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帕罗西汀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一、帕罗西汀、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华[1](2021)在《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肝郁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在消化内科疾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精神压力的提高,FD的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本病发病因素以及病理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治疗上,西医仍以对症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其容易反复,且副作用较多。中医根据FD的主要症状特点,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痞证”等范畴,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胃肠,与脾、肝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是脾胃气机不利、升降失常。中医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对治疗此类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我们在认识FD病因病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了治疗FD的有效方-和胃消痞汤。本研究观察该方治疗FD寒热错杂肝郁证的临床效果,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照,以期总结出体现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特色优势的FD寒热错杂肝郁证中医治疗方案。研究目的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研究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肝郁证的临床疗效以及远期疗效。研究方法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Ⅳ诊断标准以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肝郁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就诊顺序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和胃消痞汤(处方颗粒剂)治疗,每日一剂,分两次服,早晚餐后30分钟开水冲服。对照组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每日三次,每次5mg,餐前服用。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指标、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一般指标:患者身高、体重、呼吸、脉搏、心率、体温、血压等。疗效指标:1)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疗效;2)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3)患者停药后复发情况。安全性指标:对有不良反应出现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登记,结合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及时处理。试验所得数据采用Exce12003进行录入,核对后使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本研究最终完成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总共有68列,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治疗前症状总积分进行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在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7.14%,对照组为81.8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来看,两组症状总积分与其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症状积分变化来看,两组受试者在治疗一周、二周、三周、四周时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二周与治疗一周、治疗三周与治疗二周、治疗四周与治疗三周比较症状积分均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二周与治疗一周进行比较,症状积分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三周与治疗二周、治疗四周与治疗三周分别进行比较,其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一周、二周、三周、四周的症状积分进行比较,治疗一周、二周时两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三周、四周时治疗组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单项症状来看,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胃脘灼热、嘈杂、嗳气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胃脘喜温怕冷、大便稀溏、口干口苦、情志不遂、两胁胀满症状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脘喜温怕冷、大便稀溏、口干口苦、嗳气、情志不遂、两胁胀满症状方面,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复发情况来看,停药4周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7.14%,对照组复发率为42.42%,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结论(1)和胃消痞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肝郁证受试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受试者相关临床症状。(2)和胃消痞汤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显着。(3)和胃消痞汤安全性较高,研究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应用实践。

李泽涵[2](2021)在《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拟通过对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临床研究,观察协定方升阳益胃汤与中成药香砂养胃颗粒对入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差异性,评估升阳益胃汤治疗本病的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以期临床推广应用。方法:本课题选取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冯五金教授门诊且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104例,严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组给予升阳益胃汤,配伍组成: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2g、白芍9g、黄连3g、柴胡12g、半夏10g、泽泻12g、云苓15g、防风9g、羌活9g、独活9g、陈皮15g、炙甘草6g、生姜3g、大枣10g,剂型为免煎颗粒。对照组给予中成药香砂养胃颗粒。服药方法:治疗组免煎颗粒,日一剂,开水冲400ml,分别于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200ml。对照组香砂养胃颗粒(规格为5g/袋),一次1袋,一日2次,于早晚饭后半小时开水冲服。两组均服药4周,服药前后需对所有患者行常规检查、对各单项症状以及证候积分进行观察和统计学分析,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并及时对其疗效和复发率进行评估,以期对本次试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比较(秩和检验):升阳益胃汤组有效率为87.5%,香砂养胃颗粒组有效率为70.8%,统计分析得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提示升阳益胃汤在治疗脾虚湿阻型PDS方面效果更优。(2)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t检验):服药前两组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价值;服药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改善证候方面,升阳益胃汤优于香砂养胃颗粒。服药前后各组组内比较,P<0.01,提示两组药物均能起到改善脾虚湿阻型PDS中医证候的作用。(3)中医单项症状比较(秩和检验):升阳益胃汤组在疲乏无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方面优于香砂养胃颗粒(P<0.05),在胃脘痞闷或胀痛方面明显优于香砂养胃颗粒(P<0.01),而在大便稀溏、嗳气呃逆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4)复发率比较(确切概率法):升阳益胃汤组的复发率为7.69%,香砂养胃颗粒的复发率为38.46%,且P<0.05,提示升阳益胃汤的远期疗效优于香砂养胃颗粒。(5)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药物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PDS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降低复发率方面均优于香砂养胃颗粒,而且用药安全,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雷珉[3](2021)在《四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运用四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并与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比较两者对患者不适症状、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及停药后的复发率,探讨四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PDS的临床疗效,进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本次临床观察的70例脾虚气滞型P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四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治疗,中药配方颗粒剂每次200ml,每日2次,饭前30分钟开水冲服;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西药片剂每次5mg,每日3次,饭前30分钟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状态及安全性指标的前后变化情况,并于停药4周后统计复发率,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2.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及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具有可比性(P>0.05)。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在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反酸、恶心欲吐四个症状的积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对两组的中医症状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6%(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生存质量及各领域生存质量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生存质量对比中,治疗后两组患者总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领域生存质量对比中,治疗后治疗组各领域的生存质量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在日常活动、忧虑、不适、疾病控制、压力领域生存质量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在日常活动、忧虑、健康感觉、疾病控制、压力领域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通过对比HAMA焦虑量表和HAMD抑郁量表可以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6.停药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共随访29人,其中5人复发,复发率为17.24%;对照组共随访24人,其中13人复发,复发率为54.17%(P<0.05)。7.两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四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PDS安全有效,在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控制疾病复发方面效果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值得临床推广。

