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塑木复合材料在承重时容易产生蠕变,在连接紧固时需要用到螺栓。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工程应用上的要求,对塑木复合材料进行了疲劳蠕变和螺栓双剪连接方面的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四元件Burger模型对塑木复合材料蠕变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元件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塑木复合材料的短期蠕变行为;塑木复合材料的瞬间弹性变形和延迟弹性变形均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材料结束瞬间弹性变形越早,进入延迟弹性变形阶段越快;同样,随着应力水平的进一步增加,材料结束延迟弹性变形越早,进入粘性流动变形阶段越快。2利用交变载荷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在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塑木复合材料的断裂损伤行为。结果表明,在交变载荷为破坏载荷的80%和60%时,其疲劳/蠕变断裂曲线为三段式曲线,即瞬时弹性变形阶段、延迟弹性变形阶段和加速断裂阶段;在交变载荷为破坏载荷的40%时,38小时内其疲劳/蠕变曲线为两段式曲线。随着最大载荷保持时间的增加,塑木复合材料进入延迟弹性变形阶段越晚,弯曲挠度增加越快,断裂寿命降低。3利用EYM模型模拟塑木复合材料的双剪连接,对其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YM模型可以精确地预测双剪试样的破坏载荷;双剪试样的力-位移曲线分三个阶段,分别是密实阶段、临界破裂阶段和脆性破裂阶段;随着螺孔到端口距离和螺栓直径的增加,破坏载荷均随着增大,同时裂纹长度也均随着增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下接触爆炸对舷侧空舱结构破坏载荷测试技术研究[J]. 中国测试 2018(12)
- [2].钛合金耳片的静载失效分析与结构优化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7(05)
- [3].泡沫夹层复合材料的初始破坏载荷与极限载荷计算[J]. 中国造船 2013(02)
- [4].上下表面平整度对型材压损破坏载荷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22)
- [5].棉秆弯曲和拉伸力学特性试验[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05)
- [6].某浮空器抓手结构力学性能仿真与试验[J]. 电子机械工程 2016(05)
- [7].棉秆剪切力学特性的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02)
- [8].含圆形脱粘缺陷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侧向压缩破坏载荷与破坏模式分析[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8(09)
- [9].橡胶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弯曲破坏载荷与吸水性能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 2014(05)
- [10].复合材料加筋板剪切稳定性研究[J].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10(06)
- [11].螺栓拧紧力矩对复合材料连接强度影响试验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23)
- [12].碳纤维复合材料箱形梁的初始破坏载荷研究[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7(11)
- [13].复合材料加筋板后屈曲承载能力工程分析方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3(04)
- [14].航空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剪切屈曲特性[J]. 机械工程材料 2013(07)
- [15].老年人髋关节软骨负重区和非负重区的拉伸力学性能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9(04)
- [16].复合材料工型梁承载能力试验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20)
- [17].氧化锆长桥连接点的抗压强度研究[J]. 广东牙病防治 2011(08)
- [18].香榧物理特性的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08(07)
- [19].复合材料层压板双剪连接三维失效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 2015(19)
- [20].民机中央翼加筋壁板承载能力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 航空计算技术 2012(03)
- [21].香菇多糖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S1)
- [22].兴安落叶松成熟材指接材抗拉破坏载荷力学模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23].铝型材拉伸强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 门窗 2011(07)
- [24].风电叶片复合材料拉伸损伤破坏声发射行为[J]. 复合材料学报 2013(02)
- [25].不同温度下层合板胶接头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26].典型复合材料泡沫夹芯嵌入式连接的设计优化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17)
- [27].复合材料-金属机械连接性能研究[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5(04)
- [28].配合精度对复合材料板螺栓接头强度的影响[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1(06)
- [29].含边缘裂纹铝合金厚板的复合材料双面修补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9(04)
- [30].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低速冲击试验与分析[J]. 复合材料学报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