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线检测乳液聚合反应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线检测乳液聚合反应的应用

论文摘要

乳液产品在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乳液聚合生产中缺乏一种分析手段能够对乳液体系的性质进行快速测量,从而来指导乳液聚合反应的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以其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可在线测量等特点为在线测量乳液聚合体系的性质提供了方法。本课题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乳液共聚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光纤和透反射式探头在线测量乳液聚合体系的近红外吸收光谱,并在反应中按一定时间间隔测量反应体系的近红外光谱,并同时取样。分别采用气相色谱、动态光散射、烘干称重、凝胶色谱和氢谱核磁共振法对乳液样品进行测量,得到其残余单体含量、乳胶粒子尺寸、乳液固含量、重均分子量和共聚物中St摩尔百分含量等性质数据。用多元校正方法将性质数据与近红外光谱关联,建立乳液的残余单体含量、乳胶粒子尺寸、乳液固含量、乳液重均分子量和乳液共聚物组成的校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预测值与参考方法测量值相一致,说明近红外光谱对乳液体系的上述性质进行测量是可行的。根据预测值和对实际值之间的平方相关系数(R~2)和交互验证标准差(SEC),对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校正模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多元散射校正可以有效的消除光谱信息中乳胶粒子光散射造成的噪音,能够提高校正模型的平方相关系数,并降低校正模型的交互验证标准差。但对乳胶粒子尺寸校正模型,不能光谱数据进行MSC处理,因为散射信息与乳胶粒子尺寸具有相关性,是建模的有用信息。使用校正模型对乳液反应体系的残余单体含量进行在线测量,得出乳液聚合过程中残余单体含量的连续变化图,其变化规律与乳液聚合理论相一致。并通过对反应体系中残余单体含量的实时测量,分别采用FR法、YBR法和曲线拟合法计算乳液聚合反应中两种单体的竞聚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背景
  • 1.2 近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的现状与进展
  • 1.2.1 近红外光谱简介
  • 1.2.2 近红外光谱分析在聚合物表征中的应用
  • 1.2.3 聚合物表征中的近红外光谱技术
  • 1.2.4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学方法
  • 1.2.5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光谱预处理方法
  • 1.3 竞聚率的计算方法
  • 1.3.1 直线交点法
  • 1.3.2 FR法
  • 1.3.3 YBR法
  • 1.3.4 曲线拟合法
  •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和试剂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乳液聚合反应设计
  • 第三章 实验数据的解析
  • 3.1 基础数据分析方法
  • 3.1.1 残余单体含量
  • 3.1.1.1 顶空进样法
  • 3.1.1.2 直接进样法
  • 3.1.2 共聚物组成
  • 3.1.3 其它性质
  • 3.2 近红外测量光程的选择
  • 3.3 近红外光谱解析
  • 3.3.1 光谱区间的选择
  • 3.3.2 光谱预处理
  • 3.3.3 谱带的归属
  • 3.3.4 主成分分析
  • 第四章 校正模型的建立
  • 4.1 残余单体含量校正模型
  • 4.1.1 样品和光谱区间的选择
  • 4.1.2 光谱预处理方法
  • 4.1.3 校正模型的建立
  • 4.2 乳胶粒子尺寸校正模型
  • 4.2.1 样品和光谱区间的选择
  • 4.2.2 光谱预处理方法
  • 4.2.3 校正模型的建立
  • 4.3 乳液固含量校正模型
  • 4.3.1 样品和光谱区间的选择
  • 4.3.2 光谱预处理方法
  • 4.3.3 校正模型的建立
  • 4.4 重均分子量校正模型
  • 4.4.1 样品和光谱区间的选择
  • 4.4.2 光谱预处理方法
  • 4.4.3 校正模型的建立
  • 4.5 共聚物组成校正模型
  • 4.5.1 样品和光谱区间的选择
  • 4.5.2 光谱预处理方法
  • 4.5.3 校正模型的建立
  • 4.6 小结
  • 第五章 乳液聚合体系的在线测量和竞聚率的计算
  • 5.1 乳液聚合的在线测量
  • 5.1.1 在线测量残余单体St含量
  • 5.1.2 在线测量残余单体BA含量
  • 5.2 竞聚率的计算
  • 5.2.1 FR法计算竞聚率
  • 5.2.2 YBR法计算竞聚率
  • 5.2.3 曲线拟合法计算竞聚率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分子化学》教学过程中乳液聚合反应难点解析[J]. 高分子通报 2020(09)
    • [2].丁苯橡胶装置低温乳液聚合反应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J]. 石化技术 2019(07)
    • [3].丙烯酸丁酯乳液聚合反应温度变化研究[J]. 塑料工业 2014(01)
    • [4].丙烯酸丁酯的乳液聚合反应与粒径控制[J]. 弹性体 2012(02)
    • [5].抗菌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6].乳化剂造成丁苯橡胶乳液聚合反应下降原因分析[J]. 当代化工 2014(06)
    • [7].常温自交联乳液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J]. 中国石油石化 2016(21)
    • [8].醋酸乙烯-乙烯乳液聚合反应的新型氧化还原引发剂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6(04)
    • [9].大学高分子化学实验中苯乙烯乳液聚合实验的改进[J]. 广东化工 2015(14)
    • [10].水性涂料[J].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2(08)
    • [11].反应釜改造对丙烯酸乳液性能影响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6(24)
    • [12].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水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英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6(S1)
    • [13].英国制备出具有自愈合功能的纳米功能材料[J]. 功能材料信息 2009(01)
    • [14].乳液聚合中成核机理的研究进展[J]. 粘接 2012(09)
    • [15].低温戊腈酯橡胶乳液聚合反应研究[J]. 弹性体 2013(06)
    • [16].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乳液聚合[J]. 应用化学 2008(05)
    • [17].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酯共聚乳胶涂料的研制[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08(06)
    • [18].聚全氟乙丙烯乳液聚合反应温度自控系统[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8(11)
    • [19].水溶性聚合物存在下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乳液共聚合[J]. 弹性体 2012(05)
    • [20].温度升高对丁苯橡胶低温乳液聚合反应胶乳门尼的影响[J]. 辽宁化工 2014(07)
    • [21].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乳液聚合反应过程中残余单体含量的实时监测[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6)
    • [22].有机硅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J]. 有机硅材料 2008(05)
    • [23].乳液聚合中乳胶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因素[J]. 胶体与聚合物 2008(04)
    • [24].链转移剂单体存在下苯乙烯乳液聚合反应研究[J]. 高分子学报 2014(05)
    • [25].苯乙烯乳液聚合实验的反应条件探索[J]. 化学与黏合 2012(02)
    • [26].改性丙烯酸型阴极电泳涂料的研究[J]. 电镀与涂饰 2008(01)
    • [27].聚苯丙抗菌乳液的制备及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7(01)
    • [28].色谱法分析丁苯胶乳中残留苯乙烯含量[J]. 化工管理 2016(06)
    • [29].MMA-CR体系中单体残留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橡胶工业 2010(01)
    • [30].PVDF粉末颗粒特性表征[J]. 中国粉体技术 2017(01)

    标签:;  ;  ;  ;  ;  ;  ;  ;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线检测乳液聚合反应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