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建构:对我国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思考

反思与建构:对我国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思考

论文摘要

民事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在处理民事诉讼案件中,就案件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司法文书。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印发的《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已不能满足当前审判工作发展的需要。原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曾经指出:“现在的裁判文书千案一面,缺乏认证断理,看不出判决结果的形成过程,缺乏说服力,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形象。”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将民事裁判文书改革列为司法改革的重点课题之一。此后,学术界与实务界对民事裁判文书的改革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民事裁判文书的写作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裁判需要说理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近年来,各地法院对裁判文书的改革缺乏统一,甚至有些混乱。笔者认为,裁判文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件,具有司法权威性,需要一个科学、统一、规范的模式框架,如果过分随意,将有失其严肃性。因此,对各地法院的各种创新进行合理的规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从民事裁判文书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等基本问题入手,考察了我国民事裁判文书的历史沿革,找出目前民事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改革的进路。全文共分四部分。一、民事裁判文书的概述。简要阐述了民事裁判文书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指出民事裁判文书作为民事裁判的表现形式和民事裁决过程正当化的结晶,具有合法性、权威性、规范性、说理性四个主要特征,及宣示法律关系、报告审判过程、规范引导公众行为三大功能。二、我国民事裁判文书的历史发展沿革。(一)通过对我国古代判词的历史考察,指出在说理的透辟和语言的精炼、生动方面,当代的民事裁判文书有借鉴古代判词的必要;(二)通过分析近、现代民事裁判文书的发展,指出我国近现代的民事裁判文书有重视说理的传统;(三)说明我国现行民事裁判文书的格式要求,指出我国现行的裁判文书内容空洞,结构呆板,公式化严重,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四)分析了目前民事裁判文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文书结构存在缺陷;二是繁简不分,公文味十足;三是不能全面反映案件审理的过程;四是缺乏对证据的分析、判断;五是论证说明缺少针对性和说服力。三、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必要性。民事裁判文书改革是社会观念发展变化的客观反映;是民事审判实践的现实需要;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内在需要。(二)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可行性。庭审方式改革为民事裁判文书改革奠定了基础;法官素质的提高为民事裁判文书改革创造了条件;全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为民事裁判文书改革铺平了道路;世界各国的司法改革为我国民事裁判文书改革提供了借鉴。四、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进路。(一)因案制宜,繁简分流;(二)重构民事裁判文书的结构;(三)事实部分重证据的分析认定,体现完整性和准确性;(四)法律适用注重分析说理,体现针对性、说理性、逻辑性,兼顾情理性;(五)注重程序事项的说理,全面记录案件审判过程;(六)有选择地公布合议庭的不同意见;(七)规范语言,注重个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民事裁判文书的概述
  • (一) 民事裁判文书的概念和特征
  • (二) 民事裁判文书的功能
  • 二、民事裁判文书的历史发展沿革
  • (一) 对古代判词的历史考察
  • (二) 近、现代民事裁判文书的发展
  • (三) 现行民事裁判文书的格式要求
  • (四) 现行民事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三、民事裁判文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 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必要性
  • (二) 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可行性
  • 四、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进路
  • (一) 因案制宜、繁简分流
  • (二) 重构民事裁判文书的结构
  • (三) 事实部分重证据的分析认定,体现完整性和准确性
  • (四) 法律适用部分注重论证说理
  • (五) 注重程序事项的说理,全面记录案件审判过程
  • (六) 有选择地公布合议庭的不同意见
  • (七) 规范语言,注重个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反思与建构:对我国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