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惠州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论文摘要

惠州凹陷是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已证实的最好的富生烃凹陷,围绕惠州凹陷已发现十多个油气田,为珠江口盆地东部连续13年年产超千万方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的勘探成果主要集中于新近系及古近系珠海组这些埋深浅的地层,古近系深层勘探及成藏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对于深层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尚未有明确认识,亟待深化。本文在现代石油地质理论的指导下,在分析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成藏动力学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古近系典型油气藏解剖及主要成烃系统对比总结深层成藏特征,找出主控因素。通过研究得到几点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惠州凹陷深部油气成藏研究的内容。1.基于油气系统分析的研究思路,在收集各项地质信息的基础上,系统剖析惠州凹陷古近系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以及输导体系等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惠州凹陷的油气主要来自于文昌组和恩平组两套烃源岩,其中文昌组烃源岩级别为好,是研究区的主要烃源岩;恩平组为中等烃源岩,是研究区的次要烃源岩。深部储层物性普遍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但在惠陆低凸起等埋深相对较浅的地区,恩平组储层得以较好保存。文昌组地层目前也发现了优质储层,这与欠压实或者超压保护对深部储层的影响作用有关。恩平组地层不发育区域盖层,以地区性和局部盖层为主,文昌组发育一套区域盖层,局部盖层也比较发育。2.在成藏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利用各种实测资料,运用盆地数值模拟和油藏地球化学技术,对惠州凹陷的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进行恢复表明:地温梯度主要介于2.9-4.3℃/100m之间,随着地层的沉积,埋深加大,古地温整体呈增大趋势,古热流和古地温梯度表现为整体变小趋势。在裂陷早期古地温梯度达到5.0℃/100m,至今已经降至3.2℃/100m。惠州凹陷在裂陷早期由于快速沉降形成了剩余压力,这可能与欠压实作用相关,这部分剩余压力在珠琼运动和南海运动中被完全释放。稳定沉降期,普遍在深部形成较大剩余压力,累积至今达到30 MPa,晚期超压与油气的生成有关。文昌组底部烃源岩40Ma左右开始生烃,至今其中上部仍处在生油高峰。文昌组表现为两期充注,第一期充注在15.8Ma-10.3 Ma,第二期充注从7.5Ma至今。恩平组在陆丰地区及惠西体现出明显的两期充注,陆丰地区两次幕式快速充注时间分别在10.4 Ma和6.0 Ma,惠西地区两次充注期为16.0-10.6 Ma、8.8Ma至今,惠北和惠南地区表现为一次连续充注,时间都在13.5 Ma以后。整体以1-2期幕式充注为特征,幕式成藏在惠州凹陷形成了许多大型油气藏。恩平和文昌组虽然都是深部地层,但它们的成藏主控因素不同。3.通过解剖文昌组和恩平组4个典型油藏(HZ25-7、HZ21-1、LF7-1和LF13-1),对比凹陷内三个代表性成烃系统(XJ24洼,HZ26洼,LF13洼),总结了惠州凹陷古近系成藏特征:烃源岩为文昌组和恩平组地层,文昌组发育中深湖相泥岩,有机质类型和丰度好,生油能力强,是主要烃源岩。恩平组发育滨浅湖泥岩,有机质类型和丰度较差,具有一定的生油能力,是次要烃源岩。珠海组地层储层发育,物性良好,恩平组和文昌组地层埋深大,处于成岩阶段的中成岩期A亚期中后期和B亚期,物性相对较差,局部发育中等-好储层,深部优质储层发育区以埋深相对较小和有利沉积相为特征。文昌组顶部发育区域盖层,恩平组局部盖层发育,具备良好的油气封闭能力。以古潜山、断背斜、背斜、断块等圈闭为主要类型,圈闭数量较多。以断层和不整合面为主要运移通道。最后提出了深部成藏主控因素:恩平组自生自储型成藏主控因素为烃源岩生烃中心及生烃强度;恩平组下生上储型成藏主控因素为断层发育及沟通情况;文昌组成藏主控因素为储层发育条件。

