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治纲专栏:先锋文学聚焦之一──先锋的精神高度(论文文献综述)
裴幸子[1](2021)在《中国当代文学审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文学观念在二十世纪发生重要捩变。作为当代文学不容忽视的动向,审丑在理论、创作和批评领域均有突出表现。就目前审丑问题的现状来看,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系统,而关于文学审丑创作的批评言论则比较分散,审丑批评实践尚未受到充分的关注。因此,本文欲以中国当代文学审丑现象为论域,从观念论、实践论、价值论三个方面探究文学审丑创作及批评实践的得失,以期对丑学理论及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建构做出反思和展望。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在观念论层面界定丑与审丑的概念,探究当代文学审丑思潮的成因。审丑现象的涌现使当代文学逐渐走出审美之域,走向文学审丑的新变。从“化丑为美”到“以丑为美”,显示了文学审丑观念的日臻成熟。第二章主要在实践论层面分析当代文学审丑创作及批评实践。首先,从自然丑、社会丑和精神丑三个方面归纳分析当代文学的审丑现象及其特征。其次,立足当代理论视角探究审丑批评话语,分析、总结审丑批评的三种代表性立场:以李建军、谢有顺、董小玉等为代表的审丑批判观,以南帆、孙绍振、王洪岳等为代表的审丑肯定观,以洪治纲、孙郁、潘道正等为代表的审丑中立观。第三章主要在价值论层面挖掘当代文学审丑实践在丰富丑学研究、补充审美批评、开拓感性思维等方面的感性学价值。同时,反思新世纪以来复杂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当代文学审丑的困局与出路。一方面,审丑创作不可避免地走向嗜丑、炫丑,另一方面,审丑批评自觉性的缺乏也使其无法有效引导文学审美观念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一困局,既需要批评家对审丑创作的自觉引导和规正,也需要作家和读者对文学审丑现象的冷静审视和辩证思考,共同建立起健康的审美趣味,使当代审丑文学在新世纪的浪潮中释放新的活力。结语主要基于丑学的未来及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建构,对当代文学审丑思潮作简要总结。审美或审丑都不能单独引导当代文学的发展,丑学的未来以及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建构需要走向“合题”时代,即一种美丑皆审的和谐的文学审美观。
王海伦[2](2020)在《空间视域下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78-2000)》文中认为工业题材小说着眼于工业生产的宏大题材,在反映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工人的现代性发展的同时,在工业化进程中对社会和人进行着重构,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晴雨表。作为记录我国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工业社会的文学文本,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通过对工业、工厂和工人的书写,再现着我国阶段时间内工业生产样貌及其相关方面的变化。其作为一种文学生产方式,建构出我国新时期特定的工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个人空间。在空间视域下对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进行重新审视,需要以空间批评的方法为核心,将文学生产与空间建构、文化表征、时代语境结合起来,从生产、生活和个人三个空间维度来分析。首先,新时期的工业题材创作面临整体社会景观和具体的工厂生活的变化,基于空间理论和其在文学中的表征作用,从工厂空间和工业生产两个方面入手,梳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下工厂环境和国有经济体制的衰落历程,从空间的身体性角度分析工业生产对人的规训以及工人的反抗和对生产秩序的重建,呈现出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生产空间的基本样貌和整体变化。其次,在空间的视域下去分析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中的生活空间,通过工人生活的私有空间的逼仄和公有空间的扩张,反映空间权力对工人生活的理性规划和对个人心理的扭曲压迫,并从爱情、婚姻、家庭和日常等不同侧面来探究生活空间中的情感变迁和生活体验。最后,对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中个人空间的研究从工人形象和工人身份两方面展开,挖掘工人群体在困顿中求生,在平凡生活中共赴时艰、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并通过空间与人的关系,在对工人身份认同和主体意识的研究中,探究工人群体由集体人向个体人的转变过程和其对自我价值和生命价值的重新确认。
