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OsSEC18和OsVPS37基因的功能研究

水稻OsSEC18和OsVPS37基因的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水稻是植物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作物,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蛋白质转运过程在生物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于粮食作物来说,蛋白转运途径对种子中蛋白质的积累和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蛋白转运途径中有两个重要的事件,囊泡融合和泛素化货物蛋白的降解。目前对这两方面的研究集中在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在植物细胞里囊泡融合和货物蛋白降解的机制还有很多未知领域。本论文包含两个课题,分别探讨了囊泡融合和货物蛋白降解途径中两个关键基因OsSEC18基因和OsVPS37基因在水稻中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凝胶过滤实验发现OsSec18蛋白在水稻胚乳细胞里形成一个大小约为290kDa的复合体,通过质谱测序发现该复合体内包括Os60sP0蛋白,且这两个蛋白的相互作用可经酵母双杂交实验证实。免疫共沉淀的结果显示OsSecl8蛋白是和游离的Os60sP0蛋白相互作用的。2、通过序列缺失分析证实,OsSec18蛋白N端1~260氨基酸区域和C端470~744氨基酸区域可以和Os60sP0蛋白相互作用,并且Os60sP0蛋白N端1~128氨基酸区域和C端215~320氨基酸区域可以和OsSec18蛋白相互作用。3、通过转基因研究发现,OsSEC18基因的过表达导致植株矮小,在组织水平上,叶片组织细胞形态变小且细胞与细胞之间排列更为紧密。由于Os60sP0蛋白参与人乳腺癌和肝癌细胞增殖,由此我们推测OsSecl8蛋白同Os60sP0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导致OsSEC18基因过表达株系表型的分子机理。4、本研究利用OsVPS37基因的cDNA全长筛选水稻叶片cDNA细菌双杂交文库,得到OsVps37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谷氨酰胺合成酶GS1-1。5、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验证OsVps37蛋白和OsGS1-1蛋自在体外可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分析这两个蛋白的相互作用区域,发现OsVps37蛋白N端1-76氨基酸和C端142~234氨基酸区域可以和OsGS1-1蛋白结合,而OsGS1-1蛋白N端1-90氨基酸区域可以和OsVps37蛋白相互作用。6、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和凝胶过滤技术证实OsVps37蛋白和GS1-1蛋白在体内也可以相互作用,并OsVps28蛋白参与此相互作用。通过酶活性检测显示当过表达OsVPS37基因和OsVPS28基因时,GS-GOGAT通路上相关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7、烟草悬浮细胞BY2瞬时表达实验显示OsGS1-1蛋白影响ESCRT-I复合体的细胞定位,推测ESCRT-1复合体参与OsGS1-1蛋白的运输。8、根据上述结果,OsVPS37基因参与了氮素循环利用中谷氨酰胺合成酶OsGS1-1蛋白的功能,这一发现为提高氮素的利用率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蛋白质转运概述
  • 1.1 蛋白质转运网络的组成
  • 1.1.1 内质网
  • 1.1.2 高尔基体
  • 1.2 蛋白质运输和储存的场所—各种小泡和囊泡
  • 1.2.1 蛋白质在ER和高尔基之间的运输小泡-CCV、COPI、COPII
  • 1.2.2 蛋白质储存的场所—LV和PSV
  • 1.2.3 MVB
  • 1.3 囊泡分选信号(Vacuolar sorting signals)和受体(recptors)
  • 1.3.1 囊泡分选信号
  • 1.3.2 囊泡受体(vacuolar sorting receptors,VSR)
  • 1.4 蛋白转运到囊泡的多种途径
  • 1.4.1 ER-Golgi途径
  • 1.4.2 ER-Golgi-CCV-LV途径
  • 1.4.3 ER-Golgi-DV-PSV途径
  • 1.4.4 ER-PAC-PSV
  • 2 SNARE蛋白和膜融合
  • 2.1 SNARE蛋白的发现
  • 2.2 SNAREs蛋白的结构
  • 2.3 SNAREs蛋白的分类
  • 2.3.1 SNAREs蛋白的功能分类
  • 2.3.2 SNAREs蛋白的结构分类
  • 2.4 SNARE复合体的结构
  • 2.5 SNAREs在小泡介导的蛋白转运中的功能
  • 2.6 SNARE诱导膜融合的分子机制
  • 2.7 已知的SNARE复合体
  • 2.8 SNARE功能的调控因子
  • 2.8.1 NSF和α-SNAP
  • 2.8.2 Sec1/Munc18相似(SM)蛋白
  • 2.8.3 Munc13s
  • 2.8.4 Complexins
  • 2.8.5 Synaptotagmin Ⅰ
  • 3 ESCRTs蛋白和ESCRT复合体及其功能
  • 3.1 ESCRT-0复合体
  • 3.2 ESCRT-Ⅰ复合体
  • 3.3 ESCRT-Ⅱ复合体
  • 3.4 ESCRT-Ⅲ复合体
  • 3.5 Vps4-Vta1复合体
  • 3.6 ESCRT和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功能结构域
  • 3.6.1 ESCRT-泛素相互作用
  • 3.6.2 ESCRT-脂质相互作用
  • 3.6.3 MIT结构域和MIT-相互作用元件
  • 3.6.4 Bro1结构域
  • 3.7 ESCRTs的细胞内功能
  • 3.7.1 ESCRTs在MVB生物合成和受体负调控上的作用
  • 3.7.2 ESCRTs从高尔基分选囊泡和溶酶体蛋白
  • 3.7.3 向内的膜断裂生成内膜小泡
  • 3.7.4 ESCRTs和细胞分裂
  • 3.7.5 ESCRTs和病毒出芽
  • 3.7.6 去泛素化
  • 3.7.7 ESCRTs和细胞自我吞噬
  • 3.8 植物里的ESCRT蛋白和ESCRT途径
  • 第二章 水稻NSF同源基因OsSEC18基因功能的研究
