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芳湖北省咸丰县活龙坪乡民族中学445609
“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理念对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关注课堂的生命性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更应成为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追求,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让学生辛苦而快乐地学习,懂得理性思考,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学会感恩,并努力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中学生。经过仔细思考,以下谈谈自己的一点点认识和做法。
一、关注学生的状态
1.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上一轮学习已掌握到位的基础上,若教师没有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起点,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后续学习很吃力,甚至人云亦云,不懂装懂,最终在测试的时候才发现学生基础没有夯实;现在的中学生压力也比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在某段时间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有些知识已经提前预习,当老师再次讲解会觉得索然无味,时间长了,一部分同学会养成经常开小差的习惯,因为他们自我感觉已经懂了,虽然有可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有一部分同学会假装不知道来配合教师的教学,在课堂上显得比较沉默。
正如孔子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所以,在课前应该关注一些问题,如: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前的起点能力是什么?哪些学生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或部分掌握目标中要求学会知识与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学生间的差异如何?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等。从方法上讲,可以在课前进行举手式小调查,提前一天布置一些作业进行分析,或者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情境现场观察。
2.学生会在行动上告诉老师他的参与状态:例如他们阅读、画图、计算、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倾听等等。学生也会用身体语言告诉教师他们是否在积极参与:学习状态好的学生思维敏捷、精神饱满,当教师在教室中走动时他们的眼睛会追随着你并且闪闪发亮。所以,智慧的教师一定要能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对重点难点处理得当,教学步骤设计的环环紧扣。做好了这些课前准备,教学语言自然充满了自信和理性,即使出现了偶发事件,也能游刃有余地机智处理。
(2)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把握教学节奏。从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来讲,学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始终保持高度紧张的思维状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学生最佳思维状态约为20分钟。适当放松,可以尽量避免学生产生疲倦的感觉。因此,教学的张弛相间、富有变化尤为必要。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十分注意把握好节奏。要遵循快慢交替、动静交替、张弛错落的原则。
(3)掌握唤回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对于许多学生而言,要想使他们能够全神贯注于整节课的学习,只靠一堂准备得完美无缺的课是不够的。即使是最好的学生也需要教师能在他们开小差时拉他们一把,帮助他们快速回到学习状态中来。唤回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让学生回答问题、轻轻敲击他们的课桌、和他们做眼神交流,更直接的还可以警告、斥责或惩罚等等。但是如果应用方式不当,也会适得其反。学生可能产生抵抗情绪,不仅无法回到学习状态,还会影响到全班同学的学习。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让学生在收到提醒后更认真的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才是有效的方法。
3.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良好的心境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好处的。教师要能根据学生课堂情绪和心境,及时地调整授课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心态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积极情绪。由于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性,所以面对学生的消极情绪教师要会善于疏导,及时矫正。
4.思维通常指人们说的思考,主要指人进行思考、通过头脑的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人与人在智力方面的差别是很小的,但思维却不同。同样智力水平的人,有的善于思考,思维水平高,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却不善于动脑,遇到问题就一筹莫展,表现较差的思维能力。以下几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一、在课堂上要多问“你是怎么想的”来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第二、教师要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开放性的题目;第三、教师的提问要能有效启动学生的思维;第四、教会学生高效率地“上课”,避免被动听课。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生本地位
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是要充分强调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抛开满堂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首先,课前的导学案的设计要找准切入点,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其次教师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再次交流展示要把握好分寸,即时间、形式、内容。最后教师引导要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适当采用班班通和多媒体手段,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
三、高度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点滴成长和进步
新形势下,转变评价观念和方式,是激发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及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设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针对探究议题,采用学生互评,然后师生互评的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师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对学生不成熟或错误的观点不随意批评和否定,而应加以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去辨别是非。教师应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和鼓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