制、发展实质及构成维度,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结构做出更为全面而客观地解读。第五章,从理论的高度认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定位。本章节是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社会生产、社会结构、及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等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确定,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历史来看,它影响和表征着唯物史观的成熟和完善程度。从理论逻辑上看,它使唯物史观真正体现为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从而与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上,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唯物史观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第六章,本章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中国目前的新发展理念做了总结,再谈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五位一体理论的丰富及实践的推进,最后谈及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有力支撑。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当代价值和重要方法论进行了阐述。结语部分不是简单的对文章的总结,而是在分析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本论述的情况下力求结合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试图寻找解决思路。有机体的理论特征与现代社会的治理目标之间实现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社会有机体的特点和规律。新形势下,要想更好地进行社会建设,必须对社会治理做出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探索构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有机治理模式。
二、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论文提纲范文)
(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人”“自然” |
第二节 “共同体” |
一、利益共同体 |
二、生命共同体 |
第三章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生态危机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与优质生态环境的向往 |
三、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亟待创新生态文明理念 |
四、守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
第二节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
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 |
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逻辑 |
第四章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主要内涵及基本特征 |
第一节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主要内涵 |
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三、人与自然共进共荣 |
第二节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基本特征 |
一、鲜明而系统的生态整体性特征 |
二、科学而严密的普遍联系性特征 |
三、深邃而悠远的历史思维性特征 |
第五章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治理观 |
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幸福感 |
第二节 以尊崇自然规律为发展准则 |
一、培育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 |
二、树立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利用观 |
三、厚植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生态文化观 |
四、制定和严格遵守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观 |
第三节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发展目标 |
一、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型生态产业 |
二、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
三、营造优质洁净的人居环境 |
第六章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创新与价值追求 |
第一节 理论创新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 |
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第二节 价值追求 |
一、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 |
二、推动全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本质 |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阐释 |
一、西方生态伦理的思想流变 |
二、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内涵及特征 |
第二节 多学科视角的生态伦理属性 |
一、政治学视角:基于政治权力的生态伦理属性 |
二、经济学视角:共生和绿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管理 |
三、社会学视角:社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
第三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基本规定 |
一、生态伦理的价值理念 |
二、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
三、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 |
四、生态伦理的维护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管理视域下的生态伦理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的价值定位——效率至上 |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控制自然的祛魅化设计 |
三、理性逻辑的科学化功利价值取向 |
四、“经济人”假设的反生态伦理省思 |
第二节 行为科学管理的价值转换——情感依托 |
一、行为科学管理的“社会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行为科学理论模式: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凸显 |
三、情感激励的生态化行政伦理扩展 |
四、行为科学理论的生态伦理缺失 |
第三节 系统权变管理的价值探索——因境制宜 |
一、系统权变管理的“复杂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系统权变管理的管理模式:人境关系的动态化调适 |
三、动态持衡的多元化政府伦理关系 |
四、系统权变时期的方法论评价 |
第四节 知识与文化管理的价值创造——互生共存 |
一、知识与文化管理的“文化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知识与文化管理模式:人智关系的持续化建设 |
三、生态和谐的人本化行政文化结构 |
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人”的内在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向度 |
第一节 现代社会管理的生态意识理念 |
一、生态健康意识——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
二、生态优先意识——保证社会持续发展 |
三、生态环境意识——引领社会绿色发展 |
第二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的价值体系 |
一、生态公正:政府生态伦理管理的核心价值 |
二、生态自由:公共管理秩序建构的目标价值 |
三、生态平等:道德主体利益协调的价值根基 |
四、生态和谐:和谐社会伦理调和的价值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实现困境与出路 |
第一节 生态伦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实现困境 |
一、现代管理的主体性困境:主体价值的公平失允 |
二、现代管理的目标困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受阻 |
三、现代管理的秩序困境:生态安全的秩序失衡 |
四、现代管理的文化困境:中西生态伦理的融突 |
第二节 公共社会治理实现生态伦理的出路 |
一、构建生态伦理观念以践行协调共生的价值理念 |
二、实施生态伦理战略以推动生态化的社会经济发展 |
三、加强生态法治建设以维护生态安全的稳定秩序 |
四、创新生态文化理念以促进生态文明的理论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建构之维 |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伦理价值阐释 |
一、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价值构建 |
二、生态善治对美丽中国愿景的实现 |
第二节 中国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模式 |
一、生态管理及其决策理念建构 |
二、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运行模式 |
第三节 生态伦理视域下生命安全健康的价值阐释 |
一、生命安全健康的理性制衡内蕴 |
二、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生态行政价值观建构 |
三、中国政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现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帕森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第一章 帕森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现实背景 |
第一节 帕森斯生态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学思想 |
二、阿尔弗雷德·施密特生态学思想 |
第二节 帕森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背景 |
一、生态危机的加剧 |
二、绿色运动的兴起 |
三、后工业时代的过度消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帕森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
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
二、人与自然相互转换的关系 |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寄生生态的批判 |
一、对资本主义寄生生态的分析 |
二、探寻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解决路径 |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生态向社会主义生态转变的论述 |
