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监测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监测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斑块纤维帽厚度与血浆炎症标志物对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斑块的预测阈值研究背景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而斑块纤维帽厚度是决定斑块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所指的易损斑块即为纤维帽厚度小于65μm;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为我们提供了高分辨率(10μm),获得组织原位横截面图像的检测手段,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出现是我们检测不稳定斑块纤维帽厚度成为可能。临床心血管事件与某些炎症标记物水平同样密不可分;大量研究证实,外周血中炎症标志物水平具有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价值;然而,斑块纤维帽厚度与血浆炎症标志物对冠心病患者易损斑块的预测阈值大小及其相关性尚未见报道。目的评价斑块纤维帽厚度与血浆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初步探讨两者预测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斑块的阈值。方法及结果将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及胸痛综合症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进行对照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采用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进行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入选者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血浆表达水平。随着冠脉事件风险增加,冠脉纤维帽厚度变薄,同样,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亦显著增加。冠状动脉纤维帽厚度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显著相关;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小于65μm时,上述血浆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分别超出下述阈值水平:hs-CRP 0.75 mg/L,IL-18 75μg/L and TNF-α35μg/L,两者之间显著相关。结论由上可知,hs-CRP 0.75 mg/L,IL-18 75μg/L and TNF-α35μg/L可作为有效地甄别阈值用来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地甄别不稳定斑块的无创性诊疗工具。第二部分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背景许多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不但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过程中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炎症同时也是动脉血栓形成各阶段的特征,是斑块形成和急性破裂而导致动脉闭塞和梗死的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这些发现使得炎症因子与冠心病关系开始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明确冠心病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及冠心病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可能有助于危险冠心病患者的早期甄别。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临床阶段,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明确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及胸痛综合症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进行对照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对160例冠心病人(急性心梗50例,不稳定心绞痛68例,稳定性心绞痛42例和40例胸痛综合症患者血浆中IL-10、IL-17、IL-18、hs-CRP及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冠心病临床事件风险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浆IL-17、IL-18、hs-CRP及TNF-α的水平均显著增加,IL-10血浆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均表达增加,与胸痛综合症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并未表现出随临床事件风险增加而表达上升的趋势,在稳定型心绞痛组其表达量反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提示在稳定斑块向不稳定斑块进展的时候,可能有其他机制抑制IL-10的表达,但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明确。结论IL-10、IL-17、IL-18、hs-CRP及TNF-α等炎症因子可能共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其血浆水平可作为判断冠心病患者病情,筛选高危患者的指标之一。第三部分C-myc及PCNA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背景动脉粥样硬化由脂质条纹进展至纤维酯性病变的过程中,内膜中的平滑肌细胞分裂,中膜的部分平滑肌细胞迁移至内膜;同时,平滑肌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促进细胞外基质在进展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积聚。另外,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也参与了动脉粥样斑块复杂的发展过程。斑块纤维帽变薄即是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的结果。如何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意义重大。川芎是常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复方的主要成分,研究认为,川芎主要活性成分——川芎嗪可能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但具体机制不明。C-myc原癌基因的表达产物c-myc蛋白作为一个“获能因子”可促进与VSMC增殖相关基因的开放,产生大量生长因子样物质,使VSMC进入增殖状态。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PCNA)是DNA复制、细胞周期及分裂过程中信号传导的关键一环,当VSMC细胞增殖旺盛时,其基因表达迅速增加。因此,川芎嗪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及C-myc及PCNA在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亟待阐明。目的观察c-myc和PCNA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原代培养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不同浓度川芎嗪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阐明其分子生物学作用基础。方法选择4-8代培养的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对照组、PCNA ODNs组和c-myc ODNs组进行对照研究,ODNs工作浓度均为1:50。选择细胞计数、MTT法、3H-TdR掺入法探讨ODNs对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和c-myc ODNs转入VSMC及抑制相应PCNA和c-myc基因表达的情况。在观察川芎嗪作用中:分对照组(Ⅰ组)、川芎嗪50μg/ml(Ⅱ组)、100μg/ml(Ⅲ组)、200μg/ml(Ⅳ组);采用细胞计数、VSMC对3H-TdR的摄取量和MTT法测OD570值三种方法,探讨川芎嗪对VSMC生长的影响,通过检测PCNA(细胞增殖核抗原)和C-myc二种基因的表达来探讨川芎嗪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机理。结果细胞计数法、MTT法和3H-TdR摄取量检测法均显示PCNA和c-myc ODNs对VSMC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PCNA和c-myc ODNs成功地转入了VSMC中并明显抑制相应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细胞计数、3H-TdR摄取量检测及MTT法均显示川芎嗪对VSMC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200μg/ml川芎嗪作用72小时对VSMC的增殖抑制作用最强,组间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川芎嗪抑制VSMC增殖过程中PCNA、C-myc的表达明显降低,且与川芎嗪的作用浓度相关,组间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NA和c-myc基因在VSMC的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CNA和c-mycODNs导入VSMC后可成功抑制相应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VSMC的增殖;川芎嗪对鼠原代培养的VSMC的增殖确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川芎嗪是通过影响与VSMC增殖有密切关系的基因PCNA、C-myc的表达发挥该作用;为深入挖掘祖国医学宝库治疗AS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及中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斑块纤维帽厚度与血浆炎症标志物对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斑块的预测阈值研究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C-myc及PC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CABG术后应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效果对比观察[J]. 山东医药 2015(28)
    •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钾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临床荟萃 2008(05)
    • [3].特殊人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01)
    • [4].抗凝与抗血小板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01)
    • [5].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及文献复习1例[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02)
    • [6].先天性左冠状动脉左心室瘘1例[J]. 临床荟萃 2009(16)
    • [7].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2008(19)
    • [8].不同剂量硝酸甘油及肝素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桡动脉痉挛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6(05)
    • [9].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J]. 湖南中医杂志 2010(03)
    • [10].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比较[J]. 山东医药 2008(01)
    • [11].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02)
    • [1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6例临床分析[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04)
    • [13].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12)
    • [14].冠心病患者一氧化碳中毒后猝死一例报告[J]. 临床误诊误治 2010(05)
    • [15].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 天津医药 2009(01)
    • [16].美国预防工作组颁布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建议书[J]. 临床荟萃 2009(11)
    • [17].老年患者113例室性早搏临床心电图分析[J]. 心脏杂志 2009(06)
    • [18].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例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15)
    • [19].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价国产新型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内膜增殖[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05)
    • [20].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09)
    • [21].心源性牙痛一例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09(12)
    • [22].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新进展[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8(05)
    • [2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变化及意义[J]. 临床荟萃 2008(14)
    • [2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05)
    • [25].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02)
    • [26].对PTCA及支架安置术患者综合心理干预的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05)
    • [27].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J]. 心脏杂志 2009(05)
    • [28].踝臂指数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9(06)
    • [29].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01)
    • [30].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4例围手术期监测与护理[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04)

    标签:;  ;  ;  ;  ;  ;  ;  ;  ;  ;  ;  ;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