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工业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剧增,对我国水资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各种染料废水中由于含有很多难于降解的有机性物质,存在于水中不仅会影响光线的传播,更加不利于水体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微生物系统进行光合作用维持新陈代谢;重金属废水可通过进入食物链造成人类的永久性中毒,而吸附法在去除难降解污染物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天然的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制备中性淀粉微球,通过对其阴离子化制备一种绿色环保的、易降解的新型阴离子淀粉微球(ASMs);将其作为吸附剂处理以亚甲基兰为代表的阳性染料废水和以铜、铅为代表的重金属离子废水;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其对亚甲基兰和Cu2+、Pb2+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研究结果对废水处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首先,从合成中性淀粉微球入手,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中性交联淀粉微球;然后再以交联淀粉微球为原料,以氯乙酸为阴离子醚化剂,首次制备新型的阴离子淀粉微球。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氢氧化钠用量,氯乙酸用量,80%乙醇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顺序为80%乙醇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氯乙酸用量。优化的阴离子淀粉微球的最佳合成条件是: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 h、80%乙醇用量5.5 mL、氢氧化钠用量0.9 g、氯乙酸用量0.3 g。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仪的测试结果表明,微球形态较圆整,含有许多微孔,平均粒径在60-80μm之间;红外光谱图表明,制备出阴离子淀粉微球带有阴离子化基团。其次,将阴离子淀粉微球用于吸附以亚甲基兰为代表的阳性染料。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淀粉微球对亚甲基兰表现出较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并且最大吸附量为666.67 mg/g。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动力学方程比一级动力学方程更能符合实验数据,说明吸附的速控步骤是化学吸附而不是溶质扩散。温度对吸附的影响不显著,但吸附过程存在一个最适温度为303 K。最后,将阴离子淀粉微球用于吸附Cu2+、Pb2+。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ASMs对Cu2+、Pb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线性拟合的结果表明,阴离子淀粉微球对Cu2+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而对Pb2+吸附更符合Langmuir方程。用拟合的Freundlich方程,根据吸附等量式计算的热力学参数更能反映微球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机制。等量吸附焓变△H均为负值,且绝对值都大于30 kJ/mol,而小于60 kJ/mol,说明吸附过程包含有静电的物理吸附,氢键力作用,微球表面羧基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吸附等。随着吸附量的增加,吸附焓变愈来愈小,进一步反映了微球表面的不均匀性。体系总体的混乱程度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变大,说明脱附下的溶剂分子增加。动力学研究表明,ASMs对Cu2+、Pb2+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同时受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颗粒内的扩散过程为速控步骤。根据吸附焓变的绝对值比较,可看出阴离子淀粉微球对Pb2+的吸附强度大于其对Cu2+的吸附强度。本论文的创新点:(1)首次以氯乙酸为阴离子醚化剂,将中性交联淀粉微球改性为新型绿色环保、易降解的阴离子淀粉微球,并优化了微球的合成配方;(2)以亚甲基兰为阳性染料代表,探讨了新型阴离子淀粉微球对其吸附性能和吸附的动力学特征;(3)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新型阴离子淀粉微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复合淀粉微球对铜离子的吸附及动力学研究[J]. 应用化工 2010(12)
- [2].改性淀粉微球的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20(05)
- [3].吸附和包埋法制备洛美沙星淀粉微球及其体外释放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0(06)
- [4].淀粉微球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 2011(16)
- [5].复合玉米淀粉微球的合成与其性能研究[J]. 应用化工 2013(07)
- [6].可降解淀粉微球包载盐酸洛美沙星的研究[J]. 海峡药学 2008(10)
- [7].复合淀粉微球的合成与吸附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09(05)
- [8].复合淀粉微球的合成与表征[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8(04)
- [9].阿司匹林载药淀粉微球吸附热力学和释药动力学的研究[J]. 化工科技 2013(04)
- [10].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对污水中Pb~(2+)的去除研究[J]. 化学与粘合 2019(05)
- [11].大米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12)
- [12].反相微乳法制备玉米淀粉微球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 2009(05)
- [13].羧甲基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阿司匹林的控制释放[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7(04)
- [14].阴离子淀粉微球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J]. 食品科技 2009(02)
- [15].淀粉微球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09(08)
- [16].玉米淀粉微球制备条件优化及其载药性研究[J]. 化学工程师 2020(09)
- [17].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2)
- [18].交联淀粉微球对Co~(2+)吸附行为的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0(05)
- [19].交联淀粉微球酶降解过程的FTIR和XRD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1)
- [20].交联淀粉微球对对硝基甲苯的吸附行为研究[J]. 印染助剂 2012(03)
- [21].交联淀粉微球吸附Pb~(2+)的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22].阿司匹林载药淀粉微球吸附性能的研究[J]. 化工科技 2013(03)
- [23].玉米淀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J].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24].淀粉微球及磁性淀粉微球的制备研究[J]. 化学与黏合 2016(02)
- [25].白果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 林产工业 2018(01)
- [26].交联淀粉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08)
- [27].响应面法优化阴离子淀粉微球吸附性能研究[J]. 食品科学 2010(10)
- [28].阴离子淀粉微球对Hg~(2+)的吸附研究[J]. 食品科技 2009(12)
- [29].交联淀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J]. 粮油加工(电子版) 2015(01)
- [30].阴离子淀粉微球对Cd~(2+)的吸附及动力学研究[J]. 食品科技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