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其惊人的速度使得人们还来不及思考如何应对这突然的激变。在此同时,新的生活要求促使着各种建设活动不断的进行着。遗憾的是,这种带有尝试性色彩的建设活动,由于没有足够的相关经验和理论指导,很大一部分以他人模式为参考标准,甚至是建设蓝本,从而弱化或忽略了城市个性,导致了“千城一面”、文化消失等悲剧发生。尤其是一些城市核心区域的改造,既损害了区域形象,也伤害了当地居民的感情。这种消极的“核”效应,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反之,积极的“核”效应,其贡献也是巨大的。本论文是以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特色化的共生性为研究对象,着力研究二者的“共生性”。西安市作为一座文化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时也是我国的主要文化旅游城市之一。以大雁塔为核心的游憩商业区作为西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诸多本地人和外地人各种形形色色的活动,被喻为西安市的“大客厅”,担负着西安市“形象大使”的重要使命。而构成整个游憩商业区这一整体的每个单元——静态的物和动态的人,都是塑造“古都西安”形象的要素。就大雁塔景区的现状来看,作为文化符号的、静态的物质性要素是塑造区域形象的主要部分,而具备多项“西安”属性的“西安人”,作为动态的要素,并未正式的纳入构成地域性景观要素的范畴。自然,由“西安人”作为载体的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未能完全展现其具有的独特魅力。正因如此,在规划和设计时,应充分的利用包含西安市地域性和文化性的要素,力争塑造形象的、生动的、真实的、完整的“西安形象”。本论文首先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它的传播方式及利弊;游憩商业区的概念和西安市游憩商业区的范围界定;共生的概念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游憩商业区特色化的共生现状。其次从活动于游憩商业区的“人群”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来自外地的旅游者、本地的休憩者、两者兼有的买卖者在游憩商业区活动中的需求,寻找他们的需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游憩商业区特色化之间的联系及共性。其三,通过对秦腔传播与以大雁塔为核心的游憩商业区特色化共生的实例分析,将契合点锁定于传统中秦腔演艺的承载空间——戏台,在充分考虑当代人生活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分析其对戏台的新要求,结合以大雁塔为核心的游憩商业区的设计提出设计建议。最后,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城市游憩商业区发展的时代背景,总结出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游憩商业区特色化“双赢”的设计原则。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J]. 城市规划学刊 2020(04)
- [2].重庆市渝都监狱——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促进服刑人员改造[J]. 决策导刊 2011(11)
- [3].发挥公共图书馆优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谈漳州市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J].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01)
- [4].试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9(04)
- [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 [6].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02)
- [7].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9(01)
- [8].西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5(04)
- [9].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12(01)
- [10].金山区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J]. 上海档案 2017(08)
- [11].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江西科学 2019(06)
- [12].职业院校开展非遗教育的必要性[J]. 黑龙江科学 2019(23)
- [13].木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价值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23)
- [14].连云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提取与地方文创产品开发[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34)
- [1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衍生产品开发——基于传承与传播的探讨[J]. 四川戏剧 2019(11)
- [16].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校园的传承与保护——以茶坑石雕刻技艺为例[J]. 智库时代 2019(52)
- [17].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阐释[J]. 阴山学刊 2019(06)
- [18].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创新——基于传统学徒制的思考[J]. 职教通讯 2019(17)
- [19].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教育传承路径探究[J]. 职教通讯 2019(17)
- [20].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融入路径[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 [21].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政策研究[J]. 图书馆建设 2019(S1)
- [22].中国式健康养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J]. 品位经典 2019(09)
- [23].论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传承[J]. 文化学刊 2019(12)
- [2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智能化传播实践与发展[J]. 四川戏剧 2019(11)
- [25].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职工艺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意义与途径[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1)
- [26].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性分析[J]. 江汉学术 2020(01)
- [27].陕西省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J]. 财富时代 2019(11)
- [28].基于SWOT分析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6)
- [29].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32)
- [30].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 大众文艺 2019(24)