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群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制备

A群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制备

论文摘要

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是引起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被PoRV感染的仔猪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严重者脱水,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危害。PoRV存在多种血清型,且各个血清型之间无交叉保护或交叉保护性很差。资料显示,我国猪群中轮状病毒的感染以A群为主,在A群PoRV中VP6蛋白是群抗原,在各毒株中高度保守。目前,我国PoRV的诊断主要还是依赖于常规实验室诊断,其操作过程复杂、耗时,并且需要昂贵的仪器。因此,针对PoRV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并能应用于现地的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本试验以A群PoRV代表株OSU毒株(G5型)为免疫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8株抗PoRV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1D5、1B5、1G9、1C7、3C10、1F10、1D11、1F3。ELISA结果表明,8株单克隆抗体腹水的效价分别为:1:6400、1:12800、1:25600、1:12800、1:6400、1:6400、1:25600和1:6400。类—亚类—型鉴定结果显示,1D5、1B5和1C7属于IgM类,1G9、3C10、1F10和1F3属于IgG2b亚类,1D11属于IgG2a亚类,而其轻链均为κ链。Western-blot结果表明,1D5、1G9、1C7、1F10和1D11单克隆抗体与PoRV VP6蛋白反应,1B5、3C10和1F3单克隆抗体与PoRV VP7蛋白反应。叠加ELISA结果显示,进行抗原表位的初步分析,8株单抗识别5个不同的抗原表位,即1D5和1F10单克隆抗体针对同一表位、1G9单克隆抗体针对一个表位、1C7和1D11单克隆抗体针对同一表位、1B5和1F3单克隆抗体针对同一表位、3C10单克隆抗体针对一个表位,单克隆抗体相对亲和力大小为1B5>1D11>1D5(1C7、1F10、1F3)>1G9>3C10。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直观等优点,结合单克隆抗体技术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目前现地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诊断方法。本试验利用抗A群PoRV OSU毒株(G5型)VP6蛋白的1G9和1D11单克隆抗体为探针制备了检测PoR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利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分别制备粒径约为20 nm和40 nm的胶体金。然后用均一性好的20 nm的胶体金标记1G9的单克隆抗体(即单克隆抗体1G9︰胶体金=8.57μg︰1 mL胶体金),同时用纯化的1D11单克隆抗体(2.4μg/cm)和羊抗鼠IgG二抗(3.2μg/cm)包被M135硝酸纤维素膜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与金标垫组装成试纸条。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可以检出5.4μg/mL纯化的PoRV OSU毒株抗原和1.0×103.4 TCID50/mL病毒。在特异性试验中,用制备的试纸条对PoRV OSU毒株(G5型)、PoRV JS毒株(G9型)、牛轮状病毒NCDV毒株(G6型)、羊轮状病毒LLR-85毒株(G10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伪狂犬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oRV OSU毒株(G5型)、PoRV JS毒株(G9型)、牛轮状病毒NCDV毒株(G6型)、羊轮状病毒LLR-85毒株(G10型)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在现地试验中,对我国部分省市37份仔猪腹泻的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与韩国的PoRV胶体金试纸条的符合率为91.7 %(11/37,12/37)。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抗A群PoRV OSU毒株(G5型) VP6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的PoRV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国外同类试剂盒有较高的符合率。该研究结果为我国PoRV的诊断及免疫预防提供技术手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轮状病毒概述
  • 1.1.1 轮状病毒形态结构
  • 1.1.2 轮状病毒分类
  • 1.1.3 RV 的理化特性
  • 1.1.4 RV 基因组结构特征
  • 1.1.5 RV 蛋白及其作用
  • 1.1.6 RV 的培养特性
  • 1.1.7 发病机理
  • 1.1.8 防治与疫苗
  • 1.1.9 RV 诊断技术
  • 1.2 胶体金技术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
  • 1.2.1 胶体金技术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 1.2.2 胶体金技术的优缺点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毒与细胞