论文目录

  •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2.3 工区勘探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凹陷构造特征
  • §2.3 古近系层序特征
  • 第三章 油气成藏条件及过程
  • §3.1 古近系成藏条件
  • 3.1.1 烃源岩
  • 3.1.2 储层
  • 3.1.3 盖层
  • 3.1.4 圈闭
  • 3.1.5 输导条件
  • §3.2 古近系成藏过程
  • 3.2.1 地层埋藏史
  • 3.2.2 沉降史
  • 3.2.3 温度场
  • 3.2.4 烃源岩热成熟史
  • 3.2.5 压力场
  • 3.2.6 流体势演化史
  • 3.2.7 生排烃史
  • 3.2.8 油气充注史
  • 第四章 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 §4.1 典型油气藏解剖
  • §4.2 主要成藏系统特征
  • §4.3 成藏主控因素
  • 4.3.1 恩平组成藏主控因素
  • 4.3.2 文昌组成藏主控因素
  •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少井区基于地震属性聚类的沉积相分析方法——以白云凹陷始新统文昌组为例[J]. 海洋地质前沿 2018(05)
    • [2].珠一坳陷陆丰地区文昌组成岩作用特征及孔隙发育成因[J]. 特种油气藏 2019(03)
    • [3].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文昌组构造差异性与动力学成因机制[J]. 地学前缘 2017(06)
    • [4].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文昌组构造-沉积演化模式[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8(02)
    • [5].L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研究[J]. 特种油气藏 2017(05)
    • [6].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B凹陷文昌组优质烃源岩再评价[J]. 中国海上油气 2018(03)
    • [7].文昌A凹陷古近系断裂控藏及成藏模式[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7(11)
    • [8].珠江口盆地HA地区古近系文昌组沉积特征[J]. 高校地质学报 2019(04)
    • [9].陆丰凹陷文昌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研究[J]. 海洋石油 2020(01)
    • [10].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古近系文昌组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J]. 现代地质 2018(04)
    • [11].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测井预测模型探讨——以陆丰凹陷文昌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9(06)
    • [12].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南部文昌组储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6)
    • [13].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B凹陷晚始新-早渐新世复杂储层沉积特征及低渗成因探讨[J]. 现代地质 2019(02)
    • [14].惠州凹陷生烃潜力及油源对比[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10)
    • [15].恩平凹陷第三系文昌组异常岩性体特征[J]. 石油学报 2008(03)
    • [16].珠一坳陷西江主洼古近系文昌组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J]. 中国海上油气 2015(05)
    • [17].陆丰油田文昌组黏土矿物特征及敏感性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14)
    • [18].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地震层序地层单元定量识别[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19].恩平凹陷北部陡坡带文昌组砂砾岩体发育特征及构造沉积响应[J]. 地质科技情报 2014(06)
    • [20].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烃源岩特征及热成熟演化史[J]. 地质与资源 2016(02)
    • [21].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大中型油田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1)
    • [22].惠州凹陷A断层转换带文昌组地震相特征及沉积相演化[J]. 中外能源 2014(01)
    • [23].基于恒速压汞技术的低渗储层孔隙结构与渗流能力——以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珠海组为例[J]. 海洋地质前沿 2017(10)
    • [24].珠江口盆地陆丰南地区文昌组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6(04)
    • [25].珠江口盆地文昌C凹陷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 2014(03)
    • [26].断陷盆地剥蚀厚度恢复的构造沉积综合法[J]. 石油物探 2009(03)
    • [27].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油气差异分布特征[J]. 海洋地质前沿 2014(06)
    • [28].浙西北上奥陶统文昌组和堰口组沉积特征及其意义[J]. 古地理学报 2012(01)
    • [29].珠江口盆地东部恩平12洼古近系文昌组古地貌演化及其对沉积充填的控制[J]. 现代地质 2020(04)
    • [30].再论珠江口盆地恩平组时代归属[J]. 中国海上油气 2020(05)

    标签:;  ;  ;  ;  ;  

    惠州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