于惠红[3](2020)在《论何立伟小说创作的艺术流变》文中认为何立伟作为20世纪80年代文学“湘军”的一名不可多得的主推手,以诗人的身份进入文坛,而以小说成名。时至今日,何立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作之路,并且仍在持续地开拓与创新之中。纵观何立伟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诗化追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先锋试验;二十一世纪初期的日常化写实。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何立伟主要倾心于“诗化小说”创作。他回避现实的喧嚣,关注人性中的美好与纯真,以诗意的笔墨抒写小城的田园风光、表现纯朴的风俗民情,利用以环境为主的情境叙事、留白的手法,营造出诗歌般朦胧唯美的意境,并借鉴古典诗词传统来实现语言的凝练别致,运用光色的点染和通感的手法实现语言的绘画美和感官美。九十年代在经济浪潮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下,何立伟的小说创作对人的生存状态以及现实的合理性展现出怀疑和反叛,用质疑和否定的眼光看待周遭,并通过“第一叙事”“非逻辑与荒诞”“繁复的隐喻与象征”等手法来书写和表达自己的体认,呈现出一定的先锋特质。进入21世纪后,何立伟的小说创作则转向日常生活写实,通过对日常生活情境的描绘,书写城市中产阶级众生相和宏观历史下的个人日常记忆,再现人的生活境遇;通过真实直接的情感抒发,再现人的精神状态。另外类生活流的拼贴书写、平实的语言等“日常化”的表现形式,也使何立伟的作品真正走入日常生活的现实叙事之中。
邱丹[4](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认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郭昱莲[5](2019)在《“先锋作家”的身份认同及其流变》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先锋小说作家”最具代表性的马原、余华、苏童、格非、洪峰、叶兆言、北村、孙甘露为研究对象,从“身份认同”角度切入研究。首先,“身份”的生成是人进行“主体建构”的过程;其次“身份认同”是人在“主体性建构”进程中的“双向寻找”过程,即在同一性与差异性之中“确认自我”。在“身份认同”流变中,可以看出“先锋作家”与文学、时代、文化复杂的关系,同时也映射出以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存在景象。本文分为三章,考察“先锋作家”在不同时代语境中的“身份”与“身份认同”变化。第一章将“先锋作家”放置在“新时期语境”中考察。第一节分析“先锋作家”的“身份探索”“主体性建构”,即他们未以“先锋姿态出场”时,其青年时期的成长经历、阅读经验、写作经验体现的同一性,表现出他们自觉追求作家职业身份,及其身份认同感。第二节分析他们在80年代末获得的文学精英身份及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第三节在前两小节的基础上分析他们在80年代末形成“纯文学想象”的实践共同体,及其获得的他者与自我视域的身份认同。第二章主要描述“先锋作家”在“人文精神语境”语境中的“身份认同困境”。第一节分析刚兴起的大众文化时代,“先锋作家”的“作家身份”危机。第二节分析“人文精神讨论”时期,批评家视域与“先锋作家”视域中的身份困境及其认同危机。第三节在前两小节基础上,分析时代与作家的变化造成的身份嬗变,从“文学精英”移至“文化边缘”及其“身份认同”的消失。第三章主要描述在全面兴起的大众文化主导的“消费语境”中,“先锋身份”的失效、身份认同的消失及新身份的再探寻。第一小节分析“先锋文学与身份”在消费主义语境中的失效。第二小节分析他们以新的具有写实倾向的长篇小说去魅“消费主义”,其小说以悲剧美学方式反讽消费主义。第三节在一二小节的基础上,分析他们在“无名”时代中,再次以新的文学作品与观念进行主体性建构,探寻“新的身份”。本文着力剖析“先锋作家”“身份认同”流变的原因,指出造成其“身份认同”困境的深层原因,除却“时代变化”这一客观因素之外,知识分子自身内部的“主体性构建”与“独立话语空间的构建”与之形成的内在关系。