  • 2.1.2 实验动物
  • 2.1.3 阳性血清
  • 2.1.4 免疫层析材料
  • 2.1.5 主要试剂和溶液
  • 2.1.6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病毒纯化
  • 2.2.2 病毒的鉴定
  • 2.2.3 小鼠免疫
  • 2.2.4 间接ELISA 检测方法反应条件的确定
  • 2.2.5 细胞融合
  • 2.2.6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筛选及克隆
  • 2.2.7 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冻存、复苏及稳定性试验
  • 2.2.8 单克隆抗体腹水的生产及预处理
  • 2.2.9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 2.2.10 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类—亚类—型鉴定
  • 2.2.11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分析
  • 2.2.12 单克隆抗体对应抗原表位分析
  • 2.2.13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与鉴定
  • 2.2.14 胶体金颗粒的制备
  • 2.2.15 胶体金标记抗体
  • 2.2.16 金标垫的制备
  • 2.2.17 印膜
  • 2.2.18 样品垫处理液的选择
  • 2.2.19 样品处理液的选择
  • 2.2.20 试纸条的组装
  • 2.2.21 试纸条的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
  • 2.2.22 特异性试验
  • 2.2.23 灵敏性试验
  • 2.2.24 重复性试验
  • 2.2.25 稳定性试验
  • 2.2.26 现地试验
  • 3 实验结果
  • 3.1 病毒纯化后的鉴定
  • 3.2 间接ELISA 反应条件的确定
  • 3.3 饲养细胞的制备结果
  • 3.4 骨髓瘤细胞的制备结果
  • 3.5 细胞融合与筛选
  • 3.6 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及腹水单抗效价的测定
  • 3.7 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的稳定性试验
  • 3.8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分析
  • 3.8.1 PoRV 抗原捕获ELISA 试验分析
  • 3.8.2 IFA 检测8 株单抗与PoRV 的反应性
  • 3.8.3 Western-blot 分析
  • 3.9 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类—亚类—型鉴定
  • 3.10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分析
  • 3.11 腹水单抗饱和值测定
  • 3.12 单克隆抗体对应的抗原表位分析
  • 3.13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 3.14 胶体金的制备及粒径选择
  • 3.15 胶体金标记抗体
  • 3.15.1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适稳定量的测定结果
  • 3.15.2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适pH 的测定
  • 3.16 金标垫的制备
  • 3.16.1 金标单抗浓度的确定
  • 3.16.2 金标垫处理液的选择
  • 3.17 印膜
  • 3.17.1 硝酸纤维素膜的选择
  • 3.17.2 单克隆抗体1D11 及羊抗鼠IgG 二抗包被浓度确定
  • 3.17.3 包被液的选择
  • 3.17.4 封闭液的选择
  • 3.18 样品垫处理液的选择
  • 3.19 样品处理液的选择
  • 3.20 试纸条的组装及结果判定
  • 3.21 试纸条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
  • 3.22 试纸条重复性试验
  • 3.23 试纸条稳定性试验
  • 3.24 现地试验
  • 4 讨论
  • 4.1 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特点及实验动物标准化
  • 4.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4.2.1 病毒纯化
  • 4.2.2 免疫方法的选择
  • 4.2.3 细胞融合
  • 4.2.4 间接ELISA 方法的建立
  • 4.2.5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及初步应用
  • 4.3 胶体金免疫层析诊断方法的建立
  • 4.4 胶体金性质
  • 4.5 抗体的纯化
  • 4.6 蛋白质与胶体金的吸附
  • 4.7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敏感性
  • 4.7.1 胶体金标记抗体的浓度
  • 4.7.2 膜对蛋白的吸附量
  • 4.7.3 免疫层析材料的选择
  • 4.8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特异性
  • 4.9 胶体金粒径的选择
  • 4.10 点样环境
  • 4.11 试纸条的组装及保存
  • 4.12 试纸条的检测效果及存在问题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A群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制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