  • 1 前言
  • 1.1 NSF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1.2 植物中SEC18基因的研究现状
  • 1.3 核糖体酸性蛋白P0(ribosomal acidic P0 protein)的功能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0 本课题实验材料
  • 2.1 本课题实验中所需质粒构建
  • 2.2 蛋白质提取、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
  • 2.3 凝胶过滤层析实验
  • 2.4 蛋白质MALDI—TOF质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2.5 酵母双杂交实验
  • 2.6 免疫共沉淀
  • 2.7 植物组织材料切片
  •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1 转OsSEC18基因水稻植株表型分析
  • 3.2 水稻胚乳OsSec18蛋白复合体的鉴定
  • 3.3 OsSec18蛋白和Os60sP0蛋白体外相互作用区域
  • 3.4 OsSec18蛋白和Os60sP0蛋白在体内也可相互作用
  • 3.5 OsSec18蛋白和游离的Os60sP0蛋白相互作用
  • 3.6 OsSEC18基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稻OsVPS37基因功能的研究
  • 1 前言
  • 1.1 Vps37蛋白的功能
  • 1.2 水稻OsGS1-1蛋白的功能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本课题实验材料
  • 2.2 本课题所需质粒的构建
  • 2.3 基因枪法BY2细胞瞬时表达
  • 2.4 酶活性检测
  •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1 OsVps37蛋白可以和OsGS1-1蛋白相互作用
  • 3.2 OsVps28蛋白参与OsVps37蛋白和OsGS1-1蛋白的相互作用
  • 3.3 OsVPS37基因和OsVPS28基因影响GS-GOGAT通路相关酶活性
  • 3.4 OsVps37蛋白和OsGS1-1蛋白的作用方式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外科学家为水稻降砷“解毒”[J]. 江西饲料 2018(03)
    • [2].中外科学家为水稻降砷“解毒”[J]. 科学种养 2018(08)
    • [3].水稻“防癌”新招——碱基天然变异[J]. 知识就是力量 2017(09)
    • [4].中外科学家为水稻降砷“解毒”[J]. 种业导刊 2018(06)
    • [5].水稻基因资源从6方面创新[J]. 北京农业 2008(08)
    • [6].水稻基因结构分析与预测建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7].研究人员发现抑制镉蓄积的水稻基因[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9)
    • [8].日本发现防止镉蓄积水稻基因[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0(10)
    • [9].水稻中无机砷的危害与防治[J]. 园艺与种苗 2019(06)
    • [10].水稻基因设计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水稻科学 2008(06)
    • [11].水稻基因资源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8)
    • [12].中国水稻史话[J]. 北方水稻 2019(03)
    • [13].水稻科技与产业发展[J]. 农学学报 2018(01)
    • [14].水稻真菌性病害研究进展[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04)
    • [15].中国水稻史话[J]. 北方水稻 2018(04)
    • [16].首个脆秆水稻品种“科辐粳7号”通过审定[J]. 福建稻麦科技 2019(04)
    • [17].《水稻基因设计育种》一书读后[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01)
    • [18].中国主导水稻基因研究成果发布推动水稻精准化育种、保障粮食安全[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13)
    • [19].我国水稻镉污染防治研究进展[J]. 四川农业科技 2019(10)
    • [20].刘耀光:杂交水稻“解码者”[J]. 中国农村科技 2017(12)
    • [21].科技动态[J]. 种业导刊 2008(02)
    • [22].高产又高抗的水稻基因发现[J]. 南方农业 2019(10)
    • [23].水稻类甜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的初步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10)
    • [24].CRISPR/Cas9系统在水稻基因编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 2015(03)
    • [25].我国水稻品种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稻米 2019(05)
    • [26].水稻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分析及模拟遗传图谱构建[J]. 宜宾学院学报 2017(12)
    • [27].中国科学家发现一水稻基因在自然界发生变异可增产15%[J]. 农药市场信息 2017(28)
    • [28].中外科学家揭示一个“智慧”水稻基因高抗且高产的奥秘[J]. 农村科学实验 2018(10)
    • [29].低能离子束辐照增强表达的水稻基因半定量分析[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2(01)
    • [30].不同品种水稻对砷的吸收转运及其健康风险研究[J]. 土壤通报 2019(02)

    标签:;  ;  ;  

    水稻OsSEC18和OsVPS37基因的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