一、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源浪费的批判 |
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存环境的批判 |
三、资本主义生态向社会主义生态转变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帕森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继承 |
一、对旧生态学的批判 |
二、对马克思、恩格斯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者的肯定 |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发展 |
二、对社会主义生态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帕森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帕森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学思想 |
二、对解决生态危机的借鉴意义 |
三、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启示 |
第二节 帕森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
一、较为笼统地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具有生态学思想 |
二、理论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关系理性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概述 |
2.1 关系理性概述 |
2.1.1 关系理性在不同哲学中的表征 |
2.1.2 关系理性的涵义、特征与作用 |
2.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概述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内涵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特征 |
2.3 关系理性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内在逻辑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关系理性自觉 |
2.3.2 基于关系理性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
第3章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重维度 |
3.1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历史维度 |
3.1.1 “人的依赖关系”形态 |
3.1.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 |
3.1.3 “自由人联合体”形态 |
3.2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现实维度 |
3.2.1 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后果 |
3.2.2 生态失衡的人类理性根源 |
3.2.3 走出生态失衡的人类理性重建 |
3.3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维度 |
3.3.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前提 |
3.3.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 |
3.3.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指向 |
3.4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实践维度 |
3.4.1 人与自然的和解 |
3.4.2 人与人的和解 |
3.4.3 人与社会的和解 |
第4章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4.1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西方的传承与发展 |
4.1.1 “自然的解放” |
4.1.2 “自然的控制” |
4.1.3 “生态社会主义”构想 |
4.2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 |
4.2.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
4.2.2 确立“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4.2.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4.2.4 践行“科学发展观” |
4.2.5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第5章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
5.1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 |
5.1.1 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拓宽了理论视域 |
5.1.2 为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理论资源 |
5.1.3 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
5.2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实践价值 |
5.2.1 有助于建设美丽中国 |
5.2.2 有助于促进绿色发展 |
5.2.3 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动态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
1.1.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
1.1.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
1.1.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
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1.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1.2.2 人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
1.2.3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
1.3.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
1.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 |
1.3.3 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2.1 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概述 |
2.1.1 矿产资源富集区内涵 |
2.1.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的概况 |
2.1.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2.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2.2.1 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
2.2.2 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
2.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
2.2.4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 |
2.2.5 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 |
2.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2.3.1 生态承载力脆弱 |
2.3.2 产业结构失衡 |
2.3.3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 |
2.3.4 生态文明意识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3.1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
3.1.1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 |
3.1.2 环境保护法律覆盖领域存在漏洞 |
3.1.3 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 |
3.2 急功近利的赶超发展模式 |
3.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存在矛盾 |
3.2.2 经济结构不合理 |
3.3 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 |
3.3.1 环境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
3.3.2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
3.3.3 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偏差 |
3.4 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 |
3.4.1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
3.4.2 环境保护与利益分化之间的矛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
4.1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原则 |
4.1.1 保持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 |
4.1.2 “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 |
4.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 |
4.2.1 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 |
4.2.2 以科技创新维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多样性 |
4.2.3 以制度完善保障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稳定性 |
4.2.4 以观念更新保持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
4.2.5 以利益整合守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 |
4.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
4.3.1 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 |
4.3.2 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 |
4.3.3 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 |
1.1 时代背景 |
1.1.1 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 |
1.1.2 高速工业化发展与日本“产业公害” |
1.2 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 |
1.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1.2.3 日本环境伦理学 |
1.2.4 宫本宪一的“生产关系说” |
小结 |
第2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 |
2.1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逻辑前提 |
