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运用计量统计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10组甲级名词性同义语素的构词能力分别进行了分析考察和对比研究,并从本义和本义词性角度对同义语素不同构词能力与构词特点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1)构词能力方面①同义语素可以分别与相同语素组合,共构成150对词语,占构词总数2064的14.53%,各成分与相同语素组合构成的词语意义有同有异,有些完全同义(46%),可以互换而不影响意义;有些差异较小(31.33%),理性义仍然相同;有些差异较为显著(22.67%),体现出不同的意义。②同义语素分别与不同语素组合时,共构成1764个词语,占构词总数的85.47%,各成分在构词能力上体现出两个显著的差别:一是在与不同语素组合成词时各成分分别构成不同数量的词语,通过对构成词语数量及构成词语比例的分析,得出构词能力强弱不同的结论。二是在与不同语素组合成词时各成分分别选取不同的范畴,即使在某些交叉范畴,同义语素组的不同成分也表现出不同的选择特点。2)制约因素方面①本义对同义语素的不同构词能力有很强的制约力,本义范围较大的语素构词时选择的范畴也更大更多,另外本义对构词具有深层的影响,为同义语素选取不同范畴构词提供一定的解释。②本义词性对同义语素的不同构词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体现在对构词语素的词性选择方面,本义词性是名词的语素在构词时与动词、名词、形容词、主谓结构成分组合成词的比例分别为:动词17.53%、名词53.19%、形容词22.07%、主谓结构成分7.21%;本义词性是动词的语素在构词时与名词、形容词、动宾结构成分组合成词的比例分别为:名词76.36%、形容词10.9%、动宾结构成分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