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内蒙古包头医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014000)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282-02
【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6例肺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2-5h后行全身骨显像。结果206例肺癌患者中骨转移102例,发生率为49.5%。其中肺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为55.8%,肺鳞癌为37.2%,两者骨转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的部位胸部多见,其次为脊柱、骨盆、四肢和颅骨。结论全身骨显像灵敏度高,适于对肺癌骨转移瘤进行筛查;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为多
【关键词】全身骨显像肺癌骨转移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及女性的第二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肺癌易引起骨转移,直接影响诊断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本文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6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影像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经气管镜活检或手术后病理确诊的住院肺癌患者206例,其中男128例,女78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60.4岁。病理类型为:鳞癌98例占47.5%;腺癌91例占44.2%;其它类型肺癌17例占8.2%。
1.2方法
1.2.199mTc-MDP全身骨显像
患者静脉注入显像剂99mTc-MDP15-20mci,2-5h后行全身骨显像,采集条件:能峰:140kev,窗宽:20%,矩阵256×256,扫描速度15-20cm/min,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污染。显像时排空膀胱,常规取前后位显像。必要时加断层或局部放大显像,以减少误差。采用飞利浦SPECT,配低能高分辨准直器。
1.2.2结果判断
将人体骨骼划分为5个区(15个部位):①胸部:肋骨、锁骨、胸骨、肩胛骨;②脊柱:颈椎、胸椎及腰椎;③骨盆:髂骨、坐骨、耻骨、骶骨及骶髂区;④四肢骨:上肢和下肢;⑤颅骨。由两位有经验的临床医师进行读片。对多发性、散在、无规则分布的放射性浓聚灶者,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做出判断。骨显像表现不典型的可疑骨转移则结合临床表现、X线、CT及MRI等进行核实。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采用卡方检验用于组间比较。
2结果
2.1骨转移灶的数量及分布
206例肺癌患者中发生骨转移102例(49.5%)。其中85例为多发病灶,17例为单发病灶;102例骨转移患者中共检出骨转移灶368个,其中分布于胸部骨191个(51.9%),脊柱85个(23%),骨盆40个(11.3%),四肢骨29个(8%),颅骨21个(5.8%)(见表1)。
102例骨转移患者中腺癌发生骨转移为57例(55.8%),鳞癌为38例(37.2%),其它病理类型为7例(7%)。
表1不同类型肺癌骨转移灶的分布
2.2全身骨显像可疑骨转移病例的分析
全身骨显像表现不典型的可疑骨转移病例为32例,其中21例为单发病灶,均位于肋骨或脊柱,经X线、CT及MRI证实最后13例为骨转移。
3讨论
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发生率国外报道为22%~64%,国内报道差异更大。本组病例骨显像诊断骨转移发生率为49.5%。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与各组患者处于疾病的不同阶段、病理类型所占比例不同、是否接受治疗等有关。
按病理类型划分,肺癌比较常见的有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鳞癌。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转移途径不同,因此其骨转移发生率有所不同。已有文献报道腺癌骨转移发生高于其它类型肺癌。原因可能为①腺癌已发生血行转移,经肺静脉和脊柱静脉丛到达周身骨骼,而血行播散是引起骨转移的主要途径;②腺癌多发生于肺边缘的杯状细胞或黏液腺,易直接侵犯肋骨、脊柱;③腺癌恶性程度较低,患者生存时间长,增加了骨转移的发生率[1]。因此临床上肺腺癌最易发生骨转移。鳞癌以直接浸润或蔓延及气道内种植、淋巴转移为主,血行转移发生晚。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时间短。本组病例中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55.8%,而鳞癌与其他病理类型癌分别为37.2%和7%。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与鳞癌、其他病理类型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肺癌骨转移是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综合作用的过程,表现为破骨性骨转移。目前研究证实,破骨性骨转移是由肿瘤细胞和骨细胞微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个恶性循环过程[2]。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可引起局部环境中相对的成骨活跃和骨盐代谢旺盛,病灶区血流增加,导致肺癌骨转移灶大量摄取骨显像剂,故全身骨显像可较早地发现骨转移。通常比X线早3-6个月[3]。
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最多见,脊柱、骨盆、四肢、颅骨等处也常见骨转移。本组患者中胸部、脊柱、骨盆、四肢、颅骨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1.9%、23%、11.3%、8%、5.8%;肺癌骨转移以多发病灶为主,单发病灶较少,主要集中在肋骨和脊柱。
全身骨显像能反映骨骼的无机盐代谢活跃程度和骨骼血供情况,对早期发现骨骼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有文献报道,99Tcm-MDP骨显像判定骨骼多发病灶良恶性的准确率为79%~90%,但是对于病灶较少或单发病灶,全身骨显像判定其良恶性的准确率则不足50%[4]。本组中21例单发病灶经X线、CT或MRI证实最终明确骨转移。由于X线、CT更易发现溶骨性病变,而且CT在脊柱病变的鉴别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5]。国内外学者使用不同MRI序列对有关脊柱病变的信号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多脊柱转移性肿瘤都可以通过MRI较早被准确诊断,MRI可以解决由于骨显像的解剖定位不清及影像模糊等常见问题[6]。因此对于骨显像为非典型表现的病例尤其是单发病灶应结合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避免误诊。
总之,全身骨显像对早期骨转移瘤有很高的灵敏度,且一次成像可以显示全身骨骼,无绝对禁忌证,适于骨转移瘤的筛查。对于影像表现不典型以及全身骨显像阴性但有临床表现的可疑骨转移病例,应进一步行X线、CT、MR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蒋凌云.225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扫描结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1):150-151.
[2]ChirgwinJM,GuiseTA.Molecularmechanismsoftumor-boneinteractionsinostcolyticmetastases[J].CritRevEukaryotGeneExpr,2000,10(2):159.
[3]WymengaLF,BoomsmaJH,GroenierK,etal.Routinebonescansinpatientswithprostatecancerrelatedtoserumprostate-specificantigenandalkaline[J].Phosphatase.BJUrol,2001,88(3):226.
[4]潘中允,主编.临床核医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4:276-291.
[5]陈刚,王铁,杨燕芬等.全身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影像特点[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6):1093-1095.
[6]陈传新,熊敏超,刘增礼.MRI、SPECT骨显像对脊柱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2):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