张生燕,王秀敏[4](2020)在《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1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症状积分和1年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

吴冬[5](2020)在《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且上述症状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这些慢行消化不良症状原因的一种疾病。本课题组根据耳穴区特定的解剖部位,多年来一直开展耳甲电针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评价耳甲电针对FD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阐释其疗效机制。方法研究一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耳甲电针组和对照刺激组各45例。耳甲电针组刺激区域为耳甲腔,对照刺激组刺激区域为外耳缘中部,即上耳舟部。使用华佗牌SDZ-ⅡB电子针疗仪进行治疗,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 Hz,疏波频率为4 Hz,刺激强度为8-20 mA,患者每周治疗5次,每次30 min,临床试验疗程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使用主要症状评分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活质量量表(FDDQ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制定的疗效评估方法,对比分析耳甲电针组与对照刺激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研究二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的影响31只成年SPF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各组大鼠适应性喂养5天。本研究采用夹尾刺激法对模型组、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进行FD模型复制。造模结束后,空白组、模型组动物自由摄食摄水,不予任何处理;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FD模型大鼠麻醉后,采用华佗牌SDZ-ⅡB型电子针疗仪进行干预,耳甲电针组刺激区域为大鼠双侧耳甲腔,对照刺激组刺激区域为大鼠双侧耳缘,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 Hz,疏波频率为4 Hz,刺激强度为4 mA,每天干预30 min,连续14天。分别于造模后和干预后,使用一般情况评分、体重、3h进食量、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以评估各组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行为。结束干预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取大鼠胃及十二指肠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与十二指肠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研究三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的影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乙酰胆碱(ACh)、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评价不同干预方法对FD模型大鼠血清乙酰胆碱(ACh)、炎症因子、脑肠肽的影响。研究四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和十二指肠的p38 MAPK、IκB-α、p65 NF-κB蛋白表达水平,探讨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耳甲电针治疗FD的效应机制.结果研究一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基线方面耳甲电针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方面,较对照刺激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耳甲电针组在主要症状评分表、FDDQL、HAMA、HAMD、SDS、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较对照刺激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耳甲电针组治疗有效率是91.11%,高于对照刺激组治疗有效率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耳甲电针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29例,有效8例,有效率91.11%,对照刺激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29例,有效率 68.89%。研究二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造模后大鼠呈现毛发粗糙、枯黄,便溏,进食量、饮水量减少,活动度、灵敏度降低,静卧扎堆乃至蜷缩于鼠笼角落,情志抑郁不安,易受惊。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评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一般情况评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一般情况评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体重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体重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3h进食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3h进食量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3h进食量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降低(P<0.05);耳甲电针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HE染色胃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胃粘膜上皮细胞有明显微损伤和脱落、排列无序,腺体明显水肿、排列不规则,有炎性细胞浸润;耳甲电针组:胃黏膜上皮细胞未见明显损伤,腺体结构完整、排列较整齐,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十二指肠模型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较完整,肠绒毛排列紊乱,高矮不一,部分倒伏、融合,黏膜层有炎性细胞浸润;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较完整,肠绒毛排列较整齐,部分绒毛尖端破溃,黏膜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研究三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ACh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大鼠血清ACh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ACh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2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IL-2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IL-2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IL-6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IL-6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TNF-α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含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5-HT含量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5-HT含量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VIP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VIP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VIP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研究四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IκB-α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65 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结论1、耳甲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耳甲电针可影响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和组织形态。3、耳甲电针具有抗炎、调控脑肠肽的效应。4、耳甲电针可以下调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即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可能通过调控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余帆[6](2020)在《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疾病载体,比较疏肝调神针刺法和西药(莫沙必利)治疗肝胃不和型FD的临床疗效差异,客观评价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肝胃不和型F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调神针刺组)和对照组(莫沙必利组),每组36人。两组同时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以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价,并在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时三个时间点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Nepe an Dyspepsia Symptom Index,NDSI)和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epean Dy 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NDLQI)的变化,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基线结果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在治疗后组内自身对比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显着降低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P<0.01)、中医证候积分(P<0.01)和NDSI评分(P<0.01),显着提高患者NDLQI评分(P<0.01)。3.两组在治疗后组间平行比较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NDSI和NDLQI评分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四个量表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4.两组在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比较显示:组内自身比较显示两组治疗前与随访时四个量表(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NDSI和NDLQI评分)评分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两组组间比较显示随访时各个量表(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NDSI和NDLQI评分)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与治疗前四个量表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方面比较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疏肝调神针刺法和莫沙必利均能有效改善肝胃不和型FD患者上腹胀、早饱、餐后饱胀、上腹痛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疏肝调神针刺法在改善肝胃不和型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NDSI和NDLQI评分方面,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西药。

