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Verisyse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术后屈光状态、对比敏感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Verisyse有晶状体眼前房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后近立体视觉的变化,并研究其相关因素,评价该手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PENTACAM术后追踪测量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中央和周边部与角膜内皮和自然晶体之间的距离,评价其在眼内的安全性。方法:自2005年1月以来接受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6例45眼,随访成功18例30眼。术前球镜(-16.39±0.97)D;柱镜(-2.38±0.32)D。统计术后3个月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屈光度和散光轴向,对比敏感度并与术前比较,分析其影响因素。总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测定4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术前裸眼和术后3个月的立体视觉,以及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和屈光度。采用Titmus立体视检查图观察近距离立体视。收集自2006年1月以来接受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1例18眼。术后至少3个月全部患者行PENTACAM检查,测量虹膜夹型PIOL中央和周边部与角膜内皮和自然晶体之间的距离。结果:裸眼视力8眼(27%)≥1.0,最佳矫正视力10眼(33%)≥1.0。术后25眼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并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个月近视力20眼(66.7%)较术前提高。术后3个月球镜屈光度明显降低,而柱镜屈光度也有所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前房深度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经手术后,裸眼视力均提高,均获得近距离立体视觉,立体视锐度有一定的提高。术后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提高,明视不带眩光状态下3cpd和6cpd明显提高,余无统计学差异。角膜内皮至PIOL光学部前表面距离为1.95±0.24mm。角膜内皮至IOL边缘6点的距离为1.55±0.18mm,至12点的距离为1.50±0.11mm。IOL后表面与自然晶状体间的距离为0.76±0.13mm。结论:Verisyse虹膜夹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安全有效,术后屈光效果令人满意。术后有效地矫治屈光参差,是视觉质量得以提高,其治疗效果肯定,但还有待于长期临床观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章 前言
  • 1.1 高度近视的危害
  • 1.2 屈光手术的分类
  • 1.2.1 角膜屈光手术
  • 1.2.2 晶状体屈光手术
  • 1.2.3 巩膜屈光手术
  • 1.3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的特点
  • 第二章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分析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临床资料
  • 2.1.2 术前检查
  • 2.1.3 病例选择标准
  • 2.1.4 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 2.1.5 手术步骤
  • 2.1.6 观察项目
  • 2.1.7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术后远视力
  • 2.2.2 术后近视力
  • 2.2.3 术后屈光状态
  • 2.2.4 其它结果及并发症
  • 2.3 讨论
  • 2.3.1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发展简史
  • 2.3.2 几种虹膜夹型人工晶体设计特点和应用效果
  • 2.3.2.1 普通 Artisin和VerisysePIOL
  • 2.3.2.2 Toric PIOL-Artisin/Verisyse Toric PIOL
  • 2.3.3 术后并发症
  • 2.3.3.1 角膜内皮损伤
  • 2.3.3.2 眩光
  • 2.3.3.3 瞳孔变形
  • 2.3.3.4 瞳孔阻滞性青光眼
  • 2.3.3.5 白内障
  • 2.3.3.6 PIOL偏中心和脱位
  • 2.3.3.7 虹膜压迹和色素弥散
  • 2.3.4 与其它屈光手术效果比较
  • 2.3.4.1 与Lasik比较
  • 2.3.4.2 与前房支撑型PAC-IOL比较
  • 2.3.4.3 与后房型PPC-IOL比较
  • 2.3.4.4 与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 IOL植入比较
  • 2.3.5 屈光分析结果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立体视功能的变化
  • 3.1 引言
  • 3.1.1 双眼视觉
  • 3.1.2 屈光参差
  • 3.2 对象和方法
  • 3.2.1 临床资料
  • 3.2.2 检查方法
  • 3.2.3 统计学处理
  • 3.3 结果
  • 3.3.1 视力的变化
  • 3.3.2 屈光的变化
  • 3.3.3 立体视的变化
  • 3.4 讨论
  • 3.4.1 立体视的定义
  • 3.4.2 影响立体视的因素
  • 3.4.2.1 年龄
  • 3.4.2.2 视力
  • 3.4.2.3 不等像
  • 3.4.2.4 视野
  • 3.4.3 调节与集合理论分析
  • 3.5 结论
  • 第四章 对比敏感度的变化
  • 4.1 引言
  • 4.2 对象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4.1 CS的定义
  • 4.4.2 CS的机制
  • 4.4.3 CS曲线
  • 4.4.4 CS在屈光不正中的应用
  • 4.4.5 虹膜夹型IOL植入术后
  • 4.5 结论
  • 第五章 应用三维眼前段分析仪的术后研究
  • 5.1 引言
  • 5.2 对象和方法
  • 5.2.1 一般资料
  • 5.2.2 检查仪器
  • 5.2.3 测量方法
  • 5.2.4 统计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虹膜诊断研究述评[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2)
    • [2].虹膜会成为人的又一个身价证吗?[J]. 少儿科技博览 2008(05)
    • [3].基于稳定特征的虹膜分类算法[J]. 电子学报 2008(04)
    • [4].基于虹膜技术的研究与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05)
    • [5].带虹膜隔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的初步观察[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01)
    • [6].虹膜区域选取与识别率对应关系分析[J]. 光学学报 2008(05)
    • [7].基于级联神经网络的多任务虹膜快速定位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0(12)
    • [8].虹膜分割算法评价基准[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0(02)
    • [9].虹膜自然疗法诠释健康真谛[J]. 医学美学美容(财智) 2011(08)
    • [10].虹膜考勤稽核系统在煤矿集团的应用[J]. 机械管理开发 2020(06)
    • [11].人体健康指数的照妖镜——虹膜[J]. 现代养生 2012(02)
    • [12].应用Nd:YAG激光行虹膜周边切开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02)
    • [13].面向虹膜数据发布的差分隐私保护[J]. 中国科技论文 2019(11)
    • [14].虹膜荧光血管造影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眼科新进展 2016(02)
    • [15].白内障虹膜松弛综合征临床诊治探讨[J]. 医药论坛杂志 2013(07)
    • [16].虹膜松弛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02)
    • [17].虹膜扫描技术帮助汽车防盗[J].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5(04)
    • [18].虹膜钠环检测算法[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4(09)
    • [19].虹膜采集定位系统的实现[J]. 甘肃科技 2013(17)
    • [20].先天性虹膜乳头样突起二例[J]. 眼科 2010(01)
    • [21].王晓鹏:虹膜技术带来双双慧眼[J]. 南方企业家 2017(03)
    • [22].虹膜切开镜[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4(01)
    • [23].无晶状体眼前房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远期临床观察[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19)
    • [24].望目辨证与虹膜诊断[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1)
    • [25].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虹膜定位算法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0(08)
    • [26].应用于物联网设备快速准确的虹膜分割方法[J].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0(02)
    • [27].虹膜松弛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临床眼科杂志 2018(04)
    • [28].基于概率提升树的虹膜分割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17(08)
    • [29].显微虹膜拉钩在复杂白内障超乳手术中的对比研究[J]. 吉林医学 2013(23)
    • [30].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 2016(06)

    标签:;  ;  ;  ;  ;  ;  ;  ;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