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新型超碱金属团簇的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

若干新型超碱金属团簇的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若干具有超原子性质的团簇:单核超碱金属、双核超碱金属、基团为中心的超碱金属进行了理论研究。主要贡献在于以下五个方面:(1)采用从头算方法研究了一系列超碱金属阳离子BM6+,CM5+,NM4+,OM3+和FM2+(M=Li,Na)。计算得到它们最稳定结构分别具有Oh,D3h,Td,D3h和D∞h对称性。发现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对超碱金属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其电负性越高,中心原子与碱金属原子之间的键长越短,相互作用越强。这些阳离子体系的垂直电子亲和势(EAvert)值的范围在3.26-3.86eV之间,都低于Cs原子的第一电离势(3.9eV)。而超碱金属阳离子的EAvert值与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和碱金属配体的大小都相关。(2)理论研究了一种新型混合配体超碱金属OM3(M=Li,Na和K)。我们对其结构特点和电离势做了详细的分析,发现超碱金属的电离势与配体原子有密切联系。配体原子越大,其电离势越低。当配体原子被尺寸更大的碱金属取代时,电离势最低。这些结果丰富了我们对超原子化学的认识,并且为超碱金属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3)分别采用超碱金属团簇与碱金属做为配体,理论研究了一系列超碱金属FM2(M=Li,Na,K,FLi2)及其阳离子的结构,发现取代效应对中性体系无明显影响,但阳离子结构变化与取代配体的电离势相关。所有FM2的电离势值都明显低于Li原子的电离势(IP=5.4eV),因此具有超碱金属的性质。此外,我们得出结论,FM2的电离势与配体尺寸大小有关,配体尺寸越大,FM2的电离势越低。(4)首次预测了一系列双核超碱金属体系M2Li2k+1+(F2Li3+,02Li5+,N2Li7+,C2Li9+和B2Li11+)。特别发现他们的能量全局最小值结构特点与中心原子电负性相关。对于C2Li9+和B2Li11+体系,他们的中心原子电负性比较低,最低能量结构特点是两个中心原子直接相连;而对于F2Li3+,02Li5+和N2Li7+等阳离子,其中心原子电负性较大,最低能量结构特点是两个中心原子通过桥Li原子连接。通过对阳离子电子亲和势的计算结果分析,我们发现从单核到双核超碱金属的转变可以进一步降低电离能值。(5)首次预测了一种以基团为中心的超碱金属阳离子YLi3+(Y=CO32-,SO32-,SO42-,O42-和O52-)。展示了这些阳离子的各种异构体以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采用不同的理论方法计算出这些阳离子的EAvert值,详细分析了在这类体系阳离子体系的中心基团CO32-, SO32-, SO42-, O42-和O52-的结构特点对其稳定性和EAvert值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超原子概念及发展
  • §1.2 超卤素
  • §1.3 超碱金属
  • §1.4 超原子复合物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2.1 分子轨道理论
  • §2.1.1 闭壳层分子的HFR方程
  • §2.1.2 开壳层分子的HFR方程
  • §2.2 电子相关问题
  • §2.2.1 电子相关能
  • §2.2.2 耦合簇方法(Coupled-cluster,CC)
  • §2.2.3 微扰理论方法
  • §2.2.4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 §2.3 基组问题
  • 第三章 单核超碱金属的配体效应
  • 3.1 同配体单核超碱金属阳离子
  • §3.1.1 引言
  • §3.1.2 计算方法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3.1 几何构型
  • §3.1.3.2 垂直电子亲和势
  • §3.1.4 结论
  • 3(M=Li,Na,K)体系'>3.2 超碱金属OM3(M=Li,Na,K)体系
  • §3.2.1 引言
  • §3.2.2 计算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3.1 几何构型
  • §3.2.3.2 电离势
  • §3.2.4 结论
  • 2(M=Li,Na,K,FLi2)体系'>3.3 超碱金属FM2(M=Li,Na,K,FLi2)体系
  • §3.3.1 引言
  • §3.3.2 计算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3.1 几何构型
  • §3.3.3.2 电离势
  • §3.3.4 结论
  • 第四章 双核超碱金属体系
  • 2Li11及其阳离子B2Li11+'>4.1 同配体双核超碱金属B2Li11及其阳离子B2Li11+
  • §4.1.1 引言
  • §4.1.2 计算方法
  • §4.1.3 结果与讨论
  • 2Li11的结构特征'>§4.1.3.1 B2Li11的结构特征
  • 2Li11+的结构特征'>§4.1.3.2 B2Li11+的结构特征
  • §4.1.3.3 电离势
  • §4.1.4 结论
  • 2Li2k+1+(F2Li3+,O2Li5+,N2Li7+和C2Li9+)'>4.2 双核超碱金属体系M2Li2k+1+(F2Li3+,O2Li5+,N2Li7+和C2Li9+
  • §4.2.1 引言
  • §4.2.2 计算方法
  • §4.2.3 结果与讨论
  • 2Li3+'>§4.2.3.1 F2Li3+
  • 2Li5+'>§4.2.3.2 O2Li5+
  • 2Li7+'>§4.2.3.3 N2Li7+
  • 2Li9+'>§4.2.3.4 C2Li9+
  • 2Li2k+1(F2Li3,O2Li5,N2Li7和C2Li9)的结构'>§4.2.3.5 碱金属中性体系M2Li2k+1(F2Li3,O2Li5,N2Li7和C2Li9)的结构
  • §4.2.4 结论
  • 3+(Y=CO32-,SO32-,SO42-,O42-和O52-'>第五章 基团为中心的超碱金属阳离子YLI3+(Y=CO32-,SO32-,SO42-,O42-和O52-
  • §5.1.1 引言
  • §5.1.2 计算方法
  • §5.1.3 结果与讨论
  • 3CO3+'>§5.1.3.1 Li3CO3+
  • 3SO3+'>§5.1.3.2 Li3SO3+
  • 3SO4+'>§5.1.3.3 Li3SO4+
  • 3O4+'>§5.1.3.4 Li3O4+
  • 3O5+'>§5.1.3.5 Li3O5+
  • §5.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若干新型超碱金属团簇的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