张萍[7](2019)在《消痞导滞丸联合黛力新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观察消痞导滞丸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药临床治疗FD积累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10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葛院区和仙葫院区)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符合标准的患者54名,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予口服消痞导滞丸+黛力新,对照组予口服多潘立酮片+黛力新,服药疗程为30天,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症状积分、MAMA和HAMD的评分变化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本研究共脱落1例病例,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病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26例。一、临床症状总积分方面: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临床症状单项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均有非常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脘腹胀满、胃脘疼痛、善太息、情绪低落方面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临床症状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四、MAMA和HAMD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HAMA及HAMD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HAMD及HAMA评分比较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安全性及复发率比较:两组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复发率为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31.82%(P<0.05)。结论:一、消痞导滞丸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能显着改善肝胃不和证的F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焦虑抑郁程度,疗效优于使用多潘立酮和黛力新的对照组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二、消痞导滞丸对伴焦虑抑郁状态的FD疗效良好,对症状、心理状态的改善及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多潘立酮,且安全可靠。

徐秋璋[8](2018)在《西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6例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西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F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予以西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加用黛力新。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胃肠动力[胃半排空时、胃排空时、胃动素(MTL)水平、生长抑素],心理健康状况[凯勒斯10量表(K10)],睡眠质量[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症状严重程度[阿雷格里港消化不良症状问卷(PADYQ)],治疗前、治疗2周服药依从性[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结果1)治疗1个月后,两组PADY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2)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胃半排空时、胃排空时短(P<0.05),MTL、LEP水平高(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R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2周后,两组MMSA-8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FD效果良好,且有益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

王德龙[9](2017)在《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用效果显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得到显着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李茹[10](2016)在《西沙必利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探索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西沙必利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选择自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沙必利,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尿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改变,患者血糖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也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西沙比利与帕罗西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二、帕罗西汀、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帕罗西汀、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肝郁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认识
        2 中医治疗方法
        2.1 辨证治疗
        2.2 经方治疗
        2.3 经验方治疗
        2.4 中成药治疗
        2.5 非药物疗法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功能性消化不良西医研究进展
        1 发病机制
        1.1 胃肠动力障碍
        1.2 内脏高敏感性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
        1.4 脑-肠轴功能紊乱
        1.5 精神心理
        2 治疗
        2.1 促进胃肠动力
        2.2 胃酸抑制疗法
        2.3 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
        2.4 心理治疗
        2.5 其他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肝郁证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总体设计
        2.2 分组方法与样本量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质量控制方法
    3 统计方法
    4 临床研究的伦理学
    5 研究结果
        5.1 临床资料
        5.2 基线情况比较
        5.3 疗效评价
        5.4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5. 5不良反应情况
    6 讨论
        6.1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认识
        6.2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法的认识
        6.3 和胃消痞汤药物组成及方解
        6.4 疗效分析
    7 研究结论
    8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脾虚湿阻型PDS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录B: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四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样本分组方法
    3 治疗方案
        3.1 口服药物
        3.2 疗程及随访
        3.3 注意事项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资料
        4.2 疗效指标
        4.3 安全性指标
    5 疗效评定标准
        5.1 中医症状计分标准
        5.2 生存质量评分标准
        5.3 焦虑/抑郁评分标准
        5.4 复发率评价标准
        5.5 安全性评价标准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性别比较
        1.2 年龄比较
        1.3 病程比较
    2 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2.1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2.2 中医各项症状积分比较
        2.3 总有效率比较
    3 生存质量比较
        3.1 生存质量总分比较
        3.2 生存质量各领域间比较
    4 HAMA与 HAMD量表比较
    5 复发率比较
    6 安全性评估
讨论
    1 对脾虚气滞型PDS的认识
    2 治疗组组方分析
    3 对照组药物选择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一般资料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适症状变化情况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变化情况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变化情况
        4.5 两组患者停药4 周后复发情况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2.1 存在的问题
        2.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PDS的研究进展
        1.1 发病机制
        1.2 西医治疗
    2 中医药对PDS的研究进展
        2.1 中医病因病机
        2.2 中医药治疗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 2 脾虚气滞型 PDS 患者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录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中文版
    附录 4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附录 5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附录 6 安全性指标
    附录 7 知情同意书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 发表论文
    2 获奖情况

