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功能研究

大学科技园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孵化器这一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由于其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税收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散和传播。在我国,孵化中心也被称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由于孵化器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它不仅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而且也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关注,纷纷对之进行研究。同时,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孵化器的发展即面临新的机遇又引来了新的挑战,其内涵和功能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丰富,传统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也正在发生变化。在其中,大学科技园又是其中的典型,作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孵育机构,在当今的新的经济条件下,大学科技园同样面临着产业化、国际化的挑战,如何发挥其以往的优势,持续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没有现成的管理运作模式可循。本文在了解孵化和技术支持的相关理论和大学科技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科技园企业技术支持的功能做了定位分析,包括定位和功能两大方面。并就我国的大学科技园还需要大力发展哪些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还探讨了如何利用AHPFM决策模型,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接下来给出我国大学科技园的问题分析,其中包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大学科技园企业集群化趋势不明显、我国大学科技园中介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国家政策导向存在不确定性、政府协调服务的力度不够,并且给出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和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分析。最后针对以上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希望通过以上论文工作,对大学科技园创业支持的相关问题有所提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业企业支持的相关理论
  • 2.1.1 创业企业支持体系的概念
  • 2.1.2 创业企业支持体系的模式
  • 2.2 大学科技园支持体系相关理论
  • 2.2.1 孵化器理论
  • 2.2.2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2.4 企业孵化理论
  • 第3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分析
  • 3.1 大学科技园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 3.2 大学科技园产生的理论解释
  • 3.3 我国大学科技园定位分析
  • 3.4 我国大学科技园功能分析
  • 3.4.1 技术中心
  • 3.4.2 孵化中心
  • 3.4.3 人才中心
  • 3.4.4 次要功能
  • 第4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发展
  • 4.1 新时代背景下的功能要求
  • 4.1.1 网络结点作用
  • 4.1.2 技术辐射中心
  • 4.1.3 专业优势带动产业集群
  • 4.1.4 标准化的建设
  • 4.2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2.2 权重系数的确定
  • 4.2.3 模糊评价数学模型建构
  • 第5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问题分析
  • 5.1 大学科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 5.1.1 选题立项比较片面
  • 5.1.2 缺乏合理、专业的评价体系
  • 5.1.3 机制呆板,缺乏活力
  • 5.2 大学科技园企业集群化趋势不明显
  • 5.2.1 园区内部网络联系不足
  • 5.2.2 产品或企业缺乏互补性
  • 5.2.3 企业内在联系少
  • 5.3 大学科技园中介功能问题
  • 5.3.1 功能定位不准
  • 5.3.2 中介作用薄弱
  • 5.3.3 中介机构发展滞后
  • 5.3.4 知识结构差,专业化水平低
  • 5.3.5 风险投资体系落后
  • 5.4 政策导向不确定、政府协调不够
  • 5.4.1 政策导向存在不确定性
  • 5.4.2 政府协调不够,功能机制落后
  • 第6章 南京鼓楼高校科技园功能研究
  • 6.1 南京鼓楼高校科技园概况
  • 6.2 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分析
  • 6.3 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功能评价
  • 6.3.1 数据的收集
  • 6.3.2 数据的处理
  • 6.3.3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 6.3.4 确定评估分值
  • 6.3.5 计算目标层综合评判集B
  • 6.3.6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建议
  • 7.1 大学科技园应该推行的政策体系
  • 7.1.1 改善激励,保护利益
  • 7.1.2 利用科技园的网络效应,加强人才培养
  • 7.2 促成科技园中企业集群形成的对策
  • 7.3 大学科技园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 7.3.1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建设
  • 7.3.2 建立金融服务体系
  • 7.3.3 学习和引进专业中介
  • 7.3.4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 7.3.5 加强政府协调
  • 7.4 发挥政府职能,提供政策引导
  • 7.4.1 政府的适度参与
  • 7.4.2 政策引导
  • 7.4.3 帮助监督管理,优化园区创业环境
  • 7.5 服务平台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 7.5.1 盈利机制
  • 7.5.2 内部管理
  • 7.5.3 利用大学资源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的不足和局限
  • 8.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6年国家新认定的12家大学科技园名单
  • 附录B 1999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研究——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为例[J]. 科技风 2019(35)
    • [2].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J]. 安徽科技 2019(12)
    • [3].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打造产教融合品牌的路径探究——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为例[J]. 品牌研究 2019(16)
    • [4].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徐州大学科技园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市场 2020(02)
    • [5].欧洲科技园的新启示[J]. 华东科技 2020(04)
    • [6].大学科技园管理运行机制分析[J]. 山西农经 2020(05)
    • [7].大学科技园如何融入并服务区域创新体系[J]. 科技中国 2020(04)
    • [8].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J]. 安徽科技 2020(03)
    • [9].新时代的新引擎之大学科技园典型案例[J]. 新材料产业 2019(09)
    • [10].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J]. 安徽科技 2020(06)
    • [11].寻求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以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 2020(08)
    • [12].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J]. 安徽科技 2020(09)
    • [13].山东省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21)
    • [14].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J]. 安徽科技 2019(06)
    • [15].依托大学科技园发展创意产业对策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42)
    • [16].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转变研究——基于北京、上海、武汉等多地大学科技园调查及中外比较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21)
    • [17].国家大学科技园政策变迁的演进逻辑与动力机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9(05)
    • [18].《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J]. 大众文艺 2018(14)
    • [19].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难题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13)
    • [20].太仓大学科技园人才项目发展情况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 2016(31)
    • [21].浅谈大学科技园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与优化[J]. 中国高校科技 2016(11)
    • [22].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策略[J]. 中国高校科技 2016(11)
    • [23].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作用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质的发展[J]. 高教学刊 2016(24)
    • [24].四川省大学科技园建设成效显著[J]. 内江科技 2016(12)
    • [25].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初探[J]. 中国高校科技 2016(12)
    • [26].职业院校类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35)
    • [27].高职院校与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7(02)
    • [28].开放实现科技创新 协同助推事业发展——重庆理工大学科技创新纪实[J]. 重庆与世界 2017(01)
    • [29].大学科技园孵化模式与关键因素探讨[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01)
    • [30].我国大学科技园的法律保障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29)

    标签:;  ;  ;  ;  

    大学科技园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