程宁[6](2019)在《“鬼魅性”:虚构与真实的一种关联 ——苏童小说鬼魅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就中国当代小说家的写作情况而言,苏童算得上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创作也值得学术界的探讨,迄今为止不计其数的苏童评论文章便是证明。但即便如此,在幻魅想象逐渐受到关注的今天,有关于其小说鬼魅叙事的研究仍显得十分薄弱。由此,对“苏童小说鬼魅叙事”进行探索就有了意义。而以“鬼魅叙事”为研究角度,实是在吸收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联系苏童固有特色的基础上对其小说创作进行的一种概括,即苏童作品流露出的“鬼魅性”。“鬼魅性”,作为“鬼魅”之特征提炼衍生的产物,不但指向“亡魂”和“灵异”,且和“暴力”、“血腥”、“死亡”等恐怖性元素相连通,从而拓展了小说中的“鬼魅”内涵,使鬼魅叙事在写作核心方面实现了从“鬼魅”(指亡灵)到“鬼魅性”的转变。不少学者对鬼魅叙事的研究已涉及到这一转变(虽未明确指出),因为他们所说的“鬼魅叙事”并不纯粹指文本对“灵异”的书写,而同时包含了一定的现代荒诞色彩一—它以“非人”化的人物、神秘的故事和阴森的氛围等非常态化笔墨,揭示出人性与历史的残酷本相。在该叙事语境下,“鬼魅性”既具有结构文本的审美功能,又延伸出广阔的意义空间,还规定了鬼魅叙事的思维逻辑与想象程度。据此,它作为“虚构”和“真实”间的一种关联,不仅使苏童小说表现出变态性、神秘性、荒诞性和惊悚性的文本特征,更助之完成了指涉生命苦难、人性丑陋和历史虚无的叙事目的。同时,苏童小说得以表意的叙事逻辑则被同样起到连接“虚构”与“真实”作用的“叙述”所呈现。然吊诡的是,当苏童试图以“鬼魅性”为基点去进行叙述和表达时,他的创作却又产生了种种难以解决的悖论:一方面,用来揭示“真实”的“鬼魅”元素一定程度地消解了这些“真实”。苏童本人也在“无知”体验与“绝望”境遇中陷入了展示“丑陋”的漩涡里。另一方面,这种叙事所具有的强劲想象虽然契合于苏童的幻想天赋和心理认知结构,但又不得不因作家的阅历增长与转型需要而受到压制。悖论的存在表明苏童已遭遇到了深刻的内在困境与巨大的创作焦虑。
孔维嘉[7](2018)在《韩松科幻小说先锋性书写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国“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韩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科幻小说的创作。他始终坚持自己独树一帜地科幻创作原则,以其晦涩褶皱而饱满多汁的语言,充满批判意味与哲学思辨的写作风格,成为中国科幻作家中独特的存在。他的科幻创作溢出传统“软科幻”与“硬科幻”的划分,以其游走于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的边缘性特征,在科幻文学界和主流文学界同时获得好评。他延续了中国科幻创作中关注现实的部分,将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融入进自己的科幻书写之中,以一种“近未来”的书写方式构筑“韩松式”的科幻世界;同时,他始终秉持着精英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他的科幻创作充分彰显了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启蒙先锋精神,将目光投射于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关注人的存在状态及自身精神的觉醒,是一种技术时代背景之下对于人性的再启蒙,是一种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的再思考。不仅如此,其先锋创作的话语形式实验,也彰显了韩松对于先锋启蒙精神的独特表达,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来达到对于自我精神前瞻性地需要,韩松通过寓言式的呈现形式,将近未来的世界图景纳入到他所构建的科幻世界之中;将八十年代中国先锋文学中的形式实验在科幻文学的创作领域进行大胆的延伸与再创造,他将启蒙先锋的精神内核包裹在科幻式的形式实验之中,创作出具有“中国风格”的科幻文学作品。本文正是从启蒙先锋的精神传承与形式表达两个主要层面将韩松的科幻创作纳入主流文学的视野之中,探寻先锋意识在科幻文学中的延续与发展,考察韩松科幻小说创作中所彰显的先锋性特征,探寻其先锋书写的渊源及价值。
何承波[8](2018)在《时间的形态与存在的困境 ——格非先锋小说的时间哲学》文中指出先锋时期,格非的作品大多数以时间为主题,小说结构形式上的创新,也着力于对时间的形态进行改造。在格非的小说中,时间是一个极其开放的词汇。表面上看,时间似乎无所不包,事件、行为和意识,均可以述诸时间。时间的内涵也是多层次的:一来,时间是确定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序列的物理学概念;时间还具备确认存在者之存在的哲学意义;在某些情况下,时间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感知、回忆和想象等心理情绪体验;甚至,时间同构于世界的运转规律。这使得时间的具体指向复杂多样。