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的发病率随着饮食结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人口老龄化迅速增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也随之增加,DN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主要原因。DN基本病理改变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堆积导致肾小球硬化。DM时,由于肾小球高滤过、高血糖、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等因素的刺激,损伤肾脏固有细胞,肾脏组织ICAM-1、VCAM-1表达上升,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增加,致使毛细血管狭窄,阻塞。同时可能因炎症介质释放,血管收缩,通透性增加,而引起肾小球内皮功能障碍,促进肾小球硬化。Clansen等研究亦表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VCAM-1)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机制,能增加尿蛋白,促进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加速肾小球硬化[1]。研究证明ICAM-1和VCAM-1在糖尿病肾病中表达明显上调,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炎性细胞浸润肾组织,进而导致肾小球硬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完全阻断糖尿病肾病进程的有效药物。寻找有效治疗方法及阻断其进程的药物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关注热点。传统中医药治疗DN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不仅改善了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提高DN患者生存质量,而且不良反应小,日益引起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而传统医学以其结合靶点多,途径多,全面调节,个体化治疗方案,在临床防治DN中具有广阔前景。在临床治疗中,依据中医学的独特病因病机理论,通过科学研究,基础实验,结合临床表现,逐步意识到DN的主要病机为消渴病日久伤阴耗气,导致气阴两虚,血瘀日久不愈而久病入络其基本病机,治疗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主,且该方在防治糖尿病肾病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本实验进一步通过高脂饲料联合STZ复制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采用中药复方干预,探讨其对DN的治疗作用,并探讨本方对DN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uley大鼠40只,体重为120g150g,适应性饲养一周。分别检测血糖、尿糖和尿蛋白均为阴性者用于实验。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给予普通饲料。造模组30只,给予高脂饲料。12周后,造模组大鼠禁食不禁水,按一次性腹腔注射STZ(30mg/kg)。正常组大鼠注射相应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72h后尾静脉取血测血糖,血糖≥16.7mmol/L为DM造模成功。将成模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groups),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组(ZY1),益气养阴通络中药组(ZY2)。DM模型成模后开始给药。益气养阴化瘀通络组(黄芪、黄精、地黄、丹参、川芎、地龙、水蛭、全蝎)及益气养阴通络组(黄芪、黄精、地黄、地龙、水蛭、全蝎)大鼠分别按1g/kg及0.77g/kg给药。各组中药颗粒用开水溶解后灌胃,日1次,给药量按体表面积折算。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相应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2周。实验期间,不给予胰岛素及其他干预,不定期检测尾静脉血糖,血糖缓解者予以剔除。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组,益气养阴通络中药组均给予高脂饲料。于给药后32周末,禁食不禁水,收集24小时尿液,杀检动物,留取血、肾组织,测定实验动物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光镜、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肾组织ICAM-1、VCAM-1的表达。结果:1每组大鼠体重,肥大指数(肾重/体重)模型组,两中药治疗组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体重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两中药组大鼠体重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两中药治疗组大鼠肥大指数比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ZY1与ZY2之间大鼠肥大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2每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两中药治疗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两中药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P<0.01);ZY1与ZY2相比显著下降(P<0.01)。3每组大鼠BUN,Scr的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两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清肌酐水平比正常组大鼠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两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清肌酐水平显著下降(P<0.05);两中药治疗组之间Sc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两中药治疗组大鼠BUN水平均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两中药治疗组大鼠BUN水平明显下降(P<0.05),ZY1与ZY2之间BUN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4肾脏病理形态学观察4.1光镜观察正常组大鼠肾小球结构完整,未见肾小球肥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系膜细胞及其基质无明显改变。模型组大鼠可见肾小球明显肥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变宽。两中药治疗组肾小球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同模型组大鼠相比较,两治疗组大鼠肾小球肥大减轻,系膜细胞及基质少量增多,两中药治疗组间无明显区别。4.2电镜观察正常组肾小球基底膜均匀无增厚,足突均匀分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明显,部分增生,足突广泛融合。两中药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较正常,呈匀质样增厚,足细胞局部融合。5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肾组织ICAM-1、VCAM-1表达ICAM-1:正常组: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包曼氏囊壁少许染色,肾小球系膜区,基底膜均少量表达;模型组:肾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可见强阳性棕黄色沉积,并有肾小球与囊壁粘连,粘连处呈阳性,可见肾小管变性坏死;两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ICAM-1的表达范围和程度均减轻。VCAM-1:正常组:可见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少量着色;模型组;可见大部分肾小球内皮上呈阳性的棕黄色沉积,肾小管同小血管内皮也有阳性的棕黄着色;两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VCAM-1的表达范围和程度均减轻。结论:1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可降低DN大鼠Scr,BUN,减少U Pro的排泄,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延缓DN的进展。2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能够降低ICAM-1、VCAM-1表达,延缓DN进展从而达到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血必净注射液对小鼠脓毒症早期肝脏白细胞聚集及黏附分子ICAM-1/VCAM-1表达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29)
标签:糖尿病肾病论文; 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