2.1.1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
2.1.2 对自然价值论的质疑 |
2.1.3 对“中心之争”的超越 |
2.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理路 |
2.2.1 环境问题的反价值性 |
2.2.2 环境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
2.2.3 环境问题和经济活动的辩证关系 |
2.3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目标指向 |
2.3.1 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 |
2.3.2 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 |
2.3.3 构建合理的环境实践 |
2.3.4 达成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小结 |
第3章 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 |
3.1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主要内容 |
3.1.1 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 |
3.1.2 人与自然共生的形成 |
3.1.3 控制自然的实质在于人对待自然的合理方式 |
3.2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理论特质 |
3.2.1 整体主义的研究视角 |
3.2.2 以差异性为前提的共生价值向度 |
3.2.3 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 |
小结 |
第4章 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 |
4.1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基本内容 |
4.1.1 环境责任公平 |
4.1.2 环境利用公平 |
4.1.3 环境价值公平 |
4.2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辩证特征 |
4.2.1 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的统一 |
4.2.2 分配性正义与生产性正义的统一 |
4.2.3 制度变革与价值批判的统一 |
小结 |
第5章 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 |
5.1 超越资本逻辑主导的实践观 |
5.1.1 对资本逻辑的辩证思考 |
5.1.2 环境危机的资本逻辑根源 |
5.1.3 对资本逻辑的实践观批判 |
5.2 构建遵循生活逻辑的实践观 |
5.2.1 对生活逻辑的价值诠释 |
5.2.2 生活逻辑对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向 |
5.2.3 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构建 |
5.3 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理论特质 |
5.3.1 以实践视角审视环境伦理学 |
5.3.2 以生活逻辑引导实践方式变革 |
小结 |
第6章 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 |
6.1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6.1.1 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
6.1.2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
6.1.3 可持续社会的成立条件 |
6.2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特质 |
6.2.1 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6.2.2 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6.2.3 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6.3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
6.3.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
6.3.2 脱离异化的工业化 |
6.3.3 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 |
小结 |
第7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7.1 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 |
7.1.1 理论意义 |
7.1.2 实践价值 |
7.1.3 局限性 |
7.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7.2.1 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 |
7.2.2 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 |
7.2.3 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 |
7.2.4 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概要 |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总论 |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和任务 |
第二节 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羊皮纸上的重写 |
一、劳伦斯·布伊尔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
二、斯科特·斯洛维克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
三、对五次浪潮的总结评述:回顾与反思 |
第三节 环境公正思想探析 |
一、环境公正理论的历史渊源 |
二、环境公正运动的原则 |
三、多元化公正概念与实现方案 |
第四节 环境公正与生态整体 |
一、环境公正解构二元对立 |
二、环境公正连接“自我”与“他者” |
三、环境公正建构生态整体主义 |
第二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初露端倪 |
一、亨利·戴维·梭罗的环境公正先声 |
二、蕾切尔·卡森的环境公正忧思 |
三、巴里·康芒纳的环境公正诉求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全面兴起 |
一、T.V.里德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宣言 |
二、从蛮荒之野、田园之境到城市自然 |
三、环境公正与毒性话语的交汇 |
四、环境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 |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蓬勃发展 |
一、后殖民主义视野与环境公正的交集 |
二、从“地方”视野到“星球”视野的拓展 |
三、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
第四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持续深化 |
一、环境公正与暴力形式 |
二、能动性与跨身体性 |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五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前沿问题 |
一、情感的环境公正力量 |
二、共情的环境公正倾向 |
第三章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
第一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灾难肆虐:《布娃娃瘟疫》之物质流转 |
一、物质渗透与跨身体性 |
二、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 |
第二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暴政迫害:《死者年鉴》之生态他者 |
一、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 |
二、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 |
第三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气候危机:《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 |
一、“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 |
二、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 |
三、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 |
第四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生存困境:《食肉之年》之多元贱斥 |
一、霸权挟裹与食品公正 |
二、“肉是信息”与毒性身体 |
三、全球贸易与多元贱斥 |
第四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 |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 |
一、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对现实的影响和参与 |
二、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兼收并蓄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
一、全球视野:人类世时代背景 |
二、在地立场:生态文明的呼声 |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 |
一、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之探析 |
二、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之呈现 |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生命共同体思想之契合 |
四、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话语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
二、研究述评 |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国内研究回顾 |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9)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学术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
2.1.1 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的身体” |
2.1.2 生态文明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的历史必然 |
2.1.3 人的生命是向着“自由自觉”类特性的全面发展 |
2.1.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2.2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之生命思想 |
2.2.1 “平生”的生命意识 |
2.2.2 “生生”的生命精神 |
2.2.3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 |
2.3 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
2.3.1 维护生命主体的尊严 |
2.3.2 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 |
2.3.3 改善人类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