如何把握格非小说中的时间,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研究者不得不避开对格非时间体系的建构,而更多将时间看作一个并不独立的命题来论述,或者单纯从叙述学的角度谈论格非的叙事时间如何创新。叙述学层面的时间和作为主题的时间,如果分而论之,要么脱离格非的先锋性,陷入形而上的空洞概念中,要么在形式上过度纠缠,忽略了格非作品中时间体系从文本形式到主题的完整性。故而我的研究立足于格非瓦解传统的故事时间后,借助叙述而赋予时间以新的可把握的形态。这必然需要找到一条路径,即格非如何借助形式层面的叙事时间,构建出一套时间体系。并使这样的时间体系成为格非小说中世界的主导者,并与生命和个体存在产生关联。这不得不从格非的先锋性说起。格非之先锋在于,他有着高度自觉的时间意识,这从他创作之处的个人陈述即可得知。写作之初,他便把时间作为持之以恒的探索目标,但这并不仅仅是在小说中对时间发问那么简单。如何改造时间是格非小说中的系统性工程,格非先对传统形式结构和叙述方式进行了解构,第一,重新评估故事之功能和必要性,小说叙事是否必然承担着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天然使命?在格非看来不尽然,甚至故事本身的存在必要也值得质疑。于是,先锋时期的格非小说,大多出现了故事断裂、甚至故事被取消的情况。故事大厦的坍塌,便有了重塑时间的可能性。其次,由于时间进程的快慢与小说叙事节奏相关,这便论及格非小说的叙事节奏。瓦解故事之后,格非执着于场景和细节的类共时态描写,将故事拆解为无数个片段化、细节化的场景,这些场景如同时间的碎片,被格非天马行空地组织起来,从而使时间获得一种空间化的结构。格非结构文本的宗旨,遵循着“时间即结构”的原理。一方面,格非着意于借助时间来重组形式,使得时间成为文本结构的主导元素,另一方面,这种以时间为主导的文本结构,又反向重组了本身时间,使时间获得了全新的形态。这里的时间,已经逐渐脱离叙述学意义上的时间,而融合了格非所探索的时间母题。为此,我对格非的时间形态亦即文本结构进行归类分析,包含四类:第一,线性时间结构,这在格非小说中只占据小部分,但它们依然涉及到格非对时间的思考;其次是完整的故事时间破裂后,作家重组的拼图式时间。第三,平行或交叉的时间,这是三维时空撕裂后,一种全新的时间观。第四类,则是一种混沌状的时间。在文本结构中构建的时间体系,最终支撑起关于生命存在的时间主题,这是格非一以贯之的探索方向:时间以何种面目影响着个体的存在,生命如何在时间洪荒中自处。在纷繁的时间中,格非意图解释一个存在主义式的人类生存命题,即过往的时间,如何将人摆布为奴隶,现在的时间,又如何布下命运的牢笼。通过对时间的深邃思考,在无形而强大的时间洪流中,在错乱的时间网络里,格非发现了这个世界还存在另一个维度的精神困境,并试图锚定时间之流中个体存在的坐标,同时也留下了个体如何面对时间的存在主义迷思。
赵雪君[9](2018)在《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批评研究》文中认为“先锋小说批评”具体是指自80年代后期至今三十余年的针对“先锋小说”的批评文章及专着。从事于先锋小说批评的研究者是以吴亮、程德培、李陀、李劼为先驱,陈晓明、洪治纲、孟繁华、张清华、谢有顺、吴义勤等人为中坚力量的批评群体。先锋小说批评借由文学时代环境的更迭与西方现代批评理论的传播而登上批评舞台,并获得了话语突围的权利与机会。在先锋小说批评家的理解中,“先锋”的概念存在着不同的含义。从“近距离观照下的急促命名”、“文体叙述实验的本体指认”到“开放不拘的泛化界定”,“先锋”的概念随着批评实践的积聚与时间的流淌而各不相同。此外,前期的先锋小说批评多徘徊在微观的文学性、艺术性的研讨上,而后期的研究则偏重于先锋小说的文学史意义、传统因素的蕴含等系统整体性的探索。先锋小说批评的批评特质在与现代文学批评、当代文学批评、西方先锋派批评的参照中得以凸显。对于先锋小说批评而言,外在纷繁变幻的环境并不能剥夺它们所坚守的“文学性”立场,也不能使它们放弃对学术品格的真诚追寻。然而,与读者之间沟通匮乏、将自我束之高阁的状况也确实应当得到先锋小说批评的警惕与重视。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先锋小说批评”的概念进行界定,将其区别于“新潮批评”与“先锋批评”。其次特别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不包含先锋作家本人对先锋小说的阐述与评论。再次,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目前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选题的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从先锋小说批评的发生入手。80年代的文学与其批评共同走向了一个自觉自主的多元化时代。先锋小说文本的出现既为批评家们提供了言说对象,又使他们渴望阐释全新文本的一腔热情得以释放。批评家们在接纳西方批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话语突围,同时也受到众多具有先进理念的文学期刊的扶植与帮助。