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与《琵琶记》的经典意义 ——以1956年《琵琶记》大讨论为个案

“古为今用”与《琵琶记》的经典意义 ——以1956年《琵琶记》大讨论为个案

论文摘要

本文以1956年的《琵琶记》大讨论为个案,探讨《琵琶记》的经典魅力以及其作为“古为今用”的范例在当代文化境遇中的价值。首先,本文正面讨论了1956年的《琵琶记》大讨论的历史时代背景,认为聚讼纷纷的历史和具有经典魅力的文本是《琵琶记》大讨论出现的主因,而以思想内容审定为主的戏曲改革以及贯彻“双百”方针的需要最终导致了大讨论的发生。其次,本文认为,1956年的《琵琶记》大讨论是在“古为今用”的时代语境中对《琵琶记》艺术价值、尤其是道德意蕴的重新认识。在讨论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反封建政治文化的背景以及规范审美趣味以推行新的价值观念的时代诉求,但对《琵琶记》道德意蕴的认知还是比较一致的,多数人肯定了《琵琶记》的伦理价值。人们对其人物塑造和双线交替对比结构等艺术特色的推重,体现了经典价值的恒常魅力。再次,本文论述了《琵琶记》在80年代以后的接受情况,并就与大讨论颇有渊源的湘剧改编及当代其他改编本体现出的对经典价值的不同层面的接受,试图探讨作为古典名剧的《琵琶记》在现代文化视野中的传统道德魅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琵琶记》“大讨论”的背景
  • 第一节 主因:聚讼纷纷的历史背景
  • 一、“专弄学问”与“本色当行”
  • 二、“用韵太杂”与“音韵精绝”
  • 三、“教化”与“说教”
  • 第二节 诱因:戏曲改革与“双百”方针
  • 一、如火如荼的戏曲改革
  • 二、为了“双百”方针的贯彻
  • 第二章 经典的魅力和建国初期《琵琶记》的接受
  • 第一节 多元解读与经典价值
  • 一、经典地位的确立
  • 二、多元解读与经典价值
  • 第二节 艺术特色与经典魅力
  • 一、重视对人物的刻画,也善于刻画人物
  • 二、双线交替对比的结构
  • 第三节 政治导向与经典接受及其他
  • 第三章“古为今用”: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琵琶记》的接受
  • 第一节 《琵琶记》研究的新气象
  • 一、作者研究:对高明著作权的认证与生卒年问题的新说
  • 二、版本研究:不同版本的梳理与对明刊本、演出本的认可
  • 三、人物主题研究:新理论、新方法观照下的重新审视
  • 第二节 当代改编与经典接受
  • 一、湘剧改编本对《琵琶记》的接受
  • 二、经典价值与不同接受
  • 第三节 呼唤传统道德的回归——《琵琶记》的永恒魅力(代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古为今用”与《琵琶记》的经典意义 ——以1956年《琵琶记》大讨论为个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