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逐步推进,互联网在高校迅速普及,校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和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下简称“校园网络文化”)以其快捷性、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隐匿性等特点,在开阔大学生视野、促进学习、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产生着负面影响,从而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认真研究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对于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校园网络文化的起源、发展、内涵、外延及特征以及与网络文化、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探讨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内容、功能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教育载体的角度,结合问卷调查情况,主要分析了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探析了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央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最新文件精神,针对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一是努力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二是把握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三是积极运用博客、BBS、网上即时通讯等网络新技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四是切实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这“四条”对策,立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目标,从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着眼,就把握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新技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等方面,结合笔者对国内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情况比较研究的情况及我国高校的实际,提出了可行性的分析和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对策,为促进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概述
  • 1.3 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章 校园网络文化概述
  • 2.1 文化、网络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 2.1.1 文化的含义、网络文化的含义
  • 2.1.2 网络文化的特征
  • 2.1.3 网络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之间的关系
  • 2.2 校园网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 2.2.1 互联网的兴起与网络文化的发展
  • 2.2.2 校园网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 2.3 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和客体
  • 2.3.1 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
  • 2.3.2 校园网络文化的客体
  • 2.4 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和功能
  • 2.4.1 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
  • 2.4.2 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
  • 第3章 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 3.1 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概况
  • 3.2 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 3.2.1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知识文化修养
  • 3.2.2 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 3.2.3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 3.3 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3.3.1 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
  • 3.3.2 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3.3.3 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 第4章 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 4.1 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 4.1.1 致使少数大学生价值观念偏失
  • 4.1.2 影响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 4.1.3 影响少数大学生部分行为方式
  • 4.2 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改进
  • 4.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急需优化
  • 4.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待更新
  • 4.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还需改进
  • 第5章 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 5.1 努力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
  • 5.1.1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 5.1.2 提高校园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 5.1.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
  • 5.2 认真把握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
  • 5.2.1 营造网上网下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5.2.2 变单向的灌输式为双向互动的交互式交流
  • 5.2.3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单一手段向复合型手段转变
  • 5.3 积极运用博客、BBS等网络新技术
  • 5.3.1 遵循BBS的特点,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 5.3.2 利用网上即时通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 5.3.3 推行网上“思政博客”
  • 5.4 切实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建设
  • 5.4.1 组建一支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 5.4.2 提高网络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网络舆论引导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调研问卷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主要课题研究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9(02)
    • [2].网络文化建设中主体的发展状况分析[J]. 改革与开放 2019(23)
    • [3].以特色网络文化建设服务民生工作[J]. 中国地市报人 2020(07)
    • [4].浅析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J]. 中国培训 2016(24)
    • [5].我国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对网络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才智 2017(10)
    • [6].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 赤子(上中旬) 2017(06)
    • [7].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J]. 人民论坛 2017(13)
    • [8].关于“十三五”时期加强我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J]. 江西通信科技 2017(03)
    • [9].共享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建设:从问题分析到系统建构[J]. 南京社会科学 2017(10)
    • [10].法律规制视角下的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1)
    • [11].从三个维度论核心价值观对网络文化的引领[J]. 共产党员(河北) 2016(03)
    • [12].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挑战与创新[J]. 大连干部学刊 2016(06)
    • [13].网络文化建设及其实现路径分析[J]. 市场论坛 2014(10)
    • [14].石家庄市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 才智 2014(35)
    • [15].以网络文化建设推进行政机关纪检廉政工作[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4(06)
    • [16].加强新疆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 新疆社科论坛 2014(06)
    • [17].远程开放教育中的网络文化建设[J]. 科技经济市场 2015(06)
    • [18].网络文化建设与滁州城市形象的提升[J]. 特区经济 2015(07)
    • [19].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J]. 赤子(上中旬) 2015(21)
    • [20].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 文教资料 2009(04)
    • [21].新时期军营网络文化建设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0)
    • [22].浅析高校文明修身工程之网络文明[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08)
    • [23].关于军营网络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军营文化天地 2014(05)
    • [24].图书馆与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3(12)
    • [25].网络文化建设对新疆地区发展建设意义[J]. 现代商业 2013(34)
    • [26].构建和谐图书馆网络文化的实践思考[J]. 金田(励志) 2012(10)
    • [27].中小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初探[J]. 中小学电教(下) 2013(07)
    • [28].浅谈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J]. 青年与社会 2013(07)
    • [29].新形势下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丝绸之路 2011(22)
    • [30].试论高校和谐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4)

    标签:;  ;  ;  ;  

    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