第二章对先锋小说批评的批评理念进行了归纳。先锋小说批评家们认为文学应当面对“现在”说话,并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变动与价值选择。同时,文学还应该是一种“语言的冒险”,例如先锋小说对日常语言思维的颠覆。此外,卓越的文学作品应当打破常规,对个人自由的灵魂进行有效的诠释。第三章立足于“先锋”概念的动态构建,从含混、确指、泛化这三个对“先锋”理解的不同阶段进行探究。总体上看,人们对“先锋”概念的理解完成了从“急促的含混命名”、“明确的本体指认”到“开放不拘的泛化界定”的思考过程。这一动态的变化显示出批评家们的批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纵深发展。第四章以全局式的眼光对先锋小说批评三十余年的发展嬗变进行了细致梳理与深入分析。批评家由关注文本的艺术性转向对创作的“意义”探讨,批评理论也由生涩的理论演练转为熟稔的理论驾驭,而批评风格则从情绪化的表述走向了智性的学理求索。此外,新世纪的先锋小说批评更是重新发现了文本中的传统因素,并对常态化艺术遗产进行了打捞。第五章将中国当代的先锋小说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西方先锋派批评进行比较,从而在参照中建立起先锋小说批评的批评特质。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批评的语言并不具备现代文学批评的亲切平易,反而陷入了话语的迷津。同时,先锋小说批评以其独立的艺术审美意识对“十七年”、“文革”文学批评进行了拒斥。此外,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批评在对现代性的观照层面完成了对西方先锋派批评的承继。第六章从现实意义与历史追思两个维度对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批评进行评价。一方面,先锋小说批评凭借其自律信念坚守着“文学性”,拒斥了话语暴力,并完成了对先锋小说的经典化建构。另一方面,先锋小说批评还存在着怅惘的矛盾,即在激发先锋小说创作的同时又限制了其发展。同时,先锋小说批评的精英化理想与大众读者之间产生了疏离的危机。结语部分在对先锋小说批评充满信心,期待其下一个璀璨时代到来的同时也对先锋小说批评目前存在的弊病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裴月琪[10](2017)在《观念与方法 ——互文性理论在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文论中,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观念出现,当互文性理论进入中国语境后,它却流变成一种工具性特点尤为突出的理论。互文性理论在介入中国文学理论发展过程后发生的从观念到方法的流变有着深刻的原因,它的流变过程也对中国当下文学理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论文将以互文性理论在中国流变的具体情况分析为基础,探讨文学理论建设在方法与观念上的平衡问题。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介绍互文性理论在西方的发展过程为主要内容,由于论文关注的是作为观念的互文性理论,所以有关互文性理论诗学-修辞学路径的研究暂不纳入讨论范畴。第一节介绍互文性理论萌芽时期的西方文论语境,包括社会层面的五月风暴对于规则和制度的突破,理论层面的结构主义繁荣、解构主义萌芽以及后现代思潮兴起为互文性理论出现提供的契机等几个方面;第二节介绍初创时期互文性理论的内涵,分为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和罗兰·巴特的互文性理论两部分,分别整理了克里斯蒂娃互文性思想产生的源头以及其由观念到方法的发展过程、罗兰·巴特对于克氏互文性理论的完善以及互文性理论在巴特文本观中的具体体现。第二章以对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流变过程分析为主要内容,分为对互文性理论在中国流变的语境分析和互文性理论在中国被“误读”状况的整理两部分。第一节主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三个“断层”为切入点,从中国文论与古典文论、苏俄文论、西方文论之间的关系出发,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学理论建设语境下互文性理论发生流变的原因;第二节则以互文性理论研究的具体文献为依托,将其分为理论研究文献和文本实践文献两个方面,从微观上看互文性理论在中国如何实现了由观念到工具的流变。第三章以前两章为基础,将讨论范围稍作扩大,对中西文学理论关系进行简要分析,从互文性理论出发,对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在观念与方法的平衡问题进行探索。互文性理论虽然只是众多进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视野的西方文学理论之一,但它却是一种独具代表性的理论,它在观念与方法的天秤之间摆动的过程,对文学理论的发展有着特别的启示作用。
