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65nm数字集成电路后端设计中串扰避免及修复方式的研究及比较

关于65nm数字集成电路后端设计中串扰避免及修复方式的研究及比较

论文摘要

集成电路一直在迅猛发展。制造工艺由超深亚微米(VDSM)进入到纳米(nanometer)阶段;设计规模由超大规模(VLSI)、甚大规模(ULSI)向G规模集成(GSI)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甚至是一个系统都被集成到单个芯片之中,出现了系统级芯片(SOC)的设计概念。于是,物理设计(physical design)研究与工具设计面临巨大挑战。其中之一是:随着集成度更高,芯片上模块和互连线的排列更加紧密,互连线的间距进一步减小;元件数目的增加和线宽的缩小使互连线的相对长度大大增加;电路工作频率更高。这都使得集成电路中的耦合效应明显,串扰(crosstalk)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如何恰当有效地避免并消除串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理论与技术热点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串扰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如模型建立、估算技术、避免与修复方法等,然后基于Synopsys的后端设计工具IC Compiler,针对十几个国际知名公司65nm设计的串扰问题解决方式,效果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在本文中,通过对多种串扰避免及修复方式的一一比较,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各种方式的实际效果,以及他们组合在一起时的功能。在文章的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较强普适性的解决串扰问题的芯片设计流程。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面临的主要挑战
  • 1.2 串绕噪声
  • 1.2.1 定义及分类
  • 1.2.2 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 1.3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组织
  • 第2章 现有避免及修复串扰的研究成果及解决方案
  • 2.1 串扰噪声的模型建立与影响因素
  • 2.1.1 Sakurai串扰模型
  • 2.1.2 Vittal集总模型
  • 2.1.3 Vittal Becer的4∏模型
  • 2.2 串扰的避免及修复手段
  • 2.3 目前后端处理串绕的流程及思想
  • 第3章 布局阶段的串扰避免效果分析
  • 3.1 布局阶段的串扰避免技术
  • 3.2 具体技术描述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和总结
  • 第4章 时钟树综合阶段的串扰避免效果分析
  • 4.1 双倍线宽双倍间距
  • 4.1.1 具体技术描述
  • 4.1.2 实验结果
  • 4.1.3 讨论和总结
  • 4.2 屏蔽
  • 4.2.1 具体技术描述
  • 4.2.2 实验结果
  • 4.2.3 讨论和总结
  • 第5章 布线阶段的串绕避免修复效果分析
  • 5.1 具体技术描述
  • 5.2 实验结果
  • 5.2.1 使用默认方式的修复结果
  • 5.2.2 使用非默认方式的修复结果
  • 5.3 结论
  • 第6章 完整串扰解决流程
  • 6.1 具体技术描述
  • 6.2 实验结果
  • 6.3 结论
  • 第7章 结束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今后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相关论文文献

    • [1].n阶信道传输矩阵特征值分解的串扰抵消研究[J]. 高技术通讯 2018(04)
    • [2].分层γ扫描层间串扰影响的研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0(00)
    • [3].微带线间远端串扰的电磁仿真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4(09)
    • [4].面向远端串扰的电路信号降扰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14(10)
    • [5].立体显示器中的非对称式串扰[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S1)
    • [6].基于图像处理的串扰消除方法[J]. 液晶与显示 2013(03)
    • [7].线外串扰的现场测试[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8(08)
    • [8].光交叉连接的组成及其串扰探析[J]. 企业技术开发 2013(25)
    • [9].板级互连线的串扰规律研究与仿真[J]. 电子测量技术 2010(08)
    • [10].存在串扰时的抖动和定时分析[J]. 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 2012(03)
    • [11].分层γ扫描层间串扰影响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1(02)
    • [12].CMOS阵列响应过程中的电串扰特性研究[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06)
    • [13].超深亚微米信号串扰分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S1)
    • [14].平行线缆间串扰的仿真研究[J]. 电子质量 2019(11)
    • [15].基于小波变换的串扰信号频率的检测[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16].基于传递函数的高速互连线串扰分析[J]. 计算机工程 2009(12)
    • [17].利用数字正交滤波降低IM-DD模分复用传输中的信号串扰[J]. 光学学报 2019(08)
    • [18].光网络中大功率信号引起的带内串扰攻击研究[J]. 半导体光电 2015(01)
    • [19].微带线间串扰的频域分析和时域优化模型[J]. 机械与电子 2013(01)
    • [20].利用叉指电容减小微带线间串扰[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9(07)
    • [21].飞行器采集系统路际串扰分析和研究[J]. 宇航计测技术 2016(04)
    • [22].一起交直流串扰引起的保护动作事故分析及探讨[J]. 电气应用 2015(05)
    • [23].“单端—差分”微带线串扰仿真分析[J].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9(03)
    • [24].自由立体显示系统中的图像串扰度检测[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05)
    • [25].刍议双绞线的抗干扰及抗串扰原理[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03)
    • [26].高速数字通信中的远端串扰建模分析[J]. 通信技术 2010(12)
    • [27].一种低高频串扰的微带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J]. 光通信研究 2019(02)
    • [28].GPRS高频信号与其他信号的串扰仿真分析[J]. 通信技术 2017(12)
    • [29].基于m序列的无串扰超声波测距系统[J]. 电子测量技术 2015(09)
    • [30].基于m序列的无串扰超声波测距系统[J]. 电子测量技术 2015(10)

    标签:;  ;  ;  ;  ;  

    关于65nm数字集成电路后端设计中串扰避免及修复方式的研究及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