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酸枣仁是我国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其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开发成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本文系统研究酸枣仁提取物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活性,不但以活性追踪法找到酸枣仁中抗氧化活性最好的组分并进行谱图鉴定,还进一步研究各活性组分抗氧化活性的协同作用,为以后以酸枣仁为原料生产抗氧化、抗衰老功能性食品药品提供参考与依据。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方法分离得到的酸枣仁油的抗氧化活性,得出酸枣仁油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这一含量决定了其抗氧化活性的强弱。实验证明,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得到的酸枣仁油的抗氧化活性远远优于索氏萃取法得到的酸枣仁油,并且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活性相当。建立了酸枣仁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路线。通过单因素法、正交实验法、响应面设计法,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总还原能力为检测指标,最终确定最优提取路线。该提取条件是:石油醚脱脂处理后的酸枣仁粉末(40目)在59.1%的乙醇溶液中(1:10)进行回流提取4.5小时(76.5℃)提取一次,收集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粗品。该条件下得到的酸枣仁粗品抗氧化活性最好。确定了有机溶剂萃取后乙酸乙酯相为活性最好的部分,并研究了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酸枣仁乙酸乙酯萃取相的条件。实验证明,分离条件为上样量5mg;洗脱体系为0-27min内,30%甲醇等度洗脱;27-37min内,30%-80%甲醇线性梯度洗脱;37-75min内,80%甲醇等度洗脱;流速5mL/min时,分离出分离物B为抗氧化活性最好的部分。研究了C18填料中低压制备分离聚酰胺分离物B的条件。实验证明,分离条件为洗脱体系为0-60min内由甲醇:水=40:60线性变化为甲醇:水=50:50;流速为5mL/min时,分离出分离物B2为酸枣仁中抗氧化活性最好的组分。通过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鉴定了分离出的活性物质的分子量和结构,鉴定出聚酰胺分离物A为酸李碱,C18填料分离物B1为斯皮诺素,C18填料分离物B2为6’’’阿魏酰斯皮诺素。研究了提取分离纯化过程中不同操作单元所得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随着各操作单元的逐渐增加分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也逐步增加,最后单品6’’’阿魏酰斯皮诺素活性最好。研究了酸枣仁提取物:酸李碱、斯皮诺素与6’’’阿魏酰斯皮诺素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发现不同配比混合后,酸李碱、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在清除DPPH自由基的反应中呈现拮抗作用,在总抗氧化能力的反应中为拮抗作用,而在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反应中为协同作用的相互关系。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酸枣仁研究进展1.1.1 酸枣仁及其分布简介1.1.2 酸枣仁的化学成分1.1.3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1.2 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1.2.1 抗氧化作用的机理研究1.2.2 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的分类1.2.3 天然抗氧化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3 酸枣仁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1.3.1 活性追踪方法概述2萃取技术'>1.3.2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1.3.3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1.3.4 聚酰胺树脂分离方法1.3.5 中低压制备分离方法1.4 抗氧化剂间的相互作用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二章 酸枣仁油成分的提取与研究2.1 前言2.2 实验方法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2.2.2 不同方法提取酸枣仁油2.2.3 酸枣仁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及抗氧化性的检测方法2.2.4 GC-MS确定酸枣仁油组分2.3 实验结果与讨论2.3.1 不同方法对酸枣仁出油率的影响2.3.2 不同方法所得产品的酸价与过氧化值2.3.3 不同方法所得酸枣仁油抗氧化性的研究2.3.4 不同方法所得酸枣仁油成分的比较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酸枣仁抗氧化成分的提取3.1 前言3.2 实验方法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3.2.2 抗氧化指标的选择3.2.3 酸枣仁抗氧化成分的提取方法3.3 实验结果与讨论3.3.1 不同提取方法对酸枣仁抗氧化能力的影响3.3.2 不同提取次数对酸枣仁抗氧化能力的影响3.3.3 不同提取溶剂对酸枣仁抗氧化能力的影响3.3.4 正交法确定酸枣仁抗氧化成分提取方法3.3.5 响应面法最终确定酸枣仁抗氧化成分提取方法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酸枣仁抗氧化成分的萃取与分离的研究4.1 前言4.2 实验方法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4.2.2 实验流程4.2.3 酸枣仁粗品的萃取分离4.2.4 HPLC分析条件4.2.5 聚酰胺树脂分离酸枣仁抗氧化成分的条件4.2.6 C18填料中低压制备分离酸枣仁抗氧化成分的条件4.2.7 酸枣仁抗氧化成分的鉴定4.3 实验结果与讨论4.3.1 酸枣仁粗品的萃取分离结果4.3.2 聚酰胺树脂分离酸枣仁不同成分的抗氧化能力比较4.3.3 C18填料中低压制备分离酸枣仁不同成分的抗氧化能力比较4.3.4 酸枣仁抗氧化成分的谱图鉴定结果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抗氧化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5.1 前言5.2 实验方法5.2.1 实验材料及试剂5.2.2 抗氧化指标的选择5.2.3 纵向比较酸枣仁提取分离过程中各步产品的抗氧化活性5.2.4 横向比较酸枣仁中不同组分的抗氧化活性5.2.5 不同抗氧化成分的活性检测5.2.6 不同抗氧化成分叠加的测定方法5.2.7 不同抗氧化成分不同比例叠加的测定方法5.3 实验结果与讨论5.3.1 酸枣仁提取分离过程中各步产品的抗氧化活性纵向比较结果5.3.2 酸枣仁中不同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横向比较结果5.3.3 酸枣仁中抗氧化活性最优组分的活性研究结果5.3.4 不同抗氧化成分叠加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5.4 本章小结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 结论6.2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和导师简介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酸枣仁论文; 抗氧化活性论文; 提取论文; 聚酰胺树脂论文; 中低压制备论文; 协同作用论文; 活性追踪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