二、洪治纲专栏:先锋文学聚焦之一──先锋的精神高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洪治纲专栏:先锋文学聚焦之一──先锋的精神高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文学审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观念 |
第一节 丑与审丑概念之界定 |
一、 “丑”之界定 |
二、 “审丑”界定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审丑之成因 |
一、西方审丑思潮的影响 |
二、作家审丑意识本土化 |
三、批评家审丑观的流变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审丑论之拓展 |
一、走出文学审美之域 |
二、文学审丑论之新变 |
三、从“化丑为美”到“以丑为美”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实践 |
第一节 审丑创作呈现 |
一、自然丑 |
二、社会丑 |
三、精神丑 |
第二节 审丑批评视角 |
一、感性学视角 |
二、心理学视角 |
三、叙事学视角 |
第三节 审丑批评立场 |
一、尖锐批判 |
二、积极肯定 |
三、中立审视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反思 |
第一节 文学审丑的感性学价值 |
一、丰富丑学研究 |
二、补充审美批评 |
三、确证感性价值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困局及出路 |
一、审丑与嗜丑 |
二、创作与批评 |
三、审丑创作的批评引导 |
四、审丑接受的观念规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空间视域下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工业题材小说中生产空间的裂变 |
2.1 工厂的解构和重组 |
2.2 工业的生产和规训 |
3 工业题材小说中生活空间的书写 |
3.1 物理空间的变迁 |
3.2 情感空间的敞开 |
4 工业题材小说中个人空间的聚焦 |
4.1 工人形象的塑造 |
4.2 工人身份的重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论何立伟小说创作的艺术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追求诗化 |
2.1 诗化的审美意蕴 |
2.1.1 人性美的诗意展示 |
2.1.2 自然美的极力烘托 |
2.2 诗化的艺术表现 |
2.2.1 诗化意境的营构 |
2.2.2 诗化语言的运用 |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先锋试验 |
3.1 先锋精神的探索 |
3.1.1 怀疑精神 |
3.1.2 反叛意识 |
3.2 先锋叙述技巧的刻意尝试 |
3.2.1 第一人称叙事 |
3.2.2 非逻辑与荒诞 |
3.2.3 繁复的隐喻和象征 |
第四章 21世纪初期——回归写实 |
4.1 日常情境的体验 |
4.1.1 日常的生活场景 |
4.1.2 真率的情感 |
4.2 “日常化”的表现形式 |
4.2.1 类生活流的拼贴书写 |
4.2.2 语言渐趋平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4)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先锋作家”的身份认同及其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四、篇章结构 |
第一章 新时期“先锋作家”的身份探索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先锋作家”身份的获取 |
第二节 “先锋小说”合法化与“文学精英身份” |
第三节 “纯文学想象”与“先锋作家”的身份认同 |
第二章 人文精神语境中“先锋作家”的身份困境 |
第一节 “写作立场”的分化与“作家身份”的认同危机 |
第二节 人文精神讨论与“先锋身份”认同困境 |
第三节 “文学精英”身份的“边缘化” |
第三章 消费语境中“先锋作家”身份的失效与再探寻 |
第一节 消费主义与“先锋身份”的失效 |
第二节 以写实去魅“消费文化”的转向 |
第三节 “无名”与“新的身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鬼魅性”:虚构与真实的一种关联 ——苏童小说鬼魅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苏童创作及其研究现状 |