2.3.4 对西方生态文化中生命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
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
3.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
3.1.1 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1.2 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 |
3.2.1 相关课程内容中生命共同体思想匮乏 |
3.2.2 专业教师的整体生命观念欠缺 |
3.2.3 社会实践途径之间缺乏相互配合 |
3.3 大学生生命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1 实用主义观念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
3.3.2 物质主义价值观压抑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
3.3.3 移动互联网络限制了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现实体验 |
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依据 |
4.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内在逻辑 |
4.1.1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 |
4.1.2 生命教育的功能得到优化 |
4.1.3 生命教育的价值得以实现 |
4.1.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逻辑依据 |
4.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现实依据 |
4.2.1 对传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
4.2.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意义 |
4.2.3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价值 |
5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原则和内容 |
5.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主导原则 |
5.1.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
5.1.2 尊重大学生成长差异的动态性原则 |
5.1.3 生命认知与生命情感相互渗透的体验性原则 |
5.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内容 |
5.2.1 培育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意识 |
5.2.2 塑造基于生命共同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
5.2.3 培养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
6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路径 |
6.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方法 |
6.1.1 以生命体验方法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
6.1.2 以艺术熏陶方法强化大学生生命感受 |
6.1.3 以对话交谈方法增加大学生生命关怀 |
6.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实施路径 |
6.2.1 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
6.2.2 养成生态、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
6.2.3 营造关爱生命的社会生态文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主要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历史渊源 |
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近代欧洲工业革命解放社会生产力 |
(二)近代欧洲工人运动激化了社会矛盾 |
(三)近代欧洲启蒙运动孕育社会有机体 |
(四)近代自然科学重构社会的组织形态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产生的理论溯源 |
(一)古希腊哲学中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二)中世纪神学中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五)近代社会学家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萌芽时期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时期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发展时期 |
(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拓展时期 |
注释 |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构成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内在构成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构成要素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特征分析 |
(一)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整体性与主体性 |
(二)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系统性与开放性 |
(三)社会有机体思想自组织性与再生性 |
(四)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辩证性与实践性 |
(五)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自觉性与调节性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内在逻辑 |
(一)社会有机体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 |
(二)社会有机体以人的实践性活动为主线 |
(三)社会有机体以人的自由发展为落脚点 |
(四)社会有机体表现为各个层次的整体性 |
(五)社会有机体是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系统 |
(六)均衡冲突是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特征 |
注释 |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结构论析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机制 |
(一)实践是社会有机体诞生的基本形式 |
(二)总体性实践是社会有机体运行机制 |
(三)辩证统一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方法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实质 |
(一)关系综合体是社会有机体的实质 |
(二)动态发展性是社会有机体的特征 |
(三)物质交互性是社会有机体关键点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构成维度 |
(一)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诞生的前提 |
(二)社会实践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内核 |
(三)社会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横向构成 |
(四)社会形态是社会有机体的纵向趋势 |
注释 |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唯物史观定位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社会生产 |
(一)人的物质生活生产是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本前提 |
(二)人的自身再生产是社会有机体运行的内驱动力 |
(三)人的精神再生产指挥着社会有机体的运转 |
(四)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协调着社会有机体的运转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社会结构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阶级及国家关系重构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三重结构的社会性分析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 |
(一)社会有机体对人生存制约 |
(二)社会有机体中人的能动性 |
(三)未来社会有机体的理想人 |
注释 |
第六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新发展理念 |
(一)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新发展理念提供理论依据 |
(二)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
(三)新发展理念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实现路径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时代与“五位一体” |
(一)“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意蕴 |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格局” |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奠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基础 |
(二)社会有机体思想升华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的发展蓝图 |
(三)“一带一路”构筑社会有机体与命运共同体合作机制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论文参考文献)
- [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D]. 李美琳.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D]. 毕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帕森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韩悦.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D]. 宋玉兰. 吉林大学, 2020(03)
- [5]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胡盾. 山西大学, 2020(02)
- [6]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 张贝丽. 山西大学, 2020(08)
- [7]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D]. 刘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8]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D]. 康玲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10]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韩幸.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