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反馈控制论文-周卫东,廖成毅

适应反馈控制论文-周卫东,廖成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适应反馈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仿射非线性系统,控制器奇异,自适应模糊控制,输出反馈

适应反馈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周卫东,廖成毅[1](2013)在《控制方向未知的SISO非仿射系统间接自适应模糊输出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单输入单输出(SISO)非仿射非线性系统控制方向未知时出现的控制器奇异问题,提出了一种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案.利用中值定理将非仿射系统转化为仿射系统,通过模糊逻辑系统逼近该仿射系统中的未知函数,并构造模糊控制器,同时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设计自适应律,最终克服了控制器的奇异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构造观测器估计跟踪误差,设计输出反馈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解决了状态不可测时系统控制器设计难题,采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控制器能使得跟踪误差收敛同时闭环系统所有信号均有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控制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3年09期)

黄报星[2](2007)在《自适应延迟反馈控制Lorenz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稳定性理论证明Lorenz系统平衡点在延迟反馈控制和自适应延迟反馈控制的稳定性。将自适应方法引入延时反馈控制系统,构成一种自适应延迟反馈控制混沌Lorenz系统,该方法能自动调整控制增益,使Lorenz系统由混沌运动状态转变为规则运动状态。由于初始控制增益取零值,所以控制扰动始终是很小,并在受控系统进入定常态后,控制扰动自动地趋于零,改善了DFC初始控制扰动过大的问题。在Matlab数值仿真中观察到控制增益和控制扰动的自动调整过程,验证了受控系统对平衡点的稳定收敛。(本文来源于《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期刊2007年03期)

陈海通,姜长生[3](2007)在《自适应模糊H_∞输出反馈控制在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自适应模糊H∞控制在导弹自动驾驶仪中的应用。针对导弹飞行动态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采用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并结合H∞控制技术,在模型未知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了导弹的飞行控制。另外,在状态不可测的情况下,利用高增益观测器,实现了导弹的输出反馈控制。提出的控制器不但对模型不确定具有鲁棒性,而且对具有不同飞行动态的导弹有很强的通用性。(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07年04期)

梁中华,邵长宏,彭波[4](2007)在《在风电系统中RBFNN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RBFNN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器,针对平均风速下不同的线性数学模型,采用区域极点配置的方法设计输出反馈控制器的反馈增益,然后由RBF神经网络对不同风速下的稳态工作点和输出反馈增益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行逼近.这种控制器可根据风速的变化,给出相应的输出反馈增益G,使得风电系统能够以满意的阻尼比,无静态误差地跟踪不同的期望工作点,同时对频繁出现的阵风扰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仿真对这一控制器的良好性能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陈予恕,梁建术[5](2006)在《自适应延时反馈控制混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延时反馈控制方法和可测状态变量周期信号的特征,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延时反馈混沌控制的新方法。应用时仅需要给定延时时间和信号增益的任意初值即可,避免了事先确定此类控制参数的繁琐过程。通过对Rossler系统和两自由度机翼系统混沌控制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摄动,还是对系统参数的摄动,该方法均能有效将混沌状态控制到期望的周期状态,并且缩短了控制时间。(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黄报星[6](2003)在《自适应线性反馈与自适应微分反馈控制混沌》一文中研究指出构造自适应线性反馈控制混沌Chen系统到达平衡点.应用Lyapunov第二方法证明受控系统可渐近稳定收敛到叁个平衡点.将控制参数p看作第4个变量构成与受控系统等价的自治系统,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受控系统(2)对指定平衡点的稳定收敛.构造自适应微分反馈控制混沌Chen系统,应用Ruoth Hurwitz定理证明受控系统(4)可稳定收敛到平衡点S+,S-,而不能收敛到平衡点S0.自适应方法的优点是控制信号微小简单,可在任意时刻加入,可以迅速将混沌系统控制到系统的平衡点,且在系统收敛到平衡点时,控制扰动u(t)也迅速趋于0.(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裴文江,黄俊,刘文波,于盛林[7](1999)在《自适应延迟反馈控制混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延迟反馈控制混沌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调节延时时间、控制刚度的延迟反馈控制方法 .可以有效地把混沌控制到所需的周期轨道上去 ,控制时初始微扰较小 ,控制刚度不需计算李雅普诺夫指数来确定 .(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1999年02期)

陈卫田,施颂椒,张钟俊[8](1998)在《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适应输出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存在有界干扰的线性参数化非线性系统,给出了一种新的适应输出反馈控制器.该控制器能保证闭环控制系统所有信号的全局有界性.该文将现有的非线性适应输出反馈控制方面的结果,从无扰动情形推广到了存在有界干扰的情形.仿真结果用来说明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数学物理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适应反馈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稳定性理论证明Lorenz系统平衡点在延迟反馈控制和自适应延迟反馈控制的稳定性。将自适应方法引入延时反馈控制系统,构成一种自适应延迟反馈控制混沌Lorenz系统,该方法能自动调整控制增益,使Lorenz系统由混沌运动状态转变为规则运动状态。由于初始控制增益取零值,所以控制扰动始终是很小,并在受控系统进入定常态后,控制扰动自动地趋于零,改善了DFC初始控制扰动过大的问题。在Matlab数值仿真中观察到控制增益和控制扰动的自动调整过程,验证了受控系统对平衡点的稳定收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适应反馈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周卫东,廖成毅.控制方向未知的SISO非仿射系统间接自适应模糊输出反馈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

[2].黄报星.自适应延迟反馈控制Lorenz系统[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7

[3].陈海通,姜长生.自适应模糊H_∞输出反馈控制在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中的应用[J].电光与控制.2007

[4].梁中华,邵长宏,彭波.在风电系统中RBFNN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策略[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7

[5].陈予恕,梁建术.自适应延时反馈控制混沌方法[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6

[6].黄报星.自适应线性反馈与自适应微分反馈控制混沌[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3

[7].裴文江,黄俊,刘文波,于盛林.自适应延迟反馈控制混沌[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9

[8].陈卫田,施颂椒,张钟俊.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适应输出反馈控制[J].数学物理学报.1998

标签:;  ;  ;  ;  

适应反馈控制论文-周卫东,廖成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