二、“鬼”与“鬼魅叙事” |
三、从“鬼魅”到“鬼魅性”:鬼魅叙事的现代发展 |
第一章 “鬼魅性”:作为虚构的基点 |
第一节 “人”“鬼”纠葛的两种模式 |
一、“鬼”的“人”化 |
二、“人”的“鬼”化 |
第二节 “神秘”的空缺与具象化 |
一、诡异离奇的死亡 |
二、不可思议的转折 |
三、玄而又玄的谜语 |
第三节 场景的恐怖化描绘 |
一、暴力场面的细致描摹 |
二、鬼魅意象的大量堆积 |
第二章 “鬼魅性”:作为真实的内涵 |
第一节 苦难弥漫的生命图景 |
一、苏童小说的苦难内涵 |
二、苏童的苦难意识与当代中国苦难书写 |
第二节 无知状态下的人性裸露 |
一、客体神秘性和主体内在恐惧 |
二、基于本能的攫夺和反抗 |
第三节 虚无颓败的历史本质 |
第三章 关联与叙述:鬼魅叙事的表意机制 |
第一节 苏童小说鬼魅叙事策略 |
一、寓言和隐喻 |
二、戏仿和反讽 |
第二节 苏童小说鬼魅叙事观念 |
一、虚构的真实,想象的扩张 |
二、墙外笙歌,雨夜惊梦 |
第四章 “虚/实”与悖论:鬼魅叙事的表意焦虑 |
第一节 苏童小说鬼魅叙事的可疑性 |
一、记忆和创伤:苏童鬼魅叙事的发生 |
二、敞开和遮蔽:一种漂浮的真实 |
三、逃遁和陷落:真实的“人为”消解 |
第二节 苏童小说鬼魅叙事的自反性 |
一、鬼魅叙事的自反性 |
二、“无知”的双层性 |
第三节 苏童小说鬼魅想象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韩松科幻小说先锋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先锋的内涵阐释 |
二、韩松科幻小说创作及研究概述 |
三、韩松科幻小说先锋性书写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启蒙先锋的精神延续 |
第一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先锋意识 |
一、西方现代性反思浪潮影响下的韩松 |
二、双重身份下的自我认知 |
第二节 启蒙与批判 |
一、个体自我存在的寻找与发现 |
二、知识分子身份的再思考 |
三、技术异化时代的国民性批判 |
第二章 隐喻思维下的现实折射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现实镜像” |
一、技术背景下的“现代中国” |
二、社会前沿热点的科幻式表达 |
第二节 科技现代性的反思 |
一、人类未来命运的“现实书写” |
二、未来中国的想象 |
第三章 科幻的先锋形式实验:八十年代先锋文学的余响 |
第一节 非线性的情节构架 |
一、《地铁》:人类文明崩塌的末日图景 |
二、《红色海洋》:历史的真实与虚幻 |
第二节 迷宫式的空间模式 |
一、幽闭世界的建构 |
二、层层嵌套的空间圈套 |
第三节 符号化的人物 |
一、困囿于都市文明中的“新人类” |
二、特殊意味的男子形象 |
第四章 “恶托邦”的构建:零度图景的呈现 |
第一节 暴力美学 |
一、暴力与历史文明 |
二、暴力与残酷人性 |
第二节 死亡书写 |
一、死亡书写之缘由 |
二、死亡书写形态之一:生死循环的哲思 |
三、死亡书写形态之二:向死而生的唯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时间的形态与存在的困境 ——格非先锋小说的时间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格非的先锋性与时间意识 |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
三、研究思路及范围 |
第一章 拆解时空的结构 |
一、瓦解故事的大厦 |
二、时间碎片的共时态叠加 |
三、走向空间化的时间 |
第二章 重组时间的形态 |
一、时间之流的哲学演变 |
二、“出了问题”的线状时间 |
三、拼图式的时间 |
四、分叉的时间 |
五、混沌状的时间 |
第三章 时间中的精神困境 |
一、时间的主宰 |
二、时间之困 |
三、与时间博弈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先锋小说批评的概念界定 |
0.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0.3 选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1 先锋小说批评的发生 |
1.1 吐纳迎新:文学批评多元化时代的开启 |
1.1.1 新时期小说批评“向内转”的趋向 |
1.1.2 西方批评理论的涌入与传播 |
1.2 填补空白:先锋小说文本对批评家的触动与召唤 |
1.3 话语突围与主体觉醒:先锋小说批评家的动机与心理 |
1.4 思辩阵地:文学刊物的扶植与支持 |
2 先锋小说批评的批评理念 |
2.1 精神高度:面对“现在”说话 |
2.2 艺术难度:演绎语言的冒险 |
2.3 话语向度:诠释个人自由的灵魂 |
3 含混、确指、泛化:“先锋”概念的动态构建 |
3.1 近距离观照下的急促命名 |
3.1.1 繁复、重合、交叉:“现代派小说”、“新潮小说”与“先锋小说” |