(4)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3两组1年复发率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5)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综述部分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念与诊断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4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炎症的关系
        5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轴的关系
        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现状
        7 小结
        8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1 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2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3 小结
        4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针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1 针灸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2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3 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4 参考文献
    综述四 耳迷走神经刺激的研究现状
        1 耳迷走神经刺激与耳穴的关系
        2 迷走神经的概念
        3 耳迷走神经的概念
        4 迷走神经刺激的分类
        5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疾病的治疗
        6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炎症的治疗
        7 小结
        8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部分
    研究一 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1 研究方案与设计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研究四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1 临床试验研究随机数字表
    附录2 伦理审批件
    附录3 病例报告表和知情同意书

(6)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患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方法
        1.7 中止试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方法
        2.3 对照方法
        2.4 盲法
        2.5 治疗方案
        2.6 观察指标
        2.7 伦理学原则
        2.8 统计分析
        2.9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试验完成情况
        3.2 基线资料的分析
        3.3 疗效评价结果
        3.4 两组随访结果分析
        3.5 总体疗效评价
        3.6 安全性分析
        3.7 依从性分析
讨论
    1 中医学对FD的认识
        1.1 中医学对FD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FD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FD治疗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FD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FD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和流行病学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F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相关认识
        2.3 现代医学对FD的治疗方法认识
    3 选择疏肝调神针刺法的理论依据
        3.1 中医学对于神的认识
        3.2 中医学中神与肝的关系
        3.3 中医学中神与脾胃的关系
        3.4 中医学中肝与脾胃的关系
    4 选穴理论依据
        4.1 气街、四海理论
        4.2 腧穴特性
    5 药物选择依据
    6 研究结果的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附表
    附录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消痞导滞丸联合黛力新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FD的认识
    2 中医对FD的认识
    3 FD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认识
    4 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退出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药物来源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内容和方法
    3 疗效评定标准
        3.1 临床症状
        3.2 焦虑、抑郁程度
        3.3 安全性评价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5.1 一般资料比较
        5.2 治疗结果比较
        5.3 安全性评价
    6 讨论
        6.1 导师对消痞导滞丸治疗FD肝胃不和证的学术思想
        6.2 消痞导滞丸方药组成分析
        6.3 消痞导滞丸组方中药对FD的药理研究
        6.4 消痞导滞丸治疗F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的中医治疗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西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6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严重程度比较:
    2.2 两组胃肠动力比较:
    2.3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2.4 两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2.5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2.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9)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变化情况。
2 结果
3 讨论

(10)西沙必利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排除病例标准[4]
    1.3 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5]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不良反应
3 讨论

四、帕罗西汀、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肝郁证临床疗效观察[D]. 刘瑞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 李泽涵.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四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雷珉.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J]. 张生燕,王秀敏. 中国民康医学, 2020(21)
  • [5]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D]. 吴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6]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 余帆.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消痞导滞丸联合黛力新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D]. 张萍.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西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6例疗效分析[J]. 徐秋璋. 福建医药杂志, 2018(04)
  • [9]雷贝拉唑联合西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临床分析[J]. 王德龙. 健康之路, 2017(12)
  • [10]西沙必利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探索研究[J]. 李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07)

标签:;  ;  ;  ;  ;  

帕罗西汀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