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生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

陕南地区生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生土建筑在我国有着长久的建造经验,其分布和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生土建筑的营造过程蕴含着大量的民间建造智慧,包括其对地域环境的思考,对生存环境的考量,以及对生活的现实关照等。在社会普遍重视低碳生活,循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生土建筑的种种优势也就有理由引人关注、探索和再研究。在大量典型的生土建筑地域之外,也存在着大量的非典型生土建筑实例,这些非典型的生土建筑是千百年来人类对于聚居的朴实诉求与地域环境限制的良性互动,反映出极高的生存经验与生活智慧。本文以陕南地区为例,通过对陕南部分地区生土建筑现状走访和调研,对这一传统营造技术在陕南的存在现状做一个记录,并试图对生土建筑的建造技术进行简单的梳理。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采访纪实等方法,着重对陕南地区生土营造技术的两种主要建造方式:版筑法和土坯法进行研究。通过对两种类型的生土建筑的建造全过程,包括建造准备、建材成分、建筑基础、建造过程、开门开窗方式及屋顶构架等具体做法的详细记录,试图勾勒出陕南生土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生存现状。论文的后半部分重点围绕生土建筑生命力的延续,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生土营造技术的研究,结合生土建筑的文化传承,以及生土建筑特有的艺术表现力,试图探讨生土建筑的更新和发展过程所遇到的挑战及其可能的应对策略。文章研究认为陕南地区应用广泛的夯土建筑营造技术和土坯建筑营造技术,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生土建筑营造技术(比如土楼)相比,大同小异,变通自如。生土建筑的未来关键在于社会意识对于生态文明与和谐理念认识的提高,营建生土建筑的生土材料性能的改进,施工工艺的提高,施工质量的进步,对于细节与品质的追求,以及生土建筑传达出的在新形势下建筑所应承担的文化感染力和美学责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1.5 研究方法
  • 1.5.1 现场调研及访谈
  • 1.5.2 文献阅读与分析
  • 1.5.3 案例分析
  • 1.6 研究框架
  • 2 生土建筑的概念及分类
  • 2.1 生土建筑概况
  • 2.1.1 生土建筑
  • 2.1.2 生土材料的物理性能
  • 2.1.3 生土建筑技术
  • 2.2 生土建筑分类
  • 2.2.1 窑洞
  • 2.2.2 夯土建筑
  • 2.2.3 土坯建筑
  • 2.2.4 土楼
  • 2.3 本章小结
  • 3 陕南地区生土建筑营造技术
  • 3.1 陕南地区生土建筑概述
  • 3.1.1 陕南地区概况
  • 3.1.2 陕南地区生土建筑概况
  • 3.1.3 陕南地区生土建筑成因浅析
  • 3.2 版筑式夯土建筑营造技术
  • 3.2.1 准备阶段
  • 3.2.2 建造过程
  • 3.2.3 日常维护
  • 3.3 土坯式建筑营造技术
  • 1.制作工具
  • 2.选土
  • 3.和泥
  • 4.土坯的制作
  • 5.土坯的干燥
  • 6.基础的处理
  • 7.砌筑墙体
  • 3.4.生土建筑营建要点补充
  • 3.5 本章小结
  • 4 生土建筑的探索与更新
  • 4.1 生土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关系
  • 4.2 生土建筑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4.2.1 社会意识改变所带来的问题
  • 4.2.2 材料和营造技术的局限性
  • 4.3 生土建筑的更新与发展
  • 4.3.1 乡村传统生活模式的保存
  • 4.3.2 社会意识与公众参与
  • 4.3.3 国内外先进的营造技术
  • 4.4 生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4.4.1 生土建筑的文化动因
  • 4.4.2 生土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 4.5 当代新生土建筑实例
  • 4.5.1 新生土建筑实例
  • 4.5.2 生土建筑实例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耦合模型的陕南地区茶旅融合发展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20(01)
    • [2].陕南地区建设金融聚集区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时代金融 2017(35)
    • [3].宋代陕南地区农业发展探析[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4].社区经营视角下旅游经营路径研究——以陕南地区古镇为例[J]. 商 2016(19)
    • [5].陕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城乡流动问题与对策[J]. 文教资料 2019(33)
    • [6].陕南地区县城棚户区改造路径研究[J]. 《规划师》论丛 2016(00)
    • [7].陕南地区油菜田杂草为害现状及防治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 2016(07)
    • [8].陕南地区高职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出路浅探[J]. 陕西教育(高教) 2015(05)
    • [9].陕南地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改革与战略 2014(07)
    • [10].陕南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3)
    • [11].陕南地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36)
    • [12].陕南地区建设人工湿地初探[J]. 陕西林业科技 2008(04)
    • [13].陕南地区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实施效果评价[J]. 商洛学院学报 2019(04)
    • [14].陕南地区普通高校定向运动开展现状及教学实践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22)
    • [15].陕南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01)
    • [16].浅析陕南地区景观建筑防潮措施[J]. 山西建筑 2009(07)
    • [17].陕南地区丧葬习俗的文化蕴涵探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01)
    • [18].陕南地区加强新媒体专业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21)
    • [19].陕南地区高校健美操教学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 教育探索 2009(08)
    • [20].陕南地区接受周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27)
    • [21].陕南地区小城镇建筑特色探究[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22].陕南地区茶树良种无性扦插快繁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4)
    • [23].陕南地区羌族民居装饰艺术的研究[J]. 芒种 2013(05)
    • [24].陕南地区膨胀土的膨胀性试验研究[J]. 路基工程 2010(03)
    • [25].基于农村土地可抵押条件下融资模式的路径研究——以陕西省陕南地区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2)
    • [26].陕南地区温州蜜柑裂果原因及预防措施[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6(08)
    • [27].陕南地区城乡中小学美术师资与美术课开课情况调研[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2(Z1)
    • [28].关中及陕南地区地壳P波速度结构初析[J]. 国际地震动态 2012(06)
    • [29].陕南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与制约因素研究[J]. 榆林学院学报 2012(04)
    • [30].关于陕南地区农村消费的浅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标签:;  ;  ;  ;  ;  

    陕南地区生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