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过限研究

实行过限研究

论文摘要

实行过限,顾名思义就是实行犯的犯罪实行行为超出了共同犯罪的范围。笔者认为,广义的实行过限,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实行犯故意实施了超出共同犯罪范围的行为;二是实行犯的过失行为。但是,第二种情况容易认定,毋须赘言。狭义的实行过限,仅指实行犯故意实施了超出共同犯罪范围的行为。众所周知,对共同犯罪的处罚贯彻“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依据个人责任原则,实行犯的行为超出共同犯罪的范围,当然应由实施过限行为的实行犯单独承担责任。研究实行过限,关键是弄清楚如何判断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是否超出了共同犯罪的范围,构成实行过限。本文由共同犯罪的范围着手,通过评析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两大学说的理论,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从而说明部分犯罪共同说的科学性。指出部分犯罪共同说是发展了的主客观相统一说,依然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因而共同犯罪的范围由共同犯罪故意决定。通过对共同犯罪故意的分析,指出其他共同犯罪人对实行犯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是犯罪人之间是否存在共同故意、因而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关键,也是判断实行犯的行为是否过限的关键。通过对国外刑法理论及立法的分析,认为其他共同犯罪人对实行犯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应当明知或有预见,并对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否则,即为实行过限。由于共同犯罪的复杂性,根据犯罪分工不同对共同犯罪人进行分类的各类共同犯罪人对实行犯的实行行为及其危害后果的认识程度要求不同,笔者通过对共同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对实行犯的行为及其危害后果的认识程度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了认定实行过限的问题。指出由于共同实行故意一般比较明确,而且共同实行犯往往同时实施犯罪、同在犯罪现场,意思联络较为便捷。对于共同实行犯实施共同犯罪时实行过限的判断,主要是看其他共同实行犯对该实行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是否知情及是否持希望或放任的心理态度。在概括故意的情况下,以其他共同实行犯能够预见为标准判断实行行为是否属于共同实行故意的范围;由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对集团成员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和支配力,其组织故意一般比较概括,往往只是对犯罪目的作出指示,而不顾及附随结果的发生,对其责任范围的认定应坚持可预见原则;由于未必的故意即可构成教唆犯罪故意,教唆犯只需认识到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就够了,对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是否过限,可直接以教唆的内容范围为准进行判断;帮助犯只需认识到实行犯正在实施或将要实施犯罪,自己是在为其提供帮助即可构成帮助故意,所以判断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是否过限,应具体分析帮助犯对实施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是否能够预见及持什么样的心理态度。最后,附带说明了带有共性的结果加重犯与实行过限、转化型犯罪与实行过限、重合性过限与非重合性过限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一、概说
  • (一) 共同犯罪的范围
  • 1. 犯罪共同说
  • 2. 行为共同说
  • 3. 犯罪共同说的缺陷及部分犯罪共同说
  • 4. 行为共同说的缺陷与构成要件的行为共同说
  • 5. 确定共同犯罪范围的科学理论──部分犯罪共同说
  • (二) 共同犯罪故意
  • 1. 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 2. 共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 二、共同实行犯与实行过限
  • (一) 实行犯的概念
  • (二) 共同实行故意
  • 1. 共同实行故意的认识因素
  • 2. 共同实行故意的意志因素
  • (三) 共同实行犯实施犯罪的情况下,认定实行过限的具体问题
  • 1. 以概括故意共同实施犯罪时如何判定实行过限
  • 2. 共同实行犯中有人临时起意实施其他犯罪时如何判定实行过限
  • 三、组织犯与实行过限
  • (一) 组织犯的概念
  • (二) 组织故意
  • 1. 组织故意的认识因素
  • 2. 组织故意的意志因素
  • (三) 组织犯参与共同犯罪时认定实行过限的具体问题
  • 1. 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对集团成员在其总体性、概括性故意之内的行为应当承担责任
  • 2. 集团犯罪首要分子对集团成员实施集团犯罪时的转化行为一般应当负责
  • 3. 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对集团成员实施集团犯罪时造成的加重结果一般应当负责
  • 4. 恐怖活动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为了该组织的利益自行实施的犯罪,首要分子亦应担责
  • 四、教唆犯与实行过限
  • (一) 教唆犯的概念
  • (二) 教唆故意
  • 1. 教唆故意的认识因素
  • 2. 教唆故意的意志因素
  • (三) 教唆犯参与共同犯罪时认定实行过限的具体问题
  • 1. 确定的教唆与实行过限
  • 2. 未必的教唆与实行过限
  • 3. 概括性教唆与实行过限
  • 4. 选择性教唆与实行过限
  • 五、帮助犯与实行过限
  • (一) 帮助犯的概念
  • (二) 帮助故意
  • 1. 帮助故意的认识因素
  • 2. 帮助故意的意志因素
  • (三) 帮助犯参与共同犯罪时认定实行过限的具体问题
  • 1. 概括的帮助故意与实行过限
  • 2. 实行犯故意改变犯罪对象的属于实行过限
  • 3. 实行犯实施犯罪行为时附随发生的结果是否构成实行过限应具体分析
  • 六、附带说明的问题
  • (一) 结果加重犯与实行过限
  • (二) 转化型犯罪与实行过限
  • (三) 重合性过限与非重合性过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强奸罪之女性直接实行犯——以女性间强制性交为视角[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2(04)
    • [2].实行犯对犯罪集团的首犯实行过限问题研究[J]. 刑法论丛 2012(01)
    • [3].实行犯中止的认定[J]. 法学杂志 2010(10)
    • [4].间接实行犯行为分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 [5].论间接实行犯的行为性与实行性——兼论利用故意的工具[J]. 刑法论丛 2008(03)
    • [6].论强奸罪之女性直接实行犯——以女性间强制性交为视角[J]. 新余学院学报 2012(04)
    • [7].论我国刑法中间接实行犯的性质[J]. 政治与法律 2008(08)
    • [8].片面实行犯之证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 [9].片面实行行为定性研究[J]. 知识经济 2010(17)
    • [10].俄罗斯刑法共犯制度法律属性相关论争及立法展开[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0(01)
    • [11].从犯的犯罪既遂认定问题[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09(03)
    • [12].知情与预见:实行过限案件中共犯责任的认定[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3].单一正犯体制初步[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9)
    • [14].共同犯罪中实行过限问题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8)
    • [15].不同身份者共同犯罪定罪问题的再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5(01)
    • [16].主从犯认定中的事实整理与价值考量[J]. 法律适用 2011(12)
    • [17].试论刑事共同犯罪中的组织犯[J]. 法制与社会 2010(12)
    • [18].共同实行犯的实行过限[J]. 青年文学家 2012(05)
    • [19].试析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08)
    • [20].共同犯罪实行过限研究[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05)
    • [21].浅析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问题[J].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09(10)
    • [22].教唆犯性质之理论探讨[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0(01)
    • [23].论共犯与错误[J]. 法治研究 2015(02)
    • [24].论实行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5].片面共犯若干问题探析[J]. 政法学刊 2008(03)
    • [26].论主犯的认定与评价[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1)
    • [27].共同犯罪实行过限的判定标准[J]. 法制与社会 2012(24)
    • [28].共犯转化的法教义学分析[J]. 法学 2017(06)
    • [29].虚假共犯的可归责性初探[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4)
    • [30].共同犯罪的正犯、帮助犯理论的反思与批评[J]. 法治研究 2012(08)

    标签:;  ;  ;  

    实行过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