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份稻曲病抗源材料农艺性状评价及部分材料抗性遗传初步分析

27份稻曲病抗源材料农艺性状评价及部分材料抗性遗传初步分析

论文摘要

由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 Takahashi引起的稻曲病是世界性的水稻重要病害之一。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病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是水稻抗稻曲病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27份抗源材料的稻曲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恢保关系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选用11个抗病亲本(MR183-2、泸优313、RP2263-2556-2、IRAT144、双抗7704、IRBN95-268、R6、92-548、R19、R23和IR28153)与感病亲本08R2394杂交,分别配置正交一代(F1)、反交一代(rFl),对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测定;分析了MR183-2、IR-92-548、CNA8502、IR99-49、IR13149-19-1、IR28153等6份抗源材料与08R2394杂交得到的F2代群体抗感分离特点,初步推导出IR-92-548和IR28153等2份抗源材料中抗稻曲病的基因数目。主要结果如下:1)27份水稻抗源材料整体的稻曲病抗性较高,其中CHETUMALA-86、94-69、双抗7701、IRAT144、ECIA157-S7-1和IR21178等6份材料对稻曲病三年均表现免疫;MR183-1、软米201(云引)、梅州533、泸优313、9308、泸双1011、RP2263-2556-2、辐36-2、90-168、双抗7704、IR36、IRBN95-268、R2、R19、R23、IR35546和IR28153等17份抗源材料对稻曲病均表现为抗病(R);MR183-2、R6、92-548和OM1633等4份材料对稻曲病均表现为中抗(MR)。2)农艺性状表型聚类分析将27份水稻抗源材料农艺性状分为2大类,Ⅰ类24份,Ⅱ类3份。其中Ⅰ类又包含3个亚类:Ⅰ1、Ⅰ2、Ⅰ3各包含8份材料。Ⅰ类为小穗型,但其分蘖较强;Ⅱ类为大穗型,但分蘖较少。3)恢保特性测定结果表明,27份种质资源中,6份材料对三系不育系F3A具有恢复性,13份具有保持性,7份具有半恢半保特性,1份材料未抽穗。4)11个抗病亲本与感病亲本08R2394杂交配置的正反交F1代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MR183-2对稻曲病的抗性属于隐性遗传;RP2263-2556-2、IRAT144、双抗7704、IRBN95-268、R6、92-548、R19、R23和IR28153等9份抗源材料对稻曲病的抗性属于显性遗传;泸优313对稻曲病的抗性基因显隐性尚不清楚。5)6个F2代群体抗性分离结果表明:若单株每穗最高病粒数=0,为抗病(R),病粒数>0为感病(S),则6个抗源材料的抗性基因数目推导结果如下:MR183-2对稻曲病的抗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CNA8502稻曲病的抗性由2对显性基因控制,且2对基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IR28153对稻曲病的抗性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其余3个F2代群体的抗感分离无明显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若单株每穗最高病粒数≤1为抗病(R),病粒数>1为感病(S),则6个抗源材料的抗性基因数目初步推导如下:92-548对稻曲病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IR28153对稻曲病的抗性由2对显性基因控制,且2对基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其余4个F2代群体的抗感分离无明显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6)结合F1代的显隐性与F2代的抗性基因数目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二种单株抗感评定标准更为合理,即以单株每穗最高病粒数≤1为抗病(R),病粒数大于1为感病(S)。由此推导出92-548和IR28153对稻曲病的抗性分别由1对和2对显性基因控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稻曲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 稻曲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
  • 1.3 水稻对稻曲病的抗病性类别、机制和遗传
  • 1.3.1 抗病性的类别
  • 1.3.2 抗病性的机制
  • 1.3.3 抗性遗传研究
  • 1.4 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鉴定
  • 1.4.1 接种时期与接种方法
  • 1.4.2 稻曲病的病情分级标准
  • 1.4.3 品种抗性研究
  • 1.5 稻曲病的防治
  • 1.5.1 农业防治
  • 1.5.2 化学农药防治
  • 1.5.3 生物防治
  • 1.6 立题依据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1.1 抗源材料
  • 1代群体的构建'>2.1.2 F1代群体的构建
  • 2代群体的构建'>2.1.3 F2代群体的构建
  • 2.2 供试病原菌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田间设计
  • 2.3.2 水稻抗源材料稻曲病抗性鉴定
  • 2.3.3 农艺性状评价
  • 2.3.4 恢保特性测定
  • 2.3.5 抗性基因遗传模式初步分析
  • 2代抗感分离特点'>2.3.6 F2代抗感分离特点
  • 3 结果与分析
  • 3.1 27份抗源材料对稻曲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 3.2 27份稻曲病抗源材料农艺性状的评价
  • 3.3 恢保特性测定
  • 3.4 稻曲病抗性基因遗传分析
  • 1代显性度测量'>3.4.1 F1代显性度测量
  • 2代分离特点'>3.4.2 F2代分离特点
  • 4 讨论
  • 4.1 27份抗源材料对稻曲病的抗性鉴定
  • 4.2 恢保特性对发掘稻曲病抗源材料的利用价值
  • 4.3 稻曲病接种技术
  • 4.4 稻曲病抗性遗传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10)
    • [2].稻曲病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9(05)
    • [3].稻曲病气象风险评估及适宜度等级预测技术[J]. 植物保护 2017(01)
    • [4].只要抓紧早防 稻曲病完全可以应对[J]. 农药市场信息 2017(22)
    • [5].中粳稻曲病防治时期试验小结[J]. 农技服务 2017(12)
    • [6].水稻稻曲病的发生机理与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0)
    • [7].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1)
    • [8].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 2019(06)
    • [9].稻曲病科学防控策略[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19)
    • [10].浙南山区单季杂交稻稻曲病发生与气候的关系及防控[J]. 中国稻米 2018(05)
    • [11].3种药剂防治稻曲病药效试验[J]. 植物医生 2017(10)
    • [12].稻曲病的防治[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06)
    • [13].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2)
    • [14].浙江省稻曲病发生气象等级预报技术[J]. 生态学杂志 2019(07)
    • [15].黑龙江省南部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5)
    • [16].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05)
    • [17].不同药剂及施药期防治超级稻稻曲病效果试验初报[J]. 农家之友(理论版) 2011(01)
    • [18].怎样防治稻曲病[J]. 农村百事通 2009(13)
    • [19].意莎雷防治稻曲病田间药效示范试验[J]. 农业灾害研究 2018(01)
    • [20].稻曲病近年流行规律及治理对策探讨[J]. 中国植保导刊 2018(05)
    • [21].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系)稻曲病粒在穗内粒位上的分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6)
    • [22].豫南稻区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民科技培训 2012(08)
    • [23].稻曲病的防治对策[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07)
    • [24].稻曲病防治技术研究初报[J]. 湖北植保 2008(01)
    • [25].稻曲病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J]. 农药 2020(09)
    • [26].江西省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J]. 乡村科技 2018(30)
    • [27].甬优12抽穗动态调查及稻曲病预防适期研究[J]. 中国稻米 2019(01)
    • [28].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抗稻曲病性鉴定与评价[J].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2)
    • [29].水稻破口前合理用药防治稻曲病和稻瘟病[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18)
    • [30].豫南稻区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农技推广 2012(08)

    标签:;  ;  ;  ;  ;  

    27份稻曲病抗源材料农艺性状评价及部分材料抗性遗传初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