3.1.2 求新求变:对“先锋”理解的偏离与错差 |
3.2 “先锋小说”合法性地位的确立 |
3.2.1 确指与定型:文体叙述实验的本体指认 |
3.2.2 对异质写作的本土化想象 |
3.3 开放不拘的泛化界定 |
3.3.1 反叛、颠覆、更新:精神维度的前瞻性 |
3.3.2 守望与期许:对“晚生代”、“后先锋”的言说与叩问 |
4 寻踪索迹:先锋小说批评的发展嬗变 |
4.1 批评内容:从发掘被遮蔽的“形式”到追寻创作的“意义” |
4.1.1 对叙述圈套、语言实验的评介与考量 |
4.1.2 对价值取向与转型分化的审慎探研 |
4.2 批评理论:从生涩的套用到熟稔的化用 |
4.2.1 “食洋不化”的理论演练 |
4.2.2 机敏自如的理论驾驭 |
4.3 批评风格:从锋芒毕露的情绪化判断到探幽析微的学理式求索 |
4.3.1 “我感觉故我在”的自信自负 |
4.3.2 稳健缜密的智性实证 |
4.4 新世纪走向:先锋小说批评的重估与回瞻 |
4.4.1 传统因素的重新发现 |
4.4.2 “常态化”艺术遗产的打捞与确认 |
5 参照中的建立:先锋小说批评的批评特质 |
5.1 话语的迷津:对现代文学批评语言的冷淡疏远 |
5.2 独立的艺术审美意识:对“十七年”、“文革”文学批评的抵牾 |
5.3 现代性的观照:对西方先锋派批评的承继 |
6 先锋小说批评的现实意义与历史追思 |
6.1 自律信念:先锋小说批评的现实意义 |
6.1.1 对“文学性”批评立场的执着坚守 |
6.1.2 对批评话语暴力崛起的警惕与拒斥 |
6.1.3 对文学现象经典化建构的不渝热忱 |
6.2 缺憾与失位:先锋小说批评的历史追思 |
6.2.1 怅惘的矛盾:创作的激发与框定受限 |
6.2.2 未竟之途:精英化批评理想与大众接受的疏离危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观念与方法 ——互文性理论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作为观念的互文性 |
第一节 互文性理论萌芽 |
一、五月风暴:突破规则与制度 |
二、多元的思潮:观念的转变 |
1. 结构主义的繁荣 |
2. 解构主义的发展 |
3.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 |
第二节 互文性理论提出 |
一、初创: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 |
1. 理论源头:从巴赫金到“泰凯尔” |
2. 一种观念: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 |
3. 从观念到工具:克氏互文性的“变异” |
二、完善:罗兰·巴特的互文性理论 |
1. 多元的思维与观念的转折 |
2. 主体的消解:作者的死亡 |
3. 互文性的文本观 |
第二章 从观念到方法:互文性理论在中国 |
第一节 断层:互文性理论流变之缘起 |
一、古今之维 |
二、中苏之间 |
三、中西之际 |
第二节 误读:互文性理论在中国 |
一、作为理论研究的互文性 |
二、作为文本实践的互文性 |
第三章 观念与方法的平衡 |
第一节 思潮的涌动与阐释的游移 |
第二节 当代文论构建初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洪治纲专栏:先锋文学聚焦之一──先锋的精神高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文学审丑问题研究[D]. 裴幸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空间视域下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78-2000)[D]. 王海伦.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3]论何立伟小说创作的艺术流变[D]. 于惠红.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4]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5]“先锋作家”的身份认同及其流变[D]. 郭昱莲.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12)
- [6]“鬼魅性”:虚构与真实的一种关联 ——苏童小说鬼魅叙事研究[D]. 程宁. 安徽大学, 2019(07)
- [7]韩松科幻小说先锋性书写研究[D]. 孔维嘉. 杭州师范大学, 2018(01)
- [8]时间的形态与存在的困境 ——格非先锋小说的时间哲学[D]. 何承波.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批评研究[D]. 赵雪君. 辽宁大学, 2018(01)
- [10]观念与方法 ——互文性理论在中国[